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核设施被炸:“以网制核”故技重施?
2020-10-13吴敏文
吴敏文
最近数月,伊朗境内接连发生数十起事故。仅2020年6月底至7月初不到10天,重大事故就有6起:6月26日,伊朗首都德黑兰附近帕尔钦军事基地的一个军火库发生爆炸;同日几小时后,伊朗第六大城市设拉子发生局部供电故障;6月30日,德黑兰一座医疗中心发生爆炸,造成19人死亡;7月2日,伊朗纳坦兹核电站发生剧烈爆炸;7月3日,几天前发生供电故障的设拉子发生火灾;7月4日,伊朗西南部胡齐斯坦省首府阿瓦士的一座发电站发生火灾。这些事故中,发生在帕尔钦军事基地和纳坦兹核电站的爆炸尤为引人关注。
“以网制核”?
对于6月26日凌晨发生在伊朗首都德黑兰东南30千米的帕尔钦军事基地的剧烈爆炸,伊朗方面轻描淡写地宣称是“基地公共区域发生天然气泄漏所致”。强调是在“公共区域”发生的“天然气泄漏”,意在表明军事设施并未受损。
其他消息渠道的爆料却远比这要“生猛”。首先,对于帕尔钦军事基地的功能,有指其为伊朗最主要的导弹和高威力爆炸物研究中心,也是伊朗最神秘的军事与国防工业基地之一,由负责导弹武器开发的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进行运作和保卫,除24小时警戒岗哨外,还有严密的安全系统和防空系统保护。
由于伊朗高层领导人频繁视察该基地,美国和以色列方面怀疑它是伊朗秘密研制核武器的重要设施。美以获得的情报表明,该基地主要负责研制原子弹引爆装置,伊朗曾在这里进行核弹头的高爆试验。同时,该基地还有批量导弹的组装车间。基地除地面设施外,还有复杂的地下隧道网,能够生产各类爆炸物和固体火箭燃料等。国际原子能机构多次要求核查该基地,但一直遭到了伊朗方面的拒绝。
其次,对于爆炸的结果,伊朗国防部表示,仅是基地内部的天然气存储设施爆炸,没有造成人员伤亡。但据卫星图像和当地人的感觉,爆炸现场升起了巨大的橘红色蘑菇云,爆炸造成的冲击波使得整个德黑兰都有明显的震感。爆炸不仅造成制造固体推进剂火箭的伊朗沙希德•贝克里工业集团遭受重大损失,大批正在装配的导弹成品、半成品被摧毁,而且对伊朗的核武器研究也造成严重破坏。
最后,对于造成爆炸的原因,按照伊朗官方的说法,纯粹是一次生活设施的意外事故所造成。但是,以色列的《以色列时报》则信誓旦旦地表示:这是由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亲自下令实行的远程奔袭。以色列空军的F-35I战机在预警机引导下,经过空中加油续航,远程奔袭伊朗帕尔钦基地。由于以色列预警机、电子战飞机和战机具有超强电子战能力,成功地骗过了帕尔钦基地所装备的俄制S-300PMU2和自研征服者313防空系统,以色列空中编队如入无人之境。
对于发生在伊朗纳坦兹核电站的爆炸,来自各方面的消息比较一致,即爆炸是由预先放置的炸弹被引爆所致。纳坦兹核设施主体部分位于地下,占地10万平方米,是国际原子能机构监控的几处伊朗核设施之一。根据2015年达成的伊核问题全面协议,伊朗可以在纳坦兹核电站生产丰度不高于3.67%的浓缩铀,且相关活动需要接受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核查。但是,在2018年5月8日美国宣布退出伊核协议和2020年1月3日伊朗军方重要人物苏莱曼尼被美国刺杀之后,伊朗宣布将不再受伊核协议约束,加快了相关研究的步伐。
当地时间7月2日,位于伊朗首都德黑兰以南约320千米的纳坦兹核电站发生剧烈爆炸。爆炸点是纳坦兹核电站一处新建的离心机装配中心。该中心于2013年开建,2018年落成,计划安装更多、更先进的离心机。
对于帕尔钦军事基地的爆炸,伊朗方面称是储气设备发生故障所致
爆炸发生后,伊朗方面表示引发的火灾破坏了“精密的测量仪器”,会减缓先进设备的开发与制造,但伊朗将为纳坦兹核电站建造一个设备更加先进的厂房,以取代因事故受损的厂房。美国和以色列方面则透露,爆炸摧毁了伊朗新安装的所有离心机,并导致大批伊朗核科学家死伤,伊朗的核研发计划将严重受阻。
