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译法在广播稿件汉藏翻译中的应用
——以成语、俗语、歇后语等文化特色词汇的翻译为例
2020-10-14达瓦次仁
⊙ 达瓦次仁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民族中心藏语部,北京 100866)
“广播稿件”是指用于广播播出的各类题材作品。广播的覆盖面较广,只要有条件,大家都能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收听广播。因为无法像文字材料或影视作品一样通过文字、画面等传播信息,对于通过声音传播信息的广播来说通俗、简洁、易懂显得更为重要。同样,翻译广播稿件时,如果使用很多复杂而不常用的词句,听众的理解难度就会加大,从而影响收听效果。因此,编译人员尤其要注意语言的简练、易懂和通俗、流畅,更要注意译文是否符合藏族听众的语言习惯和文化特点。
我国藏语广播是目前向藏族地区广大干部群众宣传党的最新政策、路线、方针,以及传播各类时政新闻、社会信息的重要途径,其广播稿件主要是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民族节目中心藏语部和各地方广播电视中心藏语室或译制中心完成。广播稿件中出现的成语、俗语、歇后语等词汇折射着一个民族在地理、历史、宗教信仰、生活习俗等方面丰富的文化信息和独特的文化特色,因此是广播稿件翻译中的难点。汉藏两种语言所蕴含的文化存在一些差异,选择直译法经常会使译文生涩难懂,甚至是词不达意。因此,笔者认为在尊重听众的语言表达习惯和文化特点的基础上,应更多地采用意译法,这样才能达到更好地向听众准确传达信息的效果。
一、藏语翻译中的直译与意译之争
在藏语翻译事业发展史上,可以说藏语翻译与藏语言文字几乎同步诞生,有着悠久的历史。从最初用肢体语言表达信息到后来的第一次、第二次文字改革,再到后来几百年的佛经翻译经验,开辟出一条藏语翻译实践道路,初步形成了一套具有科学性、规则性、创造性的翻译理论。据《声明学要领二卷》记载,当时主要是针对佛经翻译制定了翻译的三大原则:一是要合乎《声明集分论》之语言规律;二是不违背佛经思想内容;三是译文要使藏民族自己听得懂。[1]
随着翻译事业的发展趋向成熟,翻译理论的不断完善以及翻译实践经验的不断积累,忠实于原文、与原文大意保持一致成为了翻译新闻稿件、社会评论稿、广播剧时的主要翻译原则。目前,藏语翻译界对于直译法和意译法的优劣仍有争论。有些专家认为,直译法不可避免地会造成理解困难、影响语言的表达美感、文脉不顺等诸多问题。而有些专家又认为,意译法因为更多地关注内容的准确性,在展现原文风貌上有些不尽如人意。笔者认为意译法确有其局限性,但不能成为全盘否定的理由,实践证明意译法也有其特殊的优势。尤其是当译文受众为广播听众时,通过意译法更好地符合听众语言表达习惯和文化特点就显得至关重要。
二、广播稿件中文化特色词汇翻译中意译的使用效果分析
广播稿件的汉藏翻译中比较常见的成语、俗语、歇后语等词汇大致有两种,一种是两个民族语言中基本通用的一般类词汇;另一种是明显带有原文文化特色的特殊词汇。而第二种往往是翻译的难点。笔者认为,翻译中遇到这类词汇应多采用意译法。意译法是一门技术,要准确地翻译原文,就必须符合译文听众的语言表达习惯,还要了解原文和译文的文化特点和涵义,而且要求译者具有广博的知识。采用意译法不必太注重原文的形式,包括语言结构、修辞等,但并不等于删除或添加原文信息。[2]它要求译者在尊重原文意义的基础上,不去过度揣摩细节,使译文流畅和自然。
(一)意译更符合译文听众的语言表达习惯
