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有企业落实意识形态责任制路径与对策研究

2020-10-13王强

西部论丛 2020年1期
关键词:责任制意识形态国有企业

王强

摘 要: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中流砥柱、国家支柱产业的重要支撑,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无可替代。随着时代发展,国有企业也根据国家战略的调整和自身生存的需要进行着变革,但也应清楚地认识到,国企在发展中应当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宣传爱岗敬业、求实创新的先进典型,传递报效国家、造福社会、服务人民的国企正能量,不断坚定党员干部的政治立场和政治信仰,努力将国有企业意识形态工作落到实处。新时代下落实国有企业意识形态责任制具有战略性、价值性和现实性的重大意义。

关键词:国有企业;意识形态;责任制;路径;对策

一、当前国有企业意识形态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思想观念、思想意识存在偏差

一是国企单位普遍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没有将意识形态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往往把意识形态工作作为一项软任务,存在“重业务轻思想工作”的倾向,没有真正认识到意识形态工作是国企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片面认为只要把各项业务工作完成了就是尽职尽责了。二是存在群众大局意识、集体观念淡薄的现象。一些群众观念更新慢,思想保守,观念陈旧,小富即满不思进取,接受新技术、新事物积极性不高;社会面上不讲公德、信用缺失等现象有加剧趋势;少数群众法制观念淡薄等。

(二)干部队伍业务水平较低

干部队伍结构不尽合理,人员流动慢,高素质专业人才较为缺乏,干部培训不能经常化、制度化,与当前工作要求不相适应。主要体现在干部队伍存在“先天不足”的问题。在国企单位从事意识形态工作的干部和人员大部分都是“半路出家”,理论功底有限,专业水准较低,短期内难以胜任工作。从事意识形态工作的干部缺乏专业知识技能培训,知识结构更新不够快,思想观念相对滞后,难以达到新时期宣传意识形态工作的标准和要求。

(三)工作实践中“一手硬一手软”现象普遍存在

在国企单位各层级领导中,部分领导干部存在片面强调经营工作,忽视意识形态工作的情况,没有将经营管理和意识形态工作协调起来发展,在理论武装、干部教育、文化建设等方面存在“一手软”现象,工作安排部署多,检查落实少,投入不足,管理不到位。

(四)工作机制不够健全

由于工作机制尚未完全理顺,一些国企单位对意识形态工作缺乏深入研究和统一部署,缺乏組织性和指导性,任务交办不明确,责任目标不清晰,出现错位和缺位的现象,工作常常处于被动应付状态,整个意识形态工作显得较为疲软和被动。

二、国有企业落实意识形态责任制路径与对策

(一)强化理论武装,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国有企业意识形态工作,首要任务是加强干部职工的理想信念教育,要在抓好生产经营工作的同时,着力提高干部职工对“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工作”的认识,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和道路自信,加强理论武装,不断提升个人修养和思想境界,更好地指导实践工作。其次要用系统化、生活化、简单化的办法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的实践。再次要有针对性地引导广大干部职工,聚合企业改革发展的正能量,坚定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的信心和决心,实现企业生产经营与落实意识形态工作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二)强化主体责任,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

企业党组织要围绕党的建设“五位一体”目标任务和“四个全面”战略部署,贯彻落实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的新要求,切实担负起领导责任和主体责任,健全完善国有企业意识形态工作管理的制度体系,压紧压实政治责任,层层传导压力,将意识形态工作成效纳入领导干部考察考核、监督执纪问责范畴,形成长效机制。定期研究部署意识形态工作,领导班子要站在意识形态工作最前沿,有效应对意识形态领域的异动和挑战,对触碰红线者要敢于纠正、敢于处置、敢于担责,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牢牢把握意识形态管理权。同时严肃纪律要求,明确红线底线,增强政治敏感性,严格追责问责。形成引领干部职工、凝聚人心和推动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坚定干部职工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的信心和决心,更好地聚合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正能量。

(三)强化舆情研判,提升网络阵地管控能力

在当前思想价值多元化、新媒体技术迅猛发展的新形势下,企业意识形态工作的难点在于舆情监控的及时性和处理的有效性,阵地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基本依托,实施舆情管控常态化,迫切需要提升网络阵地管控能力。一是要守好企业杂志、报刊、电子屏、微信、微博、QQ群等新闻宣传主要阵地。始终保证宣传媒体的正面引导和宣传教育的政治方向,不给错误思想提供阵地,对负面舆情进行回击和疏导,对发布者和传播者进行教育,情节严重的要追究其法律责任。二是要正视外部网络负面舆情的研判和管控,及时防范舆情风险,提升网络阵地管控能力,使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释放“最大正能量”。三是要在创新途径上下功夫,充分利用和借鉴群众自发开展活动的一些好做法、好经验,改进以往就事论事、照本宣科的“封闭式”教育模式,着力实现教育的“网络化”“互动化”,使意识形态工作的方法不断更新、活力不断增强。

(四)强化处置应对,掌控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动权

面对各种思潮、文化的相互碰撞、激烈震荡的新媒体环境,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高举社会主义文化的旗帜,在事关政治方向和根本原则的问题上不含糊、不动摇,构建有效防范、安全可靠的管控机制,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导权。一是企业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群众观点,不断提高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引导群众的本领,切实解决好职工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着力化解企业矛盾,科学处置各种敏感问题,为做好国有企业意识形态工作奠定良好的群众基础。二是依托舆情监控系统,定期收集涉及安全生产、环境保护、劳动纠纷、公共服务、社会责任及信访维稳等企业信息和舆情,做到超前研判、动态跟踪,守牢阵地,严防负面舆情扩散。三是强化意识形态领域队伍建设,打造舆情宣导员、网评员队伍,针对网络舆情,主动发声,积极回应群众关切,加强正面引导,凝聚共识,赢得群众信服。增强舆情预判、分析、应对能力,确保关键时刻能站出来、顶得住、冲得上、打得赢,全面提升处置能力,牢固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导权。

三、结语

党的十九大报告把“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作为新时代文化发展的重要方面,在文化建设的篇幅中作为第一发展任务而提出。国有企业意识形态建设作为意识形态建设极为重要的一环,是引领意识形态未来方向的主要力量,意义极为重大。深入推进国有企业意识形态工作,我们要按照党的十九大报告精神和全国宣传部长会议精神,把国有企业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推向完善,进而为意识形态领导权的巩固和意识形态安全建设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 王涛,陈蔚.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研究:现状与拓展[J].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2020,(02):28-37.

[2] 张传鹤.论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的重要性及路径[J].东岳论丛,2019,40(12):5-11+191.

[3] 李芳园,程早霞.习近平新时代意识形态话语权思想解读[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9,21(04):80-85.

[4] 胡洪彬.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问责制的构建与完善:一个整体性框架[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9,(05):31-39+107.

猜你喜欢

责任制意识形态国有企业
责任制助产护理结合导乐陪伴分娩模式在初产妇自然分娩中的应用
国有企业研究型审计思考与探索
国有企业每5年至少审计1次
意识形态、文艺、宣传与百姓生活
文化软实力发展与我国意识形态安全
二胎题材电视剧的多维解读
加强铁路运输企业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落实
西方涉华纪录片意识形态的建构与展现
1—7月国有企业累计实现营业总收入272170.9亿元
门诊护理服务中首问责任制的作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