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疫情冲击下中国外贸企业面临的困境及应对
——基于供求视角

2020-10-12王海军

国际贸易 2020年8期
关键词:外贸贸易疫情

王海军 刘 超

中国已连续多年成为世界最大的贸易经济体之一,对外贸易作为中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为当前稳增长大局提供了强劲动力。据商务部统计,2019年,中国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对GDP增长贡献率达11%;接近50万家外贸企业带动直接和间接就业人数约2亿人,占总就业人数的25%;进口环节税收贡献了全国税收总收入的11.6%;货物贸易顺差4215亿美元,增长约20%,是经常账户顺差的重要来源,有力保障了国际收支平衡。然而2019年年底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及世界经济带来了严峻挑战。尽管国内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但海外疫情却蔓延迅速。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截至2020年5月底,海外确诊人数高达300万人,疫情最为严重的欧美国家均为中国主要贸易伙伴。欧美各国出于防控疫情的需要,被迫宣布进入紧急状态,实施人员隔离、边境封锁和港口关闭,并对来自中国的船舶与货物采取严格检疫措施,以减缓病毒传播。中国外贸企业受到前期国内疫情停工停产和当前国际疫情扩散带来的双重冲击。据商务部统计,受疫情影响,2020年一季度,中国进出口总额6.57万亿元,同比下降了6.4%,其中出口下降了11.4%,进口下降了0.7%,贸易顺差同比减少了80.6%。其中,对美国、欧盟、日本等传统市场出口分别下降达23.6%、14.2%和14.1%。

国际疫情持续蔓延,对世界经济和贸易带来严重冲击,引发全球经济深度衰退的可能性增加,主要国际组织均大幅下调全球全年经贸增速预期。世界贸易组织2020年4月预测,受疫情影响,2020年全球货物贸易量将大幅萎缩,其严重程度可能超过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预计全年全球贸易将下降13%至32%,超过2008年金融危机导致的全球贸易12.5%的下降幅度,对全球价值链高度依赖的产业将深受打击。许多受疫情影响的国家生产放缓甚至停摆,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受阻或部分断裂,外需进一步萎缩,给中国外贸企业带来巨大压力。尤其值得关注的是,由于全球产业链分工体系本身比较脆弱,疫情有可能导致国际分工体系发生战略收缩,中国在全球供应链和产业链中的位置可能面临重新洗牌的风险,部分国家试图借口疫情防控,挑起新的贸易争端的可能性增加,逆全球化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都将导致我国外部经济环境长期承压。

一、疫情对中国外贸的结构性冲击

(一)疫情对中国外贸国别(地区)结构的冲击

2019年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为31.54万亿元,贸易目的地由高到低依次是欧盟、东盟、美国、日本及韩国(见图1)。以上地区占2019年中国商品进出口总值的54.36%。随着海外疫情蔓延,疫情对中国外贸国别结构的影响出现差异:2020年1-4月,中国进出口总值为9.07万亿元,同比下降4.61%。其中,欧盟1.23万亿元,同比下降6.34%;东盟1.35万亿元,同比增长5.71%;美国0.96万亿元,同比下降12.54%;日本0.67万亿元,同比下降1.89%;韩国0.60万亿元,同比下降4.54%(见图2)。以上数据表明:一是东盟超过欧盟,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且是中国进出口目的地中唯一实现贸易正增长的地区;二是受疫情和中美贸易争端叠加影响,中国对美国进出口贸易降幅最大;三是受疫情蔓延影响,中国与欧盟、日韩进出口贸易总值出现不同程度下降。考虑到疫情在东盟国家得到一定程度抑制,中国“一带一路”建设稳步推进以及中国对欧美贸易依存度降低等因素,中国对东盟贸易受疫情影响程度将远低于对欧美和日韩贸易。

