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临空经济促进中小城市产业转型发展研究

2020-10-12梁冰

中国市场 2020年22期

[摘 要]当今经济社会发展日新月异,新时代的中小城市迎来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机遇,在不同类型城市和机场分析对比基础上,通过建立和依托支线机场,大力发展临空经济,可以逐步淘汰传统高能耗低产出、低附加值产业,尽快实现高质量的产业转型和升级,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走上良性可持续发展之路。

[关键词]支线机场;临空经济;产业生命周期

[DOI]10.13939/j.cnki.zgsc.2020.22.055

2019年我国GDP将突破14万亿美元,人均GDP将达到1万美元,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时代,党的十九大报告要求“建设现代经济体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目前正是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结构优化的关键期,地方经济加快产业的转型升级和实现高质量发展势在必行。国家在“十三五”期间将要建设260个干线机场,500个通用机场,对于地方中小城市来说,这是一个继港口、铁路、高速公路之后的又一个重要发展机遇,依托支线机场和通用机场建设,大力发展临空经济,可以促使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逐步淘汰传统高能耗低产出、低附加值产业,尽快实现高质量的产业转型和升级,甚至弯道超车,成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火车头。

1 临空經济的特征与优势

临空经济依托机场形成,也叫“机场经济”“空港经济”,能够吸引高精尖和知识密集型产业,可以通过技术迁移、资金融入等方式带动产业升级、产业转型和产业聚集,其在不同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有不同内涵和定义,是一种动态发展的新经济模式,根据以往学者研究成果和本文研究需要,在这里将其定义为“依托机场直接服务于航空及相关集聚产业,在航空港及周边区域形成产业集聚的新兴经济模式”。

不同研究角度可以发现临空经济不同的特征与优势,本文主要研究临空经济和中小城市产业转型升级,因此,在临空经济具有的不同特征中,在这里主要分析其产业集聚效应这一明显特征与优势。临空产业集聚效应需要围绕机场形成和发展。

1.1 围绕机场可加快形成航空航天类产业集聚区

同航空航天直接相关的机场设施资源和生产、制造活动将会围绕机场周边地区迅速形成并发展,主要包括航空物流与制造、航空运动和旅游等。机场将成为这些产业生产活动所需物流链上的重要节点。航空相关服务产业是为航空物流与制造业、航空运动和旅游等提供服务的产业,其目的是提供一系列保障服务和增值服务,主要包括飞机零配件、机务维修、航空运动培训、旅游观光、农业航空等服务型产业,其发展和航空物流及航空制造业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如果没有航空物流、飞行器制造等,相关服务业也将不复存在。

1.2 围绕机场可加快形成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全面进入要求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参与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更明显,突出表现就是分工和市场更细化,市场个性化需求增多,互联网模块化生产模式异军突起。为了在全球范围发挥比较优势,降低成本和不必要的资源消耗,产业链在世界各地呈现不同分布和集聚效应,在生产过程,零配件产自全球不同区域,然后集中在指定地点进行装配。从这里可以看出,产业链各环节已经分离且分布在不同的区域,远距离运输成为企业今后参与全球分工合作生产的必要条件,这就对航空运输和物流有了新要求,企业必须考虑运输成本问题,因此,这就客观上引导各类产业向临空经济区集聚。以知识经济为代表的高精尖和高附加值产品往往具有生命周期短但更便于航运的特点,这类产品对时效性要求极高,否则市场上会很快出现竞争品和替代品,速度是这些产品市场竞争成败的关键,因此,这些产品一般都会首选航运,这就加速了相关产业向临空经济区的集聚。

1.3 航空间接关联产业加快形成集聚效应

围绕机场及周边区域建设与发展,前面提到的已经形成集聚效应的航空核心产业,将会逐渐产生大量物流、客流、资金流和信息流,这又会促使旅客、企业员工、周边原住民和移民等对吃穿住行、休闲文娱、教育科研等产生巨大需求,为了满足这些间接产生的需求,从而导致餐饮住宿、会展金融、航空运动、文娱消费、教育科研等航空间接关联产业也在临空经济区集聚。

一旦形成临空产业集聚区,那么将会对所在区域和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和转型升级产生巨大辐射力,进而不断促进各种生产要素在临空经济区和所在城市之间流动,带动地区产业转型发展和升级换代,从而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2 支线机场区域临空经济特征

常见机场分类中,有大型城市的枢纽机场,也有中小城市的支线机场和通用机场,目前我国对支线机场的分类和定义并没有明确规定,有的学者按照机场运输吞吐量理解和划分,有的按照机场功能和重要性划分,文章依据《民航总局关于促进支线航空运输发展的若干意见》,将年吞吐量小于500万人次的民用运输机场划分为小型机场,这类支线机场占比超过70%,研究这类机场的特征对中小城市及临空经济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不同机场的临空经济特征明显是不同的,位于北京、上海、广州、武汉、郑州、西安等大城市或者说是都市群的往往是枢纽机场,如长江中游、长江三角洲、中原经济区、北部湾、关中平原等地区,这些地方经济成熟且发达,人力资源充足,临空产业具有高精尖和高附加值的明显特征,而位于中小城市的支线机场,地理位置大多处于偏远的腹部地区,这些地方经济相对欠发达,人力资源匮乏,对于高精尖和高附加值的产业没有吸引力,大多是劳动和资源密集型产业,如图1所示。

