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用疫情防控时机做好公众精神重建

2020-10-12

民主 2020年8期
关键词:中宣部舆论管控

【提案背景】

当前,人们开始对疫情暴露和启发的问题进行反思,大都集中在经济、制度等实体层面,除此之外还应以疫情防控为机会加大对国民精神的重建,培育更为健康、积极、良善的公众精神。

【具体建议】

1.中宣部发挥牵头作用,加强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问题的研判,克服大而全的口号式宣传,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框架下,梳理具体的社会心理和公众精神发展趋势;避免或者减少灌输式宣传,探索“润物无声”的舆论引导和精神培育工作手段。在此过程中,中宣部要发挥好政治作用,把握正确导向。

2.管理、运用好媒体。一方面要落实好现有的媒体及从业者管理制度,在尊重市场传播规律的基础上,有效治理媒体乱象。媒体治理要把握好度,做到分类管理、精准管控,避免一刀切,只念紧箍咒。另一方面,有效发挥媒体在舆论引导、价值观培育、精神文明建设方面的正向作用,鼓励媒体在守正的基礎上不断创新。持续实践走基层、转文风的要求,新闻报道要追求真实、贴近群众,用以小见大的形式实现见微知著的作用;进一步规范影视作品、电视娱乐节目,规范不等于管死,用符合传播心理、群众喜闻乐见的作品和节目让大众娱乐放松,又使社会公众精神得到滋养和成长。此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涌现出很多的好新闻、好节目,其中经验值得认真总结、梳理、推广。

3.培育和发挥社会的自我教育能力。由个体的理性和自觉统合起来的社会有着很强的自我纠偏功能,尤其表现在公共舆论的强约束下,公众普遍会具备向善的动力,这就是社会自我教育的功能。再加上精英群体和政府的正向引导,这种向善的机制会更加健全有效。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出部署,对作为国家治理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社会治理也提出明确要求。这就要求在新时代社会治理工作中,注重培育和壮大社会,改变“大政府小社会”的局面,真正发挥出社会自身的自我教育功能。属于社会领域的教育、医疗、养老、文化等事业应避免全盘市场化,在社会建设上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探索完善社区自治、村民自治等制度。不断推动政府职能和治理理念转型,实现从直接管控社会到通过法治监督社会的转变。

(张登舟)

猜你喜欢

中宣部舆论管控
中宣部、文旅部、国家文物局发布重要文件
EyeCGas OGI在泄漏管控工作中的应用
《小学生必读》杂志获中宣部出版局表扬
多端联动、全时管控的高速路产保通管控平台
中宣部梁言顺副部长一行莅临中国钱币博物馆参观调研
信用证洗钱风险识别及管控
阿桑奇突然被捕引爆舆论
金春燮被中宣部授予“时代楷模”荣誉称号
失控还是管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