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歇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应用效果观察
2020-10-12梁国少陈碧璎徐惠锟
梁国少 陈碧璎 徐惠锟
【摘 要】目的:探讨间歇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7年6月-2019年6月本院收治的20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对照组(n=100)和研究组(n=100),前组患儿予以持续蓝光照射治疗,后组患儿予以间歇蓝光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8.00%)較之对照组(88.00%)更高(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00%)较之对照组(13.00%)更低(P<0.05)。结论:间歇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治疗总有效率较高,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值得推广。
【关键词】蓝光照射;新生儿黄疸;不良反应;治疗效果
【中图分类号】R722.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20)10-0196-02
在临床医学上把出生28天之内的婴儿称之为新生儿,而在这一时期出现的黄疸则称之为新生儿黄疸[1]。新生儿黄疸临床表现主要有眼白、皮肤及黏膜等部位出现发黄情况,是目前我国发病率较高的新生儿疾病,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生理性可自行消退,而病理性则持续时间较长,如果没有得到有效治疗则会加重病情甚至反复出现,严重威胁新生儿生长发育[2]。目前在临床治疗新生儿黄疸中主要有间歇和持续蓝光照射,而两种方式孰优孰劣尚未形成统一定论。基于此本文对两种治疗方式的临床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7年6月-2019年6月本院收治的20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对照组(n=100)和研究组(n=100)。对照组患儿年龄0-30(23.31±1.28)天;男女比为42:58;早产儿与足月儿比例为72:28;研究组患儿年龄0-29(23.12±1.79)天;男女比为40:60;早产儿与足月儿比例为70:30。两组基线资料对比结果显示出良好均衡性(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儿予以持续蓝光照射治疗,每天照射时间为12小时,间隔12小时,连续治疗3天。研究组患儿采用的是间歇蓝光照射治疗方式,照射时间为5到6小时,中间间隔3到4小时,每天照射治疗2到3次,连续治疗3天。在蓝光照射过程中要将温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内,禁止温度过高或过低给新生儿带来伤害,在照射前用布遮盖新生儿的眼睛,同时还要保证其体内水分充足。治疗后观察患儿黄疸消退情况和神经症状,检查胆红素与总胆红素的变化情况,记录不良反应。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治疗效果[3],显效:血中胆红素水平正常,每天大便次数在两次及以下,皮肤、黏膜发黄症状消失;有效:血中胆红素水平和皮肤发黄等症状明显改善,但存在轻度炎症,每天排便次数两次到四次;无效:未达到以上标准。(2)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包括呕吐、皮疹和腹泻。
1.4 统计学分析
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以“%”表示计数资料,行x2检验。皆由SPSS 22.0统计学软件开展数据统计,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治疗效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8.00%)较之对照组(88.00%)更高(P<0.05)。详见表1。
2.2 比较不良反应
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00%)较之对照组(13.00%)更低(P<0.05)。详见表2。
3 讨论
新生儿黄疸一般出现在出生后两天到三天,在第六天病情达到高峰,到第七天以后黄疸症状逐渐消失,这是生理性黄疸的主要特征,不需要特定的治疗。当出生一天后就出现黄疸且每小时的血清胆红素超过0.5mg/dI时则考虑为病理性黄疸,病理性黄疸病情持续时间较长,早产儿持续时间可达四周,足月儿则可持续两周,多发于ABO溶血的新生儿[4]。引发黄疸的主要原因为胆红素生成过多、肝脏胆红素代谢障碍和胆汁排泄障碍等,黄疸部位多发生于巩膜、四肢和躯干,手心和脚心均黄染,黄疸颜色呈橘黄或者金黄色,此外还有暗绿色和阴黄色,同时还伴随着水肿、发热、贫血、大便发白、肝脾大和心衰等症状,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治疗还还出现呼吸困难、精神萎靡和反应差等全身性症状,严重可危及生命。
蓝光照射治疗的蓝光波长在420mm到460mm之间,该光线对胆红素的作用是最强的,能够有效降低血清胆红素,具有操作简单、安全性高等优点,被广泛应用到新生儿黄疸治疗当中[5]。胆红素分子能够吸收蓝光光线,具有分解胆红素的作用,将未结合的胆红素型转变为异构型并溶于水,胆红素经过转变后溶于水并经过胆汁排出体外,患儿胆红素含量将会随之降低[6]。较之持续蓝光照射,间歇蓝光照射具有更高的治疗总有效率,呕吐、腹泻、皮疹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较少,具有较高的安全性,持续蓝光照射治疗会引起热效应,光线经过新生人的皮肤渗透到肠道中并对肠内活性菌起到明显的抑制作用,导致腹泻和皮疹等不良反应的发生。而间歇蓝光治疗方式则减轻了对新生儿皮肤环境和体温的影响,副作用较低。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8.00%)较之对照组(88.00%)更高(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00%)较之对照组(13.00%)更低(P<0.05)。说明间歇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治疗总有效率较高,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
综上所述,跟持续蓝光照射治疗相比,间歇蓝光照射治疗在新生儿黄疸中更具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与使用。
参考文献
[1] 冉珊,沈聃.早期不同蓝光照射方案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效果及安全性观察[J].临床误诊误治,2019,32(1):96-100.
[2] 王秋月,王丽,任海涛,等熊去氧胆酸联合蓝光间歇照射对新生儿黄疸患儿血清相关指标的影响[J].西部医学,2019,31(5):741-745.
[3] 张治学.多次间歇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J].江苏医药,2019,45(3):321-322.
[4] 金长虹,蒋雪峰.两种蓝光照射方法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效果分析[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2018,15(5):120-122.
[5] 邹海琴 .蓝光间歇照射与蓝光持续照射辅助茵栀黄颗粒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J].国际感染病学(电子版), 2020,9(2): 151.
[6] 刘进梅 .间歇蓝光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治疗黄疸新生儿60例疗效分析[J].中国药物与临床, 2019,19(1): 95-96.
作者简介:
梁国少(1992-)女, 广东,汉族,本科,初级医师。
通讯作者:
徐惠锟(1987-),男,硕士研究生,主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