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蚕人工饲料适应性新品种桂蚕5号原原种繁育试验
2020-10-12李枫烨黄扬玉兰艳妮莫柳静叶建蔚莫炳巧冉艳萍浦月霞
李枫烨,黄扬玉,兰艳妮,莫柳静,叶建蔚,莫炳巧,冉艳萍,浦月霞
(广西壮族自治区蚕业技术推广站,广西南宁530007)
人工饲料养蚕是蚕桑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主要方向,是实现蚕桑产业现代化、规模化、集约化的重要途径。我国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进行人工饲料养蚕研究,主要包括人工饲料配方研究、人工饲料的加工调制技术研究、人工饲料的养蚕技术研究[1-3]、人工饲料适应性家蚕品种选育[4-6]等,各项研究都已取得不少突破性、实用性的进展。随着饲料配方及加工工艺的成熟,选育适应人工饲料育的家蚕新品种是当前发展省力化、机械化、规模化养蚕的关键环节。
桂蚕5号(S8·S9×S6·S7)是广西壮族自治区蚕业技术推广站选育的人工饲料适应性新品种[7-8],该品种于2019年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王安皆等[9]用桂蚕5号进行了1~2龄饲料育、3~5龄桑叶育的试验,发现该品种对饲料的摄食性较好,蚕体较大,抗逆性、强健性较好,适合进行人工饲料工厂化饲养。广西壮族自治区蚕业技术推广站原种繁育科分别在2019年8月、2020年3月进行桂蚕5号原原种繁育试验,并以同期繁育的两广二号原原种为对照,比较良繁成绩指标,全面了解新品种4个亲本的特性,掌握繁育技术,为下一步三级原种繁育提供参考,为加快新品种桂蚕5号的推广奠定基础。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供试蚕品种:桂蚕5号的4个亲本(中系S8、S9,日系S6、S7),由广西壮族自治区蚕业技术推广站家蚕遗传育种研究室提供;两广二号的4个亲本(中系芙蓉、932,日系湘晖、7532),由广西壮族自治区蚕业技术推广站原种繁育科提供。
1.2 试验时间与地点
2019年8月10日—9月20日,2020年3月14日—4月24日;广西蚕桑良种繁育与试验示范基地。
1.3 试验方法
按照原原种的繁育规程进行试繁,催青原原母种使用两段催青法,戊3胚子前温度25℃,相对湿度85%。戊3胚子后温度28℃,相对湿度75%,感光18 h。出库后及转青后对卵形、卵色、产卵量、不良卵进行淘汰。蚕期采用自动控制系统控制蚕室温湿度,1~2龄温度28℃,相对湿度80%~85%。3龄温度27℃,相对湿度80%;4龄26℃,相对湿度75%~80%;5龄温度25℃,相对湿度70%~75%。采用全龄单蛾育,两次繁育试验的饲育量均为桂蚕5号4个亲本各20区,两广二号4个亲本各20区。试验严格按照蚕种繁育技术规程进行,采用全龄桑叶育的形式,1~3龄每日3回育,4~5龄每日4回育;熟蚕分区上蔟,7 d后调查各饲育区体质、茧质成绩。根据体质、茧质成绩确定原原种制种区,采取异蛾区交配,在盛出蛾当日制种,单蛾产卵,制种后调查卵质成绩。
1.4 调查项目与计算方法
蚕期分区记录各龄期发育经过、全龄发育经过,病死蚕、弱小蚕头数。熟蚕第3 d记录蔟中减蚕数,熟蚕第8 d计收茧颗数,死笼数。每区种茧随机抽样25粒雌、25粒雄,电子天平称量全茧量和茧层量。制种后随机抽取50圈蚕卵调查单蛾产卵量、不受精卵和死卵数,催青调查孵化卵数。计算公式:死笼率(%)=(死笼数/结茧头数)×100,幼虫生命率(%)=[收茧颗数/(收茧颗数+病死蚕+弱小蚕+蔟中减蚕)]×100,虫蛹统一生命率(%)=幼虫生命率×(1-死笼率)×100,全茧量/g=(25粒雌全茧量+25粒雄全茧量)/50,平均茧层量/g=(25粒雌茧层量+25粒雄茧层量)/50,茧层率(%)=(茧层量/全茧量)×100;良卵率(%)=良卵数/单蛾产卵数×100,实用孵化率(%)=孵化卵数/单蛾产卵数×100。数据采用2019年8月和2020年3月两批全部饲育区的平均数,计算分析采用Excel 2010。
2 结果与分析
2.1 桂蚕5号亲本与两广二号亲本的龄期经过
桂蚕5号中系亲本S8、S9发育整齐,各龄期入眠整齐,起蚕一致,蚕期发育快,熟蚕齐一,化蛹快,上蔟3~4 d全部化蛹,蛹期经过短,出蛾涌。桂蚕5号日系亲本S6、S7小蚕期眠起齐一,3龄后个体发育出现开差,眠起不齐,会出现夜眠,需提青分批,S7个别饲育区偶见三眠蚕,需及时淘汰三眠蚕。各期发育经过如表1。
