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运产业集群发展与服务创新
2020-10-10刘阳
刘 阳
(宁波大学 海运学院,浙江 宁波 315000)
1 引言
航运产业存在着集群现象,产业链中上中游的行业因地缘或资源要素集聚在一起,如上海、伦敦、香港、鹿特丹、荷兰等。这些集群区内产业关联度密切的行业以及辅助支持行业大量集聚。在航运产业协同集聚过程中,航运服务形式和具体内容随着供应链全球化进程的扩大、航运要素资源流动性的加剧而发生变化,外加上航运相关企业管理的创新、服务产品的创新、传递渠道的创新,航运产业集群的发展也被赋予了新的内容。
航运产业集群的研究目前有不少,主要集中在航运产业集群的构成、功能、竞争力、政策和创新。Benito 等[1]基于钻石模型从需求、战略、结构和竞争、要素状况以及配套产业等方面分析了挪威航运集群的发展,指出挪威海运业中的许多公司严重依赖少数客户群,创新的方向和步伐很大程度上是由少数客户设定的。Doloreux等[2]对比分析了加拿大三个不同的航运集群的内生动力和发展过程,指出航运政策在航运集群发展中的重要作用。Laaksonen 等[3]分析了芬兰航运集群竞争力的阻碍因素,包括需求成本上升、人力和社会资本缺失、创新活动支持缺乏、财政支持有限等。董岗[4]提出伦敦国际航运服务集群发展的关键在于航运服务的发展统计、推广促进、教育研究和专业机构。Wei Zhang等[5]以伦敦和香港为例,从港口发展的角度对航运集群演化进行实证分析,指出先进的航运服务(如保险和经纪)受益于港口发展。张其林等[6]基于生命周期理论分析了航运集群的演进机制,提出发展动力会发生区位优势—集聚经济—创新网络的次序变更。高志军等[7]从外生促进、内生驱动和适应性选择三个维度建立了航运生态系统协同演化的框架,并探讨航运生态系统协同演化的内生和外生机理。
Bilderbeek 等[8]提出了服务创新的四维度模型,即新服务概念、新顾客界面、新的传递系统和新技术的应用。蔺雷等[9]解释了服务创新的四维度模型的内涵以及不同维度间的关联和相互作用。Armand Djoumessi 等[10]指出影响海运产业集群创新的因素不仅受集群内外特定因素的影响,而且还受到企业特定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与企业管理组织能力基础、企业结构和系统以及文化和创新氛围有关。Teemu Makkonen 等[11]指出芬兰航运集群内企业的创新与内部研发、企业规模、国际化水平有关。Hugo Pinto 等[12]通过对海洋部门的跨国调查,指出集群参与者的创新活动包括产品的创新、营销的创新,创新来源于客户、顾问以及供应商。Huisink[13]指出荷兰航运产业集群中的企业非常看重创新,集群内企业的竞争合力不仅来源于企业的自我创新还来源于合作创新。Xin Shi等[14]指出目前航运集群与创新相关的研究主要涉及造船和海洋技术行业。
目前,有关航运集群服务创新研究主要围绕在企业内部和外部环境上,而对具体航运服务创新的内容形式与航运集群发展的动态联系和相互作用,研究的较少。本文将从企业管理、服务产品、服务渠道等三个服务创新视角切入,分析航运产业集群发展和航运服务创新之间的动态关系,探究未来航运产业集群发展的方向。
2 航运产业集群服务创新的发展路径
由于信息、人员、技术共享的便捷,交易成本的节约,航运产业集群最先是同一类企业在空间集聚,达到一定规模,吸引并稳定了一批客户,企业之间的竞争关系促成了创新的动力,专业化服务成为创新的目的,形成规模经济效应。客户享受航运服务时会逐渐提出一系列延伸服务,例如,在海上运输服务的基础上捆绑货运保险服务,在船舶交易服务的基础上提供银行融资贷款服务等。航运相关服务商同时也在寻找和开拓着客户,航运企业集聚的地方这样的机会会更多。航运服务的延展特性,市场供求匹配的便利,使得航运产业集群吸引了各类航运相关服务行业的集聚,各行之间的协同合作关系促成了创新的动力,多样化服务成为集群创新的目的,形成范围经济效应。技术、知识和信息的溢出,产业间的相互渗透,产业边界逐渐模糊,实现航运业和其他产业融合,形成新的航运产业形态,如航运金融、航运保险、航运咨询、航运教育等,带来了新一轮的专业化服务,这些新的航运产业形态和其他航运产业一并融入集群内,触发了航运集群的大规模集聚和多元化发展,演变成不同航运服务群落的融合,规模经济、范围效应明显,多元化的产业结构进一步增强了集群整体竞争优势,同时又能提高航运产业集群体内部的经济韧性和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推动港城区域创新层面和创新能级的提升。