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特邀主持人:龚 斌
2020-10-10
主持人语:本期发表三篇陶渊明研究论文。
日本学者上田武的《陶渊明的〈劝农〉诗与农家思想》(李寅生译),对陶渊明《劝农》诗作了别开生面的研究,称陶渊明站在“后稷派”的立场,表达的却是“神农派”的思想。他在诗中赞美舜、禹躬耕懿行,推崇长沮、桀溺的隐居耕耘生活,论证了“民生在勤,勤则不匮”的道理,这些都充分体现了君臣共耕的“神农派”农家思想。依据班固《汉书·艺文志》所著录的“农家”著作,看不出有什么“后稷派”与“神农派”之分。班固说:“农家者流,盖出于农稷之官。播百谷,勤农桑,以足衣食,故八政一曰食,二曰货。孔子曰:‘所重民食’,此其所长也。及鄙者为之,以为无所事圣王,欲使君臣并耕,悖上下之序。”这段话指出,农家源出于农官,而“鄙者”是农家的异端,主张不必有圣王的统治,“君臣并耕”有悖诸如上下贵贱等礼仪制度。并不是说在农家之外,还存在“神农”一派。故文章以所谓“后稷派”“神农派”解释陶渊明的重农思想,是需谨慎考虑的。确实,渊明常常向往并歌颂上古社会,原因是愤恨后世的“智巧既萌”,并非否定后稷教导人们重农。《劝农》第二章就表达了诗人对后稷和《周典》的充分肯定。所以渊明歌颂上古社会,多半是有激而发,表现他的隐逸情怀,并不是一概否定古代圣贤制定的社会次序。本文解释《劝农》诗很有新意,然称《劝农》诗体现了所谓“神农派”的农家思想,有待深究。
刘中文《苏州古典园林的桃源之思》论苏州古典园林对“桃花源”的长久向往。《桃花源记》或许有它的原型,此为写实成分;但桃花源的淳朴自然、幽渺难寻,则显属艺术想象与创造,借以表达诗人疏离现实的隐逸情趣和社会理想。由于《桃花源记》寓意深刻,境界神妙,千百年来成为人们的心灵栖息之地。苏州古典园林中的“桃源之思”,正是对这些理念和诉求的表达。本文通过唐以来的士大夫文人吟唱苏州园林,例如唐末陆龟蒙诗、元末顾瑛和杨维桢为代表的“玉山雅集”诗、明代拙政园园主王心一的《归田园居记》等,证明苏州古典园林文化对“桃花源”的执著向往。文章取材丰赡,很有说服力。古代士大夫文人优游在园林之中,几乎无不标榜陶渊明的隐逸情怀,这种现象值得研究。陶渊明隐于朴素的田园,隐于虚构的桃花源,是有高远寄托的,表现了他疏离世俗、批判现实的态度。后世筑园造林,仿效陶公,但精神世界与陶公相去甚远,后人对此应该有清醒的认识。
杨柳《罹患痁疾与陶渊明生命观的转变》一文论陶渊明的生命与死亡意识。作者注意到陶渊明五十岁左右的创作有一个重大的变化,即更多地关注生命本身,不断涌现强烈的生命忧虑。其原因是罹患痁疾,这使得他不得不提前与死亡“面对面”。正是这种切肤的生命体验,使陶渊明“向死而生”,生命观为之一变。难能可贵的是渊明面对死亡的逼近,由死观生,重新审定生命的存在价值,反而能从容地安排身后之事,对死亡表现出豁朗达观。作者的观察与分析符合陶渊明生死观的实际。他在解释不少言及生死问题的渊明作品时,也比较到位。当然,思考生命,纠结于生死矛盾,形之于诗歌,不断地吟唱人命的短促,从汉末就成为显而易见的文学主题。陶渊明的生命观(或曰生死观)同样是生命觉醒和咏唱死亡的文学传统的体现。陶渊明格外了悟生死,又表现豁达,是他高出于同时和前代作家的地方。本文如果能再从历史传统、陶渊明的委运任化的哲学观等角度,来解释他五十岁以后的诗文创作,可能会更深刻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