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科技驱动金融高质量发展
——记2020第二期质量大讲堂(二)
2020-10-13◆张琦/文
◆张 琦 / 文
质量大讲堂是上海市质量协会举办的重要公益宣传品牌活动。2020年第二期的主题是“科技金融 数字赋能”,共有四位演讲者。上期刊登的2020第二期质量大讲堂(一)写了两位,本文记写另外两位——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顾越和腾讯金融云保险业总经理薛梅发表的精彩演讲。
从保险业“看不见的手”看保险科技的未来大势
太平洋产险董事长顾越的演讲主题是“从保险业‘看不见的手’看保险科技的未来大势”,围绕保险供需之间的矛盾以及演变过程,揭示科技在保险领域的应用。
保险需求与供给的演变过程
对于中国保险行业的发展,顾越进行了简单的归纳:起步阶段是二十世纪的“保险有没有”;发展阶段是本世纪前二十年的“保险难不难”;当下阶段是未来的“保险优不优”。通俗的讲,就是保险供需之间平衡的过程。
顾越介绍说,我国保险业的发展历史其实很短,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保险业直到20世纪80年代末才逐步发展起来,当时对保险的理解比较直接,相对来说保险需求也没有今天这么旺盛。这个阶段保险行业供需之间的矛盾在于能不能买到保险,即“保险有没有”。针对保险的供给总量问题、整体数量问题,保险行业从上世纪80~90年代的业内代表“人太平”——人保、太保、平安,一下子发展到90年代末的近百家,就连业内人士对很多保险公司的名字都感到陌生。第二阶段是本世纪的前二十年,着重需要解决的是保险销售难和服务体验差的问题,也就是“保险难不难”的问题。所以在这一阶段,推出了很多保险产品。包括很多出行保险、阿里的货运保险等,都是随着这一时期需求的旺盛而产生的。越来越多的车险用户越来越关注体验好不好、赔得快不快、赔得准不准,从而形成了保险的供给端。
现在面临的第三阶段问题,是“供需优不优”的问题。顾越分析总结了这一阶段需求方面呈现的三大特征:需求个体虚拟化、交易对手模糊化、结构数据匮乏化。
需求个体虚拟化,是说现在很多需求数据变化程度非常高。以前的保险,一个城市一个家庭一个人适用一个综合保险,就能涵盖所有的活动。但现在的保险碎片化、个性化程度很高,颗粒度可以细分到某个具体场景,或者说某个具体事件,因此称其为需求虚拟化。正是由于需求的碎片化、高度个性化、多元化,传统保险公司面临诸多难题和挑战。
第二个特征是交易对手模糊化。保险公司是专业从事风险管理和风险经营的,因此对风险最为敏感。原来的风险管理相对简单,因为管理的是一个完整人格化的实体,但现在虚拟化带来了风险管理难度的不断增高。未来注册时,可能是一家产业化实体,但在经营过程中企业又出现了金融业务属性。因此,偶发性、系统性、规模化的风险对保险行业传统的管理方式带来很大的挑战。
第三个特征是结构数据匮乏化。保险行业的金饭碗精算做的事情是对结构化数据建模,然后进行定价。但事实上,现在结构化数据越来越少,非结构化的数据越来越多,这给风险评价和风险管理带来很大压力。
上述需求侧呈现的三个特征,给供给侧的保险公司带来疲于奔命难满足、竞争激烈压力大、难以应付营运艰难的现状。因此亟需新的技术赋能,而数字化、智能化是解决营运问题的一个重要手段。
顾越解释说,保险行业演变的焦点是供需之间的矛盾冲突,即保险需求侧的产品个性化、服务定制化、消费自主化。特别在后疫情时代,顾客自主化的自我管理、以自我为中心的特征越来越明显。而传统的保险企业的管理仍处于标准化、流程化、单一化的阶段。如果没有出现革命性的变化,要解决上述矛盾难度很大。导致非对称性的需求和常规供给的矛盾,其解决办法其实就是“科技赋能”。
金融与科技的演绎进化和相互促进
金融和科技密不可分,在保险业内通常叫“金融+科技”。从金融行业的发展历史来看,本质上也是与科技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发展历程。很多场景都是科技的发展在金融行业实践的结果。例如人民银行清算、商业银行之间的清算、证券交易等。
如果说第一阶段的供需矛盾,是用“金融+科技”——计算机化和网络化来化解,那么第二阶段的矛盾,应该用“金融×科技”——数字化和智能化来解决,传统技术对此无能为力。顾越说,“×”是希望产生倍数效应,唯此方能解决目前保险行业在当下及后疫情时代所面临的矛盾和压力。
