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传统山水画中的禅学意象分析
2020-10-12殷永胜
殷永胜
山水画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对我国传统艺术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同时,山水画也是我国独有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透过我国传统山水画作,人们不难发现,其在意境表达上具有浓厚的禅学色彩,这是因为其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受到我国禅宗思想的巨大影响。为进一步深入了解传统山水画的意境表达,本文从禅学思想内涵及其发展着手,分析了其对我国传统山水画的影响,进而阐述了禅学意象在传统山水画中的体现。
山水画在中国传统艺术中占据重要地位,其画法独特、审美出尘,有着极高的美学价值。物象方面,山水画取材于自然,以自然为画作主题,同时又讲求作法自然,这就使其具有一定抽象意境,给人以淡远、缥缈之感。同时,山水画又以自然之景、之物作为载体传达作者之意,使得景与人、物与意之间彼此交融,超脱物象之本,散发作者之意,从而达到一种物我合一之境,给人以审美上的独特享受和精神上的升华。从山水画这种思想境界的追求看,其与我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禅宗思想不谋而合,这说明我国传统山水画的发展与禅学有着不可割裂的关系。下面就对我国传统山水画的禅学意象进行梳理与剖析。
一、禅学思想内涵及发展
“禅”最初源自梵语,是古印度宗教修行的方法。禅最早进入中国是在公元6世纪。随后,禅就成为我国禅宗的代表,由此形成了我国佛教的一个重要流派。禅宗在我国的发展是古印度佛教与我国传统儒、道和魏晋玄学融合的结果,其既汲取了印度大乘佛教中的“万法唯心”思想,又与我国老庄哲学中“天人合一”的思想相统一,都强调万物本源唯心,物我合一方能求得对自然的顿悟和精神上的超脱,达到一种精神上的绝对自由。
禅的思想在我国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种学术流派,影响了中国许多文人学士。由于其强调“心”是万物之源,因此禅学将万物作为一种寻求本心的对象。禅宗非常喜欢与自然打交道,然后在自然界中追求与自然的融合,寻求本心上的顿悟。因此,人们经常可以发现禅宗之人的心境颇为淡远,仿佛瞬间即永恒。
进入中国后,禅在长期的发展中逐渐体现出其“万物合一”的思想魅力,不断在各种学术思想、文化艺术中进行渗透,从而使我国历史具有浓重的禅学文化色彩。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在禅学影响下也拥有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味,这在中国众多艺术作品中都得到了体现。因此,在研究中国传统艺术过程中,将“禅”作为一个切入点,更有助于人们领悟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准确把握中国传统艺术所具有的意境内涵。
二、禅学思想对中国传统山水画的影响
中国传统山水画兴盛于晋宋时期,这在时间上与我国禅宗的起源和发展存在着时空上的交际。从魏晋时期的文化思想状况看,其更强调自由、超脱,希望从先秦儒家道德思想中摆脱出来,追求一种更加随心的洒脱。这无不与禅宗思想具有一定程度上的共通点。这种魏晋时期的思想风尚为禅学的发展创造了沃土。而同时期山水画这种取材自然、作法自然的艺术形式也受到了魏晋文人骚客的青睐,成为魏晋时期人们自由、超脱人格理想的一种表达载体。随着禅宗在魏晋时期的迅速风靡,禅学思想更是给了当时人思想上的一种冲击和启发,于是,禅学意象开始逐渐渗透到诗歌、绘画等艺术形式中,而山水画这种以自然为物象的艺术形式自然也成了众多文人骚客参佛悟道的工具。例如,东晋顾恺之的“传神论”将我国绘画艺术的表达命题提升到了一个“神主形次”的全新境界。“传神论”强调绘画中的精神气质,以神达意,这其中就透露着浓厚的禅学思想色彩,并由此推动着我国山水画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形成了一种与以往山水画作品截然不同的美学品格。
唐代,我国禅宗进一步兴盛,诸多画家都对禅学有所研究,在画作中追求幽静、淡泊、空寂、玄远的意境。这其中王维是典型代表,他利用破墨的手法将山水画中的禅学意象表现到另一种极致,以诗入画,画中有诗,这正是禅学思想的另一种体现。透过其山水画作中的物象,如村墟、捕鱼、雪景等,人们都能够感受到一种宁静致远、淡泊高雅、超脱物外的精神境界,这正是其在山水画创作时所具有的“物我两忘”的最直接表现。此外,王维还时常突破时空限制,心随意动,意到便成,随性而为,画作天成。这正如宋代慧洪对王维作品的评述“眼观之,知其神情寄物”。由此可见,在禅学思想影响下,王维的“自心”已融入画作中,达到了可以以“法眼观之”而得其神的意境。
