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工科研院所与高校共建协同创新中心模式研究
2020-10-12吕永敏
吕永敏
摘 要:科技创新是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核心驱动力,协同创新是科技创新在当今时代和未来一段时间的一种新的组织范式。为了促进科技创新,充分发挥军工科研院所与高等院校协同创新作用,本文就军工科研院所与高等院校共建协同创新中心的模式进行了研究,通过对协同创新理论基础、驱动因素及理论体系分析和研究,提出模式设置的一般规则、结构及运行基本规则等。
关键词:军工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协同创新;模式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0.31.010
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 研究背景
1912年熊彼特首次提出“创新”概念,经过世界范围内生产关系的变化和生产力的革新与进步,已经证明科技创新是提高一个国家综合实力和社会整体水平的战略支撑。在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代,国家综合实力的核心焦点就是科技水平的竞争,因此国家发展必须要将科技创新摆在核心地位。
较多的科技创新研究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业内部通过各自设立的研究机构、依靠自身资源和能力独立完成,推动了20世纪整个世界科技的变革和社会的快速发展。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发展,创新机构和组织逐渐增多,创新资源也分散在不同的社会创新组织中,导致任何一个创新组织都不具备进行重大科技创新活动所需要的全部资源。故步自封的创新模式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科技创新发展的较多可能性。所以,要以创新科技目标为导向和以创新效率为指标,组织生产力要素并构建和调整生产关系,打通科技创新全流程并提高创新能力,集中科技创新资源提高国家综合竞争力、进而在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中立足。
目前,国际上科学与技术进步和迭代日益加速,科技创新已经成为制约和决定我国综合国力发展水平和能力的重要因素。我国科技创新管理存在的突出问题包括组织壁垒较强、系统集成较弱、互动及协同较少。科技创新资源分散、重复,创新组织体制机制固化、闭塞,严重影响了科技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科技创新的快速发展。迫切需要创新组织的合作与协同,以国家科技创新目标为导向,整合创新资源,推动协同创新,提高整体科技创新能力,推动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目标的实现。
为了满足经济与社会发展、国家整体能力提升等各方面对科技创新发展的要求,新的科技创新模式不断涌现。纵观科学将技术发展历史,科技创新开展经历了五种代表性模式:科技推行型、市场拉动型、技术与市场的耦合互动型、一体化模式、系统集成与网络化模式。协同创新正是在科技创新逐步走向集成、网络化的背景下产生的,是科技創新的一种范式。协同创新与原始科技创新的协调合作不同,是一种管理创新,其本质是促进创新资源的有机结合,完成创新目标,推进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和国家综合国力提升目标的实现。
1.2 意义
近年来,我国在协同创新领域开展了一些研究和探索,但是军工科研院所与高等院校协同创新研究几乎处于空白。军工科研院所与高等院校作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两个重要环节和创新资源的重要平台,在国家战略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进步中发挥重要作用。军工科研院所与高等院校共建协同创新中心模式的理论基础、驱动因素、理论体系、模式等方面仍不明确和清晰,严重影响协同创新中心的构建、运行和发挥效能,也将影响后续协同创新中心的进一步发展,因此急需对协同创新中心理论基础及模式进行研究。
本文以军工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的定位和职责为背景,基于资源依赖理论、组织学习理论、协同学理论、系统论、博弈论等理论基础,对军工科研院所与高等院校共建协同创新中心模式进行了研究,为军工科研院所与高等院校协同创新中心搭建和运行提出了意见参考。
2 协同创新中心理论基础及理论体系
2.1 理论基础
协同创新,是指以科技创新为目标,多个相互独立的组织打破组织壁垒、汇集所需创新资源进行协同,实现创新目标。鉴于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协同创新出现是基于发展规律,并有一系列基础理论来证明其出现的必然性和必要性。
(1)资源依赖理论。它指出任何组织都不可能自给自足,都需要通过与环境进行资源交换而生存和发展,同时认为所有的组织都在致力于提高其他组织对自己的依赖程度。资源依赖理论揭示组织对外界的依赖关系,强调互补资源的重要性。组织之间因为资源交换而相互依赖和需要,形成组合竞争优势,并产生协同效应,为科技创新提供全力支撑。
(2)组织学习理论。学习是指通过汲取和加深理解更好的知识而提高的行动。组织学习,是组织能力提升需要或应对外界刺激而产生的行为,是以个体学习为基础,但组织学习不是个体学习的简单加总。组织学习,是通过个体及组织角度的相互沟通而获得和创造新知识的过程,从而提升组织能力和应对环境变化。组织层次的互动,是指组织之间通过结成各种合作关系,进而获得知识。
