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建筑材料在现代设计中的探索研究
2020-10-10邓子扬
邓子扬
摘 要:传统建筑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如何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是当下一个热门的话题。文章基于设计《围龙山廊——基于城市社区的空间可变性重塑与新生模式探索》而延展出来进行相关理论探索研究。设计是以广东地区的客家围龙屋这一传统民居为基础,对其中传承的优秀传统文化加以提炼和重构,形成新的构筑形式,以适应现代的生活方式,在使用中形成对传统文化的保护。
关键词:传统建筑;文化;现代生活;建筑材料
一、设计选址及客家围龙屋现状
围龙屋是广东兴梅客家地区最常见的一种集居式住宅,主要是建在山坡之上,以客家集聚地兴宁、梅县为中心,是当地传统民居聚落形式。广东省梅州市兴宁地区有着客家围龙屋“博物馆”的称号,围龙屋建筑独具代表特色。该地区围龙屋历史悠久,普遍建筑面积较大,而兴宁又是围龙屋数量最多且最密集的地区。
围龙屋作为客家人极具代表性的传统民居,它的建筑方式体现了先人们的智慧。古时候,为了抵御外族入侵,客家人以家族为单位,背山而居,修建起了一座又一座的围龙屋。围龙屋的建造遵循了严格的建筑制式和风水理论。房子整体呈现半月牙形,屋前必有半圆形水池。夯土和砖瓦是中国传统建筑常用的材料,围龙屋也不例外,因此在本次设计探索中,设计分别保留了围龙屋经典的半月造型和建筑材料,试图从这些具有明显特征的的地方进行设计上的传承更新和提炼再造。
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居住形式也和之前不同。在种种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人离开世代生活的围屋住进了楼房,经济的发展也促使年轻人离开家乡去到大城市中谋求出路。作为客家文化的代表性建筑之一的围龙屋渐渐地从人们的生活中淡出。而随着城市化的进程不断推进,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有些围龙屋甚至被推平,为新建房屋让路。针对种种情况,当地政府也意识对于围龙屋的保护迫在眉睫,为了保护这一优秀传统文化,梅州政府出台了《梅州市客家围龙屋保护条例》,该条例首先明确了围龙屋是粤东地区优秀传统文化之一,对于研究广东地区的发展和客家文化的传播有着重要意义,保护围龙屋就是保护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其次,《条例》中将围龙屋分为三个等级,第一个等级属于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任何个人及单位都不得对围龙屋进行破坏。第二等级的围龙屋则鼓励个人或单位对其进行保护性利用级居住,政府会提供水电气三通等条件,但不得改变其建筑和构筑形式。其认证条件需达到30年以上,有较高的文化研究价值、发生过重大历史事件或曾作为名人居所。而第三类围龙屋的认定则更为宽泛,建筑年限在30年以下的,有较为完整的建筑形态的都属于第三类。这一类围龙屋大多是改革开放以后修建的,因为当时社会治安及经济形势较之以前都大有好转,因此建筑制式和体量都较小,研究价值相对较低,建筑改动可能性较大,政府所鼓励的文旅项目大多是在第三类围龙屋中进行的。
二、设计综述及研究目的
本次设计选址位于兴梅地区。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改变,传统的建筑形式不再适应现代的生活,在这样的背景下,当地政府虽然出台了相关的政策来保护围龙屋,但由于城市建设的需要和現实情况,保护水平依然不足。在当地甚至能看到围龙屋与新修建的大型住宅小区仅有一墙之隔的情况,这种建设方式是简单而粗暴的。因此,基于这样的背景前提,希望以设计的方式介入到围龙屋的保护中,让本次案例能为围龙屋保护中已经出现的问题提供一些解决的思路。
设计位于广东省兴梅市某区,原址分布着大量围龙屋,因为规划需要,大量的老旧建筑被拆毁,建成几座大型的小区及写字楼,而这附近依然分布着大量国家一级保护单位,新旧建筑在视觉上的冲突十分明显。城市化在社会发展中是大势所趋,因此从传统出发,以现代形式为周围居民提供一个既能追溯传统又能为现代生活提供便利的场所,是此次设计的目的。
设计中大量使用了夯土作为外立面主材,但舍弃了原来以木头为支撑材料的做法,用钢材作为廊架的支撑系统,以现代工艺取代传统工艺,让构筑物的使用寿命和维护成本都更加符合现代需求。廊道的中心是一个半围合的场所,中心处保留了围龙屋的元素,例如天井,天井中种植岭南地区常见的大榕树,区域内设有座椅,人们从不同的方向进来,再穿过蜿蜒的廊道,最终可以到达这一具有象征性意义的地方。这也正是围龙屋所蕴含的精神所在——层层向心,户户相邻。
