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疫情防控中提升公民科学素养

2020-10-12邱连波

民主 2020年8期
关键词:科学素养科学技术公民

邱连波

科学素养是公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年来,我国公民科学素质水平随着国家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是,这个变化也表现出不平衡性,城乡存在着差距,劳动适龄人口科学素质不够高,大多数公民对基本科学知识了解程度不够,不科学理念和行为較为普遍地存在,愚昧迷信还有生存土壤。公民科学素养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一个国家经济转型升级和社会事业进步发展的步伐。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斗中,全国人民上下一致,生命至上,勇敢前行,在付出巨大努力甚至生命代价后已经扭转了局势,迎来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和恢复经济社会发展的局面,成为全球的一个亮点。其实,人们在回望历史时不难发现一个事实,人类一直是在与病毒、细菌等微生物共存发展的,医学、医疗技术是在与疫病对抗中不断发展的。

阻击新冠病毒扩散,防控新冠肺炎疫情,是一次生动的科学发现、科学研究、医学技术应用范例,中国人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疾病救助中,感同身受地经历一次刻骨铭心的生命体验。庚子年的春节一改节日气氛,疫情让城市、乡村社区一下子进入了封闭状态,防控隔离措施是少出门、不聚集、戴口罩、勤洗手。科学家及时发布病毒基因序列,开展检测方法、疫苗、药物研发,医护、疾控人员驰援疫区展开临床救治,政府及时更新并发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诊疗方案等,这一幕幕、一件件,中国人都真切地看得到、触摸得到,科学、技术、医学离每个人是那么近,获得人们从来没有过的注目、期盼。

应抓住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这一时机,大力提升公民科学素养。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是指个体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并具有一定的应用它们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提高公民科学素养,有利于改善个体生活质量、完善自我、实现全面发展,有利于践行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理念,有利于建设创新型国家,提高综合国力。

提升公民科学素养,一要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充分调动全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参与的积极性,完善政府、社会组织、企业及公民个人责任、权利和义务,各负其责,共同促进、协作提升。二要发挥公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营造全社会崇尚科学、鼓励创新、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风尚,让每个人都能成为科学素养提升的主体和受益者,不断提高个体人力资源水平,就好业、创新业,缔造美好生活。三要加强科学技术知识教育、技术成果推广培训、科学技术推进经济社会发展范例传播,从未成年人抓起学,从城乡劳动力抓紧做,从领导干部、公务员抓带头,推动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创新型社会。四要大力加强科普资源开发与共享、科技传媒传播能力、科普基础设施基础建设,全社会既要有场馆式展览科学模拟、中心基地科学技术体验示范,又要有书本、线上科学知识传授,还要有学者专家科学技术问题答疑,更要有家庭成员间科学技术体验成长交流、浸染、熏陶,千方百计扩充公民提高科学素养的资源、机会与途径。

抓住防控新冠肺炎疫情有利时机,不懈努力,大力提升公民科学素养,实现科学知识的广泛普及,科学思想的深入人心,科学方法的普遍掌握,让科学技术发展成果惠及每个社会组织细胞、每个家庭、每位公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科学素养科学技术公民
论公民美育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征稿简则
2021年CCF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名单(2)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征稿简则
如何培养学生真实记录的科学素养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征稿简则
如何在日记写作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关注实验数据 提升学生科学素养
隐私保护也是公民一种“获得感”
十二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