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根据北魏前期墓葬文化的发展探讨民族融合

2020-10-12王建敏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0年14期
关键词:民族融合发展

王建敏

摘 要:北魏建立之后,仿照汉晋建立王朝。迁都平城之后,北魏文化呈现出胡汉融合的现象。通过对北魏前期的墓葬的装饰艺术、随葬品、墓葬形式等方面总结北魏前期墓葬文化发展的特点,进而根据北魏前期墓葬文化特点及情况对民族融合进行探讨。

关键词:北魏前期;墓葬文化;发展;民族融合

各个时期墓葬品都会反映出当时朝代政治、生活的特点,其也是各朝代文化发展的结晶。研究北魏前期民族融合,可从当时的墓葬文化来入手,因此,可依据北魏前期墓葬装饰艺术、容器的形状及色泽等方面和各民族墓葬品对比,以此探讨民族融合。北魏前期发展中,民族融合获得较大发展,其和周边民族有很深程度的融合。

1 北魏前期墓葬类型

北魏政权有一定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都城的变迁上,尤其是历史发展与地域变迁有很大的关联。因此,本文把北魏的文化特征分成前期与后期来进行比较。前期是盛乐、平城时代,长达一百多年,此期间是鲜卑拓跋部的政治及经济重心,其周围也分布了很多的北魏墓葬文化遗迹;后期属于洛阳时代。北魏前期墓葬文化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由此来研究民族融合,更具历史意义①。

1.1 墓葬装饰艺术

墓葬装饰主要是棺板及壁画的漆画占主导,北魏前期的墓葬是以山西大同所发掘的墓葬为主,主要有:湖东北魏一号墓、沙岭北魏壁画墓及司马金龙墓等,其中湖东北魏一号墓的挡板、侧板、棺床及棺盖等部位绘有人物形象画、联珠圈纹等,画中的童子发式与鲜卑族特色一致,人物所使用的饮器与鲜卑族人使用的一致;沙岭北魏壁画墓上绘有男女主端坐并由侍女侍奉宴饮的图画,还有车马出行等图,其人物服饰及活动均与鲜卑族游牧文化有相同的地方;司马金龙墓上绘有孝子的图画,同时绘有主人在榻上坐、侍女、车辆、牛马等图,此类型墓上的人物所着服饰特色与鲜卑族服饰一致。以上发现均显示,北魏时期大部分墓葬的装饰文化保留了鲜卑族生活的特点,同时也增加了儒家文化中孝子的人物形象及榻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反映出胡汉民族文化交融的现象。

1.2 随葬品

某一时期的墓葬文化可以通过随葬品器件类型及相应的组成部分来发现。这一时期随葬品器件的组合改变,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汉族及胡族在民族融合中所发生的改变。自北魏建立后,就受到汉族的影响,无论是墓葬形制还是随葬品组合,北魏拓跋鲜卑族都借鉴了部分汉族墓葬的形式、随葬品等特点。北魏建立前期,鲜卑族随葬品通常是手工的陶器、石器、木器、骨器、金银器及铜铁器等,所有随葬品均可反映出鲜卑族原始生活及游牧民族的特色,北魏建立后,鲜卑族通过“离散诸部,分土定居”、广泛推广农业生产等政策,由原来的游牧生活转向了定居生活,并在生活方式及经营的模式上模仿并吸收汉族文化。由随葬品可见,北魏建立前后鲜卑族在这方面的变化比较明显,制造陶器的方式从手工制作转变成轮制,优化了制作的形式并使陶器的造型更加优美。鲜卑族主要的生产工具依然是铜铁器,并一直存在。总之,从随葬品的变化也可以看出北魏时期胡汉民族的融合。

1.3 墓葬形制

北魏前期墓葬的形状均为长方形,形制可分成四个类型:竖穴土坑、竖井墓道土洞、斜坡底墓道土洞及斜坡底墓道砖室墓。在北魏前期,几乎所有墓道均为长方形,其墓葬的形制和鲜卑族有很大的差别,鲜卑族的墓葬主要是从土圹墓逐渐发展为土洞墓及砖石墓,由此可看出,其墓葬形制已经被影响。不过,从中还可以发现,鲜卑族墓葬形制也保留了很多本民族的特色。就墓葬形制来看,鲜卑族的墓葬通常为梯形墓室,该墓葬形制于北魏后期得以应用,在北魏后期的墓葬形制中,存在梯形及长方形墓圹的情况,此现象表明,北魏同样也受到汉民族文化的影响,两者的民族文化和习俗等已经逐渐融合。①

