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融合应用
2020-10-13王熙乐
王熙乐
[摘要在新时代的发展潮流下,中小学课程教学中大量引进和使用信息技术手段和设备。利用信息技术丰富课堂教学,能进一步拓宽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其独立思考和独立学习的能力。尤其是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将信息技术有机融入课堂中,能提升学生的阅读品质,丰富学生的情感与思维。本文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作为切入点,分析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的积极作用和应用途径。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93-2099(2020)25-0118-02
小学语文作为一项基础学科,阅读与写作两方面是整个学科版块的主要构成部分。由于小学生认知、理解等各方面的能力有限,在学习过程中对某些问题的认知程度不够,导致其无法对语文阅读产生足够的兴趣,从而影响了教学效率的提升。基于此,为了调动起学生对语文阅读的兴趣,教师需要顺应新时代的课程改革形势,积极地将信息技术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来,通过建立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教学情境,进而改变传统课堂枯燥无味的教学方式,以多种形式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一、建立有效的教学情境
怎样才能引导学生高效阅读课文?这是目前大部分小学教师所面临的难题。由于小学生认知能力与理解能力的限制,导致绝大部分的学生在阅读的时候都只是单纯地阅读文字,对于课文所要表述的真正含义理解得并不清晰。因此,为了让小学生对课文内容有更深层次的认知,教师需要借助信息技术,将在网络。上搜集到的素材进行整合,为学生创建符合其身心发展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教学情景中分析课文内容,学习阅读方法,开展有效的阅读学习活动。这种方式能调动学生对阅读的兴趣,从而使学生积极投人课堂中。
例如,在《守株待兔》这节课中,为了使学生理解这则寓言故事中的深刻意义,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守株待兔”的动画片段,然后为学生铺设相关场景,使学生能感受到自己身处在故事中,能与故事中的人物进行对话。在信息技术辅助下的情境教学中,学生作为观众,全方位地目睹了这场表演,从而能对课文内容产生更深层次的理解。在寓教于乐的情境下,教师再通过让学生自由发言的方式,让学生表达自身的阅读体验,交流学习掌握文言文解析的技巧,这样学生就会觉得语文阅读原来可以如此有趣。
二、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语文阅读需要学生在阅读活动中调动多重感官,不仅能熟读书本上的内容,还能正确认知其中存在的含义,从而牢牢把握住学习重点。将信息技术与语文阅读教学相融合,能将抽象的内容具体化,从而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师应通过形象生动的教学方式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使学生多方面地理解和掌握语文阅读教学内容。如可以使用微课,运用教学视频,对学生进行相关知识点的星现和指导学习。由于其具有很强的直观性和生动性,能使教学过程优化,教学效率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提高。同时与传统的教学方式比较而言,微课视频具有较快、较便捷、较广泛的传播能力。
例如,在三年级上册《大自然的声音》这节课中,教师通过投屏的方式为学生展示大自然中的花草树木,并且搜集各种动物的视频片段,为学生播放,通过这一方式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入课堂中来。然后,教师带领学生进行阅读,在视频播放的同时,让学生朗诵相应的段落,从而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更深层次地感受阅读带来的魅力。
三、灵活展示抽象内容
信息技術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诸多优势,教师可以将其作为媒介,为学生展示抽象的教学内容,使书本上的文字能“活过来”,学生也可以与文字面对面交流,从而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在阅读结束后,带领学生对其中的好词好句进行整理,以便日后在写作教学中使用。由于信息技术具有极强的文字处理能力,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这一特性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将死板的文字通过图片、视频的形式表达出来,化抽象为具体,变静态为动态,使原本枯燥无味的教学内容变得更加灵活,遵循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从而推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进行。
例如,在《小马过河》这节课中,教师通过播放动画短片为学生展示小马是怎样过河的,学生能通过视频了解到小马过河的心理变化,在小马因为朋友的劝说而举棋不定的时候,学生甚至会在课堂上大声地鼓励它。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学生能置身于课本的故事中,理解其中想要表达的真正含义,也能对小马过河时的心理变化感同身受,十次的朗诵都不如身临其境带给学生的感受多,只有亲身体会过,才能了解其中的真正意义,这是单纯依靠文字所无法达到的。
四、完善相关的教学内容
基于小学生的身心特征,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绝大部分都是从实际生活出发的,使学生能更加有代入感,但是,在传统教学过程中,仍旧有一部分内容较为抽象。因此,教师需要借助信息技术进一步完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内容,对于部分与实际生活没有关联的教学内容,通过信息技术对其进行呈现。
例如,在《祖先的摇篮》这节课中,课文内容主要是原始森林中发生的事情,由于时间线较长,距离我们当今生活的社会非常远,学生无法对其产生共鸣,从而影响阅读效率。因此,教师需要在备课时搜集相关资料,然后将这些资料与教学内容相结合,利用信息技术打破时空的壁垒,让学生能亲眼见证人类的起源,将渊源的历史浓缩成一个几分钟的小短片,为学生清晰地呈现《祖先的摇篮》中所讲述的内容。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能进一步完善教学内容,还能提升学生对课文的兴趣,从而推动其自主学习,提升自我思考能力。
信息技术能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带来多种可能性,将传统课堂变得更加生动,使学生能对语文阅读教学更有兴趣。作为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对当今小学教育目标有明确的认知,切实将信息技术有效融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去,进一步拓宽学生的视野,同时将抽象的教学内容具象化,生动直观地为学生展示课文内容,从而便于学生理解教学内容。在注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同时,还应该不断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把信息技术完美地融,实际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建立个完美丰富的阅读教学信息库,一定能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改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肖庆华.浅谈小学语文识字、阅读教学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下的教学策略[J].宁夏教育科研,2019(01).
[2]王洋.学生理解视域下的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个案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8.
[3]薛彤.让小学语文课堂“活”起来——论情境创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8(43).
(责任编辑 袁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