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区域联动中的上海戏曲文旅融合前景探察
2020-10-12刘婷
刘婷
戏曲文旅开发的模式要将历史资源、文化资源、艺术资源有机融合,这决定了戏曲文旅品牌的市场生存能力。在开发的同时,将艺术体验和审美享受深耕进百姓的消费行为中。在现代都市文化语境中传承发展戏曲,建构我们的民族身份和乡土情结。
戏曲艺术沉淀着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与审美追求,长三角是戏曲艺术诞生、传承与创新的重要区域。全力打响“上海文化”品牌,擦亮戏曲这块金字招牌,是上海创建卓越全球城市生活品质,提升全球资源配置能力的重要环节。聚焦上海戏曲品牌文旅融合,提升上海文化符号的标识度和影响力,进一步扩大上海戏曲产业在长三角地区的良好市场效应和社会反响,在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理念中创新,这都是新时代背景下上海戏曲保护、发展和传承的题中之义。
长三角一体化战略中的戏曲联动
我国城镇化建设向大都市圈发展推进是必然趋势,长三角一体化战略的出炉经历了较长的酝酿时间。1982年“以上海为中心建立长三角经济圈”的设想正式提出。2008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建设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2018年《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出炉,明确三年一体化任务。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宣布“支持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并上升为国家战略”。2019年5月《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出台。《纲要》的出炉和示范区的揭牌,意味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迈入新的征程。
文化部《“十三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提出,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应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国家加强对戏曲传承和发展的顶层设计,不断加强对戏曲传承工作的扶持,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上海戏曲品牌建设在全国发展的大格局和长江三角洲区域发展的总体部署中推进,努力在戏曲文旅融合的视野下挖掘戏曲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2018年6月,上海市文聯联合江苏省文联、浙江省文联、安徽省文联共同组建“长三角文艺发展联盟”,推动长三角地区文艺资源的挖掘和运用,形成资源互补、协同创新的合作机制。同时,“剧荟江南—新时代长三角戏剧联合发展论坛”暨四地剧协战略合作联席会议,共同总结长三角戏剧界的合作经验,探讨未来发展模式。现场签署了《新时代长三角地区戏剧发展战略合作备忘录》,在戏剧资源共享、平台共建、合作共赢方面就战略合作达成共识,力图打造区域联动工作模式、互动交流展示平台、戏剧创作平台、共同出品戏剧项目、联合培养戏剧人才、共同推进采风创作与惠民活动等。2019年上海举办“永联杯·越美中华·越剧青年演员大汇演”联合浙江、江苏、福建剧协共同担任指导单位。淮音艺术节邀请“三省一市”的婺剧、黄梅戏、梆子、锡剧和甬剧等地方戏曲剧种参演。四地剧协联合上海剧本创作中心、上海市群艺馆主办“为了明天—2020长三角地区主题创作剧本征集”活动,将长三角戏曲联动下沉至创作环节。
上海戏曲文旅融合发展优势
长三角地区的戏曲氛围非常浓厚,尤其是上海。上海一地曾经汇聚了10多个来自不同地方的戏曲剧种,曾经有中国戏曲“半壁江山”的美誉,为戏曲文旅发展提供了富饶的文化土壤。据《上海越剧志》记载,由徐玉兰、王文娟等主演的越剧《红楼梦》于1958年2月18日在上海共舞台首演到3月31日,54场演出场场爆满,观众总人数达864343人次。1953年由上海电影制片厂摄制成的彩色戏曲片《梁祝》,在大光明、大上海等22家首轮电影院公映1000余场,观众达155万人次。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有100多处演出场所,可以同时容纳10万以上的观众看演出。
上海是长三角戏曲文化圈的核心,亦是中西文化交汇的重镇。跨文化交流正在变得更为频繁和顺畅,近几年上海戏曲界将戏曲文化带去希腊、美国、俄罗斯、加拿大、法国、日本、比利时及阿尔巴尼亚等全球各地。上海戏曲品牌的影响不断扩大。上海拥有红色文化、海派文化和江南文化等丰富文化资源,是打造文旅项目的重要宝库。如今上海也拥有一批热爱传统戏曲的老中青戏迷。上海昆剧团2019年末四台经典大戏开票日活动如期举行,整个线下活动历时150分钟,线下票房310295元。《2019—2025年上海旅游行业市场运营态势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数据显示:2018年上海市接待旅游总人数34870.58万人次,较2017年的32718.28万人次增长6.58%,有着显著的上升,持续大量快速的旅游者增长量为上海文化消费市场注入大量的商机。
