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出版社的融合发展路径探讨

2020-10-12韩伟锋

神州·上旬刊 2020年10期
关键词:出版社融合发展

韩伟锋

摘要: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当今出版业应对出版载体和传播方式变革、顺应数字化发展潮流的主要战略选择。大数据的应用可以极大提高传播速度,拓宽传播渠道,让作者可以有更多的机会与方式加强自身品牌效应。数字化以及大数据的运用,让出版和营销水平有了进一步提升,服务也更加专业化,作者自身也受益匪浅。中书网秉承着质量与服务为先的原则,尽力帮助作者群体获得最好的营销效果,既提高了个人品牌的价值,又可以收到很好的市场反馈。基于这些优势,在我国出版业同世界出版业之间的竞争与合作、交流与碰撞更加频繁的背景下,发展数字出版,抢占出版业的制高点,赢得发展的主动权,是必然的战略选择。

关键词:出版社;融合;发展;路径

1.传统出版社的发展现状

1.1贵量不贵质

现在市面上的图书,大多面临着同种类书籍大量重复的问题,即使在现在的多元化环境下,图书的种类更加丰富多样,但在单一领域,图书的质量就非常令人担忧了。而图书上架周期的缩短,人工成本的上升,效益低下、退货严重等问题,都是现在传统出版行业在新媒体环境下亟待解决的问题。只有数量没有质量的图书生产,不仅会浪费社会资源,影响社会的资源合理配置,还会让传统出版社效率愈加低下,转型变得更加困难。因此,当代的传统出版社,没有在图书出版的质量与数量间的平衡上做好协调分配与改进重视,是出版社在新媒体环境下难以突围的一大问题。

1.2固守传统,拒绝改变

曾子曾曰:“吾日三省吾身。”一个不思进取的人是不可能得到进步的,更不用说一个企业,一个国家乃至整个社会了。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不仅是为我们打开新阅历新体验的大门,更是给了我们一块改变生活方式与生活态度的敲门砖,积极响应时代的号召是我们当代任何企业刻不容缓的任务。而传统出版企业面临数字化时代的突袭,一为地安于故俗不思进取,就是在故步自封,将出版企业推上绝路。出版企业若是想要在新媒体的环境下杀出重围,就一定要抛却传统的出版模式与营销理念,在保留传统出版精华的同时,融合新媒体、新手段,帮助出版社走向现代化。

2.传统出版与新技术

这些年出版业发展变化速度之快已超出我们的想象,究其原因,主要是来自新技术的诞生和推动。新技术已逐渐成为世界出版业关注的焦点,成为出版业最前沿也是最无法回避的课题。

新技术为我们带来惊喜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困惑和难题。传统出版业通过借力新技术,可以使生产成本有所降低;也可以通过借力新技术,使其生产规模扩大,从而提高经营水平;还可以从新技术中获取帮助,使传统出版业的创造空间和自我能力得到一定的提升。然而,数字出版的发展必然会对传统纸质出版造成冲击。从流程的改变到信息传输的快慢,无不体现数字出版的优势,将二者放在一起不难看出,更多的“低头族”们对数字及网络出版的青睐程度远远高过传统出版物,其方便快捷、选择强大、成本低廉、信息多样、传播迅速等特点无不吸引着人们。

在新技术的压榨下,传统出版业的市场份额不断缩小,使得传统出版社在技术革命的推动下,只有不断地对自我提出要求、提高技术、丰富载体,才能最大限度的缩小传统出版与数字、网络等新技术手段之间的差距。伴随着新技术的兴起,传统出版社的未来之路定会波折不断,如何能在这个优胜劣汰的高效的出版市场机制和一个充满活力、逐鹿群雄的图书市场中生存下去,这就成为了传统出版社当下急需面对并思考的一大难题。

3.传统出版社数字化转型发展的战略对策

3.1与时俱进,明确出版定位

对于传统出版社而言,在数字出版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必须积极与时俱进,明确出版社的定位,在内容呈现、生产、呈现等过程中实现数字化的转型。在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不仅要坚持出版主业,还应该跳出传统的出版模式。出版主业就是要坚持内容的首要性,这一核心竞争力不能改变,同时还不应该墨守成规,要与新形势相联系。要真正实现由传统的“编、印、发”到“集、编、传”转变。实现传统出版内容和新型出版技术的融合,利用数字平台实现传统出版社的未来数字化转型。

3.2加强合作,搭建战略合作框架

要实现传统出版社的数字化转型,必要实现传统出版社和新技术的融合发展,构建创新性质的战略合作框架。传统出版社应该在自身发展的基础上,与有意愿、有技术、有能力的互联网企业或者互联网平台合作,构建传统出版社的移动性、数字性和融合性,建立互联网+出版的新型出版模式。在初步合作的过程中,或许框架的构建还不完善,还不够优化,但是可以通过具体的合作项目,比如,数字产品的合作开发、技术平台的合作搭建,实現真正地融合发展,从而为传统出版社的数字化转型奠定重要的基础。

3.3提升自我,加强出版团队建设

首先,加强出版队伍培训。岗位培训包括岗前、岗中和岗后培训,通过各种全方位、一体化的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和水平,强化对传统出版社工作人员的数字化、信息化培训,提高数字化能力和水平。其次,制定严格的标准和规定,让新闻工作人员能够依照规则认真做事,在出版内容选取、制作、传播的过程中能够坚持真实性的原则,真正把传统出版社的发展和数字化融合起来,互通有无,共同发展。再次,强化出版社人员的思想意识,能够更好地在出版质量上下功夫。

3.4明确分工,提高数字出版效率

数字出版的今天,生产架构的设定尤为重要,要实现传统出版社的数字化转型,要做到内容、技术、平台和运营的有效结合,只有做到这四个方面的协同一致,才能够提高数字出版的效率。内容环节主要就是要对知识进行有效的分类、整理和数字化的策略,技术就是利用互联网、数据库、平台系统等实现对数字平台的管理和维护,平台就是借助互联网平台对出版产品进行发布和使用,运营就是要时间对产品内容的有效营销和推广。在这四个关系中,内容生产无意识数字出版发展的核心内容,要提供高质量、体系化、数字化的知识产品,必须做到内容的合理和优化。在传统出版社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也应该继续发挥传统出版社的优势,积极构建出版上下游的组织协调关系,提高传统出版社数字化转型的效率。

参考文献:

[1]孔乃卓.专业出版社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以外研社为例[J].现代出版,2019(05).

[2]李宝玲.媒介融合时代传统出版业数字化发展的路径选择[J].科技与出版,2019(08).

[3]张新新.出版机构知识服务转型的思考与构想[J].中国出版,2019(24).

[4]唐圣平.教材相关的数字产品形态及其盈利模式分析[J].科技与出版,2019(05).

[5]沈文倩.数字报纸盈利模式分析[J].新闻传播,2019(04).

猜你喜欢

出版社融合发展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我等待……
《融合》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今日華人出版社有限公司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石油工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