中唐以后,众多文人雅士受当时动荡社会状况影响,开始纷纷隐居山林,寄情于山水之间,这一状态使得人们的审美情趣渐渐发生变化。于山水之间追求精神上的“无我”“无念”成为这个时期文人士大夫的主观思想。正是由于这种思想追求的存在,禅宗在唐代受到人们的广泛追捧,他们开始在山水画中表达自己的这种“无我”“无念”追求。从该时期的画作不难看出,其意境、情感的表达较为含糊,往往存在多义性的“无我之境”,人们在欣赏时会产生不同的理解。范宽的《溪山行旅图》、董源的《潇湘图》等就是这一类作品的典型代表。
至宋代,中国传统绘画开始出现两种截然不同的流派,一是文人学士所寄情的画作,另一种是宫廷画作。禅宗思想在此时期对山水画的影响进一步加深,例如,苏轼就将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禅学境界发展到极致,形成了该时期山水画作特有的禅学特点。在宋代山水画中,人们常能看到画作中情与景相互融合的各種尝试,这使得宋代山水画经常能够给人不同的启示,使人体味到不同的自然景象所传达的多样化意蕴。于是,我国传统山水画中“般若”与“净化”的意蕴与景象的融合成为我国传统山水画的独特魅力。例如,山水人物画《八高僧图》就是苏轼受禅宗思想影响而创作的画作。至南宋之后,禅宗的另一种思想境界开始在山水画中出现,即空凝静寂之境,并由此开创出了山水画的另一种审美意境,这是禅学影响中国山水画的突出体现。
宋元之后,禅宗开始在社会底层中传播,这使得该时期禅宗思想在文人雅士中形成了一种朴素无华的独特审美趣味。例如,倪瓒的山水画作品就力求营造一种超脱俗世凡尘的精深家园。而元代画作更是将个人主观意识融入画作,形成一种特有的“我心”永恒的审美情调。
三、禅学意象在中国传统山水画中的具体体现
(一)禅学中“空”之意象在传统山水画中的体现
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国山水画思想追求不断发生变化。受禅学思想影响,魏晋之后的山水画作品中已经开始体现出人们对自由的一种追求和向往,这标志着山水画逐渐开始与人们的理想建立联系。而在禅宗高度盛行的晋宋时期,人们的审美受禅宗影响已逐渐禅化,尤其以文人学士为代表的阶层更是在禅学上拥有颇高造诣,这为山水画成为禅学意象表达载体创造了有利条件。其中,禅学中的“空”之意象一直都是文人墨客山水画创作中的共性。“空”即无为,而“虚”即自然,这恰恰与山水画取材自然,与自然中达到无我无为之境的“空”之禅意相吻合。这是因为文人墨客普遍认为自然中形成的且客观存在的生命体才是最美的,从中汲取创作素材可以陶冶情操,洗涤心性,超脱物外,即可达到无为之境。因此,传统山水画作者在创作时往往随心而画,不着相,不讲求形似,只在乎心与自然的交融和心对自然的感悟。这种于山水之中寻求心性上的空灵,恰恰是禅学之“空”在山水画中的重要体现。
(二)禅学中“简”之意象在传统山水画中的体现
禅学中的“简”之意象与我国道家的“大道至简”具有异曲同工之妙,这也形成了我国古人对山水画的一种特殊情愫,即崇尚山水画的无形之妙。我国《周易》中的“阴阳”“刚柔”之说就是对世间万象的一种化繁为简,认为无论世间万物关系何其复杂,其最终都可归为“阴阳”“刚柔”之说。而禅学中的“简”之意象认为“无即是有”,由“少”可以转化成“多”,同样“多”可以转化成“少”。这种思想意境在禅宗广泛盛行时同样对我国山水画产生巨大影响,使得文人墨客在创作山水画时架构简单,用色单一,却仍能够将自然山水的宏伟、变化无常等表现出来,从而达到“无即是有”的禅学意境,而这正是禅学中“简”之意象在山水画中的典型体现。
(三)禅学中“美”之意象在传统山水画中的体现
在我国传统思想文化中,“美”与“善”同义,这反映了我国古人质朴的审美观念,因此中国传统文化中处处都可以找到人们对质朴的追求。所谓禅学中的“美”之意象,强调人的内心之大美、大善,即心性上的畅达、情怀上的淡雅。因此,传统山水画创作就是画家借助山水画这种表现形式来怡情养性、善达人间,从而达到一种“美”之境界。这种“美善统一”的审美思想在中国传统山水画发展中成为一个最基本的审美原则,而由于山水的自然特性与人的追求至善、至美的质朴情怀相一致,中国传统山水画成为文人墨客表现自身人格、道德的一种介质。例如,倪瓒的山水画作就是禅学中“美”之意象的典型代表,其画作“雅洁淡逸”“禪风十足”,将禅学“美”之意象展现得淋漓尽致,而这正是禅学中“美”之意象在山水画中的重要体现。
四、结语
禅学意象在我国传统山水画中的表达形成了我国山水画独有的“空”之意境、“美”之意境、“简”之意境,因此在欣赏传统山水画时,人们要先了解禅宗思想,如此方能更好地对中国山水画进行理解和领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