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中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现状与改善路径研究
2020-10-13孙恬恬
摘 要:城中村作为在城市中嵌入式的存在,最终必然被裹挟着城市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与此同时也伴随着问题的出现:城镇化率名义上超过了百分之五十,实际按户籍人口计算不足百分之四十,城中村村民的市民化成为城市化的阻力之一。现存有关城中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研究较少,为此,本文从时代背景出发,展开相关研究,探索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中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现状与改善路径研究。
关键词:城中村;公共基础设施;市民化;城镇化
一、时代背景
城中村改造是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重要途径。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12月底,西安市已实施189个城中村的改造工作,涉及9.12万户、31.53万人,有力推动了本省及全国城镇化建设步伐。但与此同时,一些伴生问题也客观存在:城中村改造(拆迁)具有高度的外生性、突发性,这导致部分城中村改造过程中,出现了多层面的“真空”状态:一方面,原有的治理结构被打破,新的治理体系却未构建完善,改造后的城中村成为“村非村,城非城”的治理夹心地带。另一方面,城中村城市化过程 “由上而下”的特性使得大多数村民沦为“被动市民化”:村民实现了“身份市民化”,但在生活方式、所受待遇等方面的“市民化”过程还很漫长。同时,急速的身份转变容易造成认同缺失,其自身并未认清自我发展的主体性与自我实现的重要性。
上述问题的客观后果之一,便是诸如教育、医疗等社区公共物品供给的停滞、甚至缺失。诸如教育领域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关系到当地学龄青少年的受教育情况、文娱领域的公共设施建设关系到当地村民幸福感与获得感的高低,其建设缺位将严重制约均等市民待遇的享受,不利于身份市民化后当地居民经济、文化等方面市民化水平的改善,更不利于其改革获得感的提升。
党的十九大报告及“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了新时代“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理念。“以人为本”意味着,城镇化工作,不仅要实现户籍人口的“量”的突破,更要关注市民化后的 “质”,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在其中正发挥着基础性作用。
二、研究的目标与意义
(一)目标
本研究尝试以当前城中村改造中公共物品供給为窗口,考察城中村改造过程中教育、交通、医疗、文娱等公共基础设施落后与缺失的现状、原因、影响,并尝试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具体对策和改善路径,以期为“后城中村”时代当地居民的全面市民化和改革获得感提升建言献策。
(二)意义
本研究的实施过程及研究结果将在微观、宏观层面上带来多方面的积极影响:
1、研究的实施有利于改善当地居民的客观生活福祉。本研究致力于指导改善城中村公共基础设施及服务的质量与水平,促进其多元化与综合化,满足居民对服务设施的配套需求,巩固当地居民收益的保障,为当地居民带去实际的利益,改善其客观生活福祉。
2、研究的实施有助于增进当地居民的主观能动性。本研究通过对当地公共设施与服务改善的指导,将对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起到积极影响,有利于提升市民化水平和生活获得感,从而有利于居民的城市社会融入和社区稳定。同时,本研究的实地调研过程也可视为一个社会工作介入过程,有利于唤醒当地居民的自我实现意识,为其“增能”。
3、研究的研究成果将有效为基层社区治理提供有益的借鉴经验和现实策略,丰富“后城中村”时代的基层治理模式。
(1)在居民层面,可以降低居民在市民化过程中对政府的依赖性,加快后城中村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的步伐;
(2)在基层组织层面,可以协调政府、居委会与居民之间新的关系,完善公共服务机制,更新基层社区治理模式,共同致力于城中村的城市化。
4、研究的实施有利于进一步明确城中村改造中的潜在问题,挖掘城镇化的高效途径与模式,对“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本身的健康推进提出对应的政策评价,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三、研究内容
目前,秉持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城镇化以人为核心”的理念,本研究旨在探求“后城中村”时代公共基础设施缺失现状与对策,为提高后城中村村民的生活质量寻求方法、建言献策,以期促进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持续健康发展。具体设计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内容:
(一)当前城中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现状分析,总结概括问题所在。具体包括三方面的内容:
1、缺失领域。由于城中村没有被纳入城市的统一规划、建设和管理,城中村各个领域的公共设施严重缺失。本研究欲调查研究城中村教育、医疗卫生、文化娱乐、交通、体育、社会福利与保障、行政管理与社区服务等各个领域的缺失现状,探寻公共基础设施缺失严重的领域;