(二)疫情对中国外贸进出口结构的冲击

2019年,中国出口17.23万亿元,增长5%;进口14.31万亿元,增长1.6%;出口涨幅高于进口涨幅,贸易顺差2.92万亿元,较2018年扩大25.4%,对外贸易发展整体表现平稳。但受疫情影响,2020年一季度,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6.57万亿元人民币,比2019年同期下降6.4%。其中,出口3.33万亿元,下降11.4%;进口3.24万亿元,下降0.7%;出口降幅远大于进口。进入4月,随着中国“稳外贸”政策相继落地,中国出口总值同比降幅较3月有所收窄,但海外各国出于疫情防控需要,相继停工停产,造成中国进口总值同比降幅有所扩大。其中,出口总值4.74万亿元,同比下降6.32%;进口总值4.33万亿元,同比下降2.65%(见图3)。但总体来看,依然是出口降幅大于进口。同时,考虑到2020年中国将加大从美进口商品以落实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和召开第三届中国进口商品博览会等因素,中国进口总量将会在下半年逐步回升。因此,从影响程度判断,疫情对中国出口整体影响大于进口。

(三)疫情对中国外贸商品结构的冲击

从2019年中国外贸商品结构看,中国主要出口产品为工业制成品,占比高达94%。其中,电机、电气、音像设备及其零附件出口额占比达到26.88%,核反应堆、锅炉、机械器具及零件出口额占比16.71%,纺织原料及纺织制品出口额占比10.44%,贱金属及其制品出口额占比7.32%(见图4)。而中国进口的最主要产品为制造业生产中所需的原材料、零部件、半成品以及矿物燃料。受疫情影响,2020年一季度,中国工业制成品出口同比降幅明显。其中,机电产品出口1.95万亿元,下降11.5%;高新技术产品出口1万亿元,下降10.2%;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零部件出口0.24万亿元,下降20.8%。而在进口方面,铁矿砂、原油、煤等大宗商品进口增长较快。其中,进口铁矿砂2.6亿吨,增加1.3%;进口原油1.3亿吨,增加5%;进口煤9577.8万吨,增加28.4%。为防控疫情蔓延,各国借鉴了中国防控疫情经验和措施,要求企业停工停产,民众居家隔离。因此,以食品为代表的生活必需品需求增长,工业制成品需求下降。这种情况直接对我国出口占比极大的工业制成品造成不利影响。整体而言,疫情对中国工业制成品出口影响较大,对中国原材料和能源等进口影响较小。

图1 2019年中国进出口商品总值国别(地区)占比情况

图2 中国进出口商品总值国别(地区)同比变动情况

图3 中国进出口总值同比变动情况

图4 2019年中国出口主要商品结构

二、疫情对中国外贸企业的影响

(一)疫情对中国外贸企业的影响机制

疫情对中国外贸企业的影响途径主要是通过需求端冲击和供给端冲击两个层面,如图5所示。供给端冲击主要是针对原料、燃料、能源和技术等产品、服务以及其他中间产品的进口,由于出口国采取的各种限制出口、限制生产和人员隔离等措施,导致物流停滞,外贸企业进口受阻,进而影响国内企业的生产,企业产能利用效率下降,运营成本上升;而需求端冲击主要发生在海外市场销售占比相对较大的外贸企业,疫情直接导致海外需求萎缩,订单减少或转移,客户流失,库存积压,企业资产周转率下降。供给端和需求端的外部冲击最终将引发企业内生风险:首先表现为营业收入的减少和运营成本增加,库存增加和应收账款坏账风险上升,侵蚀企业当期利润和现金流,进而将导致企业财务风险、流动性风险和经营风险上升,甚至引发企业信用违约和破产风险,而微观主体层面积聚的风险势必引发在行业上下游、产业链之间传递和扩散,可能带来宏观层面的经济金融风险。需要说明的是,相比一般贸易企业,加工贸易企业由于商业模式主要为进口原材料或中间产品,国内生产加工后再出口,因此同时受到供给端和需求端两重冲击,影响更为显著。而一般贸易企业中,主要从事进口贸易的企业受供给端冲击更明显,主要从事出口贸易的企业受到需求端冲击更大。