2 容器

2.1 陶器

早期,鲜卑族的陶器主要是壶陶及罐陶,在制作时,壶口主要采用的是平沿束口型,其中有敞口矮颈壶及平沿束口颈壶。北魏的司马金龙墓与宋绍祖墓内有很多明器及陶俑,在鲜卑族的墓葬中仅有石雕武士俑。北魏司马金龙墓与宋绍祖墓中出土了很多随葬俑,其中有镇墓勇士及镇墓兽而构成的镇墓俑,有牵马俑、牛马车辆及铠甲步兵俑等所组成的出行仪仗俑,有乐舞俑及侍女俑所构成的吟唱俑,还有厨具及猪、牛、羊俑等所构成的庖厨俑。北魏的司马金龙墓内,武士俑的战服与汉族服饰特点一致,其造型均是穿宽袖长衣和足靴的武士俑,宋绍祖墓内人俑服饰及面饰也与汉族相似,如女俑的发髻种类以及造型和妆容,均与汉族特点一致。所有陶器特点均展现出鲜卑族与汉族的融合。②

2.2 金属器及其他

鲜卑族早期的墓葬中会有很多金属器,北魏早期墓葬大部分属于器具,只有很少的金屬器,而鲜卑族墓葬金属器中多以铁铜器存在,就连墓棺封合器也都使用的是铁钉及铁棺环。但北魏早期的墓葬中随葬的主要是陶器,墓葬内有很多种类型的陶器。到了后期,北魏墓葬中出现部分金属器,而鲜卑族的墓葬品中不但有金属类器具,还存在部分含有北方特点的陶制品,此研究结果表明,胡汉民族已经出现融合的情况③。

3 民族融合

在我国的历史记载中,影响最大的一次民族融合当属魏晋南北朝期间,自东汉灭亡再到北魏对北方地区进行统一的两百年里,汉族与周边各民族的融合程度已经较深。鲜卑的拓跋部进入到中原地区,属于民族融合进程的延续及深化。在此融合的进程内,最为简单、激烈的办法就是使用武力,这也是原始游牧民族最有优势的方面。自西晋灭亡、五胡乱华发展到北魏对北方统一的实现,一直都在使用武力将汉族与周边各民族实现融合,这样的融合比较被动,属于历史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副产品。造成此类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社会发展的失衡,要打破这样的失衡情况,需要使用武力来对其进行冲击。形成统一的局面后,民族的融合就开始转变成游牧民族向农耕民族的学习和借鉴,胡汉文化在此进行碰撞、交流及融合便成为民族融合的重中之重。北魏属于落后游牧民族,其民族的管理主要由统治者操控,在统治过程中,胡汉民族间的关系变得更加紧张。游牧文化和农耕文化之间的冲击不但体现在军事政治中,更从社会文化的发展中展现出来。对于学习者和研究者而言,不仅在历史记载中体现,更全面、生动地展现在其所遗留的文化中④。

就上述墓葬的几方面而言,北魏前期阶段的胡汉民族墓葬文化有较大的差异,这一阶段的两个民族融合处于比较浅的层次。此阶段的民族融合主要体现于北方少数民族在军事上征服汉族,在这种情况下的文化交流属于被动且次要的。后来,政权得以巩固,胡汉文化的彼此学习和吸收成了当时民族融合的关键。此外,当时北魏前期的政权中心地与中原汉族的文化核心地距离较远,因此,受到汉族文化的影响比较小,这也成为北魏孝文帝决定迁都的主要原因之一。但是,迁都到洛阳之后,当地的鲜卑文化也极其盛行。鲜卑族的墓葬形制变化说明了北魏在模仿及吸收魏晋汉族文化上达到一定的层次,而随葬品和墓葬装饰的区别说明了这样的程度还会更进一步。北魏前期胡汉民族融合初始阶段,鲜卑民族的文化占据主要地位,其主要原因是军事政治的强权,直接影响了汉人的墓葬文化。例如,宋绍祖墓及司马金龙墓内,很多陶俑都有非常明显的胡化特征。政治势力的强大会影响文化的地位,但是,汉民族文化的优越性也会在之后的民族融合中展现出来,文化的强大主要是由其生命力及包容性所决定的,超强的生命力及广阔的包容性才会使之不被取代或者淘汰。

猜你喜欢

民族融合发展
浅析秦汉到魏晋南北朝印章艺术风格变化的原因
区域发展篇
普通话是我国民族融合的产物
元代科举中实行民族倾斜政策的原因分析
图说共享发展
浅谈古代少数民族改汉姓
图说协调发展
图说创新发展
教师发展
论少数民族文化保护政策对图书馆馆藏资源建设的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