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数据时代高校党建工作创新的问题及对策

2020-10-13李蓉

西部论丛 2020年1期
关键词:党建大数据创新

李蓉

摘 要:以数据为核心的大数据时代悄然而至。大数据时代高校党建工作创新有其可能性与必要性。利用大数据技术进行党建工作创新过程中面临着技术平台建设不足、数据思维转变困难、队伍专业人才缺乏以及运行过程伦理问题等挑战,要求遵循继承性与创新性相结合、个性化与全面性相结合以及科学性与人文性相结合的原则,从大数据技术平台的搭建与完善、大数据意识与素养的树立与提升、党建队伍人才的引进与培育以及大数据背景下党员隐私与伦理的保障等方面出发勇对挑战,以更好促进大数据技术与高校党建工作相互融合,提升党建工作的质量与水平。

关键词:大数据;党建;创新;对策

随着网络的纵深发展以及信息技术的不断升级,以数据为核心的大数据时代来临。大数据影响着社会的方方面面,亦引发高校党建工作不断向好转变。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根据党的建设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大力推进改革创新,用新的思路、举措、办法解决新的矛盾和问题。[1]利用大数据技术,与时俱进,因势利导,以积极的态度推进高校党建工作进一步创新,是新时代提高党的建设质量的重要任务。

一、大数据时代高校党建工作创新的可能性与必要性

(一)大数据技术为高校党建工作创新提供保障支撑

大数据是出现于网络领域的新名词,它被视为一种数据资源和信息技术,运用于金融、医药、娱乐等各个方面,同时也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同样,大数据在高校党建各方面亦发挥着重要作用,为党建工作指向网络化、信息化、智慧化这一新的发展方向。

“智慧党建”全国党员信息数据库实现了对党员信息的全面掌握,党员管理更加规范有序;“学习强国”APP,通过视频、音频等不同类型文本对党员进行全时、全程、全方位的思想教育,更具生动性与亲和力;运用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数据可视化等技术将党员思想行为数据化,能够动态掌握其思想行为变化,从而实现对学生党员个体思想行为的精准画像,对于党员发展指导、困难帮扶更具针对性与预见性;信息公布、数据共享,可以准确、全面、客观地反映党建工作整体状况,高效监测、及时反馈,做出相应调整。大数据技术促使线上线下党建相契合,丰富党建资源、党建方式与党建空间,利用技术的先进性,带动高校党的思想、组织、服务与管理等各方面的建设工作创新发展。

(二)大数据时代高校党建工作创新是对加强党的建设历史传统的优良继承

打铁还需自身硬。中国共产党始终高度重视加强自身建设。毛泽东同志认为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取得胜利的三大法宝之一。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党的建设,提出建设“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2]我党在不同历史时期坚持从世情、国情、党情实际出发,始终注重自身建设。

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党的自身建设是党保持纯洁性、先进性的基本前提。在信息化、网络化基本实现全覆盖的大数据时代,要想走好这个时代的长征路,必须对加强党的自身建设这一历史传统进行发扬与继承,不断自我更新。高校党建工作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大数据时代高校党建工作创新是中国共产党与时俱进的必然要求。将高校党建工作与大数据技术相结合,才能紧跟时代发展潮流,把握未来发展态势。

(三)大数据时代高校党建工作创新是提升党的科学化水平的内在要求

当前高校党建工作面临一定现实问题。在思想教育方面,教育内容来源单一,呈现形式单一,缺乏吸引力与感染力。组织建设中,“三会一课”制度坚持不到位,活动与实际脱离,部门、层级之间缺乏信息共享,出现信息断层问题,监督与反馈不到位,教育的针对性、时效性不强。党员发展、管理与服务方面,党员发展中因对学生了解不充分,出现保量不保质的问题;在党员管理中对党员管理失之于宽、失之于松;[3]在党员服务方面缺乏主动性与精准性,不能真正解决党员实际需求,党内激励与关怀帮扶不到位。

破解思想教育、组织建设、党员发展、管理与服务中的现有难题,需要高校将大数据技术应用于党建工作的各个环节,运用数据思维方法、动态管理方式、可预测性功能和精准化手段创新工作模式,拿出切实有效的办法举措,优化党建工作,提高党的科学化水平,向着更高质量方向发展。