战乱时期客家人为保护家园而修建围龙屋,千百年之后原有建筑形式早已失去原来的作用,但它所蕴含的客家人团结一致、共渡难关的思想从来没有消失过。时至今日,客家人依然保持着他们吃苦耐劳、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改革开放以后,虽然大部分客家人离开了时代居住的祖屋,到大城市中拼搏,但依然保持着每年举行客家人自己的聚会的传统,客家商会也越办越大。每年聚会时,从事不同行业的客家族人相聚一堂,共同分享着自己工作一年中的所见所闻,各自交换着信息,就像住在围龙屋的祖祖辈辈一样,团结一致,相互帮助,携手共进。这是客家人与客家围龙屋的精神体现。
三、设计语言分析
传统的围龙屋作为聚族而居的场所,厚重的夯土墙围合成环,保护了世代生活在里面的客家人,在一些大型的围龙屋里,夯土墙的厚度甚至达到了1.5米。而就地取材的智慧,不仅体现在岭南地区,在中华大地上,对泥土的运用都体现着劳动人民的智慧,设计者对其中工艺的传承同样也十分出色。例如中国首位普利兹克奖获得者王澍教授为中国美术学院设计的专家楼,就使用夯土作为材料,加上传统的木结构屋顶和瓦片,让其成为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众多“网红”建筑之一。这些设计备受追捧的背后,正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对本次设计同样有着启发作用。
在设计中,围龙屋环绕的形态被保留了下来,用夯土墙的形式作为构筑物的隔断形式,墙上开孔,既能通风又能增加趣味性,体现了形式感和功能性的统一。夯土里面用槽钢作为支撑,用钢材来代替传统的木质材料,上面做防锈、防腐蚀的处理,解决了木材易腐朽的问题。用钢材代替柱子和梁,和土墙一起围合成一个半开放的场所,场地中间为岭南地区代表性树种榕树。无论何时,行人穿行其中都会有不同的感受,让该场所成为附近居民日常休闲的去处,置身其中,既能感受到传统文化的过去,又能体会到其在当今的作用。
四、传统建筑语言的传承与发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传统文化的研究和运用进入了新的阶段,社会各界对于优秀的传统文化重视的程度也越来越高。近年来,各个地方的政府都出台了相关政策以保护传统建筑,而传统民居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涵盖了不同地区劳动人民因地制宜的劳动智慧和思想结晶。在这一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形式主义的保护措施,有些地方的保护甚至忽视了当地文化的特殊性,只关注当下是否能带来经济效益。其实这也正是当今优秀的传统文化保护机制中矛盾的一环,因为传统的建筑没落消隐的背后,正是其不能适应现代生活的需求而慢慢消失于人们的视野中。而现代化的改造或再造,如果仅仅是从还原的角度出发,那也只能是将传统建筑作为文物保护起来,而文物保护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更需要长时间的认证过程和繁多的手续。这样的保护只能是杯水车薪。
我们未来要做的,是发掘出传统建筑的精神所在,从更深的层面出发,结合设计的手法,挖掘出传统文化背后可以与现代生活相结合的连接点,进行再设计,并且为当地带来持续的经济效益。围龙屋作为岭南地区客家文化的代表性载体之一,它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粤府地区的发展史,客家人从中原地区迁徙到岭南边陲,促成了文化的发展融合,围龙屋的出现更是中华传统文化思想的集中表现,因此如何在保护中传承,以设计刺激传统文化实现自我造血,是社会各界在往后应对文化传承和发展中所要关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陆琦.广东民居[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2]李秋香,陈志华.乡村瑰宝:村落[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
[3]王新为,马昽.一语双关的形式操作对建筑形式的复杂性与矛盾性的回应:从王澍重檐意象的遮阳构件说起[J].艺术教育,2020(5).
[4]蔡慧.中国传统建筑材料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传承与创新[J].建筑与装饰,2017(42).
作者单位:
四川美术学院
指导老师:
余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