(二)疫情对中国外贸企业影响具体表现

1.外需不振,外贸出口订单下滑

欧美各国受疫情影响,非生活必需类商业场所相继关闭,近百万零售业员工被迫休假。美国商务部4月公布的数据显示,3月份美国零售销售额环比下降8.7%至4831亿美元,创1992年有数据记录以来最大环比降幅。2020年4月,美国全国零售业联合会(NRF)预计,未来3个月,美国零售销售额将至少下滑20%,导致直接销售和间接销售在内的总损失达到4299亿美元。零售业门店关闭造成美国内需不振,使万里之外的中国供货商新订单数量大幅下降,外贸出口急剧下滑。以海外贸易的晴雨表——集装箱吞吐量为例,2020年第一季度末,中国集装箱吞吐量排名前八位的港口,除青岛港实现同比2.2%增幅外,其他港口均出现不同程度下滑,多数港口达两位数跌幅。其中,上海港下跌10.4%,深圳港下跌11.9%,广州港下跌10.3%,大连港跌幅更是达到27.7%(见图6)。由此可见,疫情对中国外贸新订单出口造成严重抑制。

2.供给不畅,外贸产业链条承压

从全球货物贸易总量占比看,中间产品占到了全球货物贸易总量的75%。各个国家既是中间品的主要提供者,也是中间品的主要需求者。因此,疫情发展与防控对稳定全球的供应链体系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根据世界贸易组织的统计数据,中国进口中间品占全球的比重为14.5%,位居全球第一位。受疫情影响,全球供应链运行机制受到不同程度冲击,中国外贸企业原材料海外供给端运行不畅,产业链条承压严重。一方面,中国主要进口来源国停工停产,供给能力下降。例如,汽车制造类企业,进口零部件种类繁多,大部分属于专用件,由于技术和专用等原因,无法短期内实现国产化,因此,正面临“无件可购”和“无件可替”的困难。另一方面,国外上百场工业展会宣布延期或取消,包括汉诺威工业展、德国管线材展、美国拉斯维加斯五金工具展等行业领军展会。中国很多外贸企业无法通过海外展会采购原料和销售产品,对中国商品的生产与出口造成了巨大冲击。

图5 疫情对中国外贸企业影响的风险传导机制

图6 2020年第一季度中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示意图

3.物流不通,贸易交易成本提高

海外疫情暴发以来,中国外贸企业的境外物流受到严重影响。货物从出港到交付,中间环节各类交易成本增加,企业成本收入比扩大,给外贸企业利润增长带来压力。一是受疫情带来的国外需求下降等因素影响,国际集装箱运输市场大范围停航,货物运输周期延长,船舶租金成本被迫提高。据Alphaliner统计,2020年二季度以来,有250多个定期航次被取消,部分受影响严重的航线则有高达30%的运力撤出,全球贸易受到重创。二是各国纷纷采取停工和限行措施控制疫情蔓延,进而造成港口作业时间减少,物流效率低下,目的港无人提货的现象频频出现。英国《金融时报》刊载消息称:“进入欧盟的商品有3/4走海路,欧盟内部贸易则有30%通过船只运送。因此,海运码头的停顿迅速波及整个销售网。欧洲各港口和仓库正面临成品积压困境。”这就意味着中国外贸企业为保证货物顺利移交采购商,需要额外付出更多的成本,可能还会面临到港货物无人接收而带来损失的情况。

4.回款不稳,外贸企业现金流紧张

受国外对疫情管控的影响,中国外贸企业订单交付周期延长,各环节资金回笼计划被打乱,造成企业账面资金紧张。一是货款无法按时交付,企业间三角债情况严重。据中国商务部数据,截至2020年4月10日,中国超过76%的重点外贸企业产能恢复率超过70%,企业生产基本恢复正轨。但外贸企业却面临着海外订单取消或交货延迟等风险。货款无法按时兑付,使企业不仅拿不到收入,还得支付上游原材料货款,导致上下游资金拖欠的三角债现象相当严峻。二是海外订单减少,采购方借机压价。在国外需求下滑背景下,许多国外采购方对中国外贸订单提出议价要求,希望中国企业进一步下调货物价格,以此保证订单不被取消。企业如果接受降价请求,利润空间会进一步收窄甚至亏损,如果不接受降价请求,订单可能被取消,还要面临库存成本压力。

三、中国外贸企业的纾困对策

习近平主席在2020年3月召开的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特别峰会上强调指出,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生产和需求造成全面冲击,各国应联手加大宏观政策对冲力度,加强协调合作,共同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而疫情在全球的蔓延正在对中国外贸企业造成深度冲击。因此,“稳外贸”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此,本文建议从三个层面对外贸企业进行整体纾困:

