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气道护理干预在急诊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2020-10-12江西省南昌市第一医院330025
刘 萍 江西省南昌市第一医院 330025
呼吸衰竭具有较高的致死率,主要指患者腹部通气或换气功能障碍,从而导致缺氧等一系列症状。机械通气是急诊呼吸衰竭患者较为常见的急救方式,能够有效改善患者机体缺氧状况,然而机械通气可能会导致气道黏膜损伤[1]。因而机械通气干预期间需配合适当的气道护理,以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优质气道护理干预是针对呼吸衰竭患者而实施的一系列护理干预措施,以改善其通气参数,进而确保患者呼吸通畅[2]。本文旨在探讨优质气道护理在急诊呼吸衰竭行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4月—2019年4月于我院治疗的呼吸衰竭患者8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各44例。观察组男24例,女20例;年龄42~69岁,平均年龄(55.31±4.68)岁;置管时间2~15d,平均置管时间(8.53±2.61)d。对照组男23例,女21例;年龄42~70岁,平均年龄(55.46±4.72)岁;置管时间2~14d,平均置管时间(8.47±2.65)d。纳入标准:(1)符合行机械通气的临床指征;(2)所有患者均对本研究知情同意且已签署知情同意书;(3)精神状况良好能够配合进行问卷调查。排除标准:(1)脑死亡或植物人;(2)合并心肺功能严重衰竭;(3)伴有严重呼吸道感染。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对比性。
1.2 方法 两组均行机械通气,在此期间,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包括常规吸痰、口腔护理以及气道湿润护理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优质气道护理:(1)导管固定:气管插管后采用胶布交叉固定气管导管与牙垫,避免因拔管、脱管等因素加重患者病情;同时,协助患者更换体位时注意导管情况,避免扭曲、脱落等情况出现。(2)体位干预:协助患者选取平卧位,抬高床头15°~30°,防止气管导管扭曲、气道黏膜损伤。(3)气管干预:气囊充气时,注意保持气囊压力在15mmHg(1mmHg=0.133kPa)以内,控制注入气体总量。同时,3h放气1次,防止压力过大导致气道黏膜发生缺血性损伤;气囊放气前吸净患者口腔及咽喉分泌物,防止流入气道引发相关并发症。(4)吸痰干预:结合患者吸痰指证给予吸痰干预,给予一次性高浓度吸氧护理,吸净气管、口腔内的分泌物与痰液,应注意避免过量吸痰损伤呼吸道黏膜;同时,吸痰过程中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5)口、鼻腔护理:定期对患者口腔、鼻腔进行清洁,2次/d,并使用消毒药剂,如双氧水,有效减少口腔、鼻腔细菌,避免感染。(6)针对性干预:对于气管切开患者应每日定时清洁切口,更换气切垫。同时注意密切关注患者体温及切口感染情况,如有异常及时告知医师进行处理;保持病房清洁干净,定期消毒,2次/d,1~2h/次。
1.3 观察指标 (1)血气指标:抽取动脉血,采用血气分析仪对治疗前后血液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分压(PaO2)血气指标进行测定,其中PaO2正常值为80~110mmHg;PaCO2正常值为35~45mmHg[3]。(2)气道黏膜损伤发生率:对比两组干预后气道黏膜损伤发生率。
2 结果
2.1 血气指标 干预后观察组PaCO2水平低于对照组,PaO2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血气指标对比
2.2 气道黏膜损伤发生率 对照组出现9例气道黏膜损伤;观察组出现2例气道黏膜损伤。观察组气道黏膜损伤发生率为4.55%(2/44),低于对照组的20.45%(9/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91,P=0.024)。
3 讨论
呼吸衰竭主要由于呼吸道疾病、肺组织疾病、肺血肿疾病及胸廓疾病导致,临床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神经精神症状、循环系统症状及其他脏器功能障碍等。目前临床主要采用气管插管与机械通气等方式对呼吸衰竭患者展开抢救,能够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改善肺部通气功能,然而通气过程中患者可能由于体位、恐惧等原因,造成气管脱管,影响机械通气效果[4]。
优质气道护理干预通过结合患者自身情况,给予针对性气道管理,旨在提升患者通气效率,从而改善患者预后。本文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PaCO2水平低于对照组,PaO2水平高于对照组,气道黏膜损伤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提示急诊呼吸衰竭行机械通气患者实施优质气道护理干预能够改善血气水平,减少气道黏膜损伤的发生。优质气道护理重点在于根据患者身体特点,机械通气情况实施一系列气道相关护理措施,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确保机械通气效果及安全性。通过固定导管与体位干预,减少导管移位、脱管等不良事件的发生,避免给患者造成二次插管;同时能够降低气道黏膜损伤发生率,利于提升通气效果,提高患者护理舒适度;合理的气囊充放气干预,可避免患者气道黏膜损伤,预防相关并发症,从而利于改善患者预后[5]。及时进行吸痰干预,利于保护患者气道黏膜,缓解通气功能障碍,调节血气分析指标,且降低气道、肺部感染发生率;最后加强患者口腔护理及针对性干预,可提高患者舒适性,预防细菌感染,以免加重病情,利于加快患者康复[6]。
综上所述,优质气道护理干预能够改善急诊呼吸衰竭行机械通气患者血气指标水平,减轻气道黏膜损伤,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