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加强情商培养的湖南高校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研究

2020-10-12刘胜辉袁丽彭柯

中国市场 2020年22期
关键词:双创人才培养

刘胜辉 袁丽 彭柯

[摘 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经成为国家的一项重要战略。为培养高情商管理人才,高校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嵌入情商培养环节尤为重要。文章基于加强情商培养的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设计的指导思想、湖南高校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中情商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双创”时代湖南高校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改革路径入手进行研究,以加强本科生的情商能力培养,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情商培养;人才培养;“双创”;湖南高校

[DOI]10.13939/j.cnki.zgsc.2020.22.193

为深入贯彻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高校“双创”教育,构建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高校应坚持问题导向,加强基于情商培养的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已刻不容缓。在实践中,管理人员的情商素质高低与公司有效治理有着密切联系,这就进一步说明高校培养人才过程中,加强本科生情商培养至关重要。

1 基于加强情商培养的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设计的指导思想

高校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智力支撑和人才智库,为适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到来,大学生需要培养创新创业意识,不断在社会中开拓进取,发挥自己的潜能和创新创造力,锤炼钉子精神和良好的心理承受与情绪控制能力,个人的情商素养发挥着积极有效的作用。为适应创新创业时代的需求,高校应坚持“立德树人”的指导思想,在修订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时,多环节嵌入“情商”元素,强化“双创”人才培养理念。

据 2012—2019 年《全国大学生创业调研报告》的相关数据统计,大学生创业出现创业率低、创业成功率低和创业层次低的“三低”现象,大学生创业率仅为1%左右,创业成功率3%左右,而在成功创业中,96%的创业项目属于生存型创业,不到 4%的创业项目属于机会型创业,创业层次较低。相对美国近 30%的大学生创业率、约 23%的创业成功率和 46%左右的高层次成功创业项目,我国大学生创业情况相差甚远。究其原因,除了缺乏创业资金、技能和经验外,情商能力低是主要原因。

因此,“双创时代”,高校加强大学生情商教育,提高学生应急管理、情绪管理、应变能力及有效沟通能力,增强大学生的创业信心及创业毅力,提升学生自我价值实现的欲望,以帮助大学生完善自己学业与就业生涯的规划。

2 湖南高校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中情商教育存在的问题

文章对湖南大学、中南大学、长沙理工大学、湖南工商大学和湖南科技大学、湘南学院、湖南人文科技学院等高校的在校大学生情商教育的现状进行了线上线下问卷调查与采访,调研重点集中于“您所在高校是否开设了情商或创业情商相关的课程” 和“您所在学校开展情商或创业情商教育的主要形式”两个问题。通过以上调查与采访,湖南高校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中情商教育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2.1 部分高校对学生情商教育仍重视不够

在回收的581份问卷中,当问及所在学校是否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设置情商或创业情商相关课程时,选择“是”的仅有161份,占比27.7%;而选择“否”的有420份,占比72.3%。众所周知,许多国内高校已经注意到了大学生情商教育缺失这一问题,但湖南省地市部分高校依然过分重视智商教育,没有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大学生情商教育,或者是实施力度不够,具体表现为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设计过多强调如何培养专业领域的人才,却忽略了人才培养过程中至关重要的情商素养与能力,从而难以达到“双创”时代对人才的需求。还有些高校在讨论“双一流”学科、专业、课程申报与立项建设期间,过分强调围绕“专业”来建设,而对于心理健康、商业伦理与职业道德素养、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与情商培养的建设环节相对很少涉及。在对大学生进行期末评價时,期末考核的成绩仍是最重要的评价标准,忽视了平时对学生过程管理和综合素养评价,导致人才培养质量检测也忽略了对情商能力的考核。

2.2 部分高校关于情商教育的模式比较单一

当问及所在学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教师如何进行情商教育时,回答形式基本都是以思想政治课程、主题班会、职业规划发展课程以学习讲座和心理健康讲座等形式进行。情商教育特别是创业情商、会计情商、审计情商、管理情商和其他情商教育的培养本身要非常注重强实践性,学生只有通过不断地实践锻炼,才能培养相关情商能力,磨炼自己的意志,达到创业的基本素质要求。而大多数高校对大学生情商与其他专业情商教育的模式上偏重于理论性教学,相对缺乏情商教育实训平台与环节,课外各种素质实践拓展活动受限,教育形式单一、教育效果枯燥乏味,难以激发学生对情商类课程的兴趣,学生的整体情商水平难以提高,对就业竞争力有很大影响。