以上数据显示,中国房地产市场综合实力10强企业的市场份额即CR10从2011年的10.1%上升至2017年的24%,虽然在6年的时间里增长了1倍有余,但参考贝恩的市场结构分类标准,当前的市场集中度仍处于偏低水平。如果将考察对象从综合实力10强企业扩充至综合实力百强企业,则这一分析结果更加清晰。

(一)政府层面干预的对策

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经济造成的影响与2008年金融危机不同。2008年金融危机主要来自经济周期的内生风险,而本次疫情给全球经济带来的则是突发性的外生风险。但是如果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外生冲击势必诱发内生危机,催生系统性风险。在疫情引发全球贸易收缩的背景下,政府要积极发挥主导作用,科学部署,统筹协调,制定行之有效的政策,帮助中国外贸企业摆脱困境。

1.积极扩大内需,对冲外需下滑风险

随着国际疫情持续蔓延,全球生产和需求遭受严重冲击。政府部门应加强外部形势研判,及时采取有效举措,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对冲国际市场需求下滑风险。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具有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强大内需潜力。政府要支持部分外贸产能转向国内市场,支持外贸企业出口转内销,努力把外部环境影响和疫情对外贸企业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一是要释放消费潜力,扩大居民消费,适当增加公共消费。例如,上海市政府发布《关于提振消费信心强力释放消费需求的若干措施》,推出“五五购物节”,通过强有力的政策举措促进消费回补和潜力释放。各地政府也根据国务院指示精神纷纷出台政策,加大财政政策力度,增加老旧小区改造量,或发放消费券等方式以扩大内需。二是要积极扩大有效投资,促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扩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2020年3月,国家提出实施“新基建”来引导国内投资,涉及诸多产业链。与传统基建不同,新基建的投资主体更加多元化。各地政府应结合本地外贸企业实际,引导企业转型升级,通过参与新基建项目,帮助外贸企业有效化解和转移产能。

2.强化服务保障,促进外贸运输便利化

政府要充分发挥交通运输“先行官”作用,强化各部门协同合作,保障国内和国际运输通道畅通便利,切实提高“稳外贸”服务效率。首先,要保障国际海上运输畅通高效。强化港口作业、国际集装箱航线航班运行监测,为做好国际海运信息披露提供数据支撑。引导航运企业及时恢复前期因疫情影响削减的航线航班,为外贸企业货物运输提供有力保障。其次,加强航空货运运力配置。支持航空公司增开全货运航线航班,鼓励航空企业扩大货机运力规模,提升国际货运能力,缓解运输需求充足与航空运力短缺的矛盾。给予货运枢纽机场在航权、时刻方面更多政策支持,确保货物出口运输航线与时刻的常态化。最后,发挥中欧班列重要通道作用。各部门间应统筹协调,增加中欧班列班次密度,扩大运输覆盖面,提高班列运输效率。统筹考虑货源组织和运输组织的衔接,实现货源地与中欧班列运输之间的高效对接。

3.有效降费减税,缓解外贸企业成本压力

为支持外贸企业复工复产,抗击海外疫情对外贸企业资金端的冲击,政府相关部门可从减少收费和提高退税两个方面,缓解企业成本压力。一是要降低进出口物流成本。2020年4月下旬,交通运输部联合商务部等6家机关单位联合发布《关于当前更好服务稳外贸工作的通知》,进一步全面落实阶段性降费政策,免征进出口货物港口建设费,减征货物港务费、港口设施保安费以及船舶油污损害赔偿基金等费用。同时,支持外贸企业提高海运运费议价能力,引导中国外贸企业出口选择到岸价格(CIF)结算,进口选择离岸价格(FOB)结算,进一步降低企业费用成本。二是要严查港口航运市场违规收费行为。依法加强对国际航运公司运价备案检查,对违反诚实信用原则巧设名目,无实质服务内容收费行为依法严厉查处,切实维护出口航运市场价格秩序,保障外贸企业出口合法权益。三是要升级出口退税服务。政府要优化出口退税服务流程,推动纳税人“高速”退税、快速达产。