无论是帕尔钦军事基地,还是纳坦兹核电站所发生的剧烈爆炸事件,都仿佛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神秘地操控着事件的发生和发展。尽管尚未有,也可能永远不会有关于这些爆炸事件的准确信息披露,但是,依据以往发生的类似事件和这次不到10天伊朗境内连续两处与核相关的设施遭受严重破坏的事实,各方都有一个不约而同的推测,即美国和以色列是攻击伊朗两处核设施的幕后主角,攻击和摧毁伊朗核设施使用了网络战手段。
伊朗帕尔钦军事基地和纳坦兹核电站都属于高度机密,处于严密监控之下的军事单位,即使是安放炸弹,也需要关闭监控系统才能得手。监控系统是网络化连接,也受网络控制,关闭监控系统最有效,也是最可能的方法,就是网络入侵。在特工安放炸弹的过程中,通过网络入侵接管监控系统,让其故意“无视”安放炸弹的行为,再在炸弹安放完毕后,恢复监控系统的所有功能。这样才能使炸弹的安放神鬼不知,否则,即使安放成功,如果监控系统被发现有异常,炸弹的安放也将被立即发现。
已有先例
如果是以色列远程奔袭,实施空袭摧毁伊朗帕尔钦军事基地;那么,怎样成功摧毁目标并全身而退?以色列早就成功地实施过这样的行动。
2007年9月5日晚23时左右,位于以色列港口城市海法南部的拉马特戴维空军基地接到紧急命令,由空军第69“铁锤”战斗中队、第134电子战中队和第192空中预警中队组成的空袭分队奉命迅速升空。
经过1个小时低空飞行后,9月6日零时许,机群接近土耳其与叙利亚边境的上空,F-15I战斗机抛弃副油箱以减轻重量。然后,G550电子战飞机适时启动舒特攻击系统,对叙利亚靠近土耳其边境的叙利亚北部的托尔•阿尔的阿巴亚德防空雷达站空防系统的计算机网络与通信系统进行了电子攻击。与此同时,F-15I战斗机对靠近土耳其边境的叙利亚北部的托尔•阿尔的阿巴亚德防空雷达站实施了精确打击,致使叙利亚部署在该地的地空导弹营瞬间全部丧失了防空能力,叙利亚防空系统门户洞开。美以联合研制的舒特攻击系统,成功侵入叙军防空雷达网,“接管”其控制权,使之完全处于失效状态。
摧毁叙利亚防空系统后,以色列空袭机群又进至叙利亚南部沙漠,抵达代尔祖尔附近地区。以色列飞行员故技重施,用G550电子战飞机装备的舒特攻击系统对部署在阿尔奇巴尔工厂周边近程防空导弹系统实施了电子攻击。随后,F-15I战斗机驾驶员如法炮制,依据精确坐标数据,投下SPICE和JDAM精确制导弹药,阿尔奇巴尔工厂的核心位置顿时陷入一片火海,叙利亚核设施不复存在。以色列空袭编队则顺利地返回基地。
这是舒特网络攻击系统的第一次投入实战,也是网络战、电子战手段的首次综合应用。舒特攻击系统部署在各电子侦察机、电子战飞机和先进的作战飞机等平台,使用尖端的无线入侵技术与算法、有源相控阵雷达、网络中心协同目标定位系统等实现作战功能。首先,通过网络中心协同目标定位系统将各类侦察平台组网,实现各种情报、监视、侦察平台的高速无缝连接和情报融合、共享。然后,电子战飞机选择敌方综合防空系统的重要目标,对其进行反复无线扫描,寻找入侵漏洞。然后,电子战飞机上的有源相控阵雷达采用先进的入侵算法,将网络攻击数据流注入敌防空体系的天线系统,并远程接入敌方导弹发射系统,从而接管敌方防空雷达系统和控制敌方防空导弹系统。
新的特点
伊朗纳坦兹核电站并非首次受到攻击。2010年7月,纳坦兹核电站受到“震网”病毒攻击,造成其1/5的离心机瘫痪,外界评估这一攻击造成伊朗核发展计划被延缓两年。这是首个通过网络攻击破坏与互联网物理隔离的工业控制系统的案例,因而广受关注。虽然至今无人声称对这一攻击负责,但来自各方面的信息都将攻击者锁定美国和以色列。
帕尔钦军事基地被外界猜测是伊朗从事核武器研究的重要场所,戒备森严
《纽约时报》爆料称,以色列迪莫纳核基地和美国能源部下属的国家实验室联合完成了“震网”病毒的研制。该报转引一名熟悉内情的美国核武器情报专家的话说,以色列在迪莫那中心使用了与伊朗相同的离心机来测试“震网”病毒,以保证攻击效果。
