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百岁黄埔同学张鸿茂

2020-10-10吴龙龙

黄埔 2020年5期
关键词:黄埔军校黄埔

□ 吴龙龙

张鸿茂, 河南舞阳人,1920年12月23日出生,黄埔18期生。江西省黄埔军校同学会会员,现居住在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区学府路,育有三个子女。

当谈起上个世纪那场全民抗战时,已经100岁的张鸿茂立马来了精神,佝偻的身子挺直了许多,思绪回到了那个山河破碎风飘絮的年月

投身抗战,参加台儿庄战役

1938年3月,为响应保家卫国的号召,不到18岁的张鸿茂与同村伙伴一同报名参军,被分配在第2集团军(抗战爆发前是26军)30师孙连仲部。由于年龄小,他被分到卫生队任担架兵。入伍不到20天,便参加了山东枣庄的台儿庄战役。

当时没发枪,只发了两颗手榴弹。”张鸿茂说,“台儿庄战斗非常惨烈,日军凭借精良的装备占有火力上的绝对优势,我方伤亡很重,我和战友们积极抢救前线受伤的伤员。由于战况紧急,人手紧缺,打到最后的时候,包括炊事员、马夫、警卫员、卫生员等后勤保障人员都集中上了第一线。”张鸿茂的左手食指断了一截,就是这场战役给他留下的印记。他说:当时在麦田里,只看到子弹在身边穿梭,我不知道自己受伤了,不知道痛。我方士兵大量受伤倒地,抬都抬不过来。”

/ 张鸿茂。

/ 青年时期的张鸿茂。

在这场历时1个月的激战中,中国军队约29万人参战,毙伤日军约2万人,有力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坚定了全国军民坚持抗战的信心,鼓舞了全民族的士气,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此次大捷是中华民族全面抗战以来,继平型关大捷后取得的最大胜利。张鸿茂由于奋力抢救伤员有功,得到了部队的褒奖。

考取黄埔军校,弃暗投明参加起义

1938年底,张鸿茂随部队到达离家不远的河南舞阳附近,请假回乡探亲,谁知后来与部队失去联系。1939年初,经人推荐,他同村里另一个伙伴前往河南郑州,加入孙桐宣的第3集团军,编入学生营任勤务兵。由于年龄小、肯干,没过多久,便被孙桐宣送到黄埔军校西安分校学习,成为第18期22中队工兵科学员。“两年半的学习,文化课学了一年,第二年白崇禧就带着考卷从南京过来。考试很严格,一人一桌,还分单双号。录取率不高,差不多有一半的人没有考取。通过一年的学习,原本只读了两年小学的我,通过了考试,成为了黄埔军校的正式学员。”毕业后,张鸿茂在部队担任见习排长。之后,奉调四川,编入14师(整编后为66师)。1949年8月,他被调往长沙,担任197师工兵参谋。面对腐败堕落的国民党,他心向光明,不愿同室操戈,带兵随陈明仁将军起义,加入解放军。张鸿茂回忆:“当时有好多部队面临选择,有的团还想继续当国军,向师部围攻施压。但是我认为国民党已经是病入膏肓,我决定跟着部队起义。后来起义成功,我如愿加入了解放军。”

参加解放军后,张鸿茂来到军政大学学习。学习期间,军政委调派了50名干部参加湖北省的抗洪救灾,张鸿茂被编入建筑工程8师21兵团,担任工程部长。后来,张鸿茂到海南岛修公路,到东北修机场,之后又被调回河南郑州,参加了两三个月的整训。1954年,他随部队到了洛阳,次年转业到洛阳拖拉机厂。1959年为支援江西,到南昌从事建筑工作。1963年调入宜春地区建筑公司工作,一直到离休。

舍小家、顾大家,参与抗洪抢险

工作中,张鸿茂总是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儿子张金柱回忆道:“在上世纪60年代的一个夏天,宜春丰城地区遭遇特大洪水。接到任务后,作为建筑公司的工程骨干,父亲二话不说就带领同志们上一线抗洪救灾。”当时,张鸿茂家中有年迈的老人和三个年龄尚小的孩子,最小的还在襁褓之中。几天后,洪水淹到家门口,张鸿茂的妻子决定带着家人去城里高处躲避洪水。滂沱大雨中,一家老小沿着铁轨出发。道路泥泞湿滑,加上晚上光线昏暗,张鸿茂的女儿不小心掉进了水坑。好在巧遇一位好心的学徒工,跳进水坑,把她救了回来。一家人走了大半个晚上,才走到安全地带。而这一切,远在抗洪一线的张鸿茂并不知情,他仍在忙着巩固堤坝、修复损毁的道路、给老百姓修补冲坏的房子

