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沙乌头猪二元杂种猪不同体重阶段生长性能研究与料重比相关性分析

2020-10-13陆雪林吴昊旻徐忠惠张新生

养猪 2020年5期
关键词:杂种乌头体重

薛 云,陆雪林,吴昊旻,沈 东,徐忠惠,张新生

(1.上海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上海 长宁 201103;2.上海市崇明区种畜场,上海 崇明 202177)

沙乌头猪,主要分布于江苏启东、海门等市和上海崇明区等,其全身被毛黑色或青灰色,适应性好,耐粗饲,肉质品质好,但其体格不大,生长较慢。2014年沙乌头猪被列入《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2016年被《全国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和利用“十三五”规划》列为濒临灭绝猪种。为加强沙乌头猪的保护开发利用工作,结合《全国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和利用“十三五”规划》的要求及国民对黑毛猪的市场青睐,我们以沙乌头猪为母本,以杜洛克、鲁莱黑猪两种优质猪种为父本开展试验。本研究分析比较了杜洛克猪×沙乌头猪(DS)、鲁莱黑猪×沙乌头猪两种二元杂种猪各体重阶段生长性能及料重比的相关性,为沙乌头猪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时间、设备和地点

于2019年3—9月采用6套全自动生产性能测定系统(Feed Intake Recording Equipment,Osborne Industries,Inc.)在上海市崇明区种畜场开展测定试验。

1.2 测定猪

上海市崇明区种畜场内同一批次的2种沙乌头猪二元杂种猪:♂杜洛克猪×♀沙乌头猪(DS)、♂鲁莱黑猪×♀沙乌头猪(LS)各41头。

1.3 试验方法

1.3.1 测定猪选择 每种二元杂种猪均来源于8窝以上母猪(2~8胎次),母猪之间以及与配公猪无三代血缘关系,选择体重位于窝均体重中位数附近的阉公、母猪(数量接近)。

1.3.2 测定体重 不高于20 kg,阉公猪应在断奶(35日龄)前去势。

1.3.3 饲养管理要求 按照本场的饲养管理要求饲养,正常免疫、自由采食、饮水。饲喂矿物元素和维生素补充物平衡型的玉米-豆粕型标准饲粮(表1)。所有猪预饲至30 kg后开始正式试验,90 kg时测定结束。

1.4 测定内容

记录各阶段开始体重、结束体重、饲养天数以及试验期间的采食量,计算各阶段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料重比。

1.5 统计分析

采用SPSS20.0的独立样本的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对数据进行分析,用Duncan氏法进行多重比较,用双变量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用平均值±标准误表示。

表1 试验饲粮组成及营养水平

2 结果与分析

2.1 各二元杂种猪生长性能的测定

2.1.1 DS组生长性能的测定 DS组不同体重阶段的生长性能见表2。DS组在30~90 kg整个生长阶段的饲养时间为73.07 d,相同的增重阶段中,30~40 kg的饲养时间均显著低于其余各阶段(P<0.05),30~60 kg的饲养时间极显著低于 60~90 kg(P<0.01),其余各阶段差异不显著(P>0.05)。DS组在30~90 kg整个生长阶段的总采食量为179.97 kg,相同的增重阶段中,60~70 kg前各阶段的总采食量显著增加(P<0.05),60~70 kg后各阶段的总采食量差异不显著(P>0.05),30~60 kg的总采食量极显著低于 60~90 kg(P<0.01)。DS组在30~90 kg整个生长阶段的日采食量为2.48 kg,相同的增重阶段中,70~80 kg前各阶段的日采食量显著增加(P<0.05),70~80 kg后各阶段的日采食量差异不显著(P>0.05),30~60 kg的日采食量极显著低于 60~90 kg(P<0.01)。DS 组在 30~90 kg整个生长阶段的日增重为0.82 kg,相同的增重阶段中,30~40 kg的日增重均显著高于其余各阶段(P<0.05),30~60 kg的日增重显著高于 60~90 kg(P<0.05),其余各阶段差异不显著(P>0.05)。DS组在30~90 kg整个生长阶段的料重比为3.03,相同的增重阶段中,60~70 kg前各阶段的料重比显著增加(P<0.05),60~70 kg料重比显著低于 80~90 kg(P<0.05),30~60 kg的料重比极显著低于 60~90 kg(P<0.01),其余各阶段的料重比差异不显著(P>0.05)。

表2 DS组30~90 kg生长性能比较(n=41)

