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空旷景观”的视觉感知研究
2020-10-14董莉晶
董莉晶
(同济大学,上海 200092)
1 引言
城市发展早期,规划上往往更注重功能,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居民的感受。视觉作为人“五感”最重要的一部分,是人接受外界信息的重要途径。视觉环境质量是人居环境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居视觉环境感受直接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和审美活动,提升视觉环境在全面提升人居生活质量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对于当今和未来城市人居尤为重要。而如今城市中的视觉环境现状则不容乐观,雨后春笋般拔出的高层建筑、嘈杂混乱的交通枢纽、密集压缩的城市空间,无一不给人带来迷失、混乱、郁结的心理感受,这种慢性的积累对都市居民的健康有着负面影响。
城市“空旷景观”意味着足够开敞的视觉感知空间,将城市周围自然山水空间纳入空间化的视觉景观范围,能很好地纾解压力、排解负面情绪。随着城市的开发建设,城市旷感空间正日益缺乏,提升和改造现有城市视觉景观空间,是亟待考虑的问题。本研究运用实地空间调研、公众问卷分析、照片归纳总结等方法,探讨城市空旷景观的感知特性,明确旷的基本概念,梳理能让人感到“心旷神怡”的城市空间,分析此类城市空间带来旷感的主观视觉特征,总结城市旷空间类型和空旷景观的空间特征。
2 相关理论
2.1 城市视觉景观
对于城市景观的概念,有“与自然和乡村有明显区别的城市实体环境的视觉形式”[1]和“城市形体环境和城市生活共同组成的各种物质形态的视觉形式”[2]两种客观描述;对于视觉景观的概念,Sheppard SRJ认为它是“视域中所有可见物的总合,即使这些可见物分散在不同空间区域”[3],齐童认为“视觉景观是在某一特定区域能够带给观察者较强的视觉感知、视觉印象的地理实体”[4];而对于城市视觉景观的概念,陈宇认为它是“既包括城市形体环境和城市生活共同组成的各种物质形态—客观对象,又包括人们把这种城市物质形态转化为视觉形式的主观感知”[5]。综合多位学者的定义可以看出,谈论城市视觉景观要从城市居民主体和城市视觉环境客体两方面来考虑,另外还需要探讨主体和客体之间存在什么样的联系,以帮助理解城市景观空间“旷”的感知。
2.2 景观三大门槛
景观具有较强的空间感,不同尺度的景观能带给人不同的心理感受。景观的三大门槛是对景观空间尺度的一种总结:20~25 m的微观尺度可以让人们亲切的自由交流;25~110 m的中等尺度会让观赏者产生开阔的感觉;超过110 m之后则有广阔的感觉,并形成景观场所感;110~390 m是一种宏伟的空间尺度;超过390 m就可以创造一种很深远、旷达的感觉,能够形成景观的领域感[4]。在城市视觉景观分析中,应考虑城市空间尺度的不同给人带来心理感受的差异。
2.3 旷奥理论
“旷奥”的概念最早见诸于中国唐代柳宗元的论述:“游之适,大率有二:旷如也,奥如也,如斯而已。”1979年,冯纪忠教授将柳宗元的概念扩展至“组景”研究,提出将旷奥作为组织风景空间序列的评价标准[6]。进一步,刘滨谊于1983~1989年展开了“风景旷奥”感受的分析评价研究,创立风景旷奥理论和“风景旷奥度评价体系”。刘滨谊指出,旷奥概念是对风景感受的一种高度概括,并强调风景感受是感受主体(人)与感受客体间的互动关系[7]。
3 城市景观空间现状问题分析
3.1 缺乏定位标识
古代城市利用塔来给人们提供清晰的视觉定位,这种对于城市空间清晰明确的精神需求也延续下来。而现代城市中,城市建筑趋向高空发展,突破高度限制。原本具有定位标识作用的高层建筑不断地被新建设的高层建筑湮没,处在其中的人们无法进行明确定位,进而引发迷失的心理感受,越来越依赖手机等智能设备。
3.2 空间组织混乱
城市建设过程中由于建筑高度、建筑密度、景观廊道及空间尺度控制的问题,导致城市空间组织混乱、尺度失调,空间的混乱引起视觉的混乱,各类空间元素的无序叠加,加大了人们对空间解读的难度。
3.3 空间割裂狭小
除了城市建筑不断向高空伸展,交通设施等也日益趋向立体化发展。高层建筑和不断叠加的交通设施割裂了城市空间,使得人们的视线遭到遮挡。城市密度不断增加导致开阔视野的日益匮乏,人们的视线可及的范围不断减小,容易造成压抑、郁结的心理感受。
城市视觉景观空间表现出的三类现状,带来日趋严重的城市视觉环境问题,城市居民正面临愈发消极的视觉体验。反映在心理层面上,带来迷失、混乱、郁结的心理感受。而城市旷景观,则可以改善城市视觉环境,提升居民视觉心理感受,缓解这一问题。
4 研究过程
