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木垒县呼勒斯特南铜矿成矿作用及找矿勘查研究
2020-10-10韩永金杨明远胡力升
韩永金,杨明远,胡力升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二区域地质调查大队,新疆 昌吉 831100)
国内外对矿床学研究,在六十世纪中叶萌芽,并形成两种观点,即水成论和火成论。在这两种观点的带领下,推动了人们对矿床的寻找和矿床成因的研究。尤其是国内外都在十九世纪至二十世纪,开始大力发展工业,对矿石的需求不断增加,对矿石的成矿和找矿奠定了基础[1]。此后,有人提出了矿床成因的分类,并开始研究矿田的构造和矿相学,先后将同位素组成、矿床沉积作为矿床成因的标识。而在二十世纪中期,现代科学技术开始不断发展,人们开始采用先进的技术,研究地质构造、矿床的生成和矿床的分布。随着人们对矿床的研究不断深入,发现矿床的成因存在一定的规律,至此,在特定区域中,所形成的矿产资源,成矿规律和矿产资源预测,已经成为当时人们,广泛关注的问题[2]。随着当时的人们对成矿和找矿勘查的研究不断深入,提出贫矿石的成因及其形成环境,即是矿石岩石学,为此后的区域成矿学研究开辟了新的途径[3]。当矿石研究员发现出露地表或浅部的大型、特大型矿床时,在前人的矿石成矿规律的研究成果下,发现大型的隐伏矿床越来越显得重要,并通过多次研究,发现大量数量可观的矿石资源。因此,为了提高矿石资源的寻找效率,此次提出新疆木垒县呼勒斯特南铜矿成矿作用及找矿勘查研究。
1 研究南铜矿成矿作用
1.1 分析南铜矿区地质构造
新疆木垒县呼勒斯特南铜矿区域,可以将地层分为三叠系、侏罗系、白垩系和第四系四层,如图1所示。三叠系地层岩性相对单一,地层厚度约在851~2970之间,在该地层中,主要由含砾砂岩、石英细砂岩、石英砂岩、粉砂岩、砂页岩等岩石组成,并可以将上述岩石的岩性分为三段,且该地层属于新疆木垒县呼勒斯特南铜矿区域,最老的地层。侏罗系地层是新疆木垒县呼勒斯特南铜矿区域,分布最为广泛的地层,其地层厚度约在530~833之间,主要由长石石英砂岩、石英砂岩、粉砂岩、页岩等组成,因此在新疆木垒县呼勒斯特南铜矿区域,该地层的岩石变化单一,间或夹杂着薄层含炭质泥岩,因此根据岩石岩性,可以将该地层分为上中下三部。白垩系属于新疆木垒县呼勒斯特南铜矿区域,分布最少的地层,其地层厚度在1003米以上,主要由凝灰质砾岩、凝灰质砂砾岩,夹有粗砂岩和粉砂岩等岩石组成,因此岩性单一。第四系广泛分布在新疆木垒县呼勒斯特南铜矿区域,且分布面积在四个地层中,最为广泛,岩性主要为砾石、粗砂、细砂及砂质粘土等松散沉积物组成。
根据上述地层,可以将新疆木垒县呼勒斯特南铜矿区域,分为深部构造特征和断裂特征两种。在新疆木垒县呼勒斯特南铜矿区域的深部构造特征中,所存在的重力异常,在新疆木垒县呼勒斯特南铜矿区域呈“厂”字型展布,且走向为NE走向,呈对称异常,并且在该区域内,区域中的重力变化呈梯度式变化,呈现东高西低的特征。在断裂特征中,以NE向断裂为主体,其次有NW向断裂,间或发现EW向断裂,这三组断裂复合交错,互相切割,从而构成新疆木垒县呼勒斯特南铜矿区域,基本断裂框架。
由于新疆木垒县呼勒斯特南铜矿区域内,存在不同类型侵入体,因此在该区域内,岩浆活动较为强烈,位于该矿区的E部,出露岩石多为黑云母花岗岩和花岗岩,出露面积约占该矿区的25%,并呈岩基产出,并且呈现岩浆向中-酸性岩性方向演化的趋势。由此可以判断,该区域曾发生过大规模的火山活动。
图1 新疆木垒县呼勒斯特南铜矿区地质构造图
1.2 南铜矿区成矿作用
