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展园中“乡愁”元素再创造的景观设计路径
2020-10-14林上海
林上海
(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园林与城乡规划学院,广西 柳州 545000)
1 引言
不管是城镇化建设还是乡村振兴,倡导绿色发展和城乡共荣是国家的宏观政策和理念,要“留得住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每一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故乡”,景观设计需要关注地域性,挖掘“乡愁”元素,以取得游人的情感共鸣。本文以一个城市展园的设计过程为例,阐述了 “乡愁”元素再创造的具体路径。
2 理解“故乡”意象和情感
不同城市是不同人的故乡,故乡是什么呢?故乡是一座青山,或如钱起的《送李栖桐道举擢第还乡省侍》“莲舟同宿浦,柳岸向家山”;故乡是一口古井,似崔桐的《酬李补阙雨中寄赠》“白发还乡井,微官有子孙”。故乡是绿波,是秧田,是麻雀跳跃?“我要看还有没有我的家乡在;我要走了,我要回到望天湖边去。我要访问如今那里还有没有白波翻在湖中心,绿波翻在秧田里,有没有麻雀在水竹枝头耍武艺?”[1]这是近百年前闻一多先生在《故乡》诗歌中的渴望与乡愁。
故乡是黄鹂的鸣唱?正如柳宗元在《闻黄鹏》“乡禽何事亦来此,令我生心忆桑梓”。对学者熊培云来说,故乡就是“村边晒场上的那棵老树”,当老树被树贩子以2000元的价格运到江浙一带去搞城市绿化建设后,他发出了哀叹“自私自利的人们啊,你以为自己是在移栽古木与森林,实际上是在将他人的故乡下葬”[2]。是的,景观设计师要站在他人的角度解读故乡,城市的投资建设方更要如此。否则,成了城市,坏了乡村,百姓何以记得住乡愁?
“故乡”是饱含情感的多样化意象,可能是一处实实在在的景物,也可能是一种虚化的人文精神,甚至可能只是个人特有的记忆。能代表多数人心中“故乡”的一定是经过历史多年沉淀的意象,乡愁就是一种充满诗意能让人思念的故乡意象。
3 纯化提升设计理念
在应对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的今天,风景园林项目的建设不应成为经济利益角逐的牺牲品,而要承载着更多的环境与社会责任,融入绿色发展与城乡共荣的设计理念。
为此地人们谋划安全、舒适、优美的生活环境,但不能以牺牲彼地的自然生态环境为代价,应杜绝把别人优美的“故乡”据为己有;给植物可以自由生长的空间。
富有乡土气息的设计语言要比所谓的高档材料更能给时代留下动人的痕迹。
地方性展园应引领游者品鉴一方水土的历史,应是各种先进理念的碰撞之地,是各种新技术闪耀之地,是推动地方经济与文化发展,改善人居环境的助力器,是一个政府对环境、文化的思考以及先进建设理念的体现。
4 “乡愁”元素挖掘和再创造——以广西防城港市展园设计为例
城市展园景观设计通常要体现地域独特的文化意境,使参观者获得与其他园林不同的感受。防城港市展园是广西园林园艺博览会的一座展园,占地近9000 m2。设计的初心是把设计与研究结合,描绘防城港市的“故乡”意象,挖掘其“乡愁”元素并再创造。
4.1 设计调研
设计调研是保证获得最真实基础素材,凝练“故乡”意象的有效方法。防城港是一座地级市,辖防城区、港口区、东兴市和上思县。通过对教师、记者、编辑、公务员、技术人员、农民工等群体进行问卷访谈,得到最具代表性的意象有以下7方面。①被提到次数最多的历史人物有:刘永福;②被提到次数最多的自然风光有:十万大山、金滩、大平坡海滩、红树林;③被提到次数最多的珍贵植物有:金花茶;④被提到次数最多的风味食品有:海鲜、红薯(红姑娘);⑤被提到次数最多的文化古迹有:那良古镇、潭蓬古运河、白龙炮台、簕山渔村;⑥认为蓝色、绿色最能表达防城港市;⑦认为不好的方面主要有:空气不够清新、灰尘大,海边植物在减少、文化设施少公园数量少,还有一些景观场所由于建设的需要而消失。