(3)系统论。它指出任何对象都看作是由要素和子系统按照一定规则而形成的一个整体系统,研究对象应从整体出发,从揭示要素、子系统与系统之间关系揭示对象系统的特征和规律,以整体最优为出发点去构建组成要素和子系统的有机结合。系统论核心是整体思维,即系统整体功能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系统整体功能不仅取决于组成要素、子系统等,更取决于要素及子系统相互之间组成结构。
(4)协同学理论。它指出所有系统都由若干子系统组成,通过子系统之间的互动,可以形成在无外界干涉情况下能够自行组织与演化、形成有序结构的自组织系统。系统内子系统之间都存在竞争和协同的关系,使整个系统逐步从无序状态转变到有序状态。
(5)博弈论。它主要研究决策结果会相互影响的多个决策主体的决策过程和均衡问题。根据多决策主体在博弈中是否达成合作约束性协议,博弈可以分为合作博弈和非合作博弈。合作博弈强调团体理性,合作新系统整体收益大于成员不参加合作时的收益之和,系统内部成员获得的收益都比不参加合作时的收益多。同时,基于经济学和系统论,为了实现系统目标,必须保持主体利益和系统利益的一致性,才能实现系统功能和系统利益的最大化。
2.2 影响因素
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协同创新范式是必然产物,主要影响因素可以分为内部影响因素、外部影响因素、环境因素。
(1)内部影响因素。包括资源共享和协同利益。资源共享是指按照优势互补、互惠互利的原则进行协调的一种活动,有利于共同分担费用、降低成本、提高资源使用率;利益驱动是最主要的内部影响因素,军工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作为非营利性主体,对利益的追逐在于学术水平的提高、名誉的提高、人才的培养等非物质利益。
(2)外部影响因素。包括创新的发展、行业需求以及政府支持。创新资源掌握在不同创新组织,各组织具备异质性的科技创新资源能力。协同创新有利于打破体制机制壁垒,促进创新组织积极发挥各自优势,共同攻克科技难题,使科技创新活动更为有效。
(3)环境要素。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科技创新的复杂性和时效性都要求协同创新的出现,必须围绕国家科技创新目标汇集创新资源,实现科技创新目标,提升创新能力,增强我国综合国力,平衡及稳定国际关系。
2.3 理论体系
2.3.1 协同创新系统
协同创新系统,指出各组织承担不同的职能、相互独立,即能获得各组织的专业分工效率,又能产生整个系统的协同效果,使系统功能和成果大于各组织功能和成果总和。协同创新系统,可以降低各组织之间由于短视的机会主义导致的不确定性和交易成本,可以增强系统内部各组织的相互制约。通过系统组织学习,系统各组织通过互动提升了综合能力、应对外界环境刺激能力和系统功能实现能力。
2.3.2 協同创新系统主体
科学的根本职能在于对自然界的理解和认识,技术的根本职能在于对自然界的控制和利用。科学真理性到技术目的性的转化需要有多方面的桥接和匹配,就技术本身之间要有诸环节的协商与结合,只有结构上匹配的技术系统才能发挥较大功效。军工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具有各自科技创新特色,是国家科技及研究体系的重要力量,具备科技知识密集、科研设备设施系统完善、创新人才集中等优势,是协同创新系统的组织主体,基于各自优势,通过互补和沟通学习,使创新资源体系完整,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军工科研院所作为国家科学技术的源头和基地,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和国防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国防体系建设对科学和技术支撑引领的需求,它既是科学基础理论、应用基础理论的探索者,也是将科学转化为技术并推广应用的重要载体。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军工科研院所作为技术密集型行业对知识资本的依赖越来越强。军工科研院所自身定位的要求使得必须通过协同创新,汇集多重力量,寻求长期合作伙伴,利用协同效应获取新知识和互补优势,缩短创新周期从而获得新的技术和国际竞争优势。
高等院校,是开展基础科学研究、实施教育、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的主要机构,主要职能是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培养综合性人才,推动科学与技术进步,提升创新能力。高等院校根据自身定位必须通过与技术性创新组织合作,对接社会需求、挖掘科学理论基础问题,开展推动社会发展的基础科学研究、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为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人才队伍。
2.3.3 协同创新系统机制
系统的功能不仅取决于组成部分,更取决于组成部分之间的结构。系统论观点指出,机制就是系统运行过程中各组织单元的功能原理及各单元之间的相互关系。机制是实现目标过程中遵循的客观原理及根据原理选择组织单元、构建系统、设计系统结构和规则。机制对于系统的控制和维护及系统功能的实现起决定性作用。
协同创新系统机制,是为了建立和维护各组织之间互动的结构和关系、促进系统由无序状态转化到有序状态、实现协同创新目标而制定的规则,是对系统运行中可能存在问题预设的解决方案,是运行管理制度化的体现。
3 协同创新中心模式