3 中小城市支线机场临空经济定位

同属区域性中小城市,但有的城市发展较快,区位优势明显,各种资源丰富,人口多,GDP规模大,三大产业结构更合理一些,而有的城市发展较慢,交通不便,各类资源匮乏,人口处于净流出状态,GDP规模小,如图2所示。这个时候必须根据自身发展实际情况和优势特色,调整航线和临空产业布局,一方面取长补短,形成发展合力,解决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中的瓶颈问题;另一方面还要扬长避短,鼓励支持部分优势特色产业先行发展,形成一批以点带面的示范企业和产业群。

4 中小城市基于临空经济的产业发展策略

生命周期这一概念来源于生物学,一般指的是生命体经历出生、成长、成熟、衰退、灭亡的全过程,美国学者在20世纪50年代将该理论运用到市场营销学并取得成功,后来众多学者又利用该理论开展产业的生命周期研究,一般情况下,将产业生命周期划分为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在此,利用该理论分析研究中小城市基于临空经济的产业发展策略。

4.1 初创期策略

临空经济随着支线机场建设和城市化进程而产生,这时的临空经济以航空物流为主,辅助以刚性产生的航空服务业,经济规模小,形式单一,资本短缺,经济积累少,传统产业和临空经济契合度低且关联性弱。这个时期的发展策略要在加快建设基础设施的基础上注重稳扎稳打,结合地区先天优势和特色,按计划分批引进产业进驻,主要包括加工装配、电子信息、仓储转运等产业,典型例子要属爱尔兰香农机场,其依托北美—欧洲航线重要地理区域优势,客流量非常充足,但是由于遠程大飞机的普及应用,导致香农机场一度衰落,爱尔兰政府及时改变机场发展策略,大力发展围绕机场的自由贸易区,经过几十年发展,贸易区和机场形成良性互动发展,也带动了整个区域的经济转型升级发展。

4.2 成长期策略

这时期的临空产业得到进一步发展,机场和城市外围基建更完善,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制造业加速建立和发展,一些附加值高、时效性要求强的产品面世,对供应链和航空物流要求更多,机务维修、货物集散、餐饮住宿等逐渐成为临空经济重要构成。这个时期需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逐步升级改造传统产业,一方面需要政府政策的支持和鼓励,建立新的财税优惠体系;另一方面需要引导原有和外来企业主动参与,吸引更多资本聚集,推动产业多元化发展和结构优化升级。

4.3 成熟期策略

经过前两个阶段发展,这时的临空经济集聚区产业规模扩大,布局合理,“铁公机”立体化交通形成,生产要素加速聚集,所在区域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所有产业继续向提升效率、降低成本进行优化,金融、法律、信息、教科研等现代服务业加快布局。在该阶段,所在区域政府应根据传统优势,立足发展实际,从长远考虑并进行规划和布局,吸引优质资金、优秀人力资源、现代产业链等,不但能进来还能留得住,重点扶持一批重点项目做大做强,做特做优,形成产业发展龙头效应,建立集教科研、生产制造、立体运输、文化娱乐等一体的产业集聚系统。

4.4 衰退期策略

这个时期的临空产业和人口高度集中,诸如物价上涨、恶性竞争、交通拥堵等一系列经济和社会问题涌现出来,一批竞争力较弱的企业倒闭或者选择迁出,导致集聚区经济效益开始降低并恶性循环。相应的,政府应立足已有优势提前做出判断,从以往的模仿借鉴到走上自主创新,之路必须依托航空运输及相关产业,深挖特色与潜力,从文化旅游、商旅办公、教育科研、医疗休闲等角度出发进行引导和布局,进行高端化和多元化升级发展,合理配置各种生产要素,尤其要注意人才资源的培养与引进。

5 结语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中新技术新模式的不断产生和应用,世界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工业4.0”和“中国制造2025”是代表这一发展趋势的典型,中小城市的转型发展过程中机遇和危机并存,临空经济将会为这场变革提供有效助力。

参考文献:

[1]贾婷婷.中国支线航空:“且行且向好”[J].大飞机, 2017(3).

[2]栾迪.民航运输业与区域经济互动关系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 2015.

[3]夏传勇, 蒋依丽. 我国支线机场的发展现状与未来[J].大飞机, 2015(3).

[4]张杨茗媛.支线机场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协整及因果关系分析[D].南京: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8.

[5]练振中.临空经济轮——基于对区域统筹发展问题的思考[D].北京:中共中央党校,2011.

[6]申振东,徐方方.我国支线机场助力地方经济转型发展机理研究[J].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9(10).

[7]杨云鹏,樊重俊,申瑞娜,等. 世界机场可持续发展史对中国机场的启示[J].黑龙江史志,2014(17).

[基金项目]安阳市科技发展计划重点推广与研发专项“建设临空经济与区域物流推进经济发展结构性调整”(项目编号:安科〔2018〕66号(第130项))。

[作者简介]梁冰(1981—),男,河南濮阳人,硕士,安阳工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区域宏观经济和物流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