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乡村“美丽庭院”建设研究
2020-10-13赵峰李莉
赵峰 李莉
摘 要:本文主要论述了枣庄乡村“美丽庭院”建设的意义、理论依据、乡村庭院类型分析和建设的对策思路等方面,研究了枣庄乡村“美丽庭院”建设相关问题,为枣庄乡村“美丽庭院”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枣庄;“美丽庭院”;建设;类型;对策
一、枣庄乡村“美丽庭院”建设研究的意义
枣庄“美丽庭院”建设的研究,是响应党的十九大号召,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尤其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环节,对于建设美丽乡村、美丽农家庭院,提供生态、宜居环境给予理论支撑。本研究的目的是为枣庄乡村庭院建设注入文化、历史、生态内涵,挖掘乡村庭院历史底蕴,提升乡村庭院文化格调,为村民审美意识、生态环保理念、文化品位等软环境改善提供理论借鉴,同时为实现乡村庭院的绿化、美化,改善庭院的硬件设施,如污水处理、旱厕改造、垃圾处理等乡村庭院硬环境改造提供理论支持。最终实现人、庭院与自然的和谐,为人民提供优美宜居生态环境提供参考。
二、枣庄乡村“美丽庭院”建设的理论依据
1、国家关于“美丽乡村”创建的规定
2012年,中共十八大明确提出了建设“美丽中国”这一核心概念。2013年的中央一号文第一次提出把建设“美丽乡村”作为奋斗目标。2013年,国家农业部启动了“美丽乡村”创建活动,并于2014年2月正式对外发布了“美丽乡村建设十大模式”,为全国的美丽乡村建设提供科学范本和借鉴。
2013年7月22日,习近平考察了鄂州市长港镇峒山村。他说,“建设美丽乡村……比如说‘涂脂抹粉,房子外面刷层白灰,一白遮百丑。不能大拆大建,特别是古村落要保护好”。同时习近平强调,“即使将来城镇化达到70%以上,还有四五亿人在农村。农村绝不能成为荒芜的农村、留守的农村、记忆中的故园”。
美丽乡村创建活动使枣庄乡村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硬件基础设施得到极大改善,道路硬化、路灯改造、垃圾处理、村庄绿化等情况好转,成效显著。但是,有些地方还没有涉及到农户庭院,庭院生态文化建设欠佳。庭院的设置、植被、污水处理、旱厕改造等还有待解决。
2、山東省委、省政府关于创建“美丽庭院”的规划
2019年6月,山东省委宣传部、省生态环境厅、省妇女联合会、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省卫生健康委、省农业农村厅联合印发《2019—2020年山东省“美丽庭院”创建工作实施意见》。《意见》的主要目标是要达到“清洁、绿色、健康、文明”的总要求,提高家庭成员素质、弘扬良好家风、优化生活环境。积极引领广大农村家庭成员积极创建“美丽庭院”,建立健康文明生活方式,打造美丽舒适、安居乐业的家居环境。以打造居室美、庭院美、厨厕美、家风美为标准,到2020年,全省的美丽庭院示范户要占到全部农村庭院的10%,美丽庭院示范户要在村村遍地开花。为鲁南地区乡村庭院生态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政策蓝本。
3、枣庄市关于“美丽庭院”建设的措施
为贯彻市委、市政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美丽乡村的决策部署,枣庄市妇联在全市农村家庭中广泛开展了“美丽庭院”创建活动,引领广大农村妇女和家庭成员创建“庭院美、居室美、家风美、文化美”庭院,制定了三年行动计划,即从2018年起到2020年,四级妇联联动,创建覆盖率达到50%,精品庭院达到10%,为助推全市美丽乡村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并且制定下发了《关于深化“美在农家”、开展创建“美丽庭院”活动的意见》,定期调研指导,每年打造1000户市级“美丽庭院”,逐步提高覆盖率。
