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诵读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传承创新
2020-10-13王鑫
王鑫
经典诵读在中国古代文化传承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周礼》即有“大司乐以乐语教国子:兴、道、讽、诵、言、语”的记载。作为古代最为基本、应用最为广泛的经典教育方式,其在教本的选择、课程体系的设置、教育理论的探索等方面对当今诵读教学仍有很大的启示。
一、古代的经典诵读教育
古代经典诵读教育具有较为完备的体系。这主要表现在经典诵读教本的选择、经典诵读课程的设置、完善的经典诵读理论等方面。可以说,古代经典诵读教育是一个丰富的宝库,对于当代诵读教学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第一,关于古代经典诵读教材。纵观古代教育史,其诵读教材主要包括启蒙读物、儒家经典、先秦诸子、史学名著、文学读本等。启蒙读物方面,徐梓《中国传统蒙学书目》中统计了蒙学教材有1300种之多,如《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等至今仍广为流传。儒家经典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基石,而“十三经”则是流传最久也最为广泛的诵读教材。诸子文献,如《老子》《庄子》《墨子》《韩非子》等亦不乏“粉丝”。史学名著的传诵得益于古代的史传传统。文学读本,是文学教育的重要方面。如唐代科举考试以诗赋为主,作为“诗赋之祖”的《文选》自然成为当时学子广泛学习的教科书。至于清代的《中小学堂古文词读本》更是点明教材之用。当然,这些教材的选择反映的是古人的教育思想与价值取向,但不妨了解其在教材编制及教材体系构建等方面的独到之处。
第二,关于古代经典诵读课程。我国古代的诵读教育传统一以贯之,如清人皮锡瑞称:“汉人无无师之学,训诂句读皆由口授;非若后世之书,音训备具,可视简而诵也。”随着教学实践的深入,诵读课程的安排日渐成熟。如南宋朱熹对诵读经典的顺序曾作安排:“先观《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以考圣贤之意;读史,以考存亡治乱之迹;读诸子百家,以见其驳杂之病。其节目自有次序,不可逾越。”湖南书院的《训规》更是非常详细地安排了全年的经书诵读日程安排,而且要求“必读必精”。读经之外,亦有史学、文学等课程,如明人陆世仪将课程设置分为三个阶段,其中规定五到十五岁为通读阶段,即读《资治通鉴纲目》,清代地方官学的课程设置则有《诗经》《古文辞类纂》《文章正宗》等内容。这些无不表明古人在诵读课程设置上的丰富。
第三,关于古代经典诵读理论。随着诵读教学实践的深入,其教育理论也不断完善。如孟子提出的“知人论世”要求诵读作品、领会文意时要注意作者以及时代背景,荀子《劝学》提出的“诵数以贯”则明确诵读为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对诵读方法的探讨也随着诵读实践的发展而逐渐深入。如明人王守仁讲“讽诵之际,务令专心一志,口诵心惟,字字句句,紬绎反复,抑扬其音节,宽虚其心意”(《训蒙大意示教读刘伯颂等》)。清人则认识到可以通过声音、语调的变化表现不同的文意。如清人刘熙载《艺概》称:“公、谷两家善读《春秋》本经。轻读,重读,缓读,急读,读不同而义以别矣。”这些都表明古代诵读理论与实践非常丰富。
二、经典诵读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价值
诵读承载着中国文化的精髓,经过吟诵能表现经典作品的审美韵味、精神内涵。因而,无论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还是弘扬诵读传统以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和审美素养,古代经典诵读教育的优秀成果在当代初中语文教育中都有重要的价值。
第一,符合在语文教学中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需要。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古代优秀的诵读文化以及诵读教育思想,无疑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吟诵技巧和方法,作为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在课堂教学中得到继承和弘扬。而诵读经典无疑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方式。初中阶段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经典诵读可以让学生以文入情、因情悟文,通过审美体验感悟人生道理。因此,教师应该利用课堂内外,充分激发学生诵读优秀传统文化经典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增强他们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
