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水污染治理面临的困境及对策
2020-10-12王栋
王栋
[摘 要] 本文分析我国农村水污染特征,并从监管和维护、污染因素和治理经费方面研究农村污水处理面临的困境,在此基础上,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对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的总要求,提出农村水污染治理建议,旨在提升农村水污染治理效果。
[关键词] 农村;水污染;治理;乡村振兴
[中图分类号] X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7909(2020)24-116-2
党的十九大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将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由此可以看出,乡村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党和国家高度关注的问题。但是,就当前农村生态环境的实际情况来看,距离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标准差距较大,尤其是农村水污染治理问题尤为突出。
1 我国农村水污染特征
1.1 规模小且分散
我国小城镇水污染治理规模通常在2×104 m3/d以下,2 000~5 000 m3/d占绝大多数,而农村水污染治理规模通常小于1 000 m3/d,且多数在500 m3/d以下。由此可以看出,农村水污染治理规模小于城镇规模。但是,由于农村分布比较分散,密度较小,村间和户间都有较大的距离,造成农村水污染比较分散。
1.2 水量、水质变化大
农村污水量的高峰主要在早中晚的做饭时间,是日常污水排放量的两三倍。此外,由于农村没有建立完善的排水系统,加之规划不合理,致使每年雨季到来时农村产生雨污混排现象。当前农村生活污水中COD(化学需氧量)、BOD5(生化需氧量)普遍高于城镇生活污水,从数据来看,COD为350~770 mg/L,BOD5为200~400 mg/L,B/C为0.45~0.55(可生化性好),SS(悬浮物)为250 mg/L,TKN(总凯氏氮)为30~40 mg/L,pH值为6~9,TP(总磷)为2.5~3.5 mg/L。
2 我国农村污水处理面临的困境
2.1 监管和维护难度大
当前最基层的环保监管部门为县级环保机构,并没有深入乡镇一级。由于农村水污染排放主体比较分散,并且呈现隐蔽性特征,检测难度较大,县级环保机构很难有效发挥自身的监管作用。农村设立的污水处理设施通常交由当地村民进行日常维护,但是污水处理是一项技术要求较高的工作,而村民缺乏这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也没有进行专门培训,造成多处污水处理设施因缺乏科学养护而被荒置。
2.2 污染因素复杂
在城镇化发展的同时,一些高污染的企业逐步向农村区域过度,为了追求经济利益,一些乡镇企业将工业废水直接排放到附近的河流中,造成周边水体破坏。农民为了提高农产品产量及防治病虫害,在农业生产中会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其中的残留物会随着雨水的冲刷渗透到地下,进而造成地下水污染。在我国养殖业发展过程中,部分养殖户将畜禽粪便直接堆置于地头,其中大量的富营养物会被雨水冲刷,造成地下水污染。由于农民环保意识较弱,对生活垃圾及污水的处理并不科学,往往选择就近的农村沟渠直接倾倒,直接污染地表水源。
2.3 治理经费不足
我国将环保资金主要集中用于城市,而处于政策边缘地带的农村水污染治理经费严重短缺。当前国家并没有出台农村污水设施建设转型经费标准,相关的水污染治理经费主要是当地政府的专项补助资金,造成农村水污染治理经费的可持续性差。同时,农村布局分散,运行维护管理不方便,加之项目成本收益较低,很难有效吸引社会资本投入。
3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水污染治理建议
3.1 加大农村水污染治理的科技投入
首先,在当前农村种植集约化和规模化发展的今天,农村饮用水和灌溉用水已经不单单是水污染处理问题,而是更加强调科学技术的升级,通过规范的科学管理,切实提升农村水污染治理效果。其次,当地政府应明确责任主体专门负责农村水污染治理工作,引进先进的污水处理模式,积极探索适合我国农村实际的污水处理机制。最后,可以借鉴国外农村水污染治理方面的丰富经验,实现科学化治理模式的融合,提升农村水污染治理成效,既符合农村实际,又能降低治理成本,满足农村居民对饮用水安全和灌溉用水的需求[1]。
3.2 完善环境准入机制,加强工业污染控制
首先,應制定完善的环境准入标准,实现标准健全化、内容充分化及制度法制化。其次,政府应结合当地农村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合的环境政策,优化乡镇企业管理办法,严格控制乡镇企业污染排放量[2]。再次,应及时关停一些污染程度较大的乡镇企业,提升准入门槛,防止污染严重的项目过渡到农村。最后,对于不达标的企业实行限期治理,在此期间不得开展生产工作,避免污染物排放。
3.3 加大专项资金投入
农村水污染治理需要大量的经费投入,如管道更新、基础设施建设、污水排放处理等都需要专项资金支持,以保障农村水污染治理的及时性和有效性。与城市水污染治理资源和经费投入相比,农村所获得的资源和经费较少,所以需要积极拓展筹资渠道,如可以借助PPP模式等当下较为有效、可靠的政府与社会共同投资发展的模式,更好地保证后续实际经费能最大限度地帮助提升农村污水治理效果[3]。此外,应设立专项基金、河道治理基金、环境治理资金等,为农村水污染治理提供更多的资金。这样既能减轻政府负担,又能动员多方力量,共同提升农村水污染治理效果。
4 结语
在农村发展过程中,农业灌溉、农村人民的生活等都离不开水。因此,采取有序合理的管理模式,切实有效保证现有农村水环境良好,让每一个农村人民可以放心饮用及灌溉,更好地服务于农业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丽琼,李子蓉,张云峰.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环境协同治理关键因素识别研究[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9(2):227-235.
[2]付文凤,姜海,房娟娟.农村水污染治理的农户参与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4):119-126.
[3]徐成龙,张家威,张饮江.利于可持续发展的农村水污染调查与治理对策研究:以沪、苏、鄂、皖典型农村为例[J].现代化工,2019(10):1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