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理论视角论科学精神
2020-10-12李娜
李娜
[摘 要]科学的承载者是科学精神,科学精神也是科学存在的基础。科学的发展过程是漫长的,道路是曲折的,在科学发展的过程中科学精神也随之不断丰富。以此为基础,进一步升华就产生了科学方法、思想与精神。文章旨在从科学知识、思想与方法来对科学精神进行深入的阐述。
[关键词]科学精神;科学方法;思想与方法
[DOI]10.13939/j.cnki.zgsc.2020.27.004
1 科学精神的含义
科学的承载者就是科学精神,科学精神也是科学存在的基础。科学发展到今天如此繁荣的地步,其过程是漫长的,其道路是曲折的,而在科学发展的过程中科学精神也随之不断丰富。涉及自然本身与其规律的知识体系、认知活动以及社会构架是构成科学的基本元素。以此为基础,进一步升华就产生了科学方法、思想与精神。下文从科学知识、思想与方法来对科学精神进行深入阐述。
首先,根据科学认知而产生的理论成果就是所谓科学知识。它是一个构架严密的知识系统,其中容纳了数目众多的科学概念、定律等。科学知识是一种知识体系,也是一门学说传统,其历史源远流长、内容内涵丰富,而且它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与时俱进。科学知识作为公共知识的核心是从近代逐步开始的,其作为常识标准的一种,称得上行动的认知基础与判定行为合理性的准则,可以判断某一行为是否恰当。人类既需要对自身生存与繁殖的本能进行满足,还需要认知与理解自身及自身所处环境。以客观角度对人类的求知需求进行满足的知识体系就是所谓科学知识。解释、预见与转化为应用技术这三项功能是对科学知识价值的直接展现,通过对科学知识的学习,人类可以正确理解世界与人类本身。以对科学知识的掌握为基础,可以利用科学的方式对未知现象进行预知与发现,加强实践的主动性。转化为应用技术是科学知识最为重要的一种价值,它就是推动人类改造世界的主要力量。总之,由于科学技术的与时俱进,使得它在这一时代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知識体系。这一时代人的常识观念就是以科学知识为基础构建的,即便大多数人并未亲眼看见细菌与病毒,然而根据科学知识构建起的常识体系可知其是很多病症出现的罪魁祸首。因此科学始终是人类战胜大灾大疫的有力武器。只有通过科学研究摸清病毒传播途径,才能更有效地开展群防群控;借助实验找到有效药物,才能给公众送上“定心丸”。而科学家们正是坚持用科学精神指导病毒研究,按科学规律不断突破难题,才最终找到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制胜武器。
其次,人类在进行科学研究时所采用的方法与途径的总和被称为科学方法,其又名为科学研究方法。站在广义角度,所谓科学方法就是科学的方式,它是与非科学的方法相对而言的,以科学为基础而产生活动方法在人类所有活动领域中都可以被称为正确。所以人类是通过科学方法探寻世界真理、探索知识奥秘。作为认识主体的主观方式,科学方法并不是主观臆测产生的,其源自人类通过实践认知世界的过程。人类在对客观世界进行认知的时候,必定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对自身行为模式或思想体系进行考量,通过特定模式联系客观世界。人类在经过多次思考与实践,发现有一部分行为模式与思想体系具有合理性与有效性,除此之外,还有一部分则存在错误之处。知识的客观性、真理性、权威性与纯洁性都建立在科学方法的基础上。塑造公民的科学精神必须在公民中推行科学方法,从而加强民族的科学素养。自20世纪中叶以来,现代科学发展趋向综合化与整体化,其原因在于一般科学方法,尤其是横向科学方法在所有科学部门的深入推广,以及自然和社会科学在方法、理论、概念上都存在融合与借鉴的迹象。所以现代科学研究建立在科学方法的基础上,科学研究成果的大小与科学研究本身的成败是由科学方法决定的,科学研究的突破也源自科学方法的变革与广泛的推广。在日常生活与工作中,掌握和利用科学方法是十分重要的,合理地使用正确的科学方法会为人类生活和工作带来极大便利。在进行学习的时候,使用科学的方式既可以提升人类处理各项问题的速度,还可以提升人类鉴别真伪的能力,从而帮助人类认清各种事物的本质。
最后,以科学知识为基础而产生的影响人类世界观的科学观念就是所谓科学思想。简而言之,在开展科学活动时所产生与使用的思想观念,就是科学活动存在的意义。科学思想既可以在潜移默化中指导科学研究的方向,还可以对人类的世界观产生极大影响。科学事实、定律等并不是科学思想,它是归纳总结各学科知识概念后而产生的对自然与人类社会的基本看法,所以科学思想带有历史特点。科学实践是科学思想的来源,但科学思想也可以指导科学实践,所以其不仅是对科学活动的总结,还是对科学活动的指引。
综上所述,假如将科学知识视作人类最重要的瑰宝,那么也需要有一双巧手对其进行雕琢才能展现其魅力,而这一双巧手就是科学思想,而雕琢的技术就是科学方法,其雕琢后的精品则是科学本身。