2.1.2 LS组生长性能的测定 LS组不同体重阶段的生长性能见表3。LS组在30~90 kg整个生长阶段的饲养时间为122.95 d,相同的增重阶段中,30~40 kg、40~50 kg、70~80 kg的饲养时间均显著低于 80~90 kg(P<0.05),其余各阶段差异不显著(P>0.05)。LS组在30~90 kg整个生长阶段的总采食量为217.02 kg,相同的增重阶段中,30~40 kg、40~50 kg 的总采食量显著低于其余各阶段(P<0.05),50~60 kg、60~70 kg的总采食量显著低于 80~90 kg(P<0.05),30~60 kg的总采食量极显著低于 60~90 kg(P<0.01),其余各阶段差异不显著(P>0.05)。LS组在30~90 kg整个生长阶段的日采食量为1.80 kg,相同的增重阶段中,30~40 kg的日采食量显著低于其余各阶段(P<0.05),40~50 kg的日采食量显著低于 60~70 kg、70~80 kg(P<0.05),50~60 kg、80~90 kg 的日采食量显著低于 70~80 kg(P<0.05),30~60 kg的日采食量极显著低于 60~90 kg(P<0.01),其余各阶段差异不显著(P>0.05)。LS组在30~90 kg整个生长阶段的日增重为0.50 kg,相同的增重阶段中,80~90 kg的日增重显著低于其余各阶段(P<0.05),30~60 kg的日增重显著高于 60~90 kg(P<0.05),其余各阶段差异不显著(P>0.05)。LS组在30~90 kg整个生长阶段的料重比为3.65,相同的增重阶段中,30~40 kg的料重比显著低于50~60 kg、60~70 kg、70~80 kg、80~90 kg(P<0.05),40~50 kg的料重比显著低于 60~70 kg、70~80 kg、80~90 kg(P<0.05),50~60 kg 的料重比显著低于70~80 kg、80~90 kg(P<0.05),60~70 kg的料重比显著低于 80~90 kg(P<0.05),30~60 kg的料重比极显著低于 60~90 kg(P<0.01),其余各阶段的料重比差异不显著(P>0.05)。

表3 LS组30~90 kg生长性能比较(n=41)

2.2 不同二元杂种猪生长性能的比较

DS组、LS组不同体重阶段生长性能的比较结果见表4。在日采食量方面,LS组各体重阶段均极显著低于DS组(P<0.01)。在日增重方面,LS组各体重阶段均极显著低于DS组(P<0.01)。在料重比方面,LS组除60~70 kg显著高于DS组(P<0.05)外,其余体重阶段均极显著高于后者(P<0.01)。

2.3 二元杂种猪不同体重阶段料重比的相关性分析

DS组不同体重阶段料重比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见表 5。DS 组 30~60 kg的料重比与 30~40 kg、40~50 kg、50~60 kg的料重比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781(P<0.01)、0.616(P<0.01)、0.319(P<0.05);60~90 kg的料重比与 60~70 kg、70~80 kg、80~90 kg的料重比的相关系数分别为 0.575(P<0.01)、0.558(P<0.01)、0.525(P<0.01);30~90 kg 的料重比与 30~40 kg、40~50 kg、50~60 kg、60~70 kg、70~80 kg、80~90 kg、30~60 kg、60~90 kg的料重比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541(P<0.01)、0.488(P<0.01)、0.338(P<0.05)、0.519(P<0.01)、0.443 (P<0.01)、0.369 (P<0.05)、0.779 (P<0.01)、0.799(P<0.01);其余各阶段的料重比相关系数间差异不显著(P>0.05)。

表4 DS、LS组 30~90 kg生长性能比较(n=41)

表5 DS组不同体重阶段料重比的相关性分析

LS组不同体重阶段料重比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见表6。LS组70~80 kg的料重比与40~50 kg的料重比的相关系数为 0.445(P<0.01);30~60 kg 的料重比与 30~40 kg、40~50 kg、50~60 kg 的料重比的相关系数分别为 0.480(P<0.01)、0.701(P<0.01)、0.649(P<0.01);60~90 kg的料重比与 60~70 kg、70~80 kg、80~90 kg的料重比的相关系数分别为 0.515(P<0.01)、0.429(P<0.01)、0.418(P<0.01);30~90 kg 的料重比与 30~40 kg、40~50 kg、50~60 kg、60~70 kg、70~80 kg、30~60 kg、60~90 kg 的料重比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356(P<0.05)、0.637(P<0.01)、0.502(P<0.01)、0.333(P<0.05)、0.467(P<0.01)、0.834(P<0.01)、0.617(P<0.01);其余各阶段的料重比相关系数间差异不显著(P>0.05)。

表6 LS组不同体重阶段料重比的相关性分析

3 讨论

有资料[1]表明2015—2017年沙乌头猪纯种肉猪20~75 kg体重阶段的饲养天数为108~132 d,日增重为 308.47~430.09 g,料重比为 3.71~3.99。涂尾龙等[2]研究表明杜沙(杜洛克猪×沙乌头猪)二元杂交组40~100 kg饲养天数为75 d,日增重为704.5 g,料重比为3.04。本次试验中DS组30~90 kg体重阶段的饲养天数为73.07 d,日增重为0.82 kg,料重比为3.03。LS组30~90 kg体重阶段的饲养天数为122.95 d,日增重为 0.50 kg,料重比为 3.65。DS、LS二元杂种猪的生长性能均优于沙乌头猪纯种肉猪,表明杜洛克猪和鲁莱黑猪作为父本与沙乌头猪母猪杂交后代生长性能较好。