由表1可以看出,在2019年8月及2020年3月的饲养中,1~3龄小蚕期,桂蚕5号4个亲本之间的发育经过差异不大。4~5龄大蚕期,桂蚕5号中系亲本S8、S9比日系亲本S6、S7的发育速度快,这种差异在2020年3月更明显,因此S8、S9的全龄经过比S6、S7短。从蛹期看,桂蚕5号中系亲本S8、S9比日系亲本S6、S7的蛹期经过缩短1 d,其中S8的蛹期发育最快。
桂蚕5号与两广二号相比,中系亲本S8、S9与芙蓉、932的龄期发育经过差异不大,整体发育情况也一致,但S8、S9蛹期经过比芙蓉、932缩短1 d左右;日系亲本S6、S7与7532、湘晖在小蚕期发育经过差异不大,大蚕期时桂蚕5号日系亲本在2019年夏季比两广二号日系亲本发育快,2020年3月情况则相反,但是在两个批次中,桂蚕5号的S6、S7的蛹期经过都比两广二号的7532、湘晖短。整体来看,桂蚕5号4个亲本的发育经过比两广二号4个亲本短。
表1 桂蚕5号与两广二号各龄期发育经过d∶h
续表1
2.2 桂蚕5号亲本与两广二号亲本蚕期饲养成绩及种茧茧质成绩
桂蚕5号4个亲本蚕期表现为强健好养,蚕期少见弱小蚕和病蚕,蚕体青白,蚕体形大,食桑量大,全茧量大,蛹体大。调查体质、茧质成绩见表2。
由表2可以看出,桂蚕5号4个亲本与两广二号4个亲本相比,虫蛹统一生命率较低,特别是2019年8月两者差异较大,主要因为桂蚕5号4个亲本的死笼率平均达4.76%,远高于两广二号亲本0.81%,是引起虫蛹统一生命率降低的主要指标。在结茧率、病蚕率、蔟中减蚕率这几个指标上,两个品种亲本的差异不大,桂蚕5号亲本表现略差于两广二号。从全茧量和茧层量来看,桂蚕5号4个亲本的种茧比两广二号4个亲本大,但是茧层率略低于两广二号亲本,说明桂蚕5号亲本的蛹体较大。
对比两批桂蚕5号亲本体质、茧质成绩发现,2019年8月的死笼率明显偏高,虫蛹统一生命率不如2020年3月,主要原因是高温潮湿天气导致细菌病等蚕病发生。2019年8月的全茧量和茧层量比2020年3月的高,与叶质成熟、含水量低、营养物质充足有关。
表2 桂蚕5号亲本与两广二号亲本的体质、茧质成绩
2.3 桂蚕5号亲本与两广二号亲本的卵质成绩
桂蚕5号中系亲本发蛾集中,拆对后产卵快,日系亲本发蛾较分散,雄蛾比雌蛾迟出1 d,交配性能好,母蛾产卵量多,产附好,卵形整齐美观。桂蚕5号亲本与两广二号亲本的卵质成绩见表3。
表3 桂蚕5号亲本与两广二号亲本的卵质成绩
由表3可以看出,在2019年8月及2020年3月,桂蚕5号中系亲本的产卵量平均比两广二号中系亲本的少120粒左右,桂蚕5号日系亲本的产卵量平均比两广二号日系亲本的多90粒左右;桂蚕5号中系亲本S8、S9的不受精卵率平均数分别为1.73%、1.05%高于两广二号的中系亲本932、芙蓉的0.48%、0.49%;从死卵率、实用孵化率看,桂蚕5号的表现略差于两广二号,但差异不大。
桂蚕5号日系亲本S6、S7的单蛾产卵量平均达到620粒以上,远高于中系亲本S8、S9的平均数410粒。死卵率、不受精卵率也比中系低,即日系的蚕种质量更高。
3 小结与讨论
3.1 桂蚕5号亲本的品种特性及饲养体会
2019年8月和2020年3月两个批次的试繁。结果表明,人工饲料适应性新品种桂蚕5号亲本原原种繁育各项指标达到广西桑蚕良种繁育标准的规定,与对照种两广二号亲本原原种繁育差异不大,下一步可以进行批量繁育。
桂蚕5号4个亲本具有以下特点:一是适应性强,蚕体健壮、好养,蚕期几乎没有蚕病发生。二是发育经过时长短,比一些现行品种缩短1 d左右,饲养效率高。三是日系繁育系数高,单蛾产卵量、实用孵化率分别达到600粒和95%以上。四是中系亲本会比日系亲本发蛾快,日系亲本先出雌蛾。五是不耐高温高湿,特别是中系亲本。
针对品种性状特点,在今后的原原种繁育中,需加强技术管理,取长补短,以繁育出品质优良的原原种。具体措施如下:大蚕期温度,控制在25~26℃,相对湿度应控制在75%左右。考虑到日系亲本有先出雌蛾的特性,蛹期保护时将雄蛹的保护温度提高1~2℃。中系亲本产卵快,要提前感光,早捉蛾,早交配,早拆对,早产卵,避免散对,引起蚕种不受精卵增多。
3.2 讨论
桂蚕5号是通过人工饲料饲养选育出的家蚕新品种,对饲料的适应性良好,体质强健,繁育系数高,基本达到了实用化的标准。此次桂蚕5号原原种繁育试验效果良好,达到了预期目标。下一步目标是增加母种饲养量,加大选择深度,继续对一些不良性状进行优选改良,使品种更加趋于优良。进行桂蚕5号杂交原种的繁育试验,完善该品种三级原种繁育技术。小蚕人工饲料育可有效防止稚蚕期感染微粒子病毒,降低蚕种带毒率,因此,在蚕种生产上推广人工饲料养蚕具有很大的优势和可行性。随着蚕桑科研水平的不断发展,将人工饲料养蚕应用到蚕种生产的原原种繁育环节,对加快人工饲料养蚕工厂化有重要指导意义[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