二、大数据时代高校党建工作创新存在的问题

总体而言,大数据技术为高校党建工作方式方法的创新带来了新的思路。但是也应该看到,新生事物总是伴随着新的问题,利用大数据技术进行高校党建工作创新即使机遇,存在一定的挑战。

(一)技术平台建设不足

大数据技术是保障高校党建工作创新的重要保障。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高校跟随时代发展的步伐,搭建起大数据相关平台。但是大数据技术平台建设成本高,部分高校大数据技术硬件设施搭与网络平台建设方面投资不足、重视不够,影响着党建工作创新的实效性。在运用网页、微信、APP等平台进行思想宣传教育时,平台建设吸引力不足,内容涵括不全面,影响力小。另一方面,数据采集、数据挖掘与分析、数据可视化以及数据发布与共享等平台搭建不足:数据欠缺,影响对党员思想行为分析的正确性;数据相对分散,层级之间、部门之间缺乏数据共享,容易造成“数据孤岛”现象。

(二)数据思维转变困难

形成大数据思维是利用大数据技术进行党建工作创新的前提条件。一是受传统党建思影响,大数据思维尚未得到普遍接受,坚守传统方法与手段,对利用大数据技术进行党建工作创新缺乏重视性与主动性,抑制数据思维的生成;二是就人员构成而言,党建工作人员多数为文科背景,思维模式已经沉淀固化,由定性分析向定量分析转化困难,执行能力较弱;三是以往党建多为经验研究,大数据技术作为技能性、应用性技术对于党建工作者的思维能力要求较高。将经验思维转换为数据思维,需要由模糊思維、因果思维、样本思维、不可预测性向精准思维、相关思维、整体思维以及可预测性转换,思维转换方向过大且转换量多,对党建人员素质能力要求高,思维转换以及内化困难。

(三)队伍专业人才缺乏

党建队伍大数据技术人才的缺乏,对高校党建工作创新造成了一定的阻碍。大数据热潮掀起,但是兴起的周期尚短。大数据与党建工作属于不同学科领域。利用大数据技术进行高校党建工作的实际操作过程中,相关设备设施的操作、党员行为数据的分析与预测等内容要求工作者掌握党建与大数据技术两方面的知识与技能。原有党建队伍缺乏大数据技能,且目前的人才培训体系尚未成熟,导致现有人才难以满足现实需要,相关技术人才的缺口较大。

(四)运行过程伦理问题

信息资源的共享化与个人资料信息的独有化相悖、信息资源的物质化与个人资料信息的非盈利性相悖。[4]踏“网”留痕,党员在网络社会中交流、学习、生活等行为留下大量痕迹,大数据技术抓取、收集党员信息,包含党员个人生活、家庭等隐私信息。隐私由主体决定其对象与范围,如何衡量与把握数据采集的合适度,值得思考。数据存储过程中,易受外界侵扰,导致党员隐私泄露,党员的个人隐私安全问题需要重点关注。事物本身没有对错之分,拥有者对于事物的应用目的和动机的不同产生了不同的结果。数据使用过程中,对数据过度依赖,导致唯数据主义。殊不知,人作为大数据的主体,不应超越数据本身价值反被数据所约束。

三、大数据时代高校党建工作创新的原则与路径

大数据时代不可避免,要认清现实,分析现状,抓住机遇,思索高校党建工作创新应遵循的原则与对策,促党建水平的有效提升。

(一)大数据时代高校党建工作创新应坚持的原则

原则,行事所依据的准则。大数据时代高校党建工作必须在一定原则基础上进行创新发展。

1.继承性与创新性相结合的原则

高校党建工作经历了初创发展、曲折反复、恢复调整、深化发展、科学发展、全面发展6个发展阶段,[5]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理论基础,原有经验历经几十年的积淀,有其存在的必然性以及一定的科学性。“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用大数据思维重新审视党建工作,以推动党建工作不断创新,保持党和党组织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充满活力,需要在继承原有优秀经验、成果的基础上进行,才能真正做到“清如许”。