2、缺失程度。不同城中村之间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程度参差不齐,城中村内部各个领域的公共基础设施程度的水平也不尽相同,本研究分别对城中村不同领域的公共基础设施的缺失现状进行调查,并分析其缺失程度;
3、现实影响。基础设施状况是当地发展水平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支撑,是当地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物质条件。本研究探究城中村公共基础设施缺失对所属城市、城中村以及居民的现实影响。
(二)政府、居委会、居民等不同群体对城中村公共基础设施落后与缺失现状的认知与态度分析。
研究将分政府、居委会、居民三个角色为样本进行调查,分别考察政府、居委会、居民不同主体对客观现状的主观态度,了解不同责任主体的态度分化和认知差异及在改造过程中的获得感和现实体验差异。
(三)城中村公共基础设施落后的原因分析。
城中村改造过程中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参与主体是多元的,牵涉、调动的资源也多层面的,是一个共担、共建、共用过程。为此,研究组将尝试从政府、居委会、居民等多个层面,政策、经济、文化等多个维度探寻城中村不同领域的公共基础设施落后的原因。
(四)改善当前城中村公共基础设施落后状况的现实路径分析。
从顶层改造政策的设置、责任主体的明确、具体操作措施等多维度,探索以提升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为突破、以高质量市民化为导向的立体化基层治理模式和城镇化健康推进路径。
四、实践调研
(一)准备阶段
1、资料收集与整理:关注西安市拆迁的实施情况,查阅、完善并整合相关资料,了解对城中村研究的最新学术成果;了解当前城中村公共基础设施落后与缺失的程度,以及当地村民对该现状的态度;
2、队伍组织及分工安排:完善研究组成员结构,细化人员分工;
3、调查地点拟定与考察:对西安市城中村进行筛选,预先确定合适的调查地点,并对其安全性、可行性进行评估,最终确定研究调查地点;
4、调查方案与提纲拟定:拟定相关的调查方案,初步确定分别针对政府部门、村委会成员与普通村民的访谈提纲,与相关村委会取得联系,确定调查地点并协商调查时间。
(二)实施阶段
1、对拟定地点进行田野调查:在4-5个月的时间内 ,对所拟定的数个城中村进行调查,进一步了解居委会成员与居民对自身所处环境的公共基础设施缺失与落后的态度与观点;与此同时,探究公共基础设施的落后与缺失对居民与城中村整体的影响。
2、调查政府对城中村建设的支持情况:在了解城中村的情况之后,对政府对该现象的看法进行访谈调查,了解政府在城中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政策、资金、宣传等方面的态度与支持程度。
3、对相关调查结果进行整合:将之前5-6个月的调查结果进行整理,并将其与所搜集的材料进行整合,对城中村公共基础设施落后与缺失的现象与其影响实现进一步的认知。
(三)总结阶段
1、总结城中村公共基础设施的落后与缺失对后城中村以及整个城市的城市化所带来的负面作用,研究不同角色对该问题的看法以及产生该看法的原因,完成相关的调研报告;
2、根据调研结果所呈现出的问题,提出针对城中村公共基础设施落后与缺失的对策,为加快城中村以及整个城市的城市化步伐建言献策。
五、解决问题与可行性路径
(一)理清该地区公共基础设施落后现状的成因与内在机制。
1、考察政府在城中村建设的过程中的主导作用是否缺位;
城中村建设的过程,既需要村委会的自治,又需要政府的主导。上文所及的城中村居民因其深感不确定性而导致缺乏升级与完善基础设施的热情的问题,导致村委会自治的效果大打折扣,在这样的情况下,政府的主导作用就显得更为突出。
在本研究的调研过程中,发现政府的主导地位并未缺位,相反地,为了加快城镇化的步伐,完善市容市貌,政府对城中村的管理力度颇大。
2、调查居委会作为政府和居民的联结者,是否完成了其上通下达的职责与义务;
据调查,城中村居民由于其生活质量受城中村环境的制约,其为了满足日常生活的基本要求而产生的需求比普通市民更多,由此,居委会所承担的责任也更重。
西安市城中村居委会所表现出的活力可以达成政府与居民所需的传达义务,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帮助政府更好地制定、实施政策,同时帮助居民更好地提升生活质量与幸福感。
3、探究提升村民在市民化过程中的积极主动性是否可以防止“被市民化”的潜在弊端。
村民市民化的主动性不仅源自拆迁所得的经济利益,更多的是身份的转变与待遇的转变。如果以上两点成为城中村居民的共识,便会很大程度地提升村民对其身份转变的积极性。
“被市民化”的弊端便是城中村居民无法适应生活环境、身份转变与职责义务的变化,如若提高其积极性,便能够在缓和其抵抗心理方面起到良好的效果。
(二)探索、總结后城中村时代公共服务及基层治理新模式。
1、缓治城中村公共基础服务的落后现状的具体对策。
(1)加大城市管理力度,将城中村基础建设纳入城市管理体系。城中村处于“城非城、村非村”的中间地位,在城市的治理过程中常常处于尴尬的两难境界。为解决这一问题,建议将城中村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城市管理体系,对城中村的环境基础设施管理纳入到统一的体系之中。
(2)提升城中村居民相关意识,促进其改善生活环境的积极性。对城中村居民意识的提升,不仅有利于减少“被城市化”的弊端,还能提升其改善生活环境的动力与积极性。为此,相关部门应该展开相关的知识宣传教育工作,如社区宣传、发放手册等。
2、改善基层治理模式,为解决城中村公共服务落后问题提供理论基础与政策保障。
参考文献
[1]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中村“双面性”的治理研究——以武汉市东湖新村为例》,东晓、王洁,决策咨询2020-2-28
[1] 《以人为本的城中村有机更新——北京市朝阳区白家楼村的美丽乡村建设》,杨猛,城乡建设 2020-05-20
作者简介:孙恬恬,女,1998.10.03,河北省沧州市,本科在读,汉族,学生,社会工作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