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天工开物》看我国传统造物中的情感因素
2020-10-12李成
《天工开物》蕴含许多造物者的传统先进理念,而造物本身就是一种情感的表达,造物者通过一定的手法将自己的思想与意图表达出来,从而满足人们的使用和审美欲望。本文结合《天工开物》,对传统造物和使用过程中的情感因素进行重新思考,进一步概述现代造物中各种情感因素的表达,为现实改进、发展和完善设计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依据。
一、情感因素
(一)情感的定义
《心理学大辞典》认为,“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情感本不会无缘无故地存在,它的产生是在一定因素的作用下引发的。作为反映客观事物与人的需求之间关系的存在,情感是一种人的心理体验的外在反映。
情感一般不会像物质层次那样直观,更多的是一种心理层次的感受,有时是一种难以言说与表达的状态。情感不仅有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也包括人与物、人与环境产生的情感,在时间的洗礼下,它更多是过程的见证者。
(二)情感的影响因素
情感因素是人在对客观事物感受过程中的一种内在心理反映。《天工开物·乃服·龙袍》中讲到:“赭黄亦先染丝,工器原无殊异,但人工慎重与资本皆数十倍,以效忠敬之谊。”为了表达对朝廷的忠诚、敬重之意,在造物过程中,人们必须小心谨慎,人工和成本都会增加几十倍。不同的审美诉求影响使用者对物的情感生成,造物者需要将自己的情感通过有效方式传达出来,引起使用者的共鸣,满足情感因素中的审美期待。
二、造物过程中的情感因素
(一)色彩情感因素
色彩情感是人们在看到一种颜色后产生视觉联想时的心理反应。在丰富的色彩环境下,人们之所以能感受到色彩带来的情感反应,是因为人们经过长时间的生活色彩经验的积累。红色象征喜庆,在节日物的创造中选择红色,会更容易俘获购买者的心理;紫色象征浪漫,在情人节物的创造中选择紫色,会更深得消费者的喜爱;绿色象征自然,在农产品包装中选择绿色,会给购买者带来原生态的心理感受。
(二)造型情感因素
生活中,物的形态千变万化,造型有大小、长短、层次等变化。大部分是在造物者的手中经过不同的情感加工而创造出富有柔美、韵律、浪漫特征的物品。正如《天工开物·陶埏·白瓷附:青瓷》讲到:“凡造杯盘无有定型模式,以两手捧泥盔冒之上,旋盘使转。拇指剪去甲,按定泥底,就大指薄旋而上,即成一杯碗之形。”陶埏过程如图1所示。造物者用拇指按压泥底便可以塑形,把心中所想创造出来。
物应该让人们看到后留下深刻的印象,造物者必须让物的形态具有情感,从而满足人们的需求欲望。物的造型包括直线、曲线、折线等,每一种造型都给人不一样的情绪感受,所以在造物过程中,物的形态对使用者的情感起到很大的影响。
(三)材质情感因素
每种材质具有自身特殊的形状、纹理、颜色、光泽度等,在不同的环境下,呈现出不同的情感。《天工开物·陶埏》讲到:“掩映几筵,文明可掬,岂终固哉?”色泽文雅、白如肌肤、质地光滑如玉的陶瓷器皿让人爱不释手,仅仅是因为它们坚固耐用吗?
木材给人自然亲近之感,石材给人冰冷坚硬之感,玻璃给人纯净易碎之感,如图2所示。材质的质感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直接与人的身体接触的触觉感受,另一种是由于每个人的经历不同所体验的视觉感受。材质在造物者手中就是艺术品,它不再是原本的物质,经过造物者的改观,它就有了时代和情感的灵魂。
三、使用过程中的情感因素
(一)物在被使用过程中与人的情感关系
造物的目的是为人所用。在使用过程中,人与物便发生了关系,物用久了就有了人性的温度,便渗透出时间带给它的情感。所有精美的物都是在造物者手中经过时间与情感产出的,注入了造物者的情感,让使用者感受到它的温度。一件物品用久了便与主人有了情感,成为使用者的一种情感寄托与时间的见证。
当物被赋予情感诉求时,其就不再仅仅拥有简单的功能,更是情感的表达载体。当人们创造一个杯子时,如果仅仅满足作为容器的功能需求,这个概念就是比较单一的角度,这个时候只是实现了功能上的满足,却缺少情感上的诉求。人與物的情感关系就像齿轮一样,不仅仅是一种形式上的语言,应该融入人与物的情感互动关系。
(二)人—物—环境的情感交流
在使用物的过程中,人们可以感受到人—物—环境之间的情感关系。在智能手机出现之前,人们的网络联系方式主要停留在电话和短信的方式,更多是语言和文字上的沟通,后面发展到可以用微信、QQ视频联系,人们开始使用表情包来传达情感,在现在看来,对于很多时候不太好用语言文字表达的情感,表情包很好地帮助人们以幽默风趣的形式传达出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同样的人使用同样的物表达情感的方式不同。
物本无情感,与人和环境长时间接触后便有了情感。环境对人在使用物的过程中的情感反馈产生影响,并且作用于人的情感表达。何为好物?能够唤起人们生活记忆的东西便是好物,因为它承载了时间与情感。
四、结语
色彩、造型、材质都具有丰富的情感内容,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人们对物的价值观要求发生变化,情感作为一种心理活动,造物者在造物过程中寻找物与使用者的情感共鸣。造物者应该关注人性,充分注重情感因素对使用者的影响,从而实现需求与感动之间的平衡。
(上饶师范学院)
基金项目:本文系上饶师范学院2019年度校级自选课题“从《天工开物》看中国古代传统手工艺中的情感价值”(项目编号:20191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李成(1990-),男,安徽宿州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环境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