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营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工作探析

2020-10-12陈枢华

中国市场 2020年22期
关键词:财务风险民营企业管理

陈枢华

[摘 要]民营企业作为我国私有企业,它的经营发展对我国的经济发展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但就目前的民营企业发展现状来看,还存在一定的不尽如人意现象,究其原因是因为民营企业的相关职能人员以及財务管理者对财务风险管理工作存在一定程度的认知不足。文章结合民营企业财务管理现状,对民营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工作进行探析,同时也提出相应的整改意见,以期对需要相关资料的人士提供一定帮助。

[关键词]民营企业;财务风险;管理

[DOI]10.13939/j.cnki.zgsc.2020.22.165

在民营企业发展和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财务风险,具体的财务风险是指在企业的财务管理中,在每一处管理细节中均会出现财务所反映的客观结果同财务预算管理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这种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财务现象,会给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济运行带来一定不利影响,进而限制民营企业健康运营和可持续发展,因此应引起民营企业经营者的高度重视。

1 民营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工作探析

(1)财务人员的风险意识淡薄。民营企业由于经营模式相对较小,而且又普遍具有家族性的特点,这些情况的存在致使民营企业较国有企业在管理方式方面存在着一定的不足。首先是民营企业财务人员对财务风险管理意识的淡薄,受传统财务管理观念影响,民营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对财务的管理理念还不能做到与时俱进。这种管理模式造成了民营企业财务管理者的财务风险意识较为淡薄,有相当一部分民营企业对财务管理工作的风险性并没有真正意识到。其次是民营企业家族管理,亲情高于制度,政出多门、令出多头,实际工作中会让财务及其他等中低职位的管理者无所适从,遇到素质不高的家族管理团队,规章制度往往形同虚设。

(2)财务管理机制有待完善。民营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最主要同时也是最基础的环节就是对财务管理机制的有效建立,这样才可以让企业的财务管理者在管理工作中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同时有效避免企业财务管理的风险。但就目前的民营企业现状来看,有很大一部分民营企业是家族式的,还有一部分企业是多方合作经营模式,这种情况就造成了民营企业的财务经营管理机制具有一定的不完善性。也就是说,大多数的民营企业在财务管理方面,缺乏合理、系统、完善的财务管理机制。对于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人员也只是对企业的财务收支情况以数字和表格的形式进行呈现。一般说来这种简单的记账方式,难以对企业的健康有序发展提供帮助。

(3)财务风险反馈机制不健全。对于民营企业来说,在建立健全相应的财务风险管理机制后,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应对财务风险的反馈机制进行健全和完善,这才是保证民营企业良性发展的有效措施和手段[1]。但就目前的民营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现状来看,不仅仅是财务风险管理机制不够完善,企业的财务风险反馈机制更是缺乏。由于反馈机制的不健全,从而使企业对存在的问题无法进行有效的总结和反思,进而影响财务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2 民营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工作对策

(1)强化财务人员的风险意识。民营企业应从选拔优秀的、具有良好财务核心素养的人员开始入手对财务管理工作进行管理。应对财务管理者进行有效考评,并且通过企业核心管理领导班子的认可后,该财务管理者才可以正式上岗。企业应对财务管理者进行风险意识的强化性培训。由于市场经济具有发展变化的不确定性,因此企业相关职能人士在结合企业自身发展规律的同时,也应对市场变化规律的不确定性进行动态监控,将两者进行有机结合,对企业财务方面需要面临的风险进行及时调整,并使企业的财务管理者对其进行充分认知,从而才能使财务管理者对企业的财务风险进行合理规避。同时,企业的财务管理者还应具有善于发现和捕捉市场变化的能力,要做到与基层的工作人员进行充分的沟通;还应积极学习财务管理工作的相关理论知识,利用互联网对当前最先进的财务管理理念,以及如何有效规避财务风险的相关资料进行学习。并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情况进行有机整合,从中找出一定的规律,再结合企业自身的发展现状,从财务专业工作者的角度制定出一套企业有效规避财务风险的合理方法。民营企业控制人或管理者一定要清楚地认识到民营企业的家族式管理弱点,在初创、成长、成熟的时期尽早尽快完成企业制度化建设,营造制度面前人人平等的管理氛围。