4.2 主题的提炼
防城港本是一座原生态港口旅游小城,近些年逐渐开始工业建设。面对生态环境恶化、本土文化被冲击等问题的挑战,如何在进行城市环境硬件建设的同时开展文化建设,“留得住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以提高人们生活的幸福感?作为城市意象展示窗口的展园,可以把对前沿问题的思考带给参观者,以激发大众的共鸣。
防城港市建设的总体理念是希望依托“海湾、门户、生态”的城市自然格局打造“城在海中,海在城中”的全海景生态海湾城市。基于调研和凝练,对展园赋予了“生态优先,绿色崛起;宜居港湾,乐业防城”的主题,并统领防城港的“山、海、边”自然景观格局及文化底蕴,把十万大山的奇秀、北部湾海滩的宽广平缓、与越南相邻的边关文化融入设计意象之中。
4.3 布局规划
园区的布局可概括为“一轴山水韵,点点故乡情”(图1)。
“一轴”从北到南把防城港的十万大山、历史文化与海湾景观串了起来,“点点”则是通过框景、对景、借景、漏景等造景手法,营造步移景异的游览路线,让观者在不同的站点上立体地感受防城港的风光意象和文化韵味。
为了展现防城港的山水格局与历史文化底蕴,创造层次丰富的园林景色,在西南与东南两面开挖土方,营造岛屿,象征湿地与港湾;在正南面临水处降低标高,平整场地,模拟海滩;在北面堆山,象征十万大山,山的余脉延致西南面和东北面;在中部开挖曲渠,模拟潭蓬古运河现存的遗迹。整个布局的骨架改造既能满足方案创作的需要,也能平衡土方,降低工程的造价。
图1 总平面布置
展园分为出入口区、十万大山意象区、白鹭与红树林湿地意象区、生态景观保护与历史文化展廊区、海滩与港口意象区共五区十景。
4.4 景点意象再创造
在景观意象调研、挖掘和总体布局规划的基础上对10个景点的具象和内涵进行深层次的思考,采用意象重构、符号提取、元素叠加、尺度夸张、行为互动等艺术设计手法、创造出独具防城港特色的“故乡”意象。
(1)“防城卷翠”。该雕塑位于主出入口区,由底层绿意盎然的植被,中层升起的浪花与顶层的地球组成。雕塑外侧书写“防城港”与“绿色崛起”,内侧刻防城港的版图。重构了绿色、海浪、地球等意象而塑造出绿色防城的愿景。
(2)“鹭影题壁”。该景点叠加了白鹭和园林景墙两个要素,以群组的形式出现,迎面是透明材质上镶白鹭飞翔的剪影,旁边有防城港在2010年获得的荣誉“中国白鹭之乡”简介的铭牌。在白鹭剪影后则是一面弧形的“生态保护倡导者签名墙”,墙上有一椭圆形漏窗。签名墙与入园者产生互动,观者在签名之时体会生态保护的重要意义。透过漏窗可看到岛屿和湿地,有白鹭(具象雕塑)在湿地上飞翔。
(3)“鱼虾逐流”。绕过“中国白鹭之乡”往右走则是以嵌在道路铺装下的海洋生物图案,通过LED虚拟模仿等多媒体策略[3],可见鱼虾在海水中游动,游者可以通过动作与鱼虾图案互动。在图案的下方写有该种生物的介绍,观者在游览中能感受到防城的地理特征,了解海洋生物的知识。
(4)“海港思歌”。沿“鱼虾逐流”过拱桥则是标志性构架“港口思歌”广场。该景点是由海滩广场、表演舞台、红色构架、壁画与攀援植物组成。海滩广场铺地用蓝、白、绿三色组合,寓意蓝天、白沙、绿岛。红色构架由港口的吊门演变而来,长长的吊臂临水而下,接地处是绿色的草地台阶,并有绿色植物顺着构架攀爬而上,这是寄意于港口码头更需要加重生态环境的和谐建设。在第一根构架柱的宽边上刻有“海上胡志明小道,0号泊位”及历史简介;连接构架的壁画则融合伏波文化、码头生产情景、海滨城市人们生活风情、滨海风光等元素,并用文字记述如“竹子开花天大旱;鲸鱼一露头,快把鱼具收;泥鳅翻水鱼打滚,倾盆大雨落纷纷;迟禾无谷,迟鸭无肉”[4]等防城农谚。壁画两侧置秋千两副与人们互动,游者荡起的欢歌与历史的思索恰恰点题。广场上的红姑娘(红薯)雕塑、放大的珍珠与贝壳雕塑拉近展园与游人的距离,激活游人互动体验的氛围。挖沙虫组雕的介绍给游者更多的思考,因为随着滨海的商业开发与工业拓展,“沙虫”这一特有的海洋生物正在减少,若干年后,这些渔民们还能在海滩边挖沙虫吗?这些景观元素都是体现防城港民众安居乐业,并且都在关注着滨海生态环境建设,企求给城市寻找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模式。这正是 “港口思歌”主题的真切表达。
