APP下载

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心理学思考

2020-10-14潇,伍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2020年5期
关键词:心理素质创业者大学生

卓 潇,伍 兵

(安徽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处,安徽 合肥 230031)

“创业” 对于现如今的大学生来说并不陌生,无数成功创业的例子就在他们的身边发生。学生方面,不少大学生蠢蠢欲动,大学期间就开始为自己毕业之后的创业之路储备知识和经验;学校方面,各高校在不断加强和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思维和技能以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社会方面,各种鼓励大学生创业的优惠政策不断出台。各方面的期待和努力为大学生创业不断铺平道路、扫清障碍。其中,高校的创业教育在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乐观的就业形势让更多的大学生走上创业之路,创业者们之间的竞争也因此变得越来越激烈。在这样的环境中,具备良好的创业心理素质可以为成功创业提供重要支持。一个成功的创业者不仅要对创业知识和技能十分熟悉,还必须具备优良的创业心理素质。在高校创业教育体系中,增加对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的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研究方法

1.研究工具

自制半结构式访谈提纲和访谈对象信息登记表,一只录音笔,一台计算机。

2.研究对象

对10 名创业大学生进行访谈,他们平均创业年限为3年,其中有两人中途放弃创业。

3.研究过程

首先,告知访谈对象本研究的目的、方法。获得对方同意后,进行访谈并进行现场记录。访谈结束后,及时将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并录入计算机。然后,对所有资料进行编码和归类。在深度分析资料后,得出研究结论。

二、结果与分析

1.创业心理素质的构成

对10 名创业大学生的深度访谈,共收集126条与创业能力有关的描述,对其中涉及两个以上不同含义的描述进行拆分,最终获得142条涵义清楚、明确的描述。这其中有52 条与创业心理素质有关。对这52 条描述进行归纳,得到4个构成维度。具体维度和描述见表1。

表1 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的构成及部分描述

2.大学生创业:面临心理危机

(1) 创业兴趣不浓厚

创业兴趣是大学生了解创业和从事创业活动的意识倾向。社会在鼓励大学生创业,而大学生创业兴趣却并不大,有调查发现,只有20%的大学生表示对创业非常感兴趣,多数大学生对创业都不太感兴趣。[1]虽然高校就业指导部门开设了形式多样的创业教育课程,教育内容和方式却无法迎合学生的心理需求,很难吸引到大多数学生的眼球。教育者普遍认为既要满足市场需求又要满足大学生自己的兴趣和专业,这种 “兼顾” 给创业教育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在大学生创业之路的开始阶段,创业兴趣不浓厚成为阻碍其发展的绊脚石。

(2) 创业价值观不成熟

创业价值观是创业者根据自身的需要,对创业目标和创业手段的认识,并用于指导整个创业行为。不少大学生将创业之路视为一条自我价值的实现之路,然而多数大学生仍然将创业简单的理解为一种快速致富的手段,认为创业就是自己当老板,管理自己的员工。单纯追求名声虚荣、经济利益和社会地位的狭隘创业观念使得大学生的创业行为具有一定的盲目性。调查显示,大学生创业动机目的倾向性十分明显,其中以赚钱为目的人数较多。[2]大学生的创业价值观念并不成熟。此外,大学生儒雅清高、好高骛远、循规蹈矩、急功近利等价值倾向同样成为其成功创业的障碍。

(3) 创业意志力薄弱

首句透露了诗人失偶的痛苦而点到即止,立即援引荀息、屈平典故,转向对丈夫节行的表彰,体现出作者的深明大义。当然,商景兰不可能将全部的心绪都反映在这首广为传诵、具有公众性的悼亡诗中,但诗中欲语还休、隐隐透出的怨意,已经奠定了她后半生诗作的感情基调。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创业同样需要专注、体力和耐心。虽然许多大学生有着崇高的理想抱负,但由于心理准备不足,他们很容易因挫折而放弃,缺乏持之以恒的进取心,创业意志力薄弱,这也是导致大学生创业成功率较低的原因。有调查显示,多数大学生都有求稳怕担风险心理,意志薄弱。并不愿将创业作为自己人生最佳的选择和最大的追求。[3]大学生创业意志力薄弱还表现在:容易受到内在情绪和外界环境的干扰,自制力低下,制定的计划难以执行,不敢冒风险和承担责任,不能坚持自己的决定和判断,在机会到来的时候,犹豫不觉,延误时机等。