三、枣庄地区乡村庭院类型分析
枣庄地区乡村庭院,根据不同标准可以划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一)按地形、地势划分
1、山区庭院
枣庄地区山区庭院主要是指依山而建的庭院,它的特色就是庭院根据山地的起伏产生错层,一般是大门口比较低,而主屋建在比较高的位置,从大门到房门有台阶连接。庭院一般是坐北朝南,但也根据山势走向进行建造,枣庄山区庭院多是这种类型。一般山区庭院面积较大,属于贫瘠土地建房,庭院面积大多200-300平方米。
枣庄地区多为山地丘陵,山区庭院比较有特色的就是石头房屋庭院。那儿的石头房子全部都是用石头垒成的,包括整个房屋、院落及其内部一些装饰,从门楼到围墙,从台阶到墙身,都用大大小小的石板石块砌成,再装饰以原木的木门窗构件,整体给人质朴粗犷的感觉,而且有的屋顶的檐板石竟达1m多长,颇为壮观。枣庄地区的石头民居更加耐久、经济、施工方便,仍然具有很好的推广使用价值,尤其是在经济尚不发达的山区。比较有代表性的是枣庄翼云石头部落,它位于山亭区兴隆庄村,拥有山东省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鲁南山区民居。
2、平原庭院
平原地区的庭院,建立在土地肥沃的平原地区,由于地势较为平坦,因此平原村落的民居比较集中,乡村规模较大,住宅分布比较均匀,排列比较单一。近段时期以来,平原地区的乡村庭院建筑密度逐年升高,说明乡村庭院用地减少的现象比较普遍。
平原庭院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麦草和泥墙面的庭院。那儿的民居建筑院落很大,一般主要房屋为北屋五间、厢房三间,庭院其它地方还另外搭建大草棚、猪圈、牲口棚等,而且种着些许瓜果蔬菜的小菜畦点缀在院里院外,体现了农家生活的勃勃生机,小小的院落充满了幸福生活的温馨和情趣。
这类民居的建筑材料多为土坯、麦草,也就是说用土坯砖筑成房屋主墙体,而墙面则用麦草泥筋涂抹,屋顶外面用麦草搭成坡顶,其它雕刻性的装饰只体现在挑檐石、门枕石上。用麦草和泥构成的泥土民居,它的屋顶、墙体易于维护修缮,虽然不如砖石瓦房坚固耐久,但它就地取材,生态环保。这种庭院在以前的乡村广泛流传,近年来,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钢筋混凝土的现代住房迅速普及,麦草和泥墙面庭院日趋减少。
3、水边庭院
(1)运河附近庭院
运河附近的庭院主要指的是京杭大运河流经的区域的乡村庭院。枣庄地区台儿庄运河两岸的民居庭院更加具有特色。京杭大运河流淌三千多华里,南北走向为其主基调,仅有的东西走向的河段就是枣庄台儿庄河段。台儿庄城区外3公里附近的古河道,被称作“月河”,呈现为北凸南凹的弧形,是明清运河的主航道。一条月河隔开贫富两个世界,南岸为城外的纤夫村和屠宰村,贫穷落后;北岸则繁荣昌盛,为城里的商铺和富绅居住。
月河南岸(由于河道弯曲,顺河街地段为西岸)的纤夫村民居,具有独特的水乡纤夫民居风格。房屋全部为土墙骑脊草顶,标准庭院为三间正房(一明两暗),“明间”一般俗称为堂屋,就是我们通常的客厅,“两暗”一般作为卧室居住。另外有两间厨房,还有两到三间的过堂屋,一间用作过道,另外的用作仓房。三面房屋在外围形成三面屏障互不相连,最后用土墙或篱笆遮挡住另外的一面,这样就形成一个相对封闭的院落。由于纤夫家庭一般没有耕地,所以厕所都不建在庭院里面。有的比较贫困的家庭,只有能力建造三间正房,没有配房和院墙,建不起标准的院落,被称作“光腚屋”,但房前的一片空地,相当于一个庭院的地方,外人不得侵犯。当这种贫困家庭手中有一些积蓄时就会建一座土门楼取代以前的简陋大门,围绕房屋拉起围墙,形成一个封闭院落。随着生活宽裕,手中积蓄越来越多,纤夫们就会加盖厨房和过堂屋,使整个庭院布局逐渐完善。
