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网红地标建筑设计现象刍议
2020-10-10柳蕴赵和欢
柳蕴 赵和欢
摘 要:随着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加快,现代城市公共空间类型不断拓展,地标建筑作为城市形象的重要展示部分,在城市发展中占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文章对城市网红地标建筑进行研究与分析,探讨信息化时代城市地标建筑设计的要素与不足之处,以解决城市地标建筑设计未来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关键词:地标建筑;地标设计;设计缺失;“九龙门”
城市地标建筑通常指的是具有独特地理特色的建筑物,也是能使外来游客和城市居民清楚地识别出自己身在何处的象征物。信息化时代的城市在公共舆论中形成新的场域,催生了“网红”的概念,即不仅在现实中成为人流的聚集地,在线上也能充分地引起人们的讨论。线上与线下的互动带动了城市经济,为城市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本文通过对重庆杨家坪新一代“九龙门”轻轨站地标建筑的设计特点及现状进行分析与研究,指出其设计理念中公共性缺失的问题,并对此提出意见和建议,为地方地标建筑的发展和规范保护带来有益的探索经验。
一、城市地标建筑设计现象
城市知名度的提升依赖于城市独特形象的建立,为了与城市发展趋势相协调,城市中涌现了越来越多的地标建筑,它们或是高大耸立,主宰着地方景观,或是造型奇特,充分吸引着人们的眼球。作为现代城市公共空间的一部分,城市地标建筑置身于公众的审视之下,美与丑都能成为网红,但无论网红建筑的美丑,都是公众对城市文化表态的集中反映,其评价结果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读为城市文化特征和大众审美水平。因此城市地标建筑在设计时应充分考虑与公众的连接,寻求公众的参与,在建筑与人的互动中为公共空间创造新的意义。
何为城市地标建筑的标准?如何评判地方地标建筑的好坏?这需要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从物质层面讲,地标建筑应尽量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如约会、活动、休憩等。现代城市中许多超高层写字楼从周边环境中孤立出来,尽管它是某一区域的代表性建筑,但因其公共功能性的缺失,变为了私有化的地带,就不具有成为地标建筑的条件。不具功能性,就无法吸引更多的人在此停留,与地标建筑建设理念相悖。从精神层面讲,地标建筑往往带有时代特征,需要与人们社会生活的精神要素契合,尤其在科技高速发展的当下,对地标建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时俱进的态度在地标建筑设计中进一步凸显。“九龙门”的前身“九龙塔”是一座玻璃钢架结构的建筑,因形成了轻轨穿塔的独特景观,在建成后受到了极大的关注,也引发了人们的争议,其不仅不实用,玻璃的材质与“倒扣水桶”一般的造型也无法引起人们的精神共鸣,甚至被列入网络评选的重庆“九大最丑建筑”榜单,这样的建筑不符合现代地标建筑的标准,因此最终迎来了被拆除的结局。
中国城市的地标建筑发展迅速,拥有着一大批代表城市形象、传递城市精神的地标建筑,如上海外滩建筑群、重庆洪崖洞建筑群、广州塔等,这些地标建筑为当地带来了巨大流量,促进了经济发展,提升了城市影响力,无疑是成功的。但对地标建筑的迫切需要,也造成了部分城市地标建筑标志性混乱的现象。如某些城市对国外地标建筑一味模仿,或是追求极致夸张的视觉效果而不考虑地标建筑应该具备的基本要素。因此,只有对地标建筑设计进行规范和调整,才能促进地标建筑的良性发展。
二、杨家坪“九龙门”轻轨站建筑设计特点
位于九龙坡区杨家坪商圈的“九龙门”的设计在精神内涵上寓意丰富,根据首席设计师章叶青的介绍,四根拔地而起的柱子设计成“门”字的造型,象征着九龙坡区向四方宾客敞开希望之门、梦想之门和未来之门,代表了九龙坡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九龙门”各项数据上,也与数字“九”密切相关,寓意天长地久、久久为功、九心归一。尽管设计师为其赋予了内涵,但在观者看来,这些精神性的东西并不能直接地被感知到,有强加之意,在精神传达上产生了一定的偏差,無法使人们加深对设计的理解。
在色彩设计方面,设计师选取了中国文化中最具喜庆意义的红色,并为相邻的轨道墩柱披上了同样红色的“外衣”,乍看之下与“九龙门”十分协调,但却忽略了与周边城市景观的色彩呼应,缺乏色彩设计的全面观。
在图形设计方面,设计师在“九龙门”门柱上加入了中国传统的雕刻艺术,并融入了巴渝传统文化中特有的图腾,为“九龙门”增添了文化气息。但值得注意的是,文化的表达并不是文化元素的简单堆砌,对元素的选择与再创造往往决定了其价值。什么样的传统元素适用于现代语境,要如何进行再创造才能使传统元素发挥更大的价值是设计师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九龙门”设计师粗略地解读地区文化,生硬提取和使用设计元素,实际缺乏真正的设计感。