2.3 大学生情商教育与其他专业情商能力培养耦合度不强

在当前“双创”政策环境下,高校加强大学生情商培养对于“双创”教育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教学环节,大学生的情商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他们的就业与创业的成功率。当前,湖南大部分高校在本科生人才培养方案中,已设置相关创新创业与就业指导教学版块,对于创业情商教育的开展已经初具规模,如设立创业就业指导中心,普遍开设大学生创业教育、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等相关课程,此外还建立了大学生创业基地,为大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创业环境。但是对于情商的培养,只通过开设一些选修课程、心理辅导等方式,情商教育课程内容与形式都比较单一,没有很好地与其他专业情商(创业情商、会计情商、审计情商、管理情商和职商)能力培养耦合起来,呈“两张皮”现象,双方处于孤立与分裂状态,这种教育必然会导致大学生的情商教育与“双创”教育效果都大打折扣。

3 “双创”时代湖南高校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改革路径

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是学校组织教学过程、规范教学环节、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依据,更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依据和建立专业标准的载体。科学的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对规范教学环节、稳定教学秩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针对以上对湖南大学、中南大学、长沙理工大学等多所高校在校大学生情商教育的现状调查与采访结果,文章认为“双创”时代湖南高校应在基于情商培养的基础上改革现有的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3.1 提高情商类课程的教学课时比重

“双创”时代呼唤“双创”人才云集与发展。高校作为人才培养阵地,基于加强情商培养的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改革则显得尤为重要。当前,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要与当今“双创”时代要求相适应,以现代人才观、质量观和教学观为指南,在加强学生智商教育的同时,要格外注重学生情商能力的培养。具体而言,高校应通过提高情商类课程的教学课时比重,提高情商类教学内容在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地位,引导教师与学生对情商能力认可程度,可有效地提高大学生情商及创业情商、会计情商、审计情商、管理情商等其他各种职商能力。

首先,高校应当将情商教学课程纳入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中,切实开展大学生情商训练计划,设立创业情商、会计情商、审计情商、管理情商等专业核心课程,课程学时合理且足够。其次,在具体实施教学中,教师对学生定期开展情商教育培养的实训活动,并对教学效果进行检验等,使学生意识到创业各种情商能力的重要性。最后,高校在各种课程期末考核中,可以设置情商能力的考核环节,达到检测学生情商水平的高低,从而有针对性地修订来年的情商教学与能力培养计划,达到提高学生情商水平的目标。

3.2 提高情商类师资教学水平

在科学设计基于情商培养的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后,提高情商类师资教学水平成为关键之举。教师是情商培养的核心力量,高校可以通过科学引进与自行培养两种方式来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在湖南省内高校,情商类师资主要由有招生就业创业中心、辅导员、专业教师组成,他们在引导学生成长成才、学习能力培养及情商素养提高等方面起到了很大的指导作用。但相对来讲,以上教师相对缺乏专业教学与实训经验,建议通过各种合作平台来提升情商师资教学水平。如湖南工商大学在2018年与湖南湘江新区合办“创业就业学院”,邀请优秀创业校友和企业、商圈和工业园的领导专家等对师生进行培训,从而提高学校情商类师资教学水平;南华大学以创业孵化园、工业园区等创业基地作为创业环境,提升情商教师队伍教学水平;湖南科技大学与湘潭经开区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成立了校地合作的创新创业孵化基地,与湘潭大学生科技创业园等社会资源进行合作,力求共建创新创业项目聚集地,不断提高创新创业导师情商教学水平。以上举措效果明显,在省内各高校已进行推广。

3.3 创新情商教育教学方法

在情商理论课程与实训教学的过程中,一是教师要紧密结合学生的兴趣、性格和气质特点,合理地对学生进行委屈挫折、情绪控制、应急管理与智慧沟通技巧教育,提高大学生成长过程中自我激励、人际交往、情绪管控与社会适应等方面的情商能力。二是教师要擅长运用情景案例教学、问题导向讨论、分组辩论与评价以及个案辅导等手段实施情商教育,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引导学生积极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与教师有更多的互动,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三是高校要有效结合情商培养与“双创”教育案例,充分利用高校资源,如大学生创业就业指导中心、创新创业基地等,使大学生有机会进行较为完整的模拟商业活动,这既能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提升情商素养水平,又能够通过实际行动真实地展现大学生自身管理能力和情商能力差距,从而有利于教师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教学引导,切实最大限度地提升大学生情商的水平。

