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控制要点分析
——以某水电站围堰工程为例

2020-10-13肖云辉

绿色科技 2020年16期
关键词:防渗墙围堰导管

肖云辉

(湖南百舸水利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湖南 长沙 410000)

1 引言

水利水电工程项目与普通建筑工程项目相比,施工环境更为复杂,整体施工质量控制显得更加困难。因此,在当前实际施工中,应善于总结既往工程项目中的施工经验,把握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要点,以此来更好地管理工程项目施工现场,促进整体施工质量提升。

2 项目概况

本次研究选择某水电站的围堰结构施工作为研究对象,该工程项目主要分为3个部分:上游围堰、下游围堰以及混凝土围堰,其中上游、下游围堰主要应用土石围堰结构进行施工,具体如图1、2所示。围堰结构在2017年1月开始施工,从施工到结束共用时24个月,在此期间修筑围堰防渗墙的整体面积达到14800 m2,在进行防渗墙施工时,将其中的墙体厚度、嵌入基岩深度等都设定为1 m。在本次工程项目中,共投入冲击钻设备60台,其中上游28台,下游32台,机型为保定ZZ-5型冲击钻,投入成槽施工之中,在众多设备同时允准工作的情况下,有效提升工程的整体施工进度,但同时也加大整个工程的施工控制难度。

图1 上游围堰结构

图2 下游围堰结构

3 案例工程的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在本次工程项目中,于2019年1月10日针对河道做截流处理,然后开始针对上下游围堰开始填筑施工,从施工设计来看,上游围堰在施工时需要达到615 m填筑高度,下游围堰在施工时的填筑高度为602 m,考虑到此次工程项目施工较紧,在工程项目中投入较多数量的冲击钻,同时加强质量控制。具体来看,施工质量控制主要把握以下要点。

3.1 建立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

根据工程项目现场实际施工情况,构建与之匹配的质量保证体系,属于施工质量控制的关键点。

(1)落实施工质量控制工作。在现场施工中,施工单位须设置专门的质检人员,同时要求施工技术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做好自检工作,确保质量管理工作能够落实到每个岗位;安排经验丰富的监理人员在现场监督管理,尤其是其中一些关键性工序,设计单位工作人员应跟进施工进程,并对施工现场完工部分进行验收,然后在后期的一些技术参数上做出调整[1]。

(2)针对原始记录数据,进行严格的监督检查。在该工程施工建设中,不管是材料检验,还是施工测量记录,都将产生较多的数据信息,为确保这些数据信息安全可靠,达到设计要求,应安排专门的人员对其进行监督[2]。如:针对混凝土配比试验数据、混凝土坍落度测试记录、现场测量放样记录等。

(3)每天开工前召开质量控制会议,在会议中对近期施工中的质量问题做简短总结,通过此提升现场主要管理人员的质量意识,促进施工现场整体质量管理提升。

3.2 施工前质量控制要点

为了确保围堰防渗墙施工在规定期限内顺利完工,且达到对应的质量标准,在施工前应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1)为准确掌握施工相关的参数信息,及时发现质量隐患,在施工前与承包单位签订合同中,要求承包商将施工前进行的各项生产性试验参数资料上报,然后安排专门的人员对这些参数资料进行核实[3]。

(2)为了避免施工区域实际地质与初期勘察结果不一致,施工单位在进行施工前应当对相应区域范围内地质做核实勘测,在勘测中严格按照每20m间距设置一孔,且孔深应入基岩3~5 m,以此形成对槽段地质的全面了解,并根据勘测结果绘制的出槽段轴线剖面图,及时发现与初期勘测结果存在的差异,对施工方案做局部性调整[4]。