台儿庄运河北岸的民居庭院大都朝向运河,临街而立,这样同时满足了船运进货、外销以及临街售卖商品的需要。明清时期众多原滋原味的古商铺、古民居等仍然保存在台儿庄运河古道北岸的古街巷里,如顺河街、月河街、丁字街两边古朴的建筑鳞次栉比,诉说着这条古街道的辉煌岁月,而这些古街巷岸边的几处古码头也都已有几百年的历史。这些街巷、古居布局灵巧,错落有致。因为顺河而建,所以远看参差蜿蜒,令人回味无穷。
(2)水库移民庭院
水库主要是国家为了方便地方居民生产生活修建的用拦河坝围绕的人工湖泊,大多建造于山沟或河流的峡口处,起到蓄水灌溉、防洪等作用。鲁南地区水库大大小小,数量众多,其中水库移民庭院也是其中较有特点的农村庭院类型。
地处枣庄山亭区境内,位于南四湖湖东地区十字河流域的山东省庄里水库,是我省改革开放以来新建的第一座大型山丘区水库。庄里水库总库容1.33亿立方米,2016年1月施工,到2019年3月主體工程基本建设完成。共涉及18个村12248人的移民安置,其中山亭区14个村、滕州市4个村。水库移民庭院主要是为了水库的营建,而搬迁到水库安全范围之外的地域的乡村庭院。这种庭院,大多都是政府统一规划设计,房屋整齐划一,庭院风格单一,大多水泥抹地,庭院面积不超过50平米,绿化较少,缺少地域特色。
(3)湖边庭院
枣庄地区湖边庭院指的是枣庄滕州微山湖周围地区的农村庭院,湖边村民以渔民为主,那儿的居民一般都不在陆地建造房屋,而是每家每户以船为家,生活起居、一日三餐都在船上进行,称为“船屋”。这种船屋小的不过数尺,大的有两三丈长,称为“连家船”。当地渔民特殊的生产活动方式决定了他们这种以船为家的居住方式。70年代以后,渔民纷纷在湖边建立起固定的居住点,渔民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现在真正以船为家的人正在逐渐的减少。现在的微山湖边的庭院,庭院里面放置渔网、鱼叉,墙体绘制着荷花、菱角、渔船等,充满了湖边渔民的生活气息。
2、按与城市距离的远近划分
(1)城中村庭院
城中村是指城区扩大造成的一些农村大部分耕地被征用,农民转为居民而形成的“都市里的村庄”。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和美丽乡村建设的推进,这种村庄大部分已经得到改造,成为和城市小区一样的社区。村民住进楼房,普通的单个庭院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社区的公共庭院。在社区建设之初,政府就进行了整体规划,公共庭院中绿化面积、体育设施、休憩场所、活动区域、停车场地等都得到合理规划。这种村庄由于位于城市中心,所以农民土地绝大部分都被政府征用或是化为商业用地,村民已不再仅仅靠土地生活,租赁房屋、经商、打工等成为农民的主业,村民逐渐转变为城市居民。小区里的公共庭院也交给物业公司打理,实行委托式的管理方式,村民需要交纳一定数量物业费,来维持小区庭院的整洁和美丽。
(2)城郊型庭院
城郊,指靠近城市的区域或者指城市的郊区。属于城市组成的一部分。由于城郊区离城市较近,人口比较集中,交通比较便利,文化技术水平较高,工业和商品生产比较发达,具有较高的农村城市化、工业化水平,及双向接转和辐射的功能。因此,城郊区方便为城市输送新鲜的蔬菜和肉蛋奶等生活必需品,各种蔬菜种植、牛、羊、猪、鸡、鸭、鹅等家畜家禽的饲养成为城郊农民的主业。同时围绕生活必需品的初次加工,产生了各种对地方财政具有骨干支撑的加工企业,比如面粉加工、衣帽生产、肉制品熟食加工、干红酒酿造、大型餐饮宾馆等企业。它们既增加了村财政收入,也实现了农村的产业转型,使农民生活得到极大改善。这种城郊型庭院种类较多,包含种植型庭院、养殖型庭院、种养结合型庭院以及加工型庭院等,需要根据不同内容设置庭院,为城郊村民提供优美生活环境。
(3)偏远型庭院
偏远型庭院指的是偏远乡村的农民居住庭院,交通成本比较大,交通不方便的地方。这些地方土地耕种水平较差,科技水平低。受诸多因素的影响,这些地方土壤中的大量元素,如氮、磷、钾等的平衡相对较好,土地资源相对比较丰富,土地流转成本比较低。同时,由于所处位置比较偏僻,工业不发达,受工业污染的影响比较小,所以清洁生产水平比较高,生产的产品比较环保。