在功能设计方面,公共空间最基本的要素是其物质基础,在现场的考察中笔者发现,“九龙门”地标建筑中几乎没有公共设施,成为了一个观赏型的存在。行人在行走过程中没有休憩的场所,垃圾桶等基本设施也并未出现。“九龙门”周围有几棵大树,树下尽管只是简单的花坛,却吸引了不少行人驻留,与“九龙门”旁寥寥无几的身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充分说明了人们对公共空间满足社会交往有一定的需求。
“九龙门”的设计对公众需求缺少切实解读,从景观设计方面看同样属于异质化介入,缺乏对环境的融入,没有亲切感,无法形成从外观到情感的有效连接。随着时代发展,地标建筑设计中人与空间的互动成为必要,通过对“九龙门”设计的分析与研究,我们能发现现今地标建筑设计中普遍缺失的要素。
三、地标建筑设计公共性的缺失
(一)审美公共性的缺失
城市地标建筑所代表的城市精神、城市形象,应该反映的是城市居民的生活、精神面貌,但在建设中居民并没有实际的发言权。公共景观的审美确立没有群众参与,这是长久以来一直存在的问题,因此需要将公众纳入城市公共设计的系统之中,发挥公共舆论的评议和监督作用。从网友的评论来看,这个九龙坡区的城市形象雕塑被认为像“燃气灶”,轻轨穿过的景象被形容成“煮轻轨”,这种解读与设计初衷已相去甚远。尽管公众评价为这一新地标建筑带来了热度,但热度之下浮现的深刻问题无疑是值得规划人员反思的。
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信息技术为公众监督系统的建立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政府应充分利用信息管理引导公众参与设计决策,对审美公共性的不足进行弥补。
(二)公共服务的缺失
今天的城市公共空间已经随着技术的发展走到了全新的交叉路口,互联网对人们休闲方式的改变,使人们对城市公共空间的需求和使用也产生了变化。网购让人们足不出户就能买到心仪的物品,快递服务为城市生活提供便利,大型购物商场如何在这种背景下找寻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地标建筑在这一层面也将承担更多的责任,才能对人们产生持续的吸引力。公共服务的缺失是问题关键所在,只有将人的各个层面的需求结合起来,场所才能发挥真正的公共性。正如理查德·塞内特所说,城市文化是“一种体验不同性的问题——在一条街道中,体验不同的阶级、年龄、种族和品尝自己熟悉领域之外的滋味”。以服务设计的理念在公共空间中构建起共生的社会关系,这是人们在虚拟空间中的体验无法比拟的。
成都麓湖龙骨桥因其独特的形态与服务社会大众的亲切态度,成为成都新晋的网红桥。桥梁与周边环境自然地结合在一起,成为城市公共空间生态设计的优秀范例。它可以是人们日常生活行为的发生地,独具人文关怀的设计让龙骨桥不仅具有交通功能,还能变成一个观景通道,也可以是高端大气的秀场,设计赋予建筑的独特气质展示得淋漓尽致,城市公共空间的可塑性在服务设计中得到最佳注解。
(三)公众参与性的缺失
地标建筑与城市居民生活联系得越紧密,作为城市公共空间的活力就越大。一个地区的地标建筑要求得发展,大刀阔斧的改革往往费时费力,且对城市居民对生活多年的场所的感情造成了破坏。维系人与空间的感情,并将感情转移到公众共同维护与更新城市公共空间的行为中去,使城市公共空间获得可持续性的发展,或许是这个急躁社会中的一剂良药。地标建筑最显著的特点是它应该是一个人们非常熟悉的场地,具有天然的聚集人群的作用。要使人与场所产生更多关联就需要人参与到公共空间的创造中来,可以通过具体的行为参与、认知参与和情感参与来实现。如位于重庆市九龙坡区黄桷坪的涂鸦街,由政府、艺术家、民众共同创作完成,结合当地建筑特色以及重庆地域文化,与建筑物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当地居民的生活也因此发生了改变。老旧建筑上的涂鸦有机地将过去与现在连接起来,人们与城市公共空间之间产生了情感联系,历史街区变得与众不同。
四、结语
城市公共空间的概念在不断深化,未来世界的复杂性将使得城市公共空间设计面临更多的挑战。从城市发展的角度来看,未来的地标建筑应该与城市公共空间发展相契合,在体现历史文脉的同时,又能投射出时代精神,既能服务于人们的审美提升,又能与公众日常生活紧密结合。解决好城市公共空间的公共性缺失问题,更容易形成公众的认同,从而加强公众对于城市的归属感,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信息化时代为公众提供了审视的空间,“审丑”实则为公众对公共空间艺术设计作品的监督,是公众话语权的体现。网络的“审丑”监督将在未来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敦促城市设计品质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王宇光,杨豪忠.互联网时代城市公共休闲空间核心吸引力探析:基于网络空间与城市公共休闲空间对比[J].华中建筑,2019(7).
[2]韩茹.涂鸦在社区生机再造中的应用及影响[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8(6).
[3]彭思思.中国现代城市地标建筑意象研究[D].苏州大学,2015.
[4]郑钦泽.地方地标建筑现象和特点探究:以台州为例[J].美与时代(城市版),2018(5).
作者单位:
四川美術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