如果展望第三阶段的话,应该是“金融÷科技”,是指由繁入简、融合协同、生态发展,实现保险更高层次的进化。顾越预测,今后各大产业的边界和特征将越来越被淡化,非金融企业从某种程度上说将涉足更多金融业务。
顾越总结说,保险和科技之间是文明时代的更替,科技赋能金融是金融实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驱动力,反过来,金融行业的持续发展又进一步推动科技的不断创新,如此反复、螺旋上升,才能实现产业和社会的不断进步。
保险业应重点关注的四大科技
顾越认为,当前,四大技术是实现“金融×科技”关键的切入点。
首先是“大数据”技术。无论是结构化数据还是非结构化数据,共同的特征就是海量,大数据技术就是用来解决海量数据的问题。场景和数据的碎片化、个性化,如果没有处理技术的引入和应用,这些数据都可能没有价值和用处。上海已经实现了垃圾分类,垃圾在分类之前是垃圾,但在分类以后垃圾也有了价值,数据也是一样,只有应用大数据技术后,才能产生应有的效果和价值,实现个性化的开发、碎片化的服务、客制化的研制。
第二个是“物联网”技术。“物联网”技术重点解决非结构化数据的管理。现在保险产品的定价越来越难。比如车险,现在用户诟病比较多的,为什么驾驶行为不一样、驾驶的安全等级不一样,但是购买的车险价格差不多。目前行业里仅仅根据客户以往的记录、出险来进行适当的调整。但是客户的驾驶行为、行驶的路线等数据采集不到,车联网技术为实现采集提供了可能,某种程度上也为今后的精准定价、实时干预管理风险等提供了可能。
第三个是“人工智能”技术。人工智能是伴随着大数据技术而发展的,因为如果没有海量数据,传统的标准化、流程化的企业运营场景就无法应用人工智能技术比较完美地展示出来。但现在,人工智能可以针对海量数据实时地、及时地进行开发。
第四个是“区块链”技术。区块链的两个核心是去中心化和信用体系。因为保险行业本身就是管理信用的,去中心化则提高交易的安全性、可靠性及透明性,降低交易成本。商业活动最终围绕的核心是交易成本,交易成本越低,交易越透明,交易的成功率就越高。区块链技术提供了这种可能。
顾越将四大技术冠以形象的比喻,就像一个人,大数据是血液,物联网是毛细血管,人工智能相当于大脑,区块链就是骨骼,心脏是公司的决策,由此形成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架构。
顾越介绍了太保产险在科技赋能方面所做的实践和收获,以及在深入推进中遭遇的新挑战。在大数据应用领域,太保产险实现了精准营销,助力产险公司风险防控;建立了三道防线的合规管理框架,助力公司打击舞弊欺诈。太保产险积极探索人工智能与传统业务流程嫁接,打造车辆智能定损、智能电销、人工智能核保分析系统以及流程自动化等应用,加速业务自动化及智能化进程。基于图像识别技术识别车辆受损情况,促进理赔数字化。在5G物联网领域首创车联网平台,对营运车驾驶异常情况进行全面监控,提供自动驾驶及远程协助驾驶等多种安全服务。区块链作为一种去中心化、不可篡改的分布式记账技术,太保产险与上海保险交易所协同推进区块链技术在保险行业的应用能力……顾越说,未来在保险科技的浪潮下,太保产险将继续拥抱前沿技术,不断用科技创新引领保险行业智能未来。
微信生态+云端新科技探索与实践
腾讯金融云保险业总经理薛梅以“微信生态+云端新科技探索与实践”为题,分享了腾讯金融云的一些新的探索和实践。
“腾讯和腾讯云”的发展
“腾讯云”的发展起于2018年腾讯第三次组织架构调整,是腾讯拥抱产业互联网的标志性事件。组织架构调整后的腾讯,与产业互联网关系最密切的是“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薛梅介绍说,“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担负着腾讯整个生态体系中产品和能力服务向全行业输出的任务,是腾讯和行业、行业和行业之间的桥梁和枢纽。腾讯拥抱产业互联网的战略定位是依托云安全、人工智能的技术创新,去帮助各行各业打造智慧产业的升级方案。同时,腾讯积极探索用户与产业之间的创新互动,帮助产业升级发展。目前,腾讯重点关注的行业包括零售、出行、医疗,以及金融等。腾讯对外输出的是“内部生态+外部生态”形成的生态联合,包括合作伙伴的生态,并以此赋能于不同的行业。
据薛梅介绍,到目前为止,腾讯已经为90多个行业提供了数字化转型升级方案。
首先是泛互联网领域。这个领域里有很多耳熟能详的品牌,包括网络游戏品牌、电商品牌、新文创品牌、生活互联品牌、行业工具品牌等,与人们的衣食住行紧密相关。
其次是数字文旅领域。例如“一部手机游云南”小程序,在去年得到了很好的市场反馈。腾讯希望能够以全域智慧的旅游解决方案为落脚点和抓手,实现“科技+文化+旅游”融合创新的解决方案。