通过上一节对调查新疆木垒县呼勒斯特南铜矿区域,地质构造变化特征,发现新疆木垒县呼勒斯特南铜矿区域成矿作用,是由于早白至世石英二长岩侵位活动,产生大量的花岗闪长岩侵位作用,由于其侵位作用规模相对较大,且侵位较深,导致新疆木垒县呼勒斯特南铜矿区域,出现结晶作用,并导致水蒸气在岩浆活动的作用下,不断挥发,并向顶部压力相对较小的构造薄弱部位聚集。从而造成新疆木垒县呼勒斯特南铜矿区域,断裂交汇部位在侏罗系和白垩系地层上的压力急剧增加,最终在时间的作用下,发生隐爆作用,形成新疆木垒县呼勒斯特南铜矿区域,褶皱构造,然而在该区域由于火山活动,存在的岩浆岩,会因为上述造成的隐爆作用,所释放的压力,导致该区域中的残余熔浆与挥发性组分,产生化学反应,形成熔浆一溶液过渡态流体,当隐爆作用发生时,会以胶结、交代角砾岩方式成矿,此时在新疆木垒县呼勒斯特南铜矿区域内,会广泛分布着以铜矿为主的角砾岩筒型矿化带。但是岩浆活动,却并不会在此时终止,伴随岩浆熔体结晶程度的提高,岩浆岩中含有的氯化钠和氯化钾等组成物质,会在高温的作用下不断析出,此时所形成的熔浆一溶液过渡态流体,会因为高温的作用,演变为一种成分复杂的高温、高盐度岩浆热液。但是在新疆木垒县呼勒斯特南铜矿区域内早期,其存在的引爆作用形成的微裂隙,会导致此时的熔浆一溶液过渡态流体,不断向这个微裂隙中聚集、沉淀,此时的熔浆一溶液过渡态流体,会在沉淀过程中,生成铜矿,呈现出似层状微细脉浸染型矿化带。但是其中的岩浆熔体,不会随矿化带的产生而结束,在岩浆熔体中存在的高盐度氯化钠,会在熔浆一溶液过渡态流体中产生化学反应,出现断裂上升、迁移现象,随着温度、压力的变化而变化,直至温度、压力达到平衡,促使浆熔体中存在的高盐度氯化钠产生沉淀现象,形成区内受断裂或裂缝控制的裂控脉型矿化带。
综合上一节中,南铜矿区地质构造调查结果,和上述分析内容,可以判断南铜矿区具有两期成矿作用特征,且南铜矿的主要成矿物质,来源于深部含矿岩浆。
2 研究南铜矿找矿勘查
基于前人对矿石研究的基础上,采用现代地质勘查技术,勘查新疆木垒县呼勒斯特区域,所存在的南铜矿。目前物理勘查法找矿勘查,主要采用各种物理方法和物理仪器,如重力测量、放射性测量、地震测量等,查看勘查区域内,岩石和矿石的物理特性,如密度、电性、磁性等。根据采集到的矿石和岩石物理性质,进行探测、分析、推断。因此,在勘查新疆木垒县呼勒斯特南铜矿区域时,采用物理方法中的不同技术,其找矿勘查的深度如表1所示。
表1 找矿勘察的深度
在找矿勘查过程中,会根据上节内容,判断矿体可能存在的深度、矿体形成原因,选择合适的找矿方法,从矿床、岩石、硫化物、基底等几个方面检查研究区域,是否存在矿床矿石。因此在此次研究区域,分析的成矿作用研究下,采用航空电磁检测技术,检测该区域中存在的熔浆一溶液过渡态流体,并采用地面电磁检测,以免存在块状硫化物,导致航空电磁检测技术检测结果不准确,此时采用电阻率剖面检测技术,检测熔浆一溶液过渡态流体和块状硫化物周围存在的岩石,从而寻找新疆木垒县呼勒斯特南铜矿区域中,存在的矿石资源。
3 结语
综上所述,此次研究新疆木垒县呼勒斯特南铜矿成矿作用及找矿勘查,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成矿作用和勘查该区域可能存在的矿床,为矿石资源的寻找,提供一定基础。但是在此次研究中,只从该研究区域的地质构造特征,分析了研究区域内的成矿作用,研究了研究区域内的找矿勘查,未曾考虑研究区域内的地球化学特征。因此在今后的研究中,还需从地球化学特征入手,深入研究矿石的成矿作用及找矿勘查,为矿石资源的寻找,提供一定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