因此,这些地方环境优美、森林覆盖率比较高,土壤、水质较好,适宜发展乡村旅游业和生态绿色高效农业。偏远型庭院适合利用本地区域特色资源大力发展民宿、农家乐等旅游型庭院。在美丽乡村建设大背景下,政府已经拨巨资对各地乡村进行建设:道路硬化、路灯照明、饮用水改造、垃圾处理、污水处理、旱厕改造等各项基础工程积极实施,极大便利了偏远型农村村民的生产生活。同时乡村民俗博物馆、乡村图书馆、乡愁记忆馆、乡村大讲堂等文化场所的建立也提升了村民的文化素养。因此,大力发展采摘型庭院、观赏型、休闲娱乐型、农事活动参与型庭院成为偏远地区的首要选择。同时,偏远山区的村民还可以利用有利的自然资源禀赋大力养殖、种植特色动植物及绿色生态产品,满足城市居民生态绿色有机食品、用品的需要,提升产品品质,占领高端市场。这样既可以增加农民收入,又发展区域旅游,提供特色产品,有利于区域特色文化的传播及传承。
3、按庭院经济类型
这种模式主要是发展庭院经济,比如发展果树的栽培、庭院苗圃、蔬菜瓜果或是进行庭院养殖,它的目的是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现在也多考虑生态因素,通过对土壤、光热等条件的考虑,大力发展果树的种植、蔬菜瓜果、苗圃等产业,而且可以在树下开展鸡、鸭、鹅等的养殖,同时可以将家禽、家畜的粪便收集,发展沼气能源,同时还可以将沼气的废渣作为肥料给植物增加养分,从而形成循环利用,形成高效复合生态立体经济模式。
(1)种植型庭院
种植型庭院多以各种植物的栽种为主,尤其适合本地特色经济树种的培养,如桃、苹果、枣、石榴、杏、葡萄、山楂、核桃、樱桃等果树的种植。例如,山东枣庄洪门村,整个村庄以葡萄的种植作为主要经济来源,种植了包括三个系列40多个品种的葡萄,以巨峰葡萄为主,还有红提等一些珍稀品种。种植多的农户土地面积达到3-4亩,少的也在1亩左右,亩产葡萄4000-5000斤,每亩地净利润2万元左右。其中庭院种植面积大概2-3分地。每到采摘季节,由于葡萄个大味甜,质量上乘,每斤葡萄最低能卖到5元钱,稀有品种价格更高,每斤10-30元。7-11月份葡萄采摘季节,采摘游玩的游客众多,葡萄很快被采摘完毕。再加上农户自家酿造的葡萄酒,每斤20-30元不等,每户村民年收入都达到10-20多万,庭院收益也近万元。这种庭院既美化了庭院,又增加本地农户的经济收入,实现了经济、生态效益的双赢。此外,庭院种植还包括各种蔬菜的种植、菌类植物,如木耳、蘑菇的种植等,各种花卉种植也成为庭院种植业的新型热门产业。
(2)养殖型庭院
养殖型的庭院既包括利用地面以上的土地养殖鸡、鸭、猪、鹅等家禽、家畜,也包括利用庭院池塘养殖鱼、虾、鳖、蟹等水生动物,此外还有饲养各种宠物,经济价值更大,比如貂、蛇等特殊的物种。庭院养殖也带来较高的经济收入,但是动物粪便、气味对周围环境也会产生较大影响,要处理好经济与生态的关系。
(3)种养混合型庭院
种养混合型庭院是当代比较高效的生态立体型庭院。有果树-鸡鸭鹅-猪-鱼-沼气-烧饭、照明等生态循环模式。通过生物之间的新陈代谢、物质能量的循环,既节约了生产成本,又改善了庭院生态环境,通过高科技的种养方法实现生态经营。
(4)加工型庭院
庭院加工既有对庭院自身生产的植物果实、动物的初级加工,也包括各种工艺品的加工,比如葫芦雕刻、泥人、陶器、草编、剪纸、染布、服装的初级加工,加工面条、花生油、粉条等。比如枣庄市望母山村、李庄村等乡村的石艺、条编、土陶、剪纸等传统手工艺传承。自古以来,望母山村、李庄村等传统村落就有利用本地生产的白蜡条和紫穗槐条编成器物当做日常生产工具和家用器具的习俗,这些编织的农用具有载筐、跨篓、篮子、筐子、笊篱等十余个品种。这种庭院加工模式一般规模较小,灵活方便,自己家人就可以完成,经济收入大大高于种田收入,也是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
4、按庭院的功能类型划分
(1)自然风景型庭院