(二)企业层面自救的对策

1.推动线上贸易,拓展内销市场渠道

互联网可以实现线上与线下的统一,将消费者与生产者紧密连接起来,有助于推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有机融合。通过“互联网 + 外贸”,传统贸易链条被重塑为“生产商—网络零售商—消费者”的新型流通渠道,实现交易主体和产品产量的双重扩容。因此,以“互联网+”模式为基础的线上营销,为疫情之下我国外贸企业内销纾困提供了有效途径。外贸企业可以依托线上平台,面向内需市场,积极展开营销自救。一是要主动对接知名线上直播平台。外贸企业应充分利用直播平台客户群资源与大数据系统,拓宽线上渠道,为企业商品在内需市场打开销路。例如,为抢抓上海“五五购物节”商机,有超过1000家外贸企业登陆“拼多多”直播平台,利用拼多多产销大数据,拓展企业获客渠道,推介外贸产品。二是要强化线上营销策划能力。在“互联网+”背景下,消费者的消费行为逐渐表现出渠道数字化和网络社交化的新特征,消费行为呈现个性化与体验化特征。因此,外贸企业在线上营销过程中,应提高策划能力,创新营销方式,精准把握线上客户需求,有效推介产品。

2.调整市场布局,关注“一带一路”市场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中国外贸进出口整体呈下降态势,但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外贸进出口保持增长。2020年一季度,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达到2.07万亿元,同比增长了3.2%,高出整体增速9.6个百分点,其中对东盟和俄罗斯进出口分别增长了6.1%和5.7%,东盟取代欧盟跃升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这种现象说明,中国与东盟之间的外贸商品具有高度互补性,并深刻嵌入到全球产业链中。在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中美贸易争端前景不明朗的背景下,中美贸易增长幅度会进一步收窄,中国同东盟贸易规模会持续扩大。同时,2019年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议定书》对所有协定成员的全面生效将大大提升中国与东盟经贸的合作强度,东盟有望成为2020年我国外贸出口的主要增长点。因此,外贸企业应顺应外贸出口多元化趋势,积极拓展“一带一路”国家市场,尤其是东盟国家市场,分散外贸出口风险,实现全球贸易收缩大环境下的逆势反超。

3.优化贸易模式,顺应外贸新趋势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深化,外贸出口方式不断创新,出现了许多新业态和新趋势。在疫情危机下,外贸企业应加快转型升级,顺应产业政策导向和行业发展趋势,积极运用新的外贸模式,为商品出口开拓市场,降本增效。一是要大力发展跨境电子商务业务。跨境电子商务使不同关境的企业通过电子商务平台达成交易意向,进行在线支付结算,并通过跨境物流完成商品交割。与传统贸易相比,跨境电子商务省去了从批发到零售多个环节,拓展了对外贸易渠道,在交易不同领域起到了明显的“降本促效”效果。截至2019年年底,国务院先后分4批在杭州等59个城市开展了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起到了很好的效果。据海关统计,2020年一季度,中国跨境电子商务等外贸新业态继续保持了快速发展态势。其中,通过海关跨境电子商务管理平台实现进出口增长34.7%。二是要利用市场采购贸易方式通关。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可使外贸采购者在获批的采购地办理出口通关手续,具有通关快、便利化、免征增值税等特点,便于品种多、批次频、批量小的外贸交易,是一种便利快捷的通关平台。在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方面,中国已确定4批共14家试点单位。2020年一季度,市场采购方式出口增长了50.9%,大幅超过了传统模式出口涨幅。

4.塑造核心品牌,提升产品竞争力

当前外部环境复杂严峻,贸易保护主义与疫情负面效应叠加,外贸企业面临的系统性风险陡增。中国外贸企业既要巩固传统优势,也要培育竞争新优势。从长期来看,“核心竞争力”才是对外贸易稳健发展的长久之道。一方面,外贸企业要关注提升产品品牌竞争力。品牌价值实质体现了企业拥有者在全球产业中的市场地位和综合竞争力,品牌战略本质是在市场产品、服务与技术日趋同质化趋势下,企业谋求以品牌创造差异化的战略抉择,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企业的差异化利润。当前,大多数中国外贸企业都具有品牌意识,但是品牌的竞争力还需要进一步提升。企业要将组织文化、本土文化与产品属性有机结合,向世界传播中国品牌的文化内涵和民族素养,树立民族品牌形象。另一方面,外贸企业要关注提升产品技术竞争力。新冠肺炎疫情给中国外贸企业带来了负面冲击,但也催生了一批新兴产业业态。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无人配送、在线消费、新能源、智能经济等新兴产业极大地助力了抗疫战斗,在经济发展和社会治理上展现了巨大潜力。因此,外贸企业要化危为机,以创新为引领,以技术为抓手,结合业务实际,瞄准人工智能、5G技术、前沿信息等领域,加快新旧动能转换,逐步构建具有国际水准的“高、精、尖”产业体系,让企业在国际贸易增长承压的大环境中行稳致远。

