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英语教学模式创新探讨

2020-10-12李佳遥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20年9期
关键词:中职英语创新教学模式

李佳遥

【摘 要】作为教育体制的新尝试——中职教育要注重培养高素质技术人才。培养高素的技术人才在教学中就必须实施教学创新。英语课堂实施创新教学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阵地,对培养基础人才,特别是对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才起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中职英语;教学模式;创新

1.问题提出

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创新能力,促使学生全面发展,是英语教学的目的,也是素质教育的要求。现行中职英语教材话题广泛,信息密度高,语言知识丰富,有时代感,集思想性、知识性、真实性于一体,为在英语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了形式多样的语言材料。针对教材的特点,为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高课堂教学时效,实现英语知识与交流能力的相互转化,教师要转变观念,开拓创新,使英语课堂教学求同存异、活而不乱、有章可循、便于操作,力争对英语教育课堂教学模式进行尝试。

2.英语课堂教学的内容创新

由于客观原因,职业教育作为新机制的教育形态,其教学内容仍存在不少空白,需要我们去完善和刨新。教学内容是由知识、技能等要素所组成。教学内容的创新就应是基于不同的培养目标,对于多种因素的选择和组合。

首先要处理好英语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英语知识的关系,必须在知识的价值取向上将英语理论知识与专业技术英语知识并重;其次在知识的选择上,要适当加强基础知识,增加书本没有的常識和技能,有利于提高技术人才的适应性。

3.课堂结构的创新

3.1复习铺垫――高效度

在进行新知教学前,一般都会做复习铺垫工作,为学习新知搭桥铺路。但复习的内容不宜过多,要精选那些学习新知必备的,以及和新知有密切联系的复习内容,并以“小题”引路,做到短时间高效、平中见奇,快速反馈,迅速接触新知。

3.2导入新课――强力度

新课的导语要像吸铁石一样,牢牢地吸引学生的认知注意力,拨动学生思维之弦,激发积极思维的层层浪花,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和高涨的学习热情,为课堂教学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3.3传授新知――参与度

传授新知是英语教学的中心环节。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学生最大限度参与探究新知的活动,通过动眼、动耳、动口、动手、动脑,使外部的学习活动逐步内化为自身的智力活动,从而促进知识与能力的协同提高。

3.4巩固练习――多角度

巩固练习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设计练习应有“质”与“量”两方面的要求,既要切中教学重点、难点和疑点,又要从不同角度组织形式多样的练习。练习的题型应新颖、内容丰富;形式上应有口头练习、书面练习;层次上应有基本练习、变式练习、综合练习。要在较短时间内让学生获取更多的知识和技能,并达到灵活运用的目的。

3.5课堂总结――高浓度

下课前的短短几分钟内,教师对整堂课的主要内容要高度浓缩、提纲挈领地归纳总结,给学生以精要深刻的印象,能起到帮助学生锻炼思维、加深理解、巩固记忆的作用。

4.教学方法的创新

4.1变“苦学”为“乐学”的创新之路――诱导

诱导,就是指诱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正确的学习动机,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高涨的学习热情,使探究新知的认知活动变成学生的心理需求,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苦学”为“乐学”。

4.2变“死学”为“活学”的创新高招――引导

引导,就是指教师根据教材的知识特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恰当地把教材划分为层层递进的若干部分,从而引导学生主动地去探究、研究,发现结论,总结规律,变被动接受为主动获取,变“死学”为“活学”。

4.3变“难学”为“易学”的创新法宝――疏导

疏导,就是指学生思维受阻碍或思维出现偏差时,教师及时指点迷津,拨开疑云,疏通障碍,使学生茅塞顿开,恍然大悟,从而变“难学”为“易学”,并在化难为易中发展思维能力。

4.4变“学会”为“会学”的创新诀窍――指导

指导,应包括学法的指导和认知策略的指导两方面。学法指导就是指使学生掌握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认知策略指导就是指使学生掌握获取新知识、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和心理技能,变知识为能力,变“学会”为“会学”。

5.中职英语课堂教学模式创新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

5.1受教育和授教材的问题

受教育是目的,教材只是手段、载体。英语课堂教学是教学生学英语语言,英语教材不仅是学生学习英语的教科书,还是学生认识世界,了解人生,培养良好素质的“微型百科全书”。因此,我们要组织学生通过学习教材内容完成一系列的教育任务,最终达到育人的目的。但在应试教育机制下的课堂教学把教材内容当作了终极目标。重传授,轻转化;重教法,轻学法;重智育,轻德育……凡此种种,导致目前的课堂教学变得僵化、呆板、机械、封闭、高耗、低效。

5.2主导和主体的关系

应试教育造就了一套完美的求同思想维训练体系,知识传授型的教学关系从未受到多大冲击。即使是素质教育形势下的今天,师生还在为追求统一的标准答案而努力,学生围着老师转,老师围着教案转,师生均被物化为应试的工具,主导和主体的教学关系被严重扭曲了。教师应认识到,素质教育就其本质意义而言就是“主体教育”。教师应教给学生一些学习英语的基本方法,让学生掌握一套学习英语的“基本操作流程”。单词要靠学生自己记,书要靠学生自己去读,语言运用之妙要靠自己去悟,英语基础、文化底蕴要靠学生自己去积淀,真正做到“教是为了不教”。

由于学生入学水平,学习方式不同,而且相当程度的个别化,这就要求英语教育教学从教育思想、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多方面进行创新。建立一套严格的科学管理制度是实施当前职教英语教育教学模式创新的保证,才能使英语教育教学模式创新健康循环发展。

【参考文献】

[1]罗时茂.素[M].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

[2]陈建红,杨凤义.当代教学模式改革的特点及发展趋势[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4(4)

猜你喜欢

中职英语创新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浅谈“互联网+中职英语教学”革新的影响
中职英语口语互动教学探究
渗透专业元素,提高职业能力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