随着供应链全球化的进一步加深,货物、船舶、资金等资源要素流动性增强,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信息技术应用更加广泛,航运集群的地域性逐步模糊,从封闭向开放过渡,航运集群的辐射范围和影响力变大,通过虚拟化管理和数字化运营,交易平台搭建,航运资源优化,资源配置创新,多元化、多样化综合服务,形成包括信息流、数据流、人才流、资金流、货物流、运输设备流在内的航运要素流汇集中心,推动航运产业集群跨区域的整合与优化,从而带动沿海区带航运产业的整体提升。具体如图1 所示。当航运产业集群发展到一定体量,航运资源配套见顶时,航运产业集群的服务内容与形式会重新调整与优化。
3 服务创新驱动航运产业集群发展
3.1 服务管理理念创新的驱动
航运产业集群最初形成的基础是良好的港口外部条件和一定的外贸体量,良好的资源禀赋、通畅的资源流动,自发形成企业的集聚,触发规模经济效应,集聚区内企业的生产成本减少,运输行业的进出壁垒降低,以核心航运企业带动航运产业集群的群体行动,促进集群内部企业的共同发展。这种产业集群受到特定地理位置的约束,企业迁徙成本较大,因此,集群内部易形成长期稳定的协作关系。但平稳的合作关系容易产生企业惰性,不利于创新的激发。此外,港口地理优势会随着人类活动迁移而消退,土地成本会随着城市扩张而上升,这些因素会制约后期产业集聚的发展。
图1 航运产业集群服务创新的发展路径
随着企业经营活动范围的扩大,代表处、分公司、跨国公司、集团业务总部的出现;企业家和雇员社会关系网络的扩大,建立起了不同产业集群之间的基于企业联系或个人联系的通道,推动航运资源、航运服务、航运技术和航运知识的转移。跨域企业经营管理的理念,结合集群间的通道网络,跨域集结起更多的上下游航运相关企业,使得集群的航运产业链出现新的变化,驱动集群产业的创新。同时,航运企业也能打破固有区域的产业壁垒,摆脱空间的局限,航运服务产品可以延伸至其他港口或内陆点,拓宽了企业的发展领域。航运产业链纵向延伸和横向扩张的趋势,使得航运服务产品的相互组合变得更加容易,满足航运服务产品特质化的要求。
另一方面,部分航运企业向虚拟化管理转型,保留船舶管理与经营等核心业务,把单证客服、拼箱、船务、船员派遣等业务分解出来,再借助虚拟产业集群把众多业务相关企业聚集起来,扩大了合作的维度,同时能在更大的虚拟空间中择优选择合作伙伴,实现跨区域合作,同时打破了原有协作企业在集群内舒适的状态,刺激集群内企业的发展活力,促进创新。虚拟产业集群的发展演绎如图2所示,航运企业通过第三方订舱平台可以实现跨区域的合作伙伴优选,同时把拼箱部、单证部、船务部、销售部等从原有的业务流程中分离出来,分支结构在保持业务独立性的基础上,跨域拓展业务维度和利润点,如物流拼箱业务上游拓展跨境电商,下游拓展仓储,完成产业链的布局,销售业务可以根据总部公司船舶经营方向战略布局需要,在班轮舱位销售的基础上,拓展散货运输或者租船运输的上游业务,如大宗货物交易所及航运经纪商,实现船运服务业务的覆盖。单证业务借助于网络信息技术,实现全球分公司、货主、相关业务单位单证信息的数据交换和数据整合。多维度的虚拟空间,让更多航运产业上下游的企业连接起来,形成新的供应链布局,建立起更广泛、更具有活力的创新网络。
图2 虚拟管理理念驱动航运产业集群发展的演绎
3.2 服务产品创新的驱动
传统航运企业提供的是海上运输服务,凭借自身的船舶资源,提供相应的服务产品,以生产经营为导向,追求利润的最大化,而客户作为服务产品的推销对象,市场有什么航运服务产品,被动地接受。这类以产品为导向的传统航运企业集聚是自我封闭的,虽然企业可以通过增加服务产品附属功能(如添加冷藏、特殊吊装)来增加产品附加价值,但这种服务产品是基于自身的资源,为追求利润而产生的,客户粘性相对而言较弱,如有替代者,客户易流失,那么集群将走向消散。随着服务意识的提升,服务被认为是运用企业或组织等实体的资源与能力(如知识、技能等)以达到满足其他实体或自身利益目的的过程[15]。以客户为导向实施服务,由航运企业、协同企业和客户共同参与生产服务产品。航运企业把客户作为共同合作生产者,企业利用自身资源和公共资源,客户主张反馈体验,通过与客户互通信息,或动态响应客户需求,或通过平台对接客户生产过程等方式,获取服务创新的理念或渠道,实现服务的持续更新、整合、创新、再造。
