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学校常见传染病聚集性疫情防控工作
2020-10-12徐捷
徐捷
【中图分类号】R197.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20)10-0007-01
校园是传染病易感人群密集的特殊区域,每到传染病流行季节,学校往往会成为传染病的高发区,加之学校学生牵连千家万户,广受社会重视,因此学校疫情的防控不仅关系到学生的安全,还会影响到社会稳定,做好学校传染病聚集性疫情的防控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那我们应当如何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呢?我们一起来看吧!
1 学校常见传染病概况
学校常见的传染病与学校所在地区常见传染病密切相关,也与在校学生的年龄有很大关系。幼儿园和小学低年级常见的就是各类儿童传染病,如手足口病、水痘、流行性腮腺炎等,而中学和大学需要重点防控的传染病是结核病、艾滋病等。流行性感冒受当地流行态势影响较大,如果当地出现流感流行,那么校园出现聚集性疫情的可能性非常大。食源性传染病的暴发则必然与校园的食品、饮水供应有关,常见的食源性传染病包括甲型肝炎、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等。这些传染病在不同地区学校中时有发生,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2 学校常见传染病的基本特点
2.1 手足口病
肠道病毒中有20多种(型)病毒均可引发手足口病,该病多发于学龄前儿童,大多数表现为轻症,具有自限性特点,典型症状包括发热和手足口皮疹,重症患者则会出现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并发症。病人和隐形感染者为该病的主要传染源,消化道和生活密切接触为主要传播途径。该病潜伏期短,传染性较强,集中发病趋势明显,对教学秩序的影响较为严重。
2.2 肺结核病
肺结核病是一个古老的慢性呼吸道传染性疾病,病原体为结核分枝杆菌,人群普遍易感,青壮年为多发人群,该病的传染源为排菌的肺结核病患者,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学生结核病多数早期症状不典型、体征不明显,甚至无自觉症状,造成病人早期发现和诊断较为困难。更有一些患者忽视病情未及时就诊,成为隐性传染源,这是导致学校肺结核暴发流行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凡有咳嗽、咳痰二周以上或咯血,痰中有血丝者,属重点筛查对象,应采取主动筛查措施。
2.3 流行性感冒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按病原主要可分为甲乙丙三型,其中甲型流感抗原变异大,传染性强,传播迅速,极易发生大范围流行。该病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也见于密切接触传播,典型症状包括发热、全身酸痛及上呼吸道卡他症状。流感病程一般不超过2周,具有自限性,但部分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容易并发肺炎等严重并发症进而导致死亡。坚持每年接种本年流感疫苗是不可替代的有效预防措施。
2.4 甲型病毒性肝炎
甲型肝炎是由甲肝病毒(HAV)引起的,以肝脏炎症病变为主的消化道传染病。该病的患者和无症状感染者为该病的传染源,患者从粪便中排出病原体,一般情况下通过生活接触传播引起散发发病,如果在学校等人群聚集环境病原体污染食堂食物、饮水,即表现为食用污染食品的人群集中暴发发病。该病潜伏期较长,平均为30天,无症状感染者较多,主要临床症状包括疲倦、食欲减退、皮肤巩膜黄染、肝功能异常等。该病为自限性疾病,多数预后良好,按国家免疫规划接种甲肝疫苗是有效的防控手段。
3 学校常见传染病防控的主要措施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学校卫生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规定,学校应建立传染病防控的长效机制,形成常态化的管理流程,完善学校医务室建设配备校医,制定本校的传染病防控方案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做好傳染病防控工作,现简述如下。
3.1 控制传染源
控制传染源是传染病疫情得以遏制的核心举措,坚持“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的原则,尽早发现传染病人,并采取隔离治疗措施,才能有效控制传染病的蔓延。一是学校应坚持开展晨检工作,完善因病缺勤病因追查及登记制度,发现可疑症状者后,学校应及时追踪学生的诊断和治疗情况,以早期发现患者;二是针对可疑患者以及确诊患者的密切接触者,应开展医学筛查,及早诊断病例,切断轻症患者和无症状患者的校内传播可能;三是针对确诊患者,应及时规范的隔离治疗,杜绝因诊治延误而导致重症病例和死亡病例,提高患者治愈率,在疾病传染期内不应返校复学。
3.2 切断传播途经
切断传播途径就是采取措施,阻止病原体通过传染源传播到新的宿主的过程。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应当符合学校卫生建设标准的相关规定,学校教室、宿舍容积率不应超标,室内采光、通风良好是确保学生健康成长的基本要素。日常工作中一是要广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保持校舍内外环境清洁,清理卫生死角,消除病媒生物孳生地;二是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通过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活动,消除学生对疾病的歧视、恐慌心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减少疾病传播;三是出现传染病流行时,要针对传染病传播特点,有的放矢的开展经常性消毒和终末消毒,完成传染病疫点的规范化处置。
3.3 保护易感人群
学生身体尚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特别是学龄前儿童、小学生对各种传染病的抵抗能力不足,而中学生、大学生,也会因为处在人群密集场所,而增大染病风险。落实对学生的保护,一是必须按照国家规定的免疫规划流程完成全程免疫接种,学校对新入学儿童应当查验接种证,对未完成接种流程的学生,应敦促其完成全程接种;二是依据《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学校应完善新生入学体检和每年一次的常规健康体检制度,医疗机构应依据《中小学生健康体检办法》规定的检查项目为学生提供健康检查服务,并应进一步建立健康档案,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健康管理;三是学校应按规定设立体育课及课外活动时间,鼓励学生参加各类体育锻炼,增强学生体质。
综上,学校是各类传染病疫情的重点防控领域,有关部门应高度重视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进一步落实职责,细化防控措施,才能有效保障学生的健康安全,维护稳定的教学秩序,确保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