等洪水退去回到家里,他才得知家中的困难。张鸿茂很愧疚,但妻子安慰他说:你在前线守住集体和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家里有我在就行。”

每当组织上给予他荣誉和照顾,他总是推辞,希望组织照顾其他更困难更有需要的同事。有一次,单位要调动他回省城工作,他又一次把机会让给了一个需要解决两地分居的同事,说他家里有困难应该优先被照顾。

乐于助人、严于律己,优良家风代代传

女儿张爱民说:“在家里,父亲的话不多,但他的言传身教,让我们从小就明白了为人要诚实善良,多做好事。”有一次,张鸿茂偶遇一位正深陷困境而一筹莫展的农民,二话不说,出手帮他度过难关。农民深受感动,此后经常看望张鸿茂。后来,张鸿茂一家搬到宜春市,尽管交通不便,农民仍然特地从丰城赶来看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张鸿茂基本上在江西工作和生活,但他始终不忘家乡河南的亲人,直到离休后,他仍坚持每年给他们汇去生活费。此外,张鸿茂对同事和邻居的困难能帮就帮,还常常带着家人帮扶困难群众,为他们送生活物资,并把家庭困难的孩子接到家中照顾。

张鸿茂孝敬长辈,把他的老父亲从河南老家接到江西悉心照料。女儿张爱民说:“父亲恪守着那个年代的传统孝道,每日三餐开饭须得爷爷第一个动筷子,其他人才能开始吃饭。”

/ 江西省黄埔军校同学会秘书长张继钦(左二)带领机关干部走访慰问张鸿茂(左三)。

/ 江西省黄埔军校同学会秘书长张继钦(左)看望张鸿茂(右)。

而对自己的孩子,他严格要求。儿子结婚那年,缺少家具木料,张鸿茂作为宜春地区建筑公司材料供应科副科长,负责各类工程木材的采购,却不肯为此开一点小灶,并说公是公,私是私,决不能利用工作便利为自己家庭谋取好处。后来,家里的孙辈们陆续工作了,张鸿茂时常找他们谈心,让他们好好工作,不要怕吃亏,吃亏就是福。良好的家风成为儿女们一生的精神财富,也对孙辈们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如今,他们家个个学有所成、工作表现优秀,成为对社会有贡献的和谐大家庭。

弘扬黄埔精神,祝福祖国繁荣昌盛

怒潮澎湃,党旗飞舞,这是革命的黄埔。主义须贯彻,纪律莫放松,预备作奋斗的先锋。打条血路,引导被压迫民众,携着手,向前进,路不远,莫要惊,亲爱精诚,继续永守。发扬吾校精神!发扬吾校精神!”这首黄埔军校的校歌,张鸿茂读黄埔军校起就开始唱。如今,他还常唱起校歌,感受当年的热血青春。遥想当年,在歌声激励和黄埔精神感召下,他和一群意气风发的黄埔学子,投身到与日寇的殊死搏斗中,最终赶走了侵略者。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黄埔精神继续鼓舞着他们参与到国家经济社会建设和促进祖国统一的事业中。张鸿茂先后前往东北、湖北、海南、广西和江西参与祖国建设,并多次被评为先进个人和劳动模范。60岁时,他已到离休年龄,单位却希望他继续留任发挥余热,但按照当时的政策,不能发在职工资。他二话不说,又干了3年。正式离休后,张鸿茂一如继往关心祖国建设。儿子张金柱说:“2008年5月汶川地震,父亲收看新闻时泪流满面,要求我们代他向灾区捐款捐物。”

2015年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张鸿茂获得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的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张鸿茂说,每当看到自己珍藏的纪念章,都倍感欣慰,感慨今天来之不易的生活,更无悔当初投笔从戎就读黄埔军校的选择。

作为江西省黄埔军校同学会会员,他经常参加一些公益活动,并常常告诉大家要珍惜现在的和平幸福生活。在他的百岁生日宴会上,张鸿茂动情地说:我活了100年,一辈子经历过很多事情,感觉和平才能幸福。现在最大的心愿就是全体华夏儿女都能安享和平,我们的祖国越来越繁荣富强。”

猜你喜欢

黄埔军校黄埔
一·二八淞沪抗战中中国军队团级以上的黄埔师生 (不完全统计)
黄埔精神之当代阐释
仿佛在黄埔军校上课
第二次长沙会战中中国军队师级以上的黄埔师生(不完全统计)
今年五一广州楼市表现如何? 去化率4成,南沙黄埔火爆!
陈福成:为祖国统一尽力是两岸黄埔人的天职
走进“传媒艺术黄埔军校”——广视学院
何顿《黄埔四期》夺冠
刘英杰
庆祝黄埔军校建校九十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