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剔除术中采用不同止血方式对卵巢功能的影响对比
2020-10-12巫丽平福建省三明市第一医院妇科365000
巫丽平 福建省三明市第一医院妇科 365000
卵巢囊肿是妇科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病症,多见于20~50岁女性,早期诊断难度比较大,多数患者确诊时已经进展为疾病中晚期,药物治疗无法取得理想效果,多给予手术治疗[1]。在腹腔镜技术快速发展的形势下,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应用日益普遍,具有创伤小、出血少、疼痛轻、恢复快等优势。目前,手术止血方式较多,但对卵巢功能的影响尚无统一共识。为此,本文现对2016年10月—2018年6月来我院行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的120例患者予以分组研究,对比分析缝合止血与电凝止血的应用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10月—2018年6月来我院行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的120例患者,依据抽签法均分为甲组与乙组,每组60例。甲组年龄27~55岁,平均年龄(38.57±6.07)岁;囊肿直径44~105mm之间,平均直径(70.37±20.17)mm;疾病类型:巧克力囊肿33例,上皮性肿瘤19例,畸胎瘤8例;单侧42例,双侧18例。乙组年龄28~55岁,平均年龄(38.12±6.11)岁;囊肿直径在44~102mm之间,平均直径(70.10±20.09)mm;疾病类型:巧克力囊肿32例,上皮性肿瘤20例,畸胎瘤8例;单侧40例,双侧20例。比较分析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行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治疗,操作如下:取患者膀胱截石位,予以气管插管全麻,常规建立二氧化碳气腹,置入腹腔镜,探查囊肿情况,切开囊肿壁,选择距离卵巢门比较远且血管比较少的位置进行切口,用组织钳钝性分离及剥离囊肿,若囊肿体积比较大,可吸取囊液后剥离,将切除组织送至病理科室进行检验,之后止血。 甲组60例患者予以缝合止血,即选用3号可吸收线进行“8”字缝合止血,在缝合中,确保进针、出针均在卵巢皮质下展开,并在卵巢内面缝线结节,确保卵巢外形恢复良好。乙组60例患者予以电凝止血,即于出血创面予以双极电凝止血,烧灼剥离面,使卵巢皮质内翻形成卷状,电凝后不予缝合处理,电凝时间0.5~2.0s,功率为300W。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卵巢功能变化、手术情况及术后排卵、月经状况。(1)卵巢功能变化:对患者术前、术后1个月的雌二醇(E2)、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水平进行检测。(2)手术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3)术后排卵、月经状况:排卵异常、经量减少、经期延长。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前、术后卵巢功能比较 甲组术后1个月E2水平高于乙组,LH、FSH水平低于乙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术前、术后卵巢功能比较
2.2 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比较 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方面,两组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比较
2.3 两组患者术后排卵、月经状况比较 甲组排卵异常、经量减少、经期延长发生率低于乙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术后排卵、月经状况比较[n(%)]
3 讨论
卵巢囊肿是一种良性肿瘤,可对正常卵巢组织产生破坏作用,致使卵巢储备功能降低[2]。如果治疗不及时,就会影响卵巢功能,甚至引起不孕[3]。目前临床多采用手术方法治疗卵巢囊肿。随着微创技术的不断发展,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因为创伤轻、恢复快等优势,应用十分普遍,成为疾病首选治疗方法[4]。虽然腹腔镜手术符合微创理念,但必然存在出血现象,因此,一定要做好止血工作,以免损伤卵巢。
缝合止血是一种常规止血方式,具有稳定止血、减轻卵巢功能损伤及结构损伤的特点,临床应用效果良好[5]。电凝止血是一种操作十分简便的止血方式,但会对患者卵巢创面造成一定的损伤。
本文显示,甲组术后1个月E2水平高于乙组,LH、FSH水平低于乙组,差异显著(P<0.05)。由此可以看出,在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治疗中,缝合止血对卵巢功能的影响小于电凝止血,其原因可能为:电凝止血时,高频电流的热效应致使组织细胞变性与坏死,尽管取得了良好的止血效果,但组织凝固效果不均匀,致使卵巢组织受到破坏,进而影响卵巢功能;而缝合止血尽管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损伤卵巢组织,但能够保留残余皮质、卵泡功能,效果显著[6]。除此之外,本文结果提示,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方面,两组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甲组排卵异常、经量减少、经期延长发生率低于乙组,差异显著(P<0.05)。此结果与相关文献报道[7]十分接近,由此说明,缝合止血操作时间尽管有所延长,但安全性较高,临床实施价值极高。
综上所述,在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中,与电凝止血相比,缝合止血对卵巢功能的影响更小,且预后更好,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与推荐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