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化小学数学随堂练习的有效途径

2020-10-12马明军

启迪与智慧·上旬刊 2020年7期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途径优化

马明军

【摘  要】  随堂练习既有复习和导入功能,也有即时检测学生们当堂课知识掌握情况的重要作用,是教师教学设计和教学实际能否高效融合的重要衡量标准。然而,有很多小学数学教师并没有充分意识到随堂练习的辅助功能,在设置随堂练习的时候有失规划和筹谋,导致随堂练习不能很好地发挥其应有的效能。基于此,笔者在本文中重点论述了优化小学数学随堂练习的有效途径,希望能够让大家意识到提升随堂练习有效性的重要性。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学;随堂练习;有效性;优化;途径

要想夯实小学生的数学基础,巩固课堂教学效果,随堂练习必不可少。但是笔者发现很多小学数学教师并没有发现随堂练习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所起的重要作用,设计教学方案的时候,重视知识的讲解而忽视了随堂练习的辅助效能,随堂练习习题的选择没有突出其功能和作用,导致其应用实效低下。为了改变这种教学现状,笔者提出了优化小学数学随堂练习的有效途径,仅供参考。

一、让随堂练习发挥复习和导入作用的有效方法

但是小学生在预习和自主探究的时候几乎没有能力对此来进行深入挖掘。因此,要想让小学生明晰其认知范围内的小学数学体系的架构和各数学知识模块间的联系,借助随堂练习来复习旧知识、导入新知识、提示学生们新旧知识间的联系是小学数学教师常用的方法。那么,如何来优化随堂练习让它高效发挥复习和导入功能呢?

首先小学数学教师要做好教材的研究工作,梳理新知识与哪些已经讲过的知识模块有密切联系,再根据所教班级的具体学情判断出学生们对旧知识还有可能存在哪些理解误区,最后思考小学数学教师应该采用什么样的授课方式便于学生们在讲解新知识的时候会联想到旧有知识体系并顺利完成数学知识的迁移和数学认知体系的构建。基于以上原则,教师所选择的随堂练习不仅具有基础性、导入性,更利于数学知识的迁移和数学发散思维的形成与联想能力的提升。

例如,在研究《长方形和正方形》这一教学模块教材的时候,笔者认为本教学模块的重点是让学生们总结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本特征,并且掌握周长的概念以及测量和计算不同几何图形周长的方法。笔者回顾以往讲过的数学教学内容,发现学生们已经通过具象化的图形展示和模拟,学会了区分不同的几何图形,如三角形、包括長方形平行四边形和正方形在内的四边形、多边形和圆形,掌握了角的概念,明晰了直角、锐角和钝角的区别,所差就是语言上较为科学的总结。因此,笔者设计随堂练习的时候,基础题就是对基本几何图形的认知和辨识,而拓展题则要求学生们从边与角的特征方面总结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这样一来,学生们就明晰了长方形、正方形边长之间的关系,为其周长的计算奠定了一定的认知基础。

二、让随堂练习激发学生自主探究意识和能力的方法

让学生们具有自主探究的意识并逐渐形成自主探究和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点。小学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该借助有目的的随堂练习来激发学生们的自主探究意识并培养其相应的能力。

首先,小学数学教师在设计随堂练习的时候要有一定的梯度性,也要有相当的思维启迪性和拓展性,让学生们能够在自己学习层次的基础上完成大部分随堂练习的任务并保证其准确率,让学生们有一个学习和探究的兴趣与信心。另外,教师还要让学生们通过随堂练习加深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应用与拓展,让学生们在习题类型的变化中提升思维的灵活性与创新性,在遇到与常规思维不同的习题时不放弃,愿意去尝试使用新的数学思维与方法,愿意与他人分享自己的解题思路与解题困惑,并且有较强的合作意愿与交流意识。

例如,学生们掌握了正方形和长方形周长的测量与计算方法后,教师就可以给出不同的随堂练习让学生们探究不同情况下周长的计算方法,包括但不仅限于常规的正方体或者长方体底部周长的测量、一边是围墙的正方形和长方形周长的计算以及一面靠墙且开有一个长度为定值的栅栏门的长方形的实际周长等。这些问题与学生们的生活实际密切相关,让学生们深切地感受到数字知识的应用价值,因此,其自主探究意识非常强烈,而在探究过程中学生们的思维要开阔、灵活,因此肯定会出现答案不一致的情况,教师就要引导学生们对这些随堂练习深入思考并且鼓励他们合作探究,多细致观察、多分享交流,在辨析中提升自己的分析能力与探究能力。

三、让随堂练习发挥信息检测和反馈功能的方法

随堂练习不仅能够检测出学生们对与新授课有关的旧知识的巩固程度以及思维漏洞,而且能够检测出学生们对当前所讲数学内容的理解程度以及应用能力,让小学数学教师能够根据学生们出现的问题及时做出教学策略的调整以巩固课堂教学效果并堵住教学漏洞,让学生们对新知识的理解更加透彻。但是小学数学教师应该采取哪些措施才能够让随堂练习更好地发挥信息检测与反馈功能呢?

所谓的检测应该有一个对应标准,因此,随堂练习的设计要遵循如下准则:随堂练习要能够检测出学生们对当堂课数学概念、公式以及定理的理解在哪方面存在混淆;应用这些概念和公式解题的时候存在哪些常见的思维失误点。它还要能够检测出学生们在处理习题时的思维活跃性、严谨程度以及数学知识的应用灵活性、思维的深度与宽广程度。另外,随堂练习还要特别注重检测学生们对教学重点知识的认知情况以及教学难点的理解程度。当然因为学生们的认知能力不同、数学学习基础不一样,小学数学教师要设置随堂练习的梯度,不能让拿A认知层次的学生应该达到的标准去要求B层次的学生,更毋庸说C层次的学生了。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有自己独有的达标标准。

综上所述,随堂练习的功能强大,小学数学教师不仅要重视对随堂练习的设计与应用,更要多花费心思优化随堂练习,让其功能得以有效发挥,提升学生们的学习效果与认知能力。

猜你喜欢

小学数学教学途径优化
求解含参不等式恒成立问题的三种途径
营商环境五方面持续优化
优化英语课堂教学策略的探索
促进学生认识发展 优化初中化学复习
减少运算量的途径
小学数学教学良好课堂气氛的创建初探
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任务驱动, 启发学生自学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用“分拆”法探索数列不等式放缩裂项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