3.4 完善大学生情商教学体系

为加强企业(公司)的有效治理,社会需要高情商、高智商的综合型、创新型管理人才。学校、教师和社会都应注重对大学生情商的教育,引导与培养大学生具备良好的自我激励、乐观自信、顾全大局以及能有效进行情绪控制、沟通应变能力强,具备能战胜逆境的决心与坚韧不拔的品质。因此,基于加强情商培养的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需要,高校应考虑建立一套完整的情商教学体系,包括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与创新创业教学。

3.4.1 理论教学体系

在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中,要合理设置创新创业版块与学分,并开设情商类代表性课程,如创业情商、会计情商、审计情商、管理情商和其他相关情商类专题课程或讲座、大学生职业生涯设计与规划、商界名人奋斗历程的专题课程或讲座等。通过开设以上课程与讲座,一是让大学生掌握基本的情商的理论,认识到情商培养的重要性;二是可以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提高他们的受挫能力,使学生在创业遇到阻碍和压力时能够从容应对,能够正确调控自身的情绪,提高人际沟通能力;三是让大学生以商界名人为榜样,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进一步增强学生自主提高情商素质的动力。

3.4.2 實践教育体系

根据教育部引领新建本科高校走应用型人才培养道路的政策导向,在大学生情商能力的培养中,实践教育的训练必不可少。首先,高校要加大学生的校内外实践教育,如可借助大学生社团组织在校内开展情商类相关竞赛与学习活动;可利用寒暑假社会实践活动来组织大学生到校外创业一线进行观摩和跟班实习,体会工作岗位或创业者在创业过程中的创业经历;通过具体实训基地采访调研活动,让大学生实地学习优秀员工的工匠精神,学习企业一线员工的沟通技能、情绪管理的能力以及管理的人格魅力,督促学生在实训中认真体会与查找自身情商能力方面的不足,以加强自身创业情商、管理情商或其他情商素质的培养。

3.4.3 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双创”时代,很多学生还不敢选择创业的原因在于创新创业意识缺乏与创新创业能力不够,没有积极性。学校应当成立由相关部门领导和创业成功人士、商界精英等人员组成的大学生自主创业指导委员会,出台相关的政策和文件,加强对学生创业情商教育的引导。鼓励大学生通过开设学生自主经营、自主管理的创业基地,设置创业工作室,开办模拟公司,组织引导学生到社会创业一线进行实地操作,让学生感受创业的艰辛,经受挫折的打击,尝到失败的滋味,同时也体验成功的喜悦,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创业技能,锻炼他们组织协调、人际交往与管理决策等能力,又可以激励学生勇于创新创业,对学生情商管理与情商能力塑造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总之,“双创”时代的到来,高校应当将情商培养与专业知识教授、“双创”教育充分结合起来,通过情商培养来深化“双创”创业教育,两者有效地结合将会带来更好的教学效果;高校还应当尝试打破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积极采用一些创新性的教育方法,将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充分结合,在课程教学中丰富学生对创业情商的理论认识,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情商管理能力,从而真正提高学生的整体情商水平。

参考文献:

[1]朱元双.基于加强情商培养的本科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研究[J].湖南商学院学报,2014(12):100-104.

[2]崔旸.双创驱动下的辽宁省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6(20):41-45.

[3]夏玲,杨永超.关于高职学生创业情商培养的若干思考[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6(5):15.

[4]李志义.对素质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认识[J].中国高等教育,2013(3):10-12.

[基金项目]2017年度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双创驱动下湖南高校本科生‘创业情商培养研究”(项目编号:17YBA245)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刘胜辉(1980—),男,湖南株洲人,硕士,湖南工商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创业理论与高等教育。

猜你喜欢

双创人才培养
高淳区以侨联双创基地 助推“双创”孵化成长、孕育未来
“双创”浪潮方兴未艾
圆梦星之火,助力“双创”加速跑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速录专业 “三个一” 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