这类庭院充分利用自然要素,花草、树木、山石,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一致。通过不同要素的搭配、色彩的选择,呈现大自然的风光,而且,这种庭院大多设在风景优美的地方,以景区附近的农家庭院为代表,如枣庄山亭抱犊崮风景区、滕州微山湖景区等。在这种庭院中既可以眺望远处的风景,又可以欣赏自家庭院的美景,院内院外相映成趣。
(2)历史人文型庭院
此类庭院充分体现了村民的人文素养,墙壁上彩绘着历史典故、名言警句、诗词歌赋、国家的大政方针等,庭院内通过卷轴、洗砚池、匾额等小品形式的运用,体现浓浓的文化氛围,给人一种清新淡雅的感受。这些乡村庭院的墙绘、布置到处体现了本地历史文化的传承,对于传播本地特色文化具有重要作用。
(3)产业经济型庭院
根据各区域不同的产业,形成本地区特色经济型庭院。种植型、养殖型、种养结合型、加工服务型等庭院都是体现不同区域产业经济特点的产业经济型庭院。如枣庄山亭区葫芦套村村民庭院,葫芦套村本身的地形就像葫芦,因此本村大力发展葫芦种植加工产业,村民庭院中摆放着葫芦或是瓢做的工艺品,而且墙绘也体现了葫芦特色。产业经济型庭院已经成为农民创收致富的重要手段和有效途径,也应该成为各地政府大力发展的庭院类型。
总之,枣庄地区的乡村庭院有其独特的类型,它的历史传统院落,比如石头房子庭院、草泥抹墙面庭院是枣庄地区特有的建筑形式,体现了枣庄地区具有浓厚地域特色的别具一格的居住文化。还有根据不同标准划分的枣庄地区乡村庭院类型,也体现了枣庄地区乡村庭院生态文化的独特一面,是我们了解鲁南地区乡村庭院的重要参照。因此,了解枣庄地区乡村庭院的类型对于我们保存传统历史文化庭院,发展生态宜居型庭院、繁荣经济型庭院、旅游休閑型庭院,改善当地村民的生活环境、提升生存质量,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四、枣庄乡村“美丽庭院”建设的对策思路
结合当今美丽乡村建设重大部署,山东省已经制定《山东省美丽村居建设“四一三”行动推进方案》(2018年7月)和《2019—2020年山东省“美丽庭院”创建工作实施意见》(2019年6月),对枣庄地区“美丽庭院”建设提供理论指导。对于正在规划和即将建设的美丽乡村,政府部门应该将“美丽庭院”的设计理念融入其中。因为庭院才是农民生活居住的场所,才是最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的物质载体。所以需要政府部门前期搞好规划设计,设计规划出与美丽乡村发展模式,如产业发展型模式、文化传承型模式、生态保护型模式、休闲旅游型模式、高效农业型模式、资源整合型模式、城郊集约型模式等美丽乡村模式相适应的庭院景观类型,为广大人民提供良好的居住环境。
1、抢救性保护传统历史文化庭院,传承地方特色建筑文化
对枣庄地区传统历史文化院落要进行抢救性保护与利用。枣庄地区乡村庭院有自己独特之处,它的石头庭院、草泥抹墙庭院、微山湖的船屋都是枣庄本地居民适应当地自然环境的智慧结晶。这些庭院承载着鲁南地区的历史与文化,但是随着现代文明的发达,它们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仅仅作为一种文化遗产而存在。如何保护并利用这些传统的建筑资源,例如石头房屋庭院、草泥抹墙庭院本身就是就地取材,充分利用大自然的石头、木材等建成的,它们是生态环保、顺应自然的产物,在当代仍然是村民建房的理想选择,具有很强的生态利用价值。但是现代石头的开采、木材的砍伐、茅草的生长环境等方面都面临着严峻的困难形势,如何达到保护与利用的合理链接,实现传承历史文明、满足现实需要同时又保护生态环境等的多方共赢是政府应肩负的责任。
2、合理规划村民自住庭院,营造良好生活氛围