在古代,文人墨客纵情于山水之中。“旷奥”是评价风景的两大标准。在风景景观中,“旷”,即旷达,是人类身临风景景观之境的一大类基本感受。开敞、宏伟、壮观,奥即深邃、幽静、神秘,令人充满神往,是自然山水给人的视觉意趣。此外,卡普兰夫妇提出的信息加工理论探索出的人类两大类景观偏好:一类是容易解读的空旷场景,另一类是包含某种神秘元素的场景,也论证了人类对空旷场景的偏好,城市中的空旷景观相对于复杂的城市环境来说,更易于解读、更符合人的需求。
本文分3个部分研究城市“空旷景观”的空间视觉特征,首先通过实地调研对城市空旷空间进行定义与分类,其次归纳总结城市空旷空间的特征,通过问卷调查与语义分析探究空旷景观的感知与哪些空间视觉特征相关,最后总结空旷景观需要的空间特征。
4.1 城市旷空间分类
在研究城市旷空间分类时,参考张亭对空间界面尺度与视觉界面尺度以及二者关系的研究,及其所提出的三种基本空间单元模式[8]。笔者认为第二、三种空间模式是人能够感受到旷的基本条件,即大尺度空间界面,大尺度视觉界面;小尺度空间界面,小尺度视觉界面两类(图1)。其中,视觉界面尺度是人眼生理数据,不随环境而改变。而空间界面则参考以视觉感受为主的景观空间尺度“三大门槛”的数据。
图1 视觉界面与空间界面叠合关系
4.2 城市空间分类
基于王建国在《城市设计》中对城市公共空间的八种分类:道路、广场、绿地、中心区、大学校园、居住区、建筑综合体、滨水区,将各类城市公共空间的尺度结合视觉界面尺度,挑选出空间尺度在0~25 m、25~60 m、60~270 m、270~800 m及800 m以上的五类城市实体空间,依次是步行街道、道路、公园广场、滨水空间,进行旷度的分析。
4.3 城市旷空间的特征
由于能否感受到旷是相对主观的问题,采用小组成员在城市空间中拍摄使人感受到旷的场景照片,通过分级找到评级最高公认最旷的照片,针对性的总结分析评级较高的旷的照片,找出城市空旷景观的共性。
4.4 城市旷空间实地调研及数据分析
共拍摄600张城市旷空间照片,通过筛选整理。每类空间筛选出25张照片进行旷度评级,分别对各类空间进行打分,按城市空间“旷”的视觉感受由弱到强,用1~5分分别表示几乎不旷、有点旷、一般旷、比较旷、非常旷的视觉感受。评分为0.5的值表示“旷”感介于两个分值的强度之间,评级结果如图2。
通过对旷感评级及空间类型的分布比对,得到各类空间的旷度分值图(图3)和各类空间旷感分级数量统计图(图4),并以此总结出城市空间旷度感知的规律。
[42]Simson Garfinkel, et al., “Toward algorithmic transparency and accountability”, 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 2017, 60(9), p.5.
滨水空间的“旷”度明显高于其他类型的空间;滨水空间、公园、广场三类空间的“旷”度整体较高;道路及步行街的“旷”度相对较低;广场在一至五级中均存在,可能与广场的类型、规模有关,不同广场间的差异较大。
4.5 从主观视觉感受分析城市旷空间
从主观视觉感受方面分析旷的感受。城市“空旷景观”意味着足够开敞的视觉感知空间,它要求视觉空间旷达通透,空间明晰、易于把握,视觉空间具有序列规律,呈现出可以掌控的视觉秩序,这同时也是人类所偏爱的主观感受。
旷的视觉感受主要有三:①明晰感;②秩序感;③旷达感,且呈现层层递进的关系,恰恰是城市视觉环境下降带来的迷失、混乱、郁结的心理感受相对应的积极方面。
同时,笔者进行公众问卷调研,结合SD语义分析法,分析与旷的感知相关的语义,进而找到城市旷空间的视觉特征。由于旷的含义传达上略有难度,不同人对旷的理解也不尽相同。运用城市调研旷感分级的数据,在旷的五层分级中各选一张照片,五张不同层级的照片作为一组,共三组,让受访者选择每张照片中语义感受的程度,进而发掘语义评分与旷感评分的相关性(图5),选择出与旷感拟合程度较高的、表现出较强相关性的语义组(图6),探讨旷的感知与哪些语义相关。
图2 城市公共空间旷度感受评分评级
图3 各类空间“旷”度分值
图4 各类空间旷感分级数量统计
通过公众问卷调查,实证出开阔度、明晰度、统一性是影响城市空间旷的感受的重要因子。更具体的,结合调研体会和语义分析数据给出了这3个空间特征的解释。
图5 各语义与“旷的综合评分”
图6 旷的评级表现出较强相关性的语义组
开阔度:指空间呈现开阔、不郁闭、未被遮挡的特征;明晰度:空间要素和信息是否明晰易识别,识别程度越高越能对信息和事件进行掌握和预判;统一度:空间要素的统一程度、各类实体要素排布统一、变化较少。
5 结语
研究得出了旷的主要空间模式,通过调研照片评分,分析出城市中滨水空间和广场是更能体会到旷感的场所。而后通过问卷调研结合语义差异法分析了旷的视觉感知特征,证实了旷感的获得与空间的开阔度、明晰度、统一度相关,探索出了一些认知的规律,为之后该方面相关研究提供借鉴意义。但从感知到客观空间特征联系的研究仍不深入严谨,可作为今后继续深入的方向,使城市旷度的提升更切实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