(3)施工前安排专业经验丰富的人员对施工方案做全面细致的审查,主要包括:现场作业规划、施工机械设备配置、槽段划分等,确保施工安全和施工质量。

3.3 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要点

在围堰防渗墙施工中,主要可分为2个主要的施工环节:造孔和浇筑施工,以下围绕这2个施工环节探讨质量控制要点。

3.3.1 造孔质量控制

(1)造孔质量要求。在进行钻孔施工的过程中,首先应加强对孔的倾斜度控制检查,每钻进2 m左右进行完成1次检查,要求倾斜度控制在4‰内;其次应加强槽段泥浆液位控制,在钻进过程中及时补充泥浆,使泥浆液面始终维持在导向槽下约30 cm;再次应加强水泥浆液比重控制,结合槽段土质情况做出调整,避免钻进过程出现塌孔现象[5]。

(2)密切监测河水涨落情况,在钻孔施工中加强与区域水文监测中心的联系,及时获取水情预报信息,然后针对水情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避免水情对钻孔质量造成影响。

(3)做好验槽工作。在进入下一施工工序前,组织参建单位应用各种测量设备对已完工的槽孔质量做验收工作,保证槽孔的深度、宽度、倾斜度与设计要求相符;检测槽孔底部泥沙含量,保证其厚度在设计允许范围内,如果未达到要求,应对之重新做清槽处理[6]。

3.3.2 槽孔混凝土浇筑

(1)槽孔混凝土浇筑质量要求。在完成槽孔验收之后,需先对浇筑施工方案、浇筑设备、材料等做核对审查,在准备完全后向槽孔内放置导管;导管放置时,应做好导管标高、距槽端距离等参数控制:导管与孔底之间的距离控制在15~25 cm,导管中心距离槽孔端口部位的间距控制在1 m之内,多根导管同时浇筑时,导管之间的间距应控制在3.5 m以内;在完成槽孔验收之后,如果超过4h未进行混凝土浇筑,则需要对槽孔底部泥沙含量重新检测,在确保其达标之后才能进行浇筑施工;现场浇筑用混凝土,应提前做好随机取样检测工作,如果达不到质量要求,应严禁将其应用到工程中;在浇筑施工中,应注意控制浇筑速度,将浇筑液面上升速度控制在2 m/h以上,同时注意提管速度,使导管在混凝土中的埋深保持在1~6 m,严禁拔出混凝土液面的情况发生;如果在浇筑施工过程中出现特殊中断浇筑的情况,应确保中断时间在30 min之内,否则应清除重新浇筑[7]。

(2)全过程精细化管理。在浇筑施工中,监理人员应在现场进行跟踪检查,及时发现和记录浇筑施工中存在质量不良的问题,如果发现浇筑中断、浇筑导管拔出液面,应要求其对混凝土浇筑做返工处理。

3.4 完工后质量检测要点

为了保证最终完工围堰防渗墙达到对应的质量标准,应对之做全面的质量检测工作,通过单孔声波、声波CT等技术进行施工质量检测。如:应用声波CT技术进行质量检测,能够获取围堰防渗墙的深度、厚度、均匀性等参数,然后将之与设计要求比对;应用弹性波技术进行质量检测,能够获取围堰防渗墙的物理力学参数;开展注水试验,检验围堰防渗墙的渗透性能等。经全面的质量检测工作,本次工程达到设计和规范要求。

4 结语

本次水利水电围堰工程施工建设最终顺利完工,在规定期限内验收合格,且从后期运行情况来看,表现出了较为良好的效果。由此可看出,本次工程中所采用的施工质量控制措施在应用中取得较好的结果。

猜你喜欢

防渗墙围堰导管
精益A3管理工具在提高STEMI患者绕行急诊科直达导管室的应用与探讨
医用弹性导管定长切割系统研制
穿越大坝防渗墙的排污管道对防渗墙防渗特性的影响
水利工程施工中围堰技术的应用要点探析
基于系统论SPO模型的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干预实践
水利工程防渗墙质量检测技术要点的探讨
探析水利工程围堰施工技术的要点
混凝土防渗墙在水利地基处理中的应用探讨
导管人生
板桩围堰施工计算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