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疼痛管理在减轻大面积烧伤患者疼痛程度中的效果观察

2020-10-12张丽君

健康必读(上旬刊) 2020年10期
关键词:疼痛管理疼痛程度焦虑

张丽君

【摘 要】目的:探讨疼痛管理在减轻大面积烧伤患者疼痛程度方面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大面积烧伤患者84例作为医学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42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常规护理联合疼痛管理,比较两组疼痛程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疼痛程度及焦虑状况均比对照组轻,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大面积烧伤患者护理中应用疼痛管理,有助于减轻其疼痛程度并改善焦虑状态,对促进患者创面愈合有益,建议推广应用。

【关键词】疼痛管理;大面积烧伤;焦虑;疼痛程度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20)10-0222-02

烧伤患者最为典型的症状就是疼痛,而疼痛也是最令病人难以忍受的感觉之一。目前,疼痛已被认定为人体第五大生命体征,是衡量人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研究显示[1],大面积烧伤患者疼痛剧烈且持续时间久,这严重影响其舒适度,易导致患者出现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而且也影响其睡眠、食欲及社会功能,对创面愈合也十分不利。因此,如何加强大面积烧伤患者的疼痛管理以减轻其疼痛程度是护理人员关注的焦点。本文分析了疼痛管理对大面积烧伤患者疼痛程度的影响。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大面积烧伤患者84例为本研究医学观察对象,收治时间2019年5月-2020年4月。入选患者年龄在18周岁及以上,无精神、意识障碍,具备正常的沟通、理解能力,自愿参与研究且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存在认知及神经功能受损者及合并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2组,每组42例。其中观察组包括男性27例、女性病人15例,年龄19-61岁,平均(43.1±2.8)岁;对照组包括男性25例、女性病人17例,年龄21-60岁,平均(41.1±2.7)岁。两组分组后在性别、年龄、烧伤面积等方面对比,P>0.05,差异无显著性。

1.2方法

常规护理:大面积烧伤患者疼痛明显,尤其是换药时疼痛剧烈,护理人员需在换药前口头为其进行健康宣教,讲解疼痛相关知识,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及创面情况给予创面换药;换药操作时动作尽量轻柔、缓慢,尽可能减少患者疼痛;如患者疼痛剧烈难以忍受,则要遵医嘱给予药物镇痛;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给予疼痛管理:(1)健康宣教:换药前护理人员专门与患者沟通,了解其疼痛情况及病情,为其详细讲解关于疼痛的知识,包括疼痛机制、影响因素、镇痛方法等;(2)心理疏导:了解患者对疼痛的感受和想法,鼓励患者正确表达及宣泄对疼痛的感受,评估其心理状态,及时采取心理疏导措施,消除其不良情绪;(3)掌握换药时机:选择患者病情稳定、心情愉悦、心态平稳时给予创面换药,或者在经过与患者良好沟通取得患者同意后再进行创面换药,换药时一边操作一边询问患者的疼痛情况,动作轻柔、缓慢,注重患者的感受;先采用0.9%的生理盐水浸湿敷料后再进行其他操作;换药过程中选择患者喜爱的舒缓音乐或视频转移其注意力,还可教会患者采用冥想、渐进式肌肉放松等方法提高其的舒适度,转移患者对创面的疼痛注意力;(4)体位护理:在创面恢复期,患者在换药、翻身、卧床时其体位不当可引起持续性钝痛,甚至有患者会出现突发剧痛,因此护理人员要加强患者的体位护理,指导患者采取正确的体位摆放,为患者包扎时要确保其肢体摆放于功能位,避免影响其肢体的血液循环,体位变化或翻身移动时要注意动作轻柔,防止快速体温变化引起疼痛。此外,加强对患者的疼痛进行评估和管理,及时根据其疼痛程度给予有效镇痛,提高患者愉悦感。

1.3观察指标

于护理前(首次换药前)及护理1个月后对患者的疼痛及焦虑程度进行评估,评估工具为: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疼痛程度[2],无痛得0分,剧烈疼痛得10分,分值越高表示疼痛越严重;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估焦虑情况[3],分值≥50分表示存在焦虑,得分与焦虑程度呈正比。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分析软件,用()表示计量资料,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疼痛程度及焦虑状况均比对照组轻,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3 讨论

临床实践中发现,不管是哪类疾病患者,疼痛均会影响其内心感受,从而引起焦虑、恐惧、悲观等不良情绪,既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也不利于疾病恢复。对于大面积烧伤患者来说,烧伤本身可引起患者明显疼痛,需要定期进行创面换药,换药操作势必会引起疼痛,而且烧伤多由于意外引发,年龄层次以青壮年居多,突发的意外易影响患者心理状态,不利于创面愈合。

对此,本院对此类患者实施了疼痛管理,旨在降低患者疼痛程度并改善其心理状态,以促进创面愈合速度。结果显示,观察组疼痛评分及焦虑得分均低于对照组,说明疼痛管理让大面积烧伤患者受益很大,与相关文献观点一致[4]。在疼痛管理中,护理人员换药前对患者进行全面的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对疼痛这一生命体征的认知能力,并告知其烧伤疼痛的特点及减轻方法,提高患者对疼痛的心理接受度;疼痛管理注重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及时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改善患者对疼痛的看法和态度;同时,通过掌握创面换药时机也有助于减轻患者疼痛,提高其舒适度,促进患者积极配合;此外,体位护理有助于减少创面受压、肢体血液循环等问题,减轻患者疼痛程度。

综上所述,在大面积烧伤患者护理中应用疼痛管理,有助于减轻其疼痛程度并改善其焦虑状态,对促进患者创面愈合有益,建议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敖铭,吴军,陈建.2014年我国烧伤康复发展状况调查报告[J].中华烧伤杂志,2017,33(5):260 -266.

[2] 梁宁宁,谭惠仪.缓解烧伤患儿操作性疼痛综合干预的研究進展[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8,15(3):23-26.

[3] 陈琛,陆巍,陈婧婧.烧伤创面操作性疼痛护理干预的研究进展[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7,23(23):114-115.

[4] 郭冬红,谢肖霞.大面积烧伤病人疼痛的护理对策[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5(10): 56.

猜你喜欢

疼痛管理疼痛程度焦虑
个体化护理对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并发吻合口瘘的效果
规范化护理对癌痛患者提高生活质量增强自我管理效能的作用
氢氧化钙碘仿糊剂对48例慢性根尖周炎患者疼痛程度影响观察
产前个性化心理护理对初产妇焦虑、抑郁心理及分娩方式的影响
西方女性摄影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恐慌与愤怒,焦虑与恐惧
优质护理在晚期胃癌患者疼痛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疼痛管理在疼痛专科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疼痛评估记录单》的设计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