(5)“古炮新义”。该景点从防城港白龙古炮台演绎而来,位于“港口思歌”广场西面,是全园设计思想与构图的中心。大炮经游者推动可沿轨道进行360°转动,寓意美好的家园要进行全方位的“捍卫”。炮架底座下的萋萋芳草,深刻彰显生态的含义。在承放古炮圆周的铺地上镌刻白龙炮台的本义以及捍卫美好家园的新义:“白龙古炮台位于港口区江山半岛白龙尾尖端,在四个山丘上分别筑有龙珍、白龙、银坑、龙骧四座炮台,总称白龙炮台[4]。白龙炮台本是清朝重要的国防防御工事,时至今天已成为了爱国主义教育文物古迹。军事实力雄厚对保卫家园固然重要,但美好的家园仅不受外力的侵略还不能称之为美好,优美的生活环境、可持续的生态环境、独特的民族文化也是必不可缺的。
(6)“幽廊揽胜”,这是折形拱廊,风格融入白龙古炮台的立面元素和簕山渔村民居建筑材质,以体现历史文化感。廊的走向皆因景而动,框景而筑,透景而隔。该廊既是休息赏景的节点,更是展览防城港的生态美景、历史遗迹的知识线。
(7)“潭蓬帆远”。此景点以中国唯一的海上运河——潭蓬古运河为创作基础,通过掇山置石,镌刻古字,雕凿壁画,展现先人开凿古运河的智慧和意义。据载,运河始凿于唐代元和三年(808年),是连接两港口的最短航道,商船不必绕行于外海,可避开巨浪和海盗的袭击。如今运河仅存一段,在石壁上仍可见“元和九月”等直行刻字,其中“元和”二字露出水面,“九月”二字则浸在水中。[4]
(8)“万山永福”。园区北侧堆山高丈许,象征十万大山,山上安亭,名为“永福亭”,以纪念民族英雄刘永福,也是全园赏景最高点。山上种植金花茶、八角、竹子等植物以反映十万大山的植被特征。同时,堆砌象征十万大山古道的游步道,反映十万大山悠久的文化,并于山径起点处置石刻 “十万山连十万山,重重叠叠自无穷。根盘千里封疆外,势插九天云汉中。宿雾收残成秀色,白云飞尽见奇峰。交南城郭元相近,疑有夷人此避戎。”[4]
(9)“泉涌竹馨”。在“永福亭”另一侧以竹为景,并以十万大山的毛竹为蓝本,以夸张的手法塑高低重叠的大竹两组,一组承放涌泉跌水,一组则镌刻清人刘仕望的《留别》诗“一琴一鹤出边城,十万青山送我行。无政可遗新令尹,有怀犹系旧苍生。民间幸得三年足,官去何妨两袖清。他日明江回首处,杏花蒲雨总关情。”[5]以有节之竹寄意,以古诗之情诫今。夸张手法常常会获得令人愉快的艺术氛围,例如,纽约曼哈顿社区公园的卡通人物滑梯就是此种类型的典范[6]。
(10)“大道兴陲”。此景位于次出入口处。以起点在防城港,穿越广西8个县(市),全长725 km的“中越沿边公路”为创作基础。象征沿途县城的圆形小石球与象征穿越深山密林、工程艰巨的沿边公路的粗糙小径,引着游人走进展园,去回味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促进民族团结,富边兴边的宏大构想。
5 结语
“乡愁”作为思念故乡的意象元素,在展园景观设计中不是简单地复制某一个景物,而是在充分理解“故乡”的意象及其所代表的情感,在绿色发展、城乡共荣的的设计理念下,遵循设计调研、主题提炼、布局规划、景点再创造等一系列流程,采用提取、重构、叠加、夸张、行为互动等手法来实现设计的创新。展园展现的往往是一种文化理念,具有传播的效应,需要避免无意识情况下传播类似“大树进城”这样不良的环境建设观,既要保护城乡的文化与生态,留住许多人心中的“乡愁”,又要融本土文化于朴素的设计元素中,把城镇化建设和乡村振兴统一起来,实现城乡共荣。
致谢:总平面布置图由杨焰绘制,特此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