美国和以色列也并不在乎人们将怀疑对象指向自己。2010年12月29日,时任以色列战略事务部长摩西•亚阿隆说,伊朗至少需要3年才能制造出核弹。时任美国国务卿希拉里也轻描淡写地说,估计伊朗核计划因为“技术问题”已被拖延。而就在攻击事件发生之前,美国和以色列官员还在警告,伊朗只需要1年就会拥有快速制造核武器的能力。
然而,将此次伊朗帕尔钦军事基地、纳坦兹核电站的爆炸与前面提到的类似事件相比,还是可以发现这一波攻击具有新的特点。
一是从时间点上看,此番攻击颇有检验以色列是否能够担当起应对中东反美以势力大任的意图。特朗普就任美国总统以来,美国在中东实施战略收缩。美国不仅从叙利亚撤出大部分军队,而且按计划分步骤将驻伊拉克军队撤往卡塔尔等国家。与此同时,美国在中东问题上采取明显偏袒以色列的政策。2018年5月14日,美国无视巴勒斯坦和中东阿拉伯国家的坚决反对,将美国驻以色列大使馆正式从特拉维夫迁移到耶路撒冷。2019年3月25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命令,正式承认以色列拥有所侵占的叙利亚土地戈兰高地的主权。这一系列事件都证明,美国已将应对中东反美以势力的重任,更多地交托给了受到加持的以色列。那么,在美国的中东角色有所淡化以后,得到加持的以色列是否堪当大任,伊朗是中东最大的反美以力量,以色列能否“单挑”伊朗是一个重要的指标。
以色列G550电子战机装备有舒特攻击系统
6月26日,德黑兰东南的帕尔钦军事基地发生爆炸
二是从战术运用上看,美以此番攻击手段丰富、方法灵活。本来,由于美国的常年制裁,以及伊朗卷入叙利亚内战,都使得伊朗经济大伤元气。新冠疫情以来,全球油价大降,导致以石油出口为经济支柱的伊朗收入大减。但是,因为有俄罗斯的援助和与黎巴嫩真主党武装互为犄角,伊朗苦苦支撑,并针对美国在中东的战略收缩,在波斯湾特别是霍尔木兹海峡对美国形成有力挑战。在美国退出伊核协议和用无人机“猎杀”伊朗重要将领苏莱曼尼之后,伊朗核计划不再受到来自美国和伊核协议的约束,而不能让伊朗拥有核武器是美国更是以色列的底线。
美以此番攻击不仅对纳坦兹核电站和帕尔钦军事基地进行一系列连环行动,甚至对非重点目标设拉子也实施反复打击。这样的战术运用既起到打草惊蛇的作用,又发挥了鱼目混珠、声东击西、出其不意的效果。特别是纳坦兹核电站曾经受到打击,肯定受到伊朗方面的重点保护,打击的成功证明了美以战术运用发挥了预期的效果。
三是从博弈方式上看,网络战将成为主要和首选方式。2019年9月14日凌晨4点左右,10架无人机偷袭了沙特阿拉伯境内的布盖格炼油厂和胡赖斯油田,导致沙特瞬间丧失几乎一半的石油产能,而沙特的石油产能约占世界原油产能的10%。虽然胡赛武装声称对攻击负责,但美以都认为伊朗才是行动的主角,因为胡塞武装根本不具备这样的技术装备能力。
另外,2020年4月下旬,以色列多个自来水和污水处理设施遭受网络攻击。以色列水务机构最初表示,是相关设施出现了技术故障,后来则承认遭受了网络攻击。根据以色列官员的说法,网络攻击只是对当地供水系统造成有限干扰,但在新冠疫情形势下,这个消息还是造成了一定的社会恐慌。虽然以色列官方并未明确定位攻击者,但以色列媒体指责是伊朗利用美国和欧洲的网络服务器发起了攻击。伊朗方面则予以否认。
克劳塞维茨认为,军事对抗的双方都有将对抗推至“顶点”的趋势。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这一趋势一直在增加破坏力的道路上狂奔。但是,原子弹、氢弹出现后,这一发展失去了进步空间。电子战的出现,使得军事技术先进和优势的一方,可以率先占领电磁空间这个新的领域或空间,对敌方实行“降维打击”,即在高维空间打击处于低维空间的对手。计算机网络的出现和广泛应用,使电子战与网络战之间不再有绝然的界限,网电一体打击成为崭新的方式。无论是使用舒特系统协助攻击叙利亚核设施,还是应用“震网”病毒攻击伊朗纳坦兹核电站,亦是新近发生的应用网络方式协助攻击伊朗帕尔钦军事基地和纳坦兹核电站,都具有明显的“以网制核”色彩。网络武器对核武器这一极其典型的软对硬、虚对实的特点,到底鹿死谁手,还需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