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千年传承界首彩陶

2020-10-12卢群山

神州·上旬刊 2020年10期
关键词:传承与创新发展现状

卢群山

摘要:界首彩陶烧制工艺传承于唐宋时期的民窑,其历史悠久,有独特的工艺特点和艺术风格,是我国传统手工技艺上一朵奇葩。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冲击导致界首彩陶失去了原有的生存环境和文化土壤,作为一名界首彩陶手艺人,传承这门手艺不仅是个人的责任,同时也是家族的责任,更是社会的责任。本文通过分析界首彩陶的发展及现状,提出了几点关于传承与创新的建议。

关键词:界首彩陶;发展现状;传承与创新

一、界首彩陶的发展及现状

界首彩陶是我国“四大彩陶”之一,距今已有千年的历史,界首彩陶在继承唐三彩的釉色之上并与之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同时在界首剪纸、木板年画和戏曲的基础上又融合了自身特点融会贯通的形成了独具风格的艺术表现形式。界首彩陶烧制技艺初创于唐朝,经过千年的传承与发展,尽显精绝魅力,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界首彩陶的烧制技艺具有非常明显的地域特色,这与其特有的制作原料和当地的人文环境有着莫大的关系,因此界首彩陶具有浓郁的地域民族特色,具有历史底蕴的同时又极具地域特色。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界首彩陶烧制工艺却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在当前的市场经济变革形势下,以及人们审美观念的变化下,界首彩陶市场低迷,生存状态堪忧,亟待传承创新与产业开发。在深度调研走访基础上,有针对性且切合实际地从艺术层面、文化层面和产业层面提出界首彩陶走出当下困境并实现创新发展的路径,在为地方政府和企业行业提供决策参考与启示借鉴的同时,以期待界首彩陶当代崛起与未来之可持续性发展。[1]目前界首彩陶的生存发展现状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一是界首彩陶作品单一,没有市场竞争力与优势,并且营销方式传统,因此其生存环境受到了极大的挑战;二是界首彩陶烧制技艺面临着后继无人的窘境,这让界首彩陶的传承动力匮乏,后备力量明显不足。

二、界首彩陶的传承与发展

在当今社会环境背景以及主流价值追求的影响下,要留住界首彩陶的根脉,使其不发生变异,保护和传承其在材料、工艺和内涵等方面的传统特质尤为重要。[2]结合界首彩陶的生存现状来看,要解决界首彩陶烧制技艺的传承与发展必须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政府应当加大对界首彩陶烧制技艺等传统手工技艺的保护。因为界首彩陶具有浓郁的地域文化特色,因此当地政府需要十分重视并且时刻关注界首彩陶等传统手工技艺的保护和加强产业化道路的探索,加大对界首彩陶传承与发展的扶持力度。从组织层面对界首彩陶的传承形成强有力的支撑,将界首彩陶打造成特色“地域特色名片”,让界首彩陶从安徽省走向全中国迈入全世界。界首彩陶历史悠久,是十分宝贵的文化财富。可以通过成立相应的博物馆、保护协会等组织和场所对界首彩陶进行大力抢救挖掘,为传承和发展提供场所。以文化软实力为城市注入文明,从而带动城市的发展。同时也要加强对传统手工技艺的艺术交流,让中国乃至世界领略到界首彩陶的艺术魅力。其次针对传承人的继承方面,教育要从娃娃抓起,转变父母只重视孩子素质教育而忽略对传统文化尤其是传统技艺培养的观念,针对从事制陶工艺艺人的子女们要多给予鼓励和支持,培养出优秀的制陶接班人,在培养他们兴趣的同时,也要重点加强传承重要性的阐述,从保护传统文化出发,鼓励传承人在传承的基础上不断的推陈出新,精益求精,大胆的进行创新。

三、界首彩陶的创新

界首彩陶烧制技艺作为安徽省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蕴蓄着极为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以及特有的工艺语言。随着社会发展步入新时期,界首彩陶传承与发展进入瓶颈期,亟需升级转型来适应当代文化发展的新常态。以界首彩陶为立足点,以文化创意为视角,通过对界首彩陶的发展脉络、传承现状进行分析总结,并结合实际,找寻其转型发展的新路径,以促进界首彩陶在新时期下的可持续发展。[3]笔者作为地道的安徽界首人,自幼便跟随父亲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刀马人”戏剧人物、三彩刻花创始人卢山义先生学习制作彩陶的全部过程。卢氏界首彩陶烧制技艺是从祖辈传袭下来的,因此笔者不仅肩负着传承的重任,在传承的过程中也肩负着创新的重任,通过不断的结合绘画等其它技艺和结合时代的需求,在此基础上不断的进行创新。笔者从1963年开始便跟随着著名的画家韩美林先生学习绘画,因此在继承传统技艺的基础上,也对烧制工艺进行了新的尝试和调整。同时为了追求更加出色的界首彩陶整体效果,笔者十分注重塑造作品的线条轮廓,让作品具有协调、均衡和安定的美感。笔者的许多作品的装饰图样都来源于民间戏曲,在其作品中刻画出一幕幕历史剧,具有很强的艺术性和观赏性。笔者所创作的“刀马人”刻花彩陶坛的造型、装饰、烧制技艺得到了专家的一致好评。多年来,笔者设计创作的彩陶作品多次荣获国家级、省级大奖,并被国家博物馆等机构收藏。主要代表作品有:“刀马人”三彩釉下刻花坛、罐,四棱玉壶瓶、葫芦瓶等。笔者作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界首彩陶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安徽省民间工艺美术大师,从学习制作界首彩陶的第一天起,便明确了这份传承的责任,这不仅是个人责任,更是肩负着家族传承的使命。

四、结语

界首彩陶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独特的工艺特点和艺术风格,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丰富的文化内涵。界首彩陶作为我国传统手工技艺的典范,作为极具地域特色的城市名片,这是历史留给我们最为宝贵的财富。虽然在当今时代界首彩陶烧制技艺面临着生存和发展的困境,面临着后继无人的挑战,但是笔者作为一名从事界首彩陶烧制工艺的艺人,时时刻刻肩负起传承与创新的责任,并作为毕生的事业和使命。传承与创新既是我们家族的责任,也是社会的责任。在传承的过程中,还要不断的结合当地的地域特色,经济发展和时代需要进行创新,让界首彩陶这门技艺迸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参考文献:

[1]朱铁军,黄凯.界首彩陶走出困境与创新发展路径研究[J].黑龙江工程学院学报,2018,32(02):73-76.

[2]高峰,许政.界首三彩釉陶的烧制技艺与保护传承研究[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12):131-133.

[3]許政.界首彩陶创意产业化路径研究[J].池州学院学报,2019,33(06):93-95.

猜你喜欢

传承与创新发展现状
试论英语专业教育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
探析电视综艺节目的“传承与创新”
地方广电媒体融合发展中的困境和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