2.个性化与全面性相结合的原则

高校党建工作的根本目的在于服务党员,展示党员的主体地位,提升黨员素质以更好为人民群众服务。大数据时代高校党建工作创新要以党员的全面自由发展为中心。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认为,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前提。人,先是一个个体,强调个性。但是,人是现实的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在进行个性化服务的同时,必要的共性化教育不能忽视。党建工作要在统一目标、同一发展方向的指导下,在收集和分析个体全面数据的基础上去把握其思想动态和现实需求,从而实现个性化、精准性的党建工作。发挥大数据功能过程中兼顾大学生群体或个体的发展状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3.科学性与人文性相结合的原则

大数据技术在思想教育、组织建设、党员发展、管理与服务等过程中转换了党建工作的方式方法,将问题可视化、清晰化和准确化,更具说服力与指导力。针对党员发展而言,建立党员思想行为变化完整数据链,系统科学研判未来发展趋势,为党建工作者因材施教提供科学全面的依据。用数据说话,突破了主观臆测的个人经验主义的束缚,使得党建工作更具科学性。但是数据作为一个介体而存在,不能过度依赖数据、过分相信简单线性的结果而忽视党建工作的本质作用。注重人文关怀,多维度考查党员知情意行发展情况,形成多维度的评价机制,才能对党员做出科学全面的评价,从而有力地促进党员全面自由发展。

(二)大数据时代高校党建工作创新应对策略

1.完善大数据技术平台,推动党建工作数据化

大数据技术平台的建立是形成党建工作数据化的前提,而数据化则是大数据时代高校党建工作创新的基础。高校必须抓住大数据发展潮流,积极拓展党建工作阵地。一是搭建微信公众号、APP、党建系统等网络平台,创新思想教育模式。二是完善数据采集、数据存取、数据共享、数据处理、数据挖掘、模型预测和结果可视化等技术设备,缓解信息不对称现象,满足数据的关联性和可用性,推进党建工作全面数据化。

2.树立大数据意识,提升大数据素养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党建工作主体对数据的认知和重视是完成党建工作创新的重要保障。正确认识大数据,积极迎接,在理念上培养明确的大数据意识,提升数据素养与专业素养。大数据素养,是指数据挖掘、采集、分析、处理、管理、利用和共享等方面的能力和意识,以及在大数据应用过程中应遵循的伦理道德规范。[6]不仅仅指掌握以及处理庞大的数据信息的能力,更重要的是提高数据敏感度,问题洞悉力以及伦理道德规范。

3.引进大数据专业人才,加强党建队伍建设

党建队伍是推动大数据时代高校党建工作创新的主体性因素,建设一支综合素质高、专业能力强的党建人才队伍是实现党建工作创新的关键。“瞻山识璞、临川知珠”。一方面,高校应将大数据专业技术人才纳入党建队伍。另一方面,通过自主网络学习、参与技能培训、与大数据技术人员对接合作等方式帮助原有党建工作人员构建精准完善的数据基本知识与技能结构体系,提升队伍的综合素质。队伍以党建工作人员为核心,大数据技术人才为辅助,合理分工,密切配合,从而发挥出1+1>2的合力效果。

4.强化大数据隐私保障,确保党员隐私安全

党建工作隐私保护要求更加严格,必须完善隐私安全保护制度。一是规范数据采集与使用的标准与尺度。严格遵守保密制度,不断增强保密意识,细分数据采集与使用的标准与尺度,强调数据使用者为其行为承担责任。二是加强技术防范建设。内部监督与外部防范相结合,利用技术优势,避免数据泄露。三是完善法律法规。我国关于大数据使用、网络信息等相关的法律还不完善,迫切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政府应当加快立法进程,缓解网络的迅猛发展和法律法规的稳定性之间的矛盾。同时,政府要保证相关法规的执行力度,完善依法监管措施,确保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构建良好的互联网数据共享与生产的环境,为高校党建工作顺利进行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习近平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OL].共产党员网,2018-09-17.http://www.12371.cn/2018/09/17/ARTI1537150840597467.shtml

[2]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3] 米华全,申小蓉.运用大数据创新高校党建工作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2016(08):75-78.

[4] 黄寰.网络伦理危机及对策[M].北京:社科出版社, 2003.

[5] 朱华.新中国成立70年来高校党建工作基本历程和经验研究[J].山东教育(高教),2019(10):45-48.

[6] 凌小萍,邓伯军.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探究[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1):65.

猜你喜欢

党建大数据创新
新形势下切实解决国企党建工作弱化虚化问题的思考
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的智慧城市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