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用火龙督脉铺灸治疗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
2020-10-13刘雨丝杨焕彪李耀新
刘雨丝,杨焕彪,梁 妮,卢 菊,李耀新
(玉林市红十字会医院,广西 玉林 537000)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骨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腰部活动障碍、腰部疼痛、下肢疼痛或脊柱侧弯,该病病程长,病情逐渐加重,易复发[1]。中医辨证分型可分为血瘀型、寒湿型、湿热型、肝肾亏虚型[2],而临床上寒湿型最为常见。目前,中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主要采用针灸、按摩、理疗等方法,以缓解症状为主。笔者在针灸基础上加用火龙督脉铺灸治疗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50 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00 例为2017年7月至2018年9月在我院就诊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入院后行CT 或MRA 检查,影像学检查与体征检查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标准,且辨证属寒湿型[3]。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中男33 例,女17 例,患者年龄41~57(45.6±4.2)岁;对照组中男30 例,女20 例,患者年龄43~58(44.7±4.4)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经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2 治疗方法
2.1对照组 患者采用毫针热补针法,针刺腰骶部腰阳关、命门、肾俞、大肠俞、关元俞、八髂、环跳穴和夹脊穴为主,得气后留针20 min。每天1次。
2.2治疗组 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火龙督脉铺灸治疗。方法如下:取杜仲100 g、桑寄生100 g、菟丝子100 g、丹参50 g、川芎50 g、当归50 g、独活50 g、鸡血藤100 g、艾叶50 g、伸筋草50 g、川乌50 g、肉桂50 g、延胡索100 g、徐长卿50 g、狗脊100 g,将上述药物研成细末,备用[4]。患者俯卧位,在后背大椎穴到腰俞穴位置,按患者不同症状在相应的穴位铺上督粉,然后铺上桑皮纸;桑皮纸上铺生姜泥,生姜泥上面铺上艾绒,点火,每次3~5 壮,每次40~60 min;治疗结束,嘱患者保暖休息半小时方可离开。
两组患者均治疗10次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观察疗效。
3 疗效观察
3.1疗效标准 按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3]拟定。痊愈:腰部疼痛压痛消失,活动自如,下肢肌力、皮肤感觉、腱反射等恢复正常,直腿抬高70°以上,不影响原有工作和生活。好转:患者存在一定的腰部疼痛,且活动略受影响,下肢肌力和皮肤感觉、腱反射等有所恢复。无效:症状和体征无改善。
3.2疼痛评分 应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患者疼痛程度进行评分,评分范围为0~10 分,分值越高疼痛程度越严重。
3.3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20.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内、组间差异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和百分比(%)表示,等级资料采用Ridit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4结果
3.4.1两组疗效比较 见表1。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
表1 两组疗效比较 [例(%)]
3.4.2两组治疗前后疼痛评分比较 见表2。两组治疗后疼痛评分均下降,且治疗组下降更显著(P<0.05)。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疼痛评分比较 (分,±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疼痛评分比较 (分,±s)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①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②P<0.05
组 别治疗组对照组n 50 50治疗前6.3±1.3 6.2±1.2治疗后1.8±0.5①②3.1±0.8①
4 讨 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常见病,其疼痛的主要原因是因为腰间盘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变,使得腰间盘周围的神经受到了损伤,导致突出的髓核组织受到刺激和压迫而出现疼痛,严重的患者可能出现大小便失禁,不能活动、卧床[4]。
腰椎间盘突出症属于中医“痹证”“腰腿痛”等范畴,由于患者体内血气运行不畅,气滞血瘀,痹阻在腰间盘的位置“停滞不前”,使腰部产生难以忍受的疼痛[5]。火龙督脉铺灸是民间流传下来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传统方法,其通过外治的形式,利用“火”自身的性质,将药物通过皮肤从外到内渗入到患者的身体中,进而将体内的湿气、毒素排出体外,同时加速血液循环,使四肢和腰间盘血流顺畅,通则不痛[6]。本观察中,火龙督脉铺灸选用的中药多为温肾壮骨药物,如仲桑、寄生、菟丝子、艾叶等既可补精益髓,治肾虚之本;又可温经通络,行气活血,治督滞之标,激活督脉的壮阳固表作用,因此对于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本观察结果显示,治疗组加用火龙督脉铺灸治疗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疼痛评分得以改善,疗效亦优于对照组(均P<0.05),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可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