(2)建立健全相应抵御财务风险机制。民营企业在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方面均与国有企业不具备可比性,因此就更加需要企业有一整套系统完善的抵御财务风险的机制,这在一定程度上来说对企业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甚至关系到企业能否继续顺利发展[2]。其一,应抓住为企业带来财务风险的重要因素,对这部分风险因素进行重点研究,并结合当下市场发展规律进行理性分析,结合企业自身实际制定风险防范的具体措施,有效降低企业的财务管理风险。其二,学习借鉴大型国有企业,或者大型私有企业对财务风险管理的制度和机制,扩大与这些企业及管理先进的同类企业的交流学习,确定对标企业并进行学习,适当参与社会专业机构培训,将学以致用相结合,形成适合自身成长发展的财务风险防范制度。其三,财务风险是必须存在的,也就是说再健全和完善的财务风险抵御机制也不可能应对所有的财务风险,因此在企业真正遇到财务风险的时候,财务管理者应具备可以当机立断做出就目前的情况下最适合企业有效规避风险的临时性风险防御机制,从而帮助企业有效规避风险。上述三种方法可以有力推进民营企业建立系统完善的抵御财务风险的机制,而这其中第三点是最为关键的环节,财务管理者应在牢记前两点的基础上,对第三点也就是自身的变通能力进行有效提升。这就要求财务管理者具有相当灵活的反应能力。

(3)完善财务风险反馈机制,有效总结反思。在民营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工作中,完善企业财务风险反馈机制,进而对企业在财务中遇到的风险进行有效抵御,同时企业财务管理者也应对已经发生过的财务风险进行及时的总结和反思。只有这样才能更加清晰地对企业内部的财务形态有一个认知,进而可以更好地助力企业实现健康持续发展。其中具体的做法应为企业的财务管理者应将每次企业在生产经营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有效记录,并将这些记录制作成电子信息档案进行存档,作为企业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应定期组织企业的财务管理者乃至整个企业的员工进行学习和讨论,只有这样详细而认真地面对问题,才会使问题更容易得到解决,同时也可以有效避免今后会犯同样的错误,也就是说同样的错误不应该犯两次[3]。而且,民营企业的相关职能人员还应结合我国大中型国有企业,或者大中型私有企业曾经出现过的财务风险问题进行学习,并且还应结合财务风险发生的前因后果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进而将这些分析成果变为己用,规避财务风险。这种对大型中型国有或者私有企业已发生的财务风险的学习,会提升民营企业财务人员的财务核心素养。财务人员的职业特点和社会对财务人员形成的共识:财务人员都比较实在。因此,财务人员在履职中一定要实事求是,坚持原则,为了让主要管理者引起重视,甚至不惜几经反复,更有甚者被误会,但只要财务人员秉承一心为公、一心为企的执念,最终会得到理解和认可,为企业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个人价值得到提升。

3 结语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财务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可以有效保证民营企业的高效可持续性发展。因此,民营企业的相关职能人员,应注重对企业财务管理者进行财务专业素养的提升,并应辅助财务管理者制定出系统完善的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制度,从而展示出民营企业的风采,并为国家创造出更大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实现民营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推动民营企业健康、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廖海姗.强化民营企业财务管理的对策探析[J].商讯,2019(27):31,33.

[2]何云兰.探析新形势下民营企业财务管理新思路[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30(6):80-81.

[3]刘芳,曹巍魏,边瑞.探析民营企业财务管理中内部控制工作强化办法[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8(11):215-216.

猜你喜欢

财务风险民营企业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
寻租、抽租与民营企业研发投入
2014上海民营企业100强
民营企业关工委“五抓”出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