以客户为导向的新服务,让客户成为服务产品的共创者,使得客户粘性增强,对服务的依赖性变大,同时对于企业而言,竞争优势显现,吸引更多的客户,与更多的客户互动,带动更多的协同企业集聚参与创新,吸引更多的公共资源集聚投入创新,创造出更多的服务产品,形成更广泛的服务辐射圈。以客户为服务导向的航运产业集群发展演绎如图3 所示。航运企业拥有船舶,为客户提供海上运输服务。客户考虑外贸运输环节的便捷,有了海陆一体化运输的需求,航运企业响应客户需求,联合其他运输企业,开发了海陆联运的服务产品,吸引稳定住一批客户,显现出了竞争优势。与此同时,随着协同企业的加入,航运产业群落日益壮大,而航运产业群落的扩张,吸引了公共资源和其他产业的加入,提供了相应的配套服务。在不断变化的外贸环境下,客户的需求也在发生改变,多元化需求不断增长,在运输服务的基础上衍生出其他的业务,如货运保险业务、数据分析业务、专业教育培训业务等。集群内航运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促成了航运金融、航运保险、航运数据分析、航运培训等服务产品的诞生,扩展了集群的服务辐射范围。例如,达飞轮船和马士基航运开展的货物损失赔偿服务(类似货运保险)、进出口贸易融资服务(类似短期货物融资服务)等。跨境电商、冷链贸易等新兴贸易模式的兴起,催生了基于航运功能的供应链集成的服务需求,航运产业集群服务创新趋向于航运供应链资源的整合。
3.3 服务渠道创新的驱动
传真、电话、电邮、网络等通讯技术的应用,拓宽了航运产业内部、航运产业和其他产业之间的传递渠道,使知识、信息的传递从有限的地域拓展到无限的空间,让航运产业链上的服务主体业务可以相互衔接、相互协同、相互渗透,航运产业链的一系列创新活动更加顺畅、创新范围更加广泛,从而满足了航运服务主体生产共享、价值共创、风险共抗的需要。例如,伦敦波罗的海航运交易所很早就建立了电报局,并且是第一个安装电话的公司。其依托通讯技术的应用使世界各地的航运信息得以广泛传播,全球的航运交易变得更加便捷。从某种程度而言,通讯技术革命大大推动了伦敦确立其全球航运中心的地位。20 世纪90 年代到本世纪初,航运产业内企业如航运企业、代理企业、码头及场站等,通过企业内部局域网络和企业管理系统对生产活动进行管理,企业之间信息技术彼此独立、数据彼此独立,业务间联系主要通过纸质单证、电话、传真、电邮开展,数据交换主要以纸质单证的传递来实现,数据的错误还需要往来于不同的业务单位和监管部门进行更正,信息的不对称和滞后性阻碍了航运产业集群内资源的整合与集群的发展。因此,集群航运活动拘于有限的地域空间。互联网及信息技术使航运活动不再被地理空间所局限,也使航运服务产品不再拘泥于运输系列产品。信息技术推动了航运产业内部的融合,通过航运集群内部企业信息管理平台的建设,在提升内部管理水平、充分调动自有资源的同时,提升了企业核心竞争力,加深了与产业上下游之间的合作;而信息网络平台的建设进一步促进产业链上下游之间的合作关系,形成行动关联、信息共享、利润共赢的产业信息平台,提升了航运产业集群的整体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例如,EDI技术的应用解决了航运数据纸质传递不便的问题,将代理、场站码头、航运公司、监管部门等业务数据联系起来,实现了航运产业集群内进出口货物数据的共享;“单一窗口”公共平台,让货主、船公司、代理、场站、理货和监管部门共享口岸货物通关数据以及电子放行数据,取代原有报关单据、场站收据、装箱单等纸质单据;物联网技术通过信息传感设备,把货物与网络连接,实现箱号识别、定位、跟踪及监管。
图3 服务产品驱动航运产业集群发展的演绎
信息技术的应用也促进了航运产业与其他产业的深度融合形成新的产业。例如,气象服务与航线设计结合的气象导航服务、AIS技术结合海图提供船位跟踪服务的船讯服务、数字化授信及风控等金融技术服务与航运大数据资源结合的航运金融服务、虚拟可视化仿真模拟技术与海员培训结合的海员培训服务等。
网络技术的发展也催生了依托网络及公共平台的虚拟产业集群。它突破了集群在地理位置的局限,凭借产业链之间的上下游关系,在网络平台上实现了虚拟空间集中。网络平台的开放性、信息的通达性,加速了知识外溢,加快了资源配置,使航运产业跨界、跨域进一步集聚成为可能。同时,虚拟集聚的空间成本低,信息获取便捷,因此,航运产业集群的上下游企业更容易进行风险的控制,达到生产的敏捷性和柔性。
4 结语
服务创新包括企业对客户服务的管理理念创新,为客户提供的服务产品创新、与客户界面的服务渠道创新。本文以服务创新作为出发点,从航运产业集群的发展路径和发展驱动力两个角度,探讨了航运产业集群的发展和服务创新的动态关联。服务创新是航运产业集群发展的动力,是提升航运产业集群竞争力的有效手段。中国航运产业要实现产业升级和产业集群影响力提升,需要不断创新服务内容、服务方式和服务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