(三)金融层面纾困的对策

1.实施精准帮扶,加强专项信贷支持

多数外贸企业在日常经营中具有充足的现金流。受疫情因素影响,外贸企业资金周转存在短期困难,如果信贷资金能够及时补充到位,许多企业可以通过自我修复走出困境,使各项业务环节良性运转。因此,金融机构针对外贸企业受疫情影响带来的用款需求,应精准施策,靶向帮扶,适当下调贷款利率,增加信用贷款和中长期贷款,提供抗疫专项信贷支持,帮助外贸企业解决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例如,浙江地区对外经济活跃,外贸企业众多,各地金融机构都结合本地企业实际,推出专项帮扶产品。杭州各类金融机构共同参与,推出“杭信贷”业务。该业务通过市场化运作方式,由浙江信保、担保公司和银行三方共同承担企业融资贷款本金和利息损失风险,并设置了多道保险屏障,既有利于调动各方贷款积极性,又避免了银行因坏账等出现清算风险,使信贷资金真正做到了“活水肥鱼”。

2.优化信贷流程,提升金融服务效率

当前,现金流吃紧是外贸企业面临的燃眉之急。对外贸企业的金融支持,不仅要能放款,更要放款快,服务全,切实解决外贸企业多元的个性化需求。金融机构应优化放贷流程,通过开辟绿色通道、放宽贷款展期、提供锁汇避险等方式,提高金融服务效率,助力“稳外贸”。一是开辟绿色审批通道。对受疫情影响的外贸企业制定专属贷款业务标准,尽量做到专人审批,随到随审、优先办理。二是提高跨境交易效率。为企业境外汇款提供快速通道,并通过信用证、承兑及付汇、保函等工具,加快外汇收付款到账效率。在跨境结算方面,为外贸企业提供快捷、便利的在线跨境结算服务,让企业专心业务,少跑路。三是做好外汇信息咨询服务。针对外汇市场汇率波动等问题,银行应运用专业的市场分析和产品组合帮助外贸企业规避汇率风险,切实做好外贸企业的金融助手。四是降低融资信息不对称等问题。引导大型金融机构建立疫情专项信贷平台,帮助外贸企业了解更多信贷资讯。

3.落实差异监管,提高不良贷款容忍度

疫情期间,外贸企业资金链减少,会冲击银行贷款质量,进而降低银行对因疫情而受影响企业的贷款动力。为此,各地监管部门应根据本地区实际,适度实行差异化监管政策,提高银行贷款不良率容忍度,让银行愿审敢贷,帮助外贸企业脱困。其一,对于受疫情影响给予临时性延期还本付息的贷款,应引导银行坚持实质性风险判断,不因疫情因素下调风险分类,不影响企业征信记录。其二,对受疫情影响导致不良、形成损失的外贸小微企业贷款,鼓励银行机构适当简化内部认定手续,加大自主核销力度。例如,上海银保监局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疫情防控支持企业发展保障民生服务的通知》,鼓励在沪银行业机构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研究更多切实可行的金融考核工具,对能够恢复经营的优质外贸企业,引导银行等金融机构对短期不良贷款率升高的容忍度,符合一定条件的,要适度减免外贸企业债务。

猜你喜欢

外贸贸易疫情
战疫情
“2021贸易周”燃爆首尔
2021年上半年我国机电外贸运行情况
抗疫情 显担当
疫情中的我
疫情期在家带娃日常……
贸易融资砥砺前行
两栖“大拿”跑外贸
70年外贸大事记
贸易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