第二,有助于学生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学生在小学阶段虽然有了阅读训练,但受理解力等限制,不能很好地感悟文意。进入初中阶段,有必要提升训练目标,将作品的朗读变为美读。不仅要做到不读错,还要读流畅,注意节奏,体会经典文本的艺术之美,同时还要做好朗读仪态的训练等。古人对诵读有严格的要求。如朱熹《童蒙须知》:“须整顿几案,令洁净端正,将书册齐整顿放,正身体,对书册,详缓看字,仔细分明。读之,须要读得字字响亮。”这对诵读时桌案的整洁、书本的摆放、讀书的仪态等都有明确要求。同时,古人早就指出了诵读是修改文章的重要途径。宋代诗人唐庚提出:“初读时,未见可羞处,故置之;后数日取读,便觉瑕疵百出,辄复悲吟累日,反复改定。”这些精彩的见解,对于今天学生读书、作文都大有裨益。
第三,有助于解决目前初中语文诵读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目前初中语文诵读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学生诵读经典的兴趣不高,诵读经典的时间减少。在学校和教师层面,存在对经典诵读的理解误区,如一些教师把经典诵读教学和古诗文教学相混淆;同时语文教学趋向碎片化,如按照“听、说、读、写”四种能力的要求,把整体的文本生硬割裂,把生动的文本简化成毫无血肉的框架结构,等等;有些教师还存在经典意识不强、诵读内容的选择随意等问题,如有的学校把经史子集著作一股脑儿地推到学生面前,令学生无从下手。此外,教师诵读水平参差不齐、学生诵读训练枯燥、诵读评价方式单一等问题也较为突出。由此,我们可以充分借鉴古人的智慧,以更好地促进诵读教学。
三、初中语文诵读教学的传承创新
学界对传统经典诵读的价值一直予以肯定,并对如何传承提出了各自的思考,而运用学校教育这一载体则是非常重要的一条路径。对传统经典诵读的借鉴和创新,也能很好地促进当下的初中语文诵读教学。
第一,强化初中语文诵读教学中的价值观教育。初中阶段的学生在心理上有强烈的独立活动要求。他们不再像小学生那样把老师当成绝对的权威,而是有了自己的思考。这时如何加强对学生的引导以及保护学生的独立性发展就非常重要了。而在中国古代,诵读活动与诗书教化关系密切,其不仅仅是一种学习方式,同时也在社会文化发展进程中不断规范化、仪式化,从而承载了更多的文化内蕴。由此,经典诵读的价值也就凸显出来了。这也要求当下初中语文诵读教学从形式到内容都要承载更多的文化使命。
第二,明确初中语文诵读教学的目的和任务。传统经典诵读具有严格的行为规范以及明确的阶段性目标,这一特点也值得初中诵读教学借鉴。就目前的诵读教学来看,小学阶段还是以训练朗读、背诵能力为主,但学生水平有高低,在仪态、吐字等方面有不好的阅读习惯也在所难免。对此,初中阶段的诵读教学既应有基本能力的要求,如态度端正、有感情、不随意、声音洪亮、吐字清晰、掌握节奏等,又要有较高层次的要求,如读得优美、掌握不同文体的阅读技巧等,并在诵读中提升文学鉴赏能力。另外,在传统经典诵读中,诵读还常与作文训练相结合。这就要求诵读教学充分重视实践性。
第三,强化初中语文教师诵读教学能力。教学目标实现需要优良的师资队伍。提升教师诵读教学能力包括诸多方面,如语文教师自身的文化素养、教学创新思维、教学方式的多样等。这就要求教师有针对不同文体组织诵读教学的能力。如诵读散文,要能因文人情,形成画面感;诵读古诗,要懂得平仄、对偶等格律技巧。就诵读教学方式来讲,要具有充分利用新技术手段的能力,改变传统单一的齐声朗读、单独朗读等方式。另外,一些传统的诵读技法如能被教师掌握并采用,必然能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
第四,加强整体规划,完善诵读课程建设。传统经典诵读有较为完整的体系,这是值得我们重视的。具体来讲,学校层面要能做到整体布局规划、全员推动,利用好典型的示范带头作用。在教学内容上充分论证,做好诵读课程、诵读文本的规划。既要做到循序渐进,又要做到重点突出。学校还应加大课程研发和教材开发的力度,编制一套适合自身教学实际的校本教材。在教学方式上提倡多样性,根据教师的能力和水平合理安排,不搞“一刀切”,而是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评价上,对教师和学生的考评要灵活,以激励性评价为主,增强学生的兴趣。
第五,强化诵读活动,增强互动性。传统经典诵读中,吟诵作品是非常重要的文化交流方式和文化娱乐活动。对于当下初中经典诵读教学来讲,教师可组织各种学习活动,充分利用晨读、晚自习、课外活动时间,有计划地安排诵读内容。在开展诵读活动的过程中,教师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的发声发音技巧、停顿、重音、声调等进行指导,并引导学生把握文本的情感。另外,还可以充分利用一些演讲活动、诵读表演、学生社团、文体活动等,从而既丰富校园文化,又为诵读教学营造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