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教学培养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思考与实践
2020-10-10侯颖娜马会放
侯颖娜 马会放
1进行生态伦理教育,提高社会责任感
教师带着学生学习人教版《必修3·环境与稳态》“生态环境的保护”一章时,教材的章头图引用联合国《人类环境宣言》中的一句话:“我们不是继承父辈的地球,而是借用了儿孙的地球。”本章第二节中“太湖的水华、草原的退化、酸雨的腐蚀、南极上空出现的臭氧层空洞,身边处处可见的水污染……”一幅幅画面让人触目惊心!基于上述环境问题,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长期以来人们过度的开发、掠夺利用资源、无节制地排放污水与废气……使得人类对环境的影响远远超出了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最终导致生态系统濒临崩溃的边缘。
在学生思考的基础上,教师点拨:这些环境问题造成的危害必将殃及子孙后代,是我们为人类曾经的行为付出的代价。全球性环境问题迫在眉睫,是我们这一代人必须要面对和试图解决的问题。此时,教师本以为学生的内心应该是沉重的,至少是惋惜的,然而笔者清楚地记得当时班上有一个成绩不错的学生轻描淡写的说了一句:“管好自己就行了,还管得着子孙后代?”顿时,笔者的心微微一颤,有种说不出的感受,学生不经意的话语让教师陷入深深地反思:是什么让现在的孩子在生命面前变得如此冷漠?是什么让身为社会成员的国民在面对环境逐渐恶化的大背景下可以置身事外?是现在的教育出问题了,还是由于不清楚、不了解导致的愚昧无知?
笔者播放一位12岁女孩在联合国大会上代表生态环境儿童组织发表的震撼世界的演讲:无数的动物在我们的星球上失去了家园,我们生存的环境变得越来越危险。我们应尽最大的可能用智慧去解决问。如果我们不知道怎么解决环境问题,请不要再去破坏自然。环境问题与所有人息息相关,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是所有地球人的职责,我们不能干竭泽而渔、杀鸡取卵的蠢事,更不能给子孙留下一个千疮百孔、满目疮痍的地球。学生观看完演讲后,分小组讨论自己的感想。
2运用生物学知识,保护自己珍爱生命
学习人教版必修3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时,正赶上严重的雾霾天,教师的咽炎隐隐发作。于是上课时,提出问题:“PM2.5到底是什么?它进入你的身体干了什么?”学生积极回答:“是悬浮在空气中直径小于2.5 um的颗粒,呼吸道挡不住它,它能透过肺泡进入血液,还能透过人体的血脑屏障进入大脑却出不来;人体的白细胞能吞噬它,却消化不了,致使人免疫力下降;它是导致人患癌症的元凶……”教师追问:“那怎么做才能把雾霾对身体的伤害降到最低?”接着,学生的讨论进入高潮,最终意识到保护自己的生命首先要知道如何远离伤害。
在学习“免疫调节”时,笔者的咳嗽越来越严重,并伴有发烧。于是,去医院看病,医生开了一大堆药。上课时,提出问题:“我的验血结果显示白细胞数量正常,中性粒细胞也没增多,但是医生依然给我开了抗生素,请你根据免疫学的知识发表自己的观点。”学生回答:“既然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都不高,说明没有细菌感染,不需要服用抗生素,滥用抗生素不仅会破坏身体内的正常菌群,而且会导致抗药性细菌的增加。”也有学生持有不同的观点。教师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就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开展讨论。这样使学生明确使用抗生素的时机、方式、范围,从而也更加理解了我国对抗生素使用提出的规定。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既加深了对免疫学的知识的理解,也增强了合理用药的意识。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也逐渐意识到生物学跟生活的联系,可以对生活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3合理利用保护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人类都是大自然的子民,自然环境的恶化使每个人都成为受害者,没有人能置身事外。而生态环境的改善最终还要依靠全社会生态文明素养的提高,依靠科学技术的进步。因此,在生物教学中,教师引入当今社会的生态问题,不仅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更希望能激发每一个孩子的社会责任感,在他们心中播下生態文明的种子。
社会需要各行各业的人才,大部分学生将来并不从事生物学研究。当他们走出高考的考场,知识会被遗忘,伴随他们一生的是什么?是崇尚自然、敬畏生命的观念,是保护环境、舍我其谁的社会责任感。众所周知,青藏铁路的建设中,设计者吸取了前人的教训,在考虑工程建设的同时为藏羚羊的迁徙留有地下通道,这是人类在现有认识的基础上修正自己的行为。教师何不趁现在悄悄地在学生心中种下一颗崇尚自然、敬畏生命的种子,因为他们将是未来的决策者、实施者和建设者。
如何将这颗种子种下呢?某次一位生物老师的关于“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一节课给了笔者灵感和触动。授课教师通过桑基鱼塘的例子导入新课:桑基鱼塘被评为世界农业生产的最佳生态模式,获得“环保金奖”,由于纯天然循环、无污染,因此被誉为农业文明的最高水平。这种农业生产模式始于1522年,经历了400多年的繁盛与沧桑,于1995年退出了历史的舞台。这么好的农业生产模式怎么会消失呢?带着思考进入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分析桑基鱼塘的能量流动途径,逐渐体会到在这种模式下能量更有效地流向人类,但对环境没造成任何污染和压力,实现了生态效益。但是为什么会走向衰落呢?教师呈现了一组资料,学生阅读资料、小组讨论后总结出原因:①1978年改革开放后,珠江三角洲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的不断扩张,导致农田和水塘的锐减。②桑基鱼塘农业投入成本高,且技术要求较高,收益较少。总体来看,由于改革开放以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属于小农经济的桑葚鱼塘失去了它的优势,这是桑基鱼塘走向衰落的原因。所有人感到惋惜的同时,又不得不面对这种历史发展的必然。在经济利益面前,保护和合理利用环境的平衡点如何确立?中国农业发展的出路又在哪儿?这是全体国民都需要思考的问题,显然不是单凭学生的一己之力可以解决的,但是生物学教师可以明确问题解决的导向。这时,教师展示在我国北方大量焚烧秸秆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我国每年产9亿吨秸秆,占全球的1/3,如果全部秸秆都被焚烧,既浪费了大量能源,又会严重污染环境。巨大的数字和视觉的冲击很容易使学生产生解决问题的迫切愿望。教师介绍目前合理利用秸秆的各种举措:除了养蘑菇、喂牛外,还能压缩成燃料块,提取药用脂肪等。通过这样的教学让学生认识到,生态农业的发展需要注入科技力量!人类努力的方向是借助科技力量使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得以和谐发展!而科技力量的注入依靠每一个人的努力。此刻每位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都会最大程度地被激发:地球未来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每个人都不能置身事外!
生态文明教育的范围很大,包括生态科学、生态思维、生态伦理、生态审美等。生物学教材中没有系统的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但散见于众多的教学内容中。生物学教师要发挥学科优势,提高自身的生态文明意识,用生态文明的眼光审视教材,同时还要善于挖掘生活中与生态文明教育相关的素材。教师还要具备一双善于捕捉学生问题眼睛,抓住最佳契机点拨学生,并引导学生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