笔者将对科学知识、思想与方法间存在关系进行阐释,从而深入剖析科学精神的含义。科学知识、思想与方法所包含的每一个环节与层面都是对科学精神的一种具体展现。科学的灵魂与科学活动的理想原则就来源于科学精神,其还可以对科学与非科学进行鉴别。除此之外,科学精神还保证了科学知识、科学思想与科学方法具有真实性、有效性与客观性。同时科学知识、思想与方法也共同构成了科学精神,唯有掌握科学知识、思想与方法才可以深入感悟科学精神。只有具备深厚的科学常识,才可以确保人类具有理性,只有体会到正确的科学思想,才可以确保人类能够掌握科学的合理性与深刻性,只有学会合理地使用科学方法,才可以确保人类在分析现实问题时具备合理性与真实性。科学精神的客观性建立在科学知识的基础上,科学精神的深刻性则建立在科学思想的基础上,科学精神的合理性则建立在科学方法的基础上。假如科学是经过雕琢展现自身隐藏魅力的瑰宝,那么科学精神就是其魅力所在,但这一魅力来源于科学知识、思想与方法,三者缺一不可。
2 科学精神的内容
核心层与外围层是科学精神要素的两个层面。科学精神的中心内容就是所谓核心层,科学精神的外在表现则是所谓外围层。科学精神的中心就是求真务实和开拓创新,科学精神的本质就来源于此。就本质而言,所谓科学精神就是不论时间与地点,站在客观的角度,探索新的规律,并进一步掌握与利用它,通过新方法、视角与思想,持续研究世界本质。唯有明确科学精神的中心所在,才可以确保人类掌握科学精神的本质。科学精神的本质既是保证科学生存、推动科学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对科学活动各个侧面的一种具体体现,这就表示科学精神的本质可以具体演化出更多内容要素,由此就产生了外围层,如理性精神、实证精神等,都属于科学精神本质的外在展现,目前,世界上还未针对科学精神的外在表现形成系统的理论。
通过上文可知,人类目前普遍认可的科学精神就是求真务实与开拓创新,所以本文中科学精神指的就是求真务实与开拓创新。
首先,科学的主要目的就是发现与探索世界真理,这也就是所谓求真务实精神,具体而言就坚持科学认知的对象是“实事”这一理念,将科学实践作为“求实”的唯一途径,去检验真理真伪。近代以来的科学发展向人类证明了一个真理,即客观是世界的基本属性,真理就在这一属性中隐藏,也就是说通过客观事实可以发现并探索真理。求真务实精神也就在于此。在对待问题时,存在两种截然相反的态度,即求真与宿命论,人类对事物产生的具有主观色彩的自信与自觉就是所谓求真。在处理问题时,存在两种截然相反的方式,即务实与纸上谈兵。求真务实在科学实践中会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现,它推动了科学持续探索世界真理,并不断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在科学领域的成功运用,使得其进一步推动了人类社会发展与进步。与科学相反的是封建迷信,比如人類对宗教思想的排斥是科学精神形成的前提,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是养成和强化科学精神的基础,而科学知识与实践的积累同样也是如此。它们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然而起到决定性作用的则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其次,创新是科学的根本,必须要持续探索与研究真理,这就是所谓开拓创新精神。我们处于一个科学爆炸发展的时代,持续的对客观世界进行探索,使各种新的科学技术、理论思想不断出现,科学本质力量在精神层面上的具体体现就是开拓创新。对新现象进行探索,对新规律进行揭示,对新概念进行概括,对新理论进行总结是科学存在的使命。通过对新产品、新工艺等进行开发,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就是所谓创新,这是技术存在的使命。由此可知科学发展的根本动力就是创新,这也就表明科学精神的核心中必须具有创新精神。本着求真务实的精神,在客观存在的事物中探索世界的奥秘,从而达到客观的一致。而客观事物并不是静止不动的物质,而是处于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客观真理是主观认识的基础,拥有创新精神是持续向真理靠近的前提,持续从新的层面,尝试新的方法,对新的事物进行研究,化解新的问题。创新精神并非主观臆断,刻意的去标新立异,而是应该站在客观事实的角度,积极主动地去进行探索,对事物提出具备合理性的新研究方向,发挥批判精神,遵循客观规律,去探索世界的真理,推动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发挥人类对于科学发展的主观能动性。
参考文献:
[1]长安读书会.顾海良:马克思主义科学原理和科学精神的结合和升华[EB/OL].[2019-11-26].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5068256.
[2]人民网.人民日报评论员:以科学精神做好疫情防控工作[EB/OL].[2020-02-08].http://opinion.people.com.cn/n1/2020/0208/c1003-31576783.html.
[3]本书编写组.科学的力量:全面掌握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精神[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1.
[4]马得林.自然辩证法概论[M].陕西:陕西人民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