上海旅游市场持续扩大,看戏成为上海旅游品牌的重要文化标识。2019年上海旅游节共接待市民游客2570万人次,同比增长48%。据统计,9月14日至10月6日旅游节期间,全市旅游景区接待游客1563万人次,文化场馆接待280万人次,参加旅游节活动679万人次,参加阅读建筑活动179万人次,观看花车巡游138万人次。上海旅游节期间,上海各区纷纷推出各自的旅游节特色活动,掀起百万市民“看大戏,游上海”的新高潮。据统计,全市各区民众参与人数超过1000人的活动,共有74项。同时,市文旅局发布了“看大戏,游上海”秋季版的40条主题线路,城市观光与艺术节的剧目活动互相搭配,为游客定制一份完整的文旅体验。
上海实施“一团一策”引导各院团根据自身特点实施差异化的改革后,有效增强了院团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据《上海文化产业发展报告》《上海艺术发展报告》显示,2016年至2019年,上海戏曲产业不断扩大,在剧目数量、演出场次和市场收益方面均有持续稳定性的增长。2016年,本市18家市级国有文艺院团新创(含改编)大型剧目71部,较两年前增加17部,增幅31%;演出收入2.43亿元,较两年前增长0.41亿元,增幅20%,其中上海昆剧团全年演出收入同比增长117%。2017年,上海18家市级国有院团新创(含改编)大型剧目79部,较去年增加8部;演出收入2.56亿元,较去年增长0.13亿元,增幅5.34%;全年共完成演出9743场,观众342.62万人次。2018年,18家市级国有院团新创(含改编)大型剧目98部,较去年增加19部;演出收入2.85亿元,较去年增长0.29亿元,增幅11.3%;全年共完成演出10219场,较去年增加476场;观众331.36万人次。其中上海戏曲艺术中心所属6家国有文艺院团共完成演出6566场,同比增长14.07%,演出收入5361.7万元,同比增长12.4%。2019年,18家市级国有文艺院团新创(含改编)大型剧目109部,较去年增加11部;演出收入3.03亿元,较去年增长0.18亿元,增幅6.3%;全年共完成演出10790场,较去年增加571场;观众329万人次。
上海戏曲资助体系相对完善,政策优厚,有利于戏曲产业的孵化。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对戏曲人才创作的项目资助是全方位的,从剧本创作到制作演出,从“走出去”到省、市、自治区之间的重要交流演出,都有涉及。上海大剧院艺术中心艺术发展基金和上海戏曲艺术中心艺术发展基金,对所属院团和剧场的舞台艺术创作等进行专项资助。促进上海电影发展专项资金项目对戏曲电影的创作发行亦有资助,涵盖选题孵化、剧本创作、重点拍摄、佳作奖励、后期制作、放映展映等全产业链。
上海还拥有譬如小剧场戏曲节、沪剧节、淮音艺术节、宜川戏曲节、全球越剧狂欢节等戏曲节庆盛典。戏曲演艺市场的活跃,是戏曲文旅发展的重要基础。要形成更强大的市场和经济效应,不仅要吸引长三角乃至全国观众来看演出,更要用更长效性的文化产品、文化地域锁住旅客,锁住消费者。处于长三角一体化中的上海戏曲文旅产业将大有可为。
戏曲文旅融合案例观察
长江三角洲地区譬如浙江嵊州的越剧小镇、江苏昆山的昆曲小镇、上海川沙的戏曲小镇等戏曲主题旅游地的兴起,昆山百戏盛典、绍兴小百花专业越剧剧场、上海大世界、豫园海上梨园等戏曲文旅特色项目也在摸索中成型。总结上海戏曲文化品牌建设经验,在戏曲危机与希望共存的当下,寻找上海戏曲文旅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戏曲作为观赏性的娱乐活动,曾经是民间百姓最普通的娱乐方式。如今娱乐生活丰富多样,戏曲不能只是成为旅游的载体,浮于表面的黏合,不能低俗化、片面化、浮浅化。目前戏曲的市场和观众依然是巨大的问题。有的剧种现在已基本解决了危机问题,但大部分剧种依然没有摆脱生存危机。
上海大世界于2003年停业,历时近14年的改建后重新对外开放,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平台展现在公众面前。重启的大世界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三民文化为主题,致力打造非遗及三民文化活态展演平台,成为上海国际大都市的新名片,国际交流对话的新平台。大世界沿袭曾经的戏曲元素,设有《百戏导赏》、戏曲茶馆,携手来自全国各地的曲艺戏剧名角,举办戏曲主题活动,荟萃名人名角、创新杂技剧、珍藏国粹精品、沉浸式展演、海派文化节庆等精彩节目,市民、游客将与大世界一起走近戏曲的历史和时代的记忆。