第三是教育领域。在教育领域,腾讯赋能教育管理,在智慧校园方面进行了大量探索。腾讯也有自己在线教育的产品、产学合作的内容共建、职业培训与认证等,近几年在科技教育扶贫领域也保持持续的投入。
第四是医疗健康领域的腾讯云智慧医疗。腾讯医疗健康团队承接了国家很多大型项目,也有一些跨界合作和融合的例子,如智能核保的解决方案。除了传统的模式,腾讯医疗团队也输出医疗认知模型。腾讯机器人“腾讯觅影”,目前已经服务了100多家全国三甲医院、100多万的患者,可以帮助医生、专家等解读病理报告,尤其是现在发病率非常高的肺癌领域影像资料的AI智能解读。
在金融领域,腾讯打造了自主可控、安全稳定的金融云平台。腾讯金融云平台的底层基础技术能力包括数据中心、专有云平台、分布式数据库、大数据平台、微服务平台、移动开发平台、容器云。底层基础平台往上一层,是腾讯整合归纳的三个领域:第一个是金融的应用场景,目的是希望技术最终服务于业务,并真正场景化地增加业务价值;第二个是金融业务能力,把精准营销、智能推荐、金融风控、普惠金融等金融业务能力切实融入到一线去;第三个是创新技术能力,腾讯通过与业内领先的公司或专家团队、成立联合实验室等做一些创新的探索。目前,腾讯金融云平台已经支持了150多家银行和互联网金融企业。腾讯的金融安全每天有4000万次以上的调用、数百万次恶意金融行为的识别。
薛梅介绍了腾讯金融云在保险行业取得的一些进展。例如,和人保集团在进行新一代数字化转型的云化新架构的落地和探索;和泰康保险合作应用AI技术实现健康险的智能化核保,改善核保效能。此外,腾讯金融云还帮助传统的寿险公司进行分布式改造,实现互联网渠道业务全面敏捷化。
基于微信生态和云端科技的探索与实践
薛梅说,微信团队对于C端用户的洞察和识别非常具有吸引力,但在与不同行业企业的交流后却发现,与真正落地到各自行业里解决实际问题还有很大落差。所以,腾讯推出了数字化经营及智能运营的服务,以期使腾讯拥有的能力更好地契合行业或企业的转型之路。
那么,微信生态如何和行业痛点诉求或者说挑战相结合呢?薛梅说,很多人每天都要使用微信,而根据腾讯的统计测算,微信的强通路10倍于传统的弱通路,这让腾讯发现了客户培养的可能性。“客户培养”的目的是要把一个陌生人变成潜在客户,再变成低粘性客户,最终成为忠实客户。不少传统行业现在自建了APP、公众号小程序等,线上线下有很多触点,但运营效率还比较低。所以,腾讯希望通过更强大的技术支撑输出经验和服务,帮助金融机构培养、运营中间的客户池。微信生态非常强大,有12亿的用户,已经形成了公众号、小程序、广告支付等形态,拥有直接触达消费者的能力。
如何从庞大的公共流量池中寻找到适合企业的潜在或目标客户呢,有很多事情可以做,薛梅列举了两个成功企业的案例。“拼多多”的微信流量使用非常优秀,借助微信流量的强通路实现了从零开始到现在活跃买家近6亿,在激烈的电商领域杀出了一条血路。第二个例子是“粤省事”,这是腾讯政务领域的一个应用,一年为广东市民节省了1.7亿个小时在路上奔波的时间,节省了3.1亿的出行成本,把广东省数字化政务水平提升到比较高的水平。
薛梅认为,这些成功案例说明,如何用有效的方法到微信大资源池里寻找适合自己的通道,非常重要。这一被薛梅称为私域流量的转化和引导过程,采用了一系列的方法和技术,比如获取、激活、留存、推荐、转化等,微信在 c端用户积累下来的一些认知被转化为服务。
基于微信生态,腾讯从前端流量的获取,包括电商、内容、游戏,视频直播等,通过一系列公域流量和私域流量,帮助企业进行相关的前端流量获取,然后进行流量承接的闭环的操作。流量承接是腾讯提供的一种特定类型的服务,通过一系列的工具和数据的支撑,完成流量的激活、留存、裂变、沉淀,无限次地重复触达,深度挖掘全生命周期的价值。
客户的流量经营或者数字化的管理,背后都有工具和数据支撑。在后端,腾讯有金融风控平台、金融营销平台等。金融风控平台将实时搜集和使用数据去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优化,使活动能够符合预期,获得最大的商业价值。金融营销平台是一个以客户为中心的数字化营销的线上线下平台,包括活动运营体系、用户运营体系和内容运营体系。活动运营体系对接了来自腾讯系的权益和外部权益,使用非常便捷;用户运营体系有非常精准和全面的客户画像,包括一些定制化的触达规则的推送;内容运营体系,包括采集生成、分类、精准推送、控制互动传播等,最终通过内容促进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