模式是解决某类问题的方法论,也是一种思维体系和思维方式,是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适宜的模式可以促进系统要素之间的有序互动,是系统目标实现的有力保障。协同创新中心模式,是协同创新系统中各组织互动过程中可能存在问题的预设解决方案,是运行管理的制度化保障,是协同创新系统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3.1 典型协同创新系统模式分析
美国硅谷采用的是扁平化、自治型的协同创新系统模式,各主体边界模糊,由工作决定组织结构,而不是由组织结构来确定工作,协同主体相互沟通、协同发展,共享资源,实现创新目标。日本采用产学结合的协同创新系统模式。意大利的协同创新系统模式突出特点是以中小企业集群带动为主。芬兰采取的是包含网络节点、节点间链接和流动创新资源的创新网络模式。国内也在积极探索开展协同创新工作和模式方面工作,其中哈尔滨工业大学校长王树国认为协同创新系统模式主要可以分为四类:一是资源共享型;二是跨机构多项目协作型;三是网络联盟型;四是战略联盟型。另外,也有学者认为协同创新的主要模式是依靠现代信息技术搭建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平台。
通过了解和分析多种典型协同创新系统模式,军工科研院所与高等院校共建协同创新中心模式应根据自身特点,进行学习、借鉴和规避,确保在军工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共建的协同创新中心模式能够保证科技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快速流动,实现关键科学与技术的自主创新,并能够培养行业创新人才。同时,制定并不断完善一套对协同创新进行评价的标准也是协同创新系统成功的重要因素。
3.2 协同创新中心模式
协同创新中心,作为科技创新的重要组织形式和范式,其目标就是要实现科技交叉、组织协同、资源融合等,从而促进主体间互动,激发创新理念,实现科技创新目标,为行业进步和产业结构调整提供持续科学与技术供给。
协同创新中心模式,就是创新要素之间、系统各组织主体之间互动的方式和形式,应体现要素内在规律、各组织之间及与外部的关系。应该有计划、有组织、在遵循内在规律和发展原则的基础上,实现创新资源的有效汇集和高效利用,实现协同创新目标。
3.2.1 模式设计原则
协同创新中心模式,要以科技创新为导向,能够积极吸纳优势组织主体,组建协同创新中心,明确协同主体间的关系和分工,发挥各自作用与优势,并具备一套对协同创新进行评价的标准对模式不断进行优化,支撑国家创新发展。协同创新中心是协同主体在保持自身相对独立性、又相互依存而组成的混成创新组织,是创新的运行载体。协同创新模式不是静态的行动方案,而是动态的需要不断进行完善和调整。针对科技创新,协同创新模式并不是唯一的,根据不同情况应采取不同模式,而且不同模式效果不同。
3.2.2 组织结构
协同创新中心模式组织结构设立战略规划理事会,下设学术指导委员会、运行管理委员会、监督检查委员会。战略规划理事会是中心战略决策部门,是最高决策机构,对中心的目标进行决策和制定规划。学术指导委员会是中心学术咨询、指导和决策部门,对中心开展工作学术方向提供咨询和指导、进行评审和做出决策。运行管理委员会是中心运行管理部门,负责组织中心重大事项的协商与决策,根据规划制定总体发展路线,并组织、协调和管理中心运行。监督检查委员会指导和监督中心运作,对中心工作完成情况、组织机构履职情况、运行效果等进行监督和检查。
3.2.3 组织运行
协同创新中心实行战略规划理事会领导下的主任负责制,中心主任对战略性、重大关键性工作负责。学术指导委员会对中心科技创新开展方向确定负责。运行管理委员会对中心科技创新协同工作及相关项目顺利开展负责。监督检查委员会对中心按照既定定位和原则运行负责。围绕科技创新目标,以协同创新中心为基础平台,组织生产力要素并确定适宜生产关系,优势互补,实现协同创新,解决国家科技发展和国防建设中的关键共性科学与技术难题,全面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4 结论及建议
协同创新,是一种管理创新,是为了促进科技创新的一种管理方法和组织范式,我国已经开展相关工作,但仍处于初期阶段。军工科研院所与高等院校共建协同创新中心,是应用技术研究与基础科学研究协同创新的一个典型案例,是促进国家科技创新发展的一种新的尝试。为了系统开展协同创新,更好的发挥协同創新在军民融合方面、应用技术研究和基础科学研究联合创新的促进作用,本文对协同创新的理论基础、影响因素、理论体系以及协同创新中心模式的设立原则及组织结构等进行的研究,并提出协同创新中心模式框架,以供军工科研院所与高等院校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参考。
没有一个模式是放之四海皆准,也没有一个模式是能够解决协同全流程问题,模式是需要根据前提条件和使用条件共同完善和改进,通过调整和迭代逐步提高协同创新效果,找到合适的模式,达到资源共享、科技相互学习以及创造新的资源和技术的预期科技创新效果。
参考文献
[1]约瑟夫·阿洛伊斯·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
[2]ROTHWELL R.Towards the Fifth-generation Innovation Process[J].International Marketing Review,1994,11(1).
[3]费弗.组织的外部控制[M].闫蕊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6.
[4]赫尔曼·哈肯.协同学一人自然构成的奥秘[M].凌复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
[5]沈琪.博弈论教程[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