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水工环地质在地质灾害治理中的应用策略

2020-10-13朱仁祥

中国房地产业·下旬 2020年9期
关键词:水工灾害环境

【摘要】地质灾害主要包括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沉降、地裂缝、地面塌陷等,这些都是比较常见的地质灾害类型,对此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治理。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需要充分发挥水工环地质技术在地灾调查工作的重要性,从而提升地质灾害的治理质量,为我国社会的健康稳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本文将提出水工环地质常见几种灾害,并针对自然地质灾害提出有效防治。

【关键词】水工环;地质灾害;防治方向

1、引言

水工环地质指的是通过对当前地区水文、工程、环境等地质情况的调查与勘察进行系统的分析与评价,并结合与其相关的地质作用对其所涉及到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随着地质技术的发展,水工环地质技术在解决环境问题与地质灾害过程的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其自身也是对地质构造以及地质构造运动变化进行研究的一门重要学科。进入21世纪,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地质勘查技术也取得了新的进展,依靠先进的地质探測仪器,科学的探测手段,能够系统地分析地质灾害的成因,在不同的地质灾害研究结果的基础上建立了相应的预警和对策,以此能更好地实现灾害预防工作,进而保护当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2、水工环地质常见几种灾害

2.1泥石流和山体滑坡

在地形为沟谷、斜坡等地段,容易发生泥石流及山体滑坡。山区的土壤长期受降雨和周围河流的影响,水土流失的现象较为严重,如果适逢连降大暴雨,就容易引发泥石流、山体滑坡或崩塌。现阶段,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水土流失情况较为严重,尤其是南部降水量较大的地区,土壤长期被雨水浸泡,非常容易发生滑坡、泥石流灾害。

2.2地面塌陷

地面塌陷也是较为常见的灾害之一。地面塌陷一般分两种:岩溶塌陷和采空区塌陷。导致岩溶塌陷的原因主要是地下溶洞及地下大的裂缝;地下水过度采取、地下矿产开采造成了采空区,导致内部地质结构被破坏。因此地面塌陷常出现在矿区、喀斯特地貌地区。地下采矿,极大地增加了形成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对人们的正常生活造成了威胁。

2.3地面裂缝

地裂缝的成因一般是地壳结构运动的结果。此外,人类工程、矿山开采等,破坏了内部地质结构,改变了力的方向,也容易导致地面出现裂缝,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安全隐患。

3、水工环地质在地质灾害治理中的应用策略

3.1水文地质灾害

现阶段,全国用水量不断增加,特别是城市用水量上涨的速度十分夸张。如果不能实现地下水的可持续开发利用,则地下水生态系统失衡,可能导致塌陷等地质灾害,但是地下水平衡的恢复工作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利用水文地质技术对当地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分析评价,合理划分区域,同时对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方案进行分析评价。这样才能有效防止地面塌陷、开裂等地质灾害,维持地下水系统的稳定。

3.2工程地质灾害

现阶段我国建设项目的发展速度不断加快,但是由于建筑工程所引发的地质问题也越来越严重。此外,由工程建筑物引起的地质灾害往往是非常隐蔽,不易被人察觉。为了减少建筑建设过程中对地质环境所造成的影响,在项目建设前,组织专人对施工区地质灾害风险进行评估,综合分析工程建设引起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及周边环境地质灾害(风险),并形成地质灾害风险评估报告。在施工过程中,需要结合当地的地质情况,合理施工,防止地质破坏的情况发生,降低地质灾害的发生概率。

3.3环境地质问题引发地质灾害

科学处理自然地质与人类工程活动的关系,是预防环境问题的关键。在项目开发评价过程中,必须把项目对区域环境的危害作为重要的参考标准。根据评价结果,在制定“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同时,对存在地质问题的区域进行了综合考虑,采取了合理的管理方法,通过实时监控,合理、妥善地解决了该区域的环境地质问题。

3.4地质灾害监督应用策略

加强执法,虽然设立了防止自然环境遭破坏的相关法律法规,但有些地区落实得不是很到位。有些国家对发展经济中的环境损害给予了严厉的惩罚,我国的法律主要是惩前毖后,没有如此极端。当企业环境破坏事件发生时,主要是进行整改,处罚有时不是太重。这种情况下,少数企业把对环境的破坏不太当一回事,环境破坏事件在工业发展中也就时有发生。因此,我们应在现有法律的基础上,完善相关法规,扩大打击范围,加大处罚力度。这样能够真正实现法律的权威,发挥法律的强大作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减少工业发展对环境的破坏。

将保护环境预防灾害的责任进行划分,落实到各个部门。环境保护监督管理部门在制定地质灾害预防保护策略后和政府其他部门,形成联动关系。通过各部门的相互协调,对发生的地质灾害,应按预定程序实施。如在灾害发生的第一时间前,监理部门应对受灾地的人民安全情况进行实时监测,由管理部门根据监测的相关情况制定并实施具体处理策略。在了解灾害发生的具体情况之后,及时启动相应的解决方案和应急措施。发生过的灾害事件的过程和结果都需要进行记录,为今后的环境保护事件提供参考和帮助。

3.5 提高技术的应用

在水工环境地质勘察的过程中,需要根据当前时代的发展需求,来适当提升各项先进技术在水工环地质勘察检查中的应用。例如,基于卫星定位设备的运用,便可以通过采取准确定位的措施,来进行灾难的勘察,而且卫星定位自身也具有一定的便捷性。在对其进行使用的过程中,其所使用的无线传输设施能够把感知到的全部的数据内容转变为无线电信号,运用科学的方法对获得的信号实行全面整理。此外,RTK技术在地质灾害调查中的应用,也同样具有十分良好的效果。其可以通过运用相位差分。在从对应的展台发出数据后对其内容进行修改,并获得更加精确的数据反馈。而且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运用基准站对已经整理好的相关灾难数据实行传送,RTK技术运用通过整理好的接受设施。与此同时这项技术会对基准站内测出数据实行合理的接受,在相关进程中,相关施工单位对所汲取到的数据与实际位置实行对比,把勘测到的地质灾难信息传输到相关站点,精准感知信号的具体位置。

结语:

在发展的同时,不能以牺牲破坏环境作为代价。近年来,中国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希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整个社会的稳定和长期进步。现代化的工业在高度发达的同时,也渐渐出现了地质环境破坏的问题。许多研究者一直在探讨和研究这一问题,但对地质灾害防治的研究不能只停留按在理论阶段,还要和实际情况相结合。但是在现阶段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还不够完善,还是有许多不足。正因如此,我们需要对水工环地质在地质灾害治理中的应用策略进行相应的探索,结合水工环地质的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策略。

参考文献:

[1]熊伟.水工环地质在地质灾害治理中的应用策略分析[J].世界有色金属,2019(7):228-229.

[2]陈小巍,杨辉鸿.分析水工环地质调查在地质灾害治理中的应用策略[J].世界有色金属,2019(13):45-46.

[3]粟永标.水工环地质技术在地质灾害防治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理论版),2019,35(005):25.

作者简介:

朱仁祥(1968.04-),男,大专,助理工程师,湖南吉首人,主要从事水工环地质工作。

猜你喜欢

水工灾害环境
水工环地质灾害评估方法初探
水工环的现状及实现水工环地质新突破的办法探究
环境清洁工
探究水工环地质勘察中的GPS、RTK的技术应用
灾害肆虐
2015年我国海洋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72.74亿元
漫观环境
浅谈水工建筑地下结构抗震特点及方法
论环境雕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