翻译中将原文的意思和文化内涵完整地传达给译文听众是最基本的要求,这样才能使两个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与交融变得更流畅。重要的是如何用更好的表达方式将原文的意思和文化内涵体现出来。因此,翻译的时候不应要求过于注重逐字逐句的细节,更多要重视以自然、流畅的译文将原文的意思准确地表达出来。原文和译文在语言结构、语序、语法、形态变化和修辞等方面都存在许多差异。成语、俗语、歇后语等文化特色词汇的汉藏翻译中,如果完全采用直译法就会很难达到“信、达、雅”。因为汉语的四字成语很难用四字藏语翻译到位,语法结构更是难以统一。只要表达通顺、通俗易懂、符合译文语言使用习惯,合理运用意译法是可取并有效的一种翻译方法。采用意译法,不仅可以准确传达原文意思,还能如实再现原文风格的最佳效果。
例1:有的党员、干部虽然身在顺境,却怨天尤人、消极麻木、不思进取,常为一些鸡毛蒜皮之事或忧愁烦闷、或偏激固执、或大发雷霆。[3]
例2:仅仅靠一纸文件层层转发,或揪几个基层典型“杀鸡儆猴”并不能根除。[4]
例3:与此相比,公司董事长等高管仅仅处罚几十万元了事,真不知让人该哭还是该笑,因为与“污染门”造成的巨大损失相比,这简直就是“九牛一毛”。[5]
例4:美方试图阻挠中方推进实施香港国安法的图谋只能是螳臂当车、痴心妄想。[6]
例5:医生救老妇反被骂网友: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8]
例6: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9]
(二)意译更能体现译文听众的文化特点
民族文化差异会让成语、俗语、歇后语等词汇的汉藏翻译过程中出现很多文化变异现象,因此翻译成藏语时表达上难以达到高度一致。汉语中的成语、俗语、歇后语等大部分出自历史典故和典籍中,历经社会发展后形成固定的文化特色词汇。无论外在表达还是内涵意义,很难实现原文和译文完全一致。因此,在实际的翻译中要尽可能全面考虑到语言结构、语用环境等诸多因素,在防止产生误译或错译现象的同时,还要考虑到原文和译文所处的不同文化背景,适度转换一下文化视角,使译文能够准确地传达不同文化的内涵与魅力,让听众能感受到原汁原味的汉语语言特色。
例7:中国已经多次向国际社会庄严承诺,中国将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君子一言,驷马难追。”[10]
例8:本台播发国际锐评:美方企图借涉港“法案”威胁中国是痴人说梦![11]
例9:“港独”终究会发现他们错付了对“台独”的信任,因为“台独”也是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13]
例10:柯以敏:当评委,我已经“江郎才尽”。[14]
例11:担心AI制造假新闻是杞人忧天。[15]
例12:狐假虎威罔顾社会规则干部家属负面新闻频发[16]
另外,还有其他很多成语、俗语、歇后语等文化特色词汇的汉藏翻译中,如果把原文中出现的比喻对象通过字面意思来进行直译,不仅会让听众误解原文所内含的喻义,甚至会让他们感觉到莫名其妙。用能体现藏族文化习惯的表达方式来代替,会让听众更容易理解。另外,在不影响原文意思的前提下,适当添加解释性翻译,效果会更好。比如改变句子成分、转换句型或用本民族特有的事物来表达,听起来更清楚鲜明。[17]
三、结语
如上所述,广播通过音频来传播信息,与电视、报纸等相比,视觉效果差一些。听众只能通过广播里的声音去理解表达的内容。因此出现过多复杂难懂的句子,会影响听众的理解和领会。一般情况下,听众无法理解广播稿件所传达的意思,会对广播的社会效益产生很大影响。广播稿件翻译的目的则是通过声音,尽量确切地使不懂原文的听众了解所播报的内容。使用恰当的翻译方法,能有效提高翻译质量。最难的一点是,选择什么样的翻译方法来保持原文与译文之间的意思相对等。直译法具有保留原文的思路、风格与修辞方式的优势,但并非所有的句子都适合直译。采用意译法,不拘泥于原文的语言形式、特征和语言习惯,更能体现译文听众的文化习惯,使广播内容较为容易接受。本文认为,广播稿件中成语、俗语、歇后语等文化特色词汇的汉藏翻译,只有符合藏语听众的语言表达习惯和文化特点,才能使译文通俗易懂、表达清楚,听众对广播内容的理解和领会更加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