海上梨园是豫园开放的一个试水空间,被定位为豫园商城的“文化会客厅”。1559年豫园初建时便有私家梨园戏班表演。2015年,豫园股份旗下文化商业平台豫园商贸对海上梨园启动了装修改造,引入了上海昆剧团等合作伙伴,将海上梨园打造为一处以昆曲等传统戏曲演出、企业定制活动为主的文化空间,拥有一批年轻的白领粉丝。第二届进博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夫妇在豫园款待法国总统先生和夫人。海上梨园作为中华园林之美和戏曲艺术之美的融合体,为领导人展现了内涵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
川沙是沪剧东乡调的起源地,2007年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承办沪剧艺术节、培育“戏韵中华·剧荟川沙”戏曲品牌,打造以文化为载体的高品质特色小镇,在建设国际旅游、文化体验及生态休闲为特色的区域级城市副中心进程中增添文化标识度。川沙戏曲艺术展示中心的沪剧展示中心、越剧艺术展示馆、仿古戏台、听戏区等。“沪剧展示中心”以多元手法与传统艺术相结合,展示沪剧东乡调在川沙的起源、发展和传承进程。2018年川沙戏曲大会发起“全国戏曲发源地联盟”,共同发布《川沙协议》,呼吁社会对戏曲的关注。戏曲产业展览展示活动还吸引了全国戏曲服饰、道具生产厂家和文创公司展示服饰、道具和衍生品,加强观众、游客对戏曲的体验感。
戏曲文旅开发的模式要将历史资源、文化资源、艺术资源有机融合,这决定了戏曲文旅品牌的市场生存能力。在开发的同时,将艺术体验和审美享受深耕进百姓的消费行为中。在现代都市文化语境中传承发展戏曲,建构我们的民族身份和乡土情结。
上海戏曲文旅融合对策探索
借助政策东风顺势而为,把长三角戏曲互动向更高质量推进。对政府、群众、实践各层面要进行指导、引导和设计。
(一)政策铺路资源共融,构筑提升群众文化获得感的戏曲文旅产业
牵头搭建持续性的平台,形成长效性机制。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发挥政府在规划引导、市场监管、公共服务、内容把关等方面的职能。加强艺术创作管理和引导,在演出场馆、宣传策划、资助奖励等环节做好切实保障。进一步发挥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积极作用,强化各类旅游演艺经营主体地位,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积极性,形成推动发展的合力。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推动有利于传承发展和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体制机制建设。
着眼资源共融、优势互补,推动公共文化设施拓展旅游服务功能。开展各种形式的旅游演艺服务,提高群众参与度。把广大游客和群眾满不满意作为评判旅游演艺质量和效益的重要标准。坚持深耕市场,培养戏曲观众,注重市场传播和反馈。扩大旅游的文化IP,扩大上海戏曲文旅市场的受众,扩大长三角整体戏曲文化消费。
(二)提高文旅产业链人才输送,打通产业人才培养渠道
健全人才机制,培养专业化的戏曲人才体系。借助产学融通、优势互补加强文旅融合发展的人才保障。立足文化旅游产业,扩大品牌影响力,树立文化旅游培训及认证的标杆,制订人才评价标准体系,打造上海乃至长三角地区文化旅游产业人才培养和输送基地。
积极资助优秀、紧缺人才,优化人才结构队伍。完善文艺人才奖励制度,对人才服务加大政策性支持。从长三角一体化战略着手,搭建长三角戏曲展演、长三角集训平台,锻炼培养戏曲队伍。加强国际人才交流合作,吸收国外先进的文旅融合经验。加强人才的流动,消除壁垒,共同打造,在艺术生产中培养人才。
(三)强化产品意识,借新媒体东风,打造具有文旅特色的戏曲精品
强化产品意识,提升海派戏曲艺术的辨识度。积极推动代表上海水平、具有中国气派的文艺精品进行国际展示。坚持因地制宜,促进多样化、差异化发展,注重突出特色。联合打造优质的戏曲作品和文旅融合的文化产品,有意识地打造具有文旅取向的戏曲题材。完善文化产品结构,进一步扩大中高端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增加文化产品的附加值。
重点扶持具有上海文化特色、兼具红色文化、海派文化和江南文化底蕴的戏剧曲艺作品,鼓励现实题材和革命历史题材的作品,以及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秉承戏曲传承发展的相关项目。加强对传统文化特别是京剧、昆剧、沪剧、越剧等各剧种的经典剧目、原创剧目的扶持力度。将观众的戏曲文化消费行为从“偶一为之”的特殊活动,转为日常的文化消费习惯。借势直播、视频网站等新媒体平台,鼓励观众走进剧场,推出公益票等惠民措施之外,免费公映、票价折扣是有效的营销策略。
在戏曲不断焕发生命力的当下,我们并不能过于乐观地看待戏曲的未来,应利用文旅融合的有利时机,通过戏曲文化和戏曲语言的乡情乡音特色,吸引更多观众走近戏曲。发挥创意和想象力,让文化为旅游配各具特色的菜单。要打破封闭和局限,吸引更多人走近戏曲。在戏曲文旅融合中呈现传统文化和当代中国人的精神文化面貌。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戏曲史(上海卷)》(项目号:19ZD04))阶段性成果
作者 复旦大学中文系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