(4) 创业效能感低下

创业效能感(或创业自我效能感) 是创业者对自己能否胜任创业者角色和完成创业任务的信念强度。一项全国性的调查显示,大学生毕业生有自主创业意愿者为25%。虽然有创业意向的人数比例较高,而实际创业的人数较少。[4]大学生在抉择自己是否创业时有畏难情绪,怕承担风险和责任,高年级同学这种心态更加明显。[5]对达到目标缺乏自信心、勇气,对解决创业时来自内部和外界的大量未知风险产生胆怯心理,不愿承担巨大压力,经受失败的考验等自我效能感低下的表现是导致创业大学生人数逐年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心理学启示

(1) 创业动机的激发

大学生创业动机的培养应该注重对内部动机的培养,创业兴趣是创业内部动机的一个重要方面,兴趣本身也是一种无形的动力,当大学生对创业活动本身引发兴趣时,他们自然会调动自身的潜能、时间和精力去接触和体验创业活动所带来的成就感。这种精神状态是一名创业者所必须具备的积极创业心理素质。一方面,培养出浓厚的创业兴趣可以充分调动出大学生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他们也更加愿意以迎合自己兴趣和思维方式投入到创业活动中去,这不仅符合大学生强烈的自我意识特点,而且使大学生能以更加平和的心态去面对创业过程中可能遇到挫折。相反,如果是因为就业困难、失业或是不愿受他人支配等原因而选择创业,会在一开始就将自己置于被动的位置。培养大学生内部创业动机对成功创业具有重要的意义。

(2) 人际沟通能力的培养

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和巨大的社会关系网络是创业能否成功的必要保障。斯坦福研究中心一份调查报告的结论证明了人际交往对成功的重要性:一个人赚的钱,12.5%依赖其掌握的知识,87.5%依赖其人际关系网络。创业者需要主动接近目标人群,获得他们的接纳,使他们加入企业(成为员工)、 购买产品(成为客户)或者条件不成熟但态度上认可(潜在员工或客户)。并将 “人际吸引” 视为组织可持续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6]现代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高校对大学生进行传统交往方式沟通技巧的教育显然无法满足现实的需求,还需要让学生熟悉创业中多元的、立体的沟通渠道,掌握利用现代网络工具的方法和技巧。对大学生进行人际沟通能力的培养,帮助创业大学生学会发展和管理自己的人际网络,充分利用和整合这些人际资源,对创业的成功是有巨大帮助的。

追求财富,却不愿付出努力和耐心,幻想一夜之间的暴富心理显然是与社会价值相背离的。这种盲目的 “暴富幻想” 和 “金钱崇拜”是一种扭曲的创业价值观念,不可能引导创业者取得真正的成功,甚至会导致创业者误入歧途。创业教育应注重对大学生创业价值观的引导和教育,使之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发展相适应、相协调。当然,否定 “金钱崇拜” 并非全盘否定,正确的理财方法和致富观念也是大学生创业者必须具备的素质。在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念、劳动观念和服务理念,他们的创业价值观可以能得以进一步升华。

(4) 创业自我效能感的提升

创业有成功就必然会有失败,只有敢于面对失败的人,才会在创业时更从容自得。“生命不息,创业不止” 也成为激励无数创业者的名言。不少创业大学生在创业之前都会权衡自己的能力,去斟酌是否能够承受得了失败的考验。在一个充满不确定因素、不熟悉的领域,多数大学生会在风险面前选择退缩。对于迫于就业压力,不得已选择创业之路的大学生来说,较低的自我效能感也会在使他们在创业过程中更容易强化自己的挫败感、自卑感等消极心理,他们创业历程因此也会付出更大的心理代价,而大部分的大学生会因不堪忍受心理的折磨而最终放弃创业。在高校创业教育过程中,多为大学生设计可以体验成功的情景、引导大学生形成积极的归因方式、多给予正面的激励、营造轻松愉快的创业学习环境等都将有助于提高个体自我效能感。

四、结语

心理素质,包括自我意识、性格、气质、情感等心理构成要素,在创业教育中,应当使学生逐步养成自信自主的自我意识,刚强、坚持、果断、开朗的性格,富有理性的情感素质。[7]

而这些创业心理特质大多比较稳固,难以在短时间内塑造或加以改善,传统的创业知识和技能培训更不能做到这一点。优良的创业心理素质的形成需要大学生自己在创业实践中不断磨练,也需要高校教育者(包括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者、就业指导老师) 不断的引导和教育。创业心理素质的培养必须渗透到高校创业教育甚至是其他形式教育的各个环节,才能对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的提高产生积极影响。

猜你喜欢

心理素质创业者大学生
郭江涛:一个青年创业者的“耕耘梦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让创业者赢在起跑线上
互联网创业者
激发学习兴趣,培育心理素质
论新闻记者的心理素质与写作思维
创业者要勇敢地喊出“我要”
开展“解烦恼”活动提高青少年心理素质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