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明代艺术市场对仇英绘画风格的影响
2020-10-12邹小宇
邹小宇
作为一名出身漆工的画家,能够与其他三位文人画家并称为“吴门四家”,仇英一定有独特之处。他的画作精工巧丽,与吴门画派的文人气息似乎相去甚远,吴门四家中,其他三位都是诗书画皆擅之士,而仇英不擅诗文书法,画面上多为仅落穷款的构图,他也因此被归入“画工”之流。值得一提的是,仇英的画作虽精工巧丽却工而不僵,巧而不甜,尤其是他的水墨作品有一种雅逸、清淡的风格。而他的这种风格的形成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如个人才能和机遇、师承关系、当时的艺术市场和文人画的审美取向等。本文通过对仇英所处时代的社会背景和书画市场的分析,研究了当时的文人画背景、书画价格定位、收藏家与消费者审美取向,探析了这些因素对仇英绘画风格的影响。
一、社会背景
(一)文人画在当时的发展对仇英的影响
文人画在明代发展成熟,诗文书法入画已经成为一种绘画创作的惯例,这种创作模式增加了新的元素,使绘画的个性更强。绘画题材选择也与前代不同,元代人的绘画题材多为雅逸的山水和人格化的花鸟,抑或是佛道人物,抒发元人内心的孤寂隐逸的审美境界。而明代人主要选择与世俗相关的题材,追求雅致秀逸风格的同时,通过绘画手法和题款诗文强调个性化的风格。例如,唐寅的《秋风纨扇图》所题写的自撰诗就具有作者本人经历的深刻体会。而仇英并不擅长写诗和书法,在这种背景下,为了追求文人画的审美取向,他只有竭尽所能地在画面经营中努力营造画面的诗意性和個性。
(二)明代书画市场的发展现状
吴明娣《中国艺术市场史研究对象及相关问题》指出,明代书画市场交易方式分为隐性交易和显性交易两种。从收藏家角度是隐性交换,从现金交易是显性交易。仇英的作品交易方式两种都有,一方面,他的重要作品收藏者和资助者项元汴对他进行资助和供养,仇英为项元汴有偿绘制了大量的佳作。另一方面,其他收藏家如周凤来也有偿请仇英为他作画,最著名的就是为他的母亲八十岁寿辰所作的《子虚上林图》酬金千两。在这种情况下,仇英的绘画题材和风格必定受到订件人即收藏家的制约。
(三)收藏家与消费者的审美取向
一般来说,收藏家的文化素质和艺术素养比较高,他们都家藏丰富,收藏的作品多为古代名家作品且艺术质量较高,耳濡目染加上专业训练使他们的艺术品位和审美取向较高。他们是书画市场的高端消费者,他们大都具有文人和传统倾向。所以,他们的订件要求都具有较高的难度和艺术品质。例如,在寓居收藏家项元汴家中时,仇英为项氏临摹家藏作品百余幅,皆为精品。
普通消费者即为市民阶层,文化程度不高但是又有一定的审美追求,大部分喜欢工丽风格。
(四)价格定位
由于当时的绘画市场并不是如同今天现代社会成熟的经营模式,也没有明显的明码标价,因此仇英绘画的价格需要进行考察。李万康《中国古代绘画价格论稿》提到,仇英的画作价格约为每幅十两左右,个别佳作能达到五十两之多。根据当时征收田赋的粮食价格,十两白银可以购买三四十石粮食,相当于五六千斤,可见仇英作品的价格是很高的。
当时,许多交易不是明码标价的显性交易,而是隐性交易,甚至交易以物易物形式,但仇英作品价位高是真实存在的。比如,他长期居住在经济资助者家里,帮助雇主复制和创作绘画。得到的回报不是金钱,但是如果折算成货币,这也是为数不少的。他曾经寓居项元汴家十余年,寓居周凤来家六年。
二、书画市场对仇英绘画风格的影响
在隐形消费市场中,仇英的经济资助者常常要求他临摹和创作指定画幅和题材,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并塑造了仇英绘画的风格。
(一)临摹品的选择
能够对画家提供经济支持者往往是家中富有收藏的人,有些作品深得他们的喜爱,当作品有毁损或者有其他需要时,便会要求仇英为其复制作品。寓居项元汴家时,按照项元汴的要求,他临摹了不少藏品,如《临宋元六景图》《临萧照瑞应图卷》《临李公麟独乐图卷》等,这些作品的原作都是工细一路的细笔青绿山水,仇英在临摹过程中也学习了这种绘画风格,在其中吸收营养,为形成自己的风格打下基础,他现在存世的许多精品画作都是细笔的青绿山水,这种风格也是仇英区别于他人的显著标志之一。
(二)创作题材的选择:包括命题作品
在仇英寓居雇主家中时,除了临摹作品,他还要按照雇主要求进行一些命题创作,命题创作内容包括题材的选择、绘画手法和风格的取向,都要受到雇主的指定委托,这在仇英绘画风格的形成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影响。例如,市民喜欢神仙传说题材,相关作品有《吹箫引凤图》《群仙会祝图》,这些题材寄托了人们美好的理想和愿望。
在这些指定题材创作中,有相当一部分作品的画幅巨大。例如,《职贡图》纵29.8厘米,横580厘米,如此大尺寸巨制中,山水连绵蜿蜒,云雾缭绕,人物众多,皆一丝不苟地描绘,场景设计节奏明快,设色典雅工丽。
(三)创作方法的取向:工细手法,色彩运用
在这些命题创作中,画作的风格也包含在命题内容之内,也就是说,雇主要求仇英绘画的内容除了题材之外,还有风格也要符合他们的审美追求。虽然题材和主题甚至表现手法被雇主限定,但是仇英仍然有大量的空间来发挥自己的才能,展现出一个成熟的有着自己独特风格的画家的水准。在这些作品中,仇英能够将临摹所学的技法和风格自然融合在一张画作中而毫无拼凑生硬之感,例如,他应周六观要求为其母九十岁寿诞而作《子虚上林图》,其金碧山水技法来源于宋人,人物、鞍马等也从古人中来,同时代的文嘉曾记载这张画,称其经年而作,而这里绘画的题材和风格的选择也体现了作者和委托者共同的审美追求。
三、结论
在当时书画市场和消费者审美取向的影响下,仇英的绘画风格呈现出题材广泛、手法多能的特点,既擅长水墨,又工于青绿,风格特征多样,既有文人画的意境,也有院体画的工细和巧丽。在书画市场的要求下,他大量临摹古代作品,打下了坚实的传统基础;创作了大量的花鸟、青绿山水、人物画作品,为中国传统绘画发展增添了精彩的一笔。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8年度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明代书画消费研究——以仇英为例”(项目编号:2018SJA171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