随着城市建设用地的不断扩张,以及房地产事业的巨大利润,现在农村村民的宅基地面积日趋变小。作为美丽乡村建设中生态宜居的家园,乡村庭院必须保证农村居民生产、生活的需要。这就要求政府部门在本地美丽乡村规划设计之时,无论在乡村庭院的規划、规模、设置、布局等方面都要因地制宜的制定合理的方案,来保护村民的合法需求,适当扩大农村庭院面积。为百姓营造田园诗歌般的乡村生活,为我们留住古巷幽深、小桥流水、庭院静谧,花草树木繁茂,鸡鸭猫狗觅食晒暖,牛羊驴马安详吃草的生动画面。真正留得住乡愁、留得住五千年的生活气息。
3、大力发展经济型庭院,实现农民收入增加
庭院经济是实现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尤其在空心村现象十分突出的当下,农村留守的老年人、妇女和儿童由于力量的单薄,庭院经济将是他们增加收入的有效途径。种植型、养殖型、种养混合型以及小型加工类庭院,所要求的技术、资金、劳力都是微小的,留守人员在不影响正常生活的情况下,完全有能力通过低成本的劳动获取较高收益。比如,在庭院种植一些当季的蔬菜水果,养殖一些鸡鸭猪羊,既可以改善自己的生活质量,又可以将多余的产品进行售卖。同时,还可以专门种养殖一些稀有珍贵的动植物品种或从事简单的庭院加工业,从而获取更大收益。所以说,庭院经济是农民改善生活,增加收入的重要补充。然而在美丽乡村建设大背景下,枣庄地区的农村环境整治运动也热火朝天的展开,有些地方为了环境达标,禁止农民在庭院当中养殖鸡、鸭、猪、羊等家禽家畜,对农民生活造成一定经济损失,因此如何平衡环境保护和农民经济收益之间的矛盾,也是政府部门应该重视的问题。
4、着力打造旅游休闲庭院,传播本地风俗文化
随着美丽乡村的建设和乡村旅游的兴盛,乡村旅游休闲庭院成为承接各类游客的载体。具有本地特色的民宿、农家乐等形式的旅游庭院全方位、多层次的为游客提供了吃喝玩乐购、休闲、娱乐、养生等一系列具有本地风俗文化特色的民俗参与活动。让游客在感官和心灵上都感受到与众不同的独特体验,这种体验是双向的,既丰富了游客的经历,开阔了游客的视野,同时又传播了区域文化,从游客的体验中反馈出他们的需求与爱好,更好的改进了本地的旅游型庭院的服务质量,从而形成一种良性互动,实现本地特色旅游经济文化的发展和游客规模的扩大。
5、积极探索生态宜居庭院,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无论何种类型的乡村庭院,它作为人类休养生息的场地,应该是顺应自然的,是大自然的一部分,是最直接的人与自然交流的场所。在庭院中要实现人们的安居乐业、颐养天年,就应该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实现树木花草丰茂、虫鱼鸟兽自由灵动,看庭前花开花落,感受春夏秋冬四时交替。同时也应该将高科技手段引入庭院,智能设计的感应门、绿色环保的建筑材料,充满艺术灵感的花架、围栏。总之,要在庭院中实现传统与现代、经济与生态、文化与旅游、生活与美学的有机结合。在建设美丽乡村的大背景下,为人民提供生态宜居的优美生存环境。
参考文献
[1] 任军.文化视野下的中国传统庭院[M].天津大学出版社,2005.7
[2] 阎瑛.鲁西南古民居[M].中国社会出版社,2014.12
[3] 李海霞,陈迟.山东古建筑地图[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8.7
[4] 居阅时.庭院深处——苏州园林的文化涵义[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7
[5] 叶广度.中国庭院记[M].当代中国出版社,2017.3
[6] (明)计成著,刘艳春编著.园冶[M].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15.8:18
作者简介 :赵峰(1979.10-),女,汉族,山东汶上,枣庄市委党校图书馆副馆长、哲学讲师,北京林业大学人文学院哲学专业17级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生态哲学、林业史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