杂交育种是提高沙乌头猪生长性能的一种有效方法,但是其杂交效果因品种不同而异。LS组各体重阶段日采食量、日增重均极显著低于DS组;除60~70 kg,LS组料重比显著高于DS组外,其余体重阶段均极显著高于后者,表明与鲁莱黑猪相比,杜洛克猪与沙乌头猪杂交后代生产性能更佳。此外,有研究[3]显示长白猪×陆川猪日增重低于长白猪×大陆猪,而其料重比高于后者,本次试验结果与之相似,表明在开展杂交育种时适当增加外来猪血统的比例可更好地改善地方猪种的生长性能。

料重比是评价饲料报酬的一个重要指标,其与动物消耗的饲料量、增重量有关,并决定养殖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对其进行科学、精准的测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采用全自动生产性能测定系统(Feed Intake Recording Equipment,Osborne Industries,Inc.)分别测定了 DS、LS 组 30~90 kg体重的饲养时间、饲料消耗、增重量,分析了两种组合在30~40 kg、40~50 kg、50~60 kg、60~70 kg、70~80 kg、80~90 kg、30~60 kg、60~90 kg、30~90 kg 体重阶段的生长性能,为指导相关养殖户的生产提供数据参考。

通过测定不同体重阶段料重比的相关性,可以为通过提高始测体重来缩短测定时间,从而达到提高自动饲喂系统利用率的目的。李步社等[4]研究表明种猪70~100 kg料重比与30~100 kg料重比显著相关,故可将始测体重提高到70 kg。马小军等[5]通过全自动饲喂系统分析了不同体重阶段料重比的相关性,发现测定60~100 kg料重比可达到测定30~100 kg料重比的效果。鲁慧文等[6]通过对不同体重阶段料重比的相关性研究分析,发现在测定杜洛克种公猪30~110 kg全程料重比时将始测体重提高到40~60 kg,能有效评估种猪的料重比。本次试验显示DS组60~90 kg的料重比与30~90 kg的料重比的相关系数高达0.799,故DS组在测定30~90 kg料重比时可将始测体重提高至60 kg。此外,DS组30~60 kg的料重比与30~40 kg的料重比的相关系数达 0.781,60~90 kg的料重比与 60~70 kg的料重比的相关系数达0.575;LS组30~90 kg的料重比与30~60 kg的料重比的相关系数高达0.834,30~60 kg的料重比与40~50 kg的料重比的相关系数为0.701,60~90 kg的料重比与 60~70 kg的料重比相关系数达0.515,故养殖户在生产中应特别加强特定阶段的饲养。

4 小结

在相同营养水平及饲养管理条件下饲喂至90 kg,杜洛克猪×沙乌头猪(DS)组30~90 kg的饲养时间为73.07 d,总采食量为179.97 kg,日采食量为2.48 kg,日增重为0.82 kg,料重比为3.03。鲁莱黑猪×沙乌头猪(LS)组 30~90 kg饲养时间为 122.95 d,总采食量为217.02 kg,日采食量为1.80 kg,日增重为0.50 kg,料重比为3.65。LS组各体重阶段日采食量、日增重均极显著低于DS组(P<0.01)。除60~70 kg,LS组料重比显著高于DS组(P<0.05)外,其余体重阶段均极显著高于后者(P<0.01)。不同体重阶段料重比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DS组30~90 kg的料重比与60~90 kg的料重比的相关系数高达 0.799(P<0.01),30~60 kg的料重比与30~40 kg的料重比的相关系数达0.781(P<0.01);60~90 kg的料重比与 60~70 kg 的料重比的相关系数达 0.575(P<0.01)。LS 组 30~90 kg的料重比与30~60 kg的料重比的相关系数高达0.834(P<0.01)。30~60 kg 的料重比与 40~50 kg 的料重比的相关系数为 0.701(P<0.01);60~90 kg的料重比与60~70 kg的料重比相关系数达0.515(P<0.01)。综上,DS组生长性能优于LS组。此外,不同体重阶段料重比间相关性因杂交方式不同而异,在开展性能测定时应考虑杂交方式的影响。本研究为沙乌头猪的开发利用提供相关理论及数据支持。

猜你喜欢

杂种乌头体重
HPLC法同时测定白喉乌头中双酯型二萜生物碱含量
湖羊及其杂种生产性能和瘤胃微生物差异研究
给鲸测体重,总共分几步
三减三健全民行动——健康体重
奇妙体验之称体重
称体重
盯着一个蚂蚁窝看了半天
玉米—大刍草杂种F1籽粒品质杂种优势分析
HPLC同时测定复方藤乌软膏中6种乌头类生物碱含量
濒危药用植物短柄乌头空间分布格局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