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共创的研究热点与趋势探讨
2020-10-10魏想明教授刘思嘉
魏想明 教授 刘思嘉
(湖北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湖北武汉 430068)
研究背景
价值共创最早由Prahalad等学者提出:企业未来的竞争将依赖于一种新的价值创造方法即以个体为中心,由消费者与企业共同创造价值。体验经济时代,消费者在消费全过程中有更高参与度,形式也更加多样。但该领域研究呈现几个特点:第一,观点未统一。提起价值共创,许多研究给人的印象都是描述性的、概念式的,并且理论不断发展,衍生出许多独特的研究视角。第二,研究主题交叉度高。许多主题在内容阐释和问题解决上运用多个该领域的观点,一些话题也并非被单独论证,而是组合分析、相互支撑。第三,研究范围分布呈扁平状。该领域涉及话题多、运用范围广,不易分类描述。第四,该领域理论进程并非覆盖式发展,除了新的热门话题,人们对以往观点也都有借鉴和深入研究。因此,本文希望借助文献计量工具,用科学知识图谱方式可视化地呈现价值共创国内外近20年较为突出的研究主题。
国内价值共创的研究热点与趋势
(一)关键词聚类分析
本文采用CITESPACE软件,中文数据库选取CNKI的核心期刊、CSSCI和CSCD,以“价值共创”为主题词,时间跨度为1999-2019年,剔除会议、通知、综述等,检索得到519篇文献,做了关键词聚类分析和突现词分析。
关键词聚类形成的时间线图如图1所示,聚类的Q值为0.782(>0.3),S值为0.7279(>0.5),说明聚类结构显著,结果合理,两个值越接近1,聚类效果越佳。聚类共形成了101个节点、114条连线,最突出的10个关键词频次和中介中心性分别为:价值共创(307,1.23)、案例研究(16,0.5)、顾客参与(26,0.57)、商业模式(12,0.12)、互联网+(5,0.04)、移动互联网(3,0.02)、开放式创新(8,0.11)、共享经济(14,0.08)、互动(5,0.19)、虚拟社区(4,0.04)。
从时间线上看,尽管检索时间跨度为20年,但检索结果显示直到2005年才出现以“价值共创”为关键词的优秀文献,时间轴上从2011年才开始变得热门,因此实际上这一领域的研究是近十年才涌现出优秀成果。
(二)国内“价值共创”研究热点
案例研究。案例研究是从市场实际出发,以典型事例为蓝本,描述、分析具体情境和过程,激发共情心理,建立身临其境之感来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周文辉等以内向型中小制造企业创新转型案例为蓝本,采用扎根理论编码得出价值共创视角下突破创新瓶颈的关键点。该聚类包括知识服务、演化博弈、创新生态系统、扎根理论等话题。
顾客参与。顾客参与是指顾客直接或间接参与企业向其提供产品和服务过程中的行为。“顾客参与”主题下讨论的话题包括社会网络、体验价值、公民行为、双边市场、社会资本、社群归属感等。吴勇等基于Web 2.0环境下,网络平台注重用户参与、交流互动和开放共享的背景,表明消费者参与Web 2.0网络平台进行价值共创会增加产品或服务附加价值,增加消费者对产品或服务的认知价值,进而吸引更多消费者参与价值共创。
商业模式。商业模式是企业与各个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交易方式和连接方式。该主题下讨论基于互联网的、基于农业的、基于媒体产业等的商业模式创新,高频词有互动仪式链、社群经济、供应链、短视频、赋能、场景价值等。祝合良等认为基于消费者价值共创,企业通过商业模式创新,从最终产品的提供者转型为参与共创的中间服务提供者。
互联网。“互联网+”、移动互联网、虚拟社区三个主题讨论的话题可以进行合并,都依托于互联网,讨论了基于网络平台的服务创新、顾客体验、共创体验、共生演化、大数据、质量分析、跨界营销、社群价值等。刘飞等研究了网络环境下基于服务主导逻辑的服务创新,以中国移动应用商场为例,提出了服务创新六维优化模型。
开放式创新、共享经济和互动三大类。开放式创新指企业开始不仅靠内部还有外部能力来创新,涉及用户创新、累积创新、技术交易、大规模创新和分布式创新等。共享经济主题下多讨论区块链、闲置资产、社会化核心技术、公共物品、旅游体验等。互动主题则讨论虚拟品牌社区、价值共毁、组织承诺、顾客间互动、情感体验等。
(三)国内“价值共创”研究趋势
突现词反映一个较短时期内出现频次较高的关键词,借此分析发展趋势。得到一个突现词“服务主导逻辑”,突现时间为2012-2015年,探其原因,是Vargo SL&Lusch RF两位学者多次对服务主导逻辑进行增改,且2010年美国营销科学学会将服务主导逻辑下的价值共创列为值得深入研究的领域,于是在2010年后得到更广泛的关注和发展。
(四)小结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国内“价值共创”研究有如下三个特点:第一,话题多集中在案例研究、顾客参与、商业模式、互联网、开放式创新、共享经济、互动七个方面。第二,优秀研究成果多形成于近十年,接近500篇,基于互联网的顾客行为研究结果占比较大;案例研究变多,研究情境很具体,意在解决具体问题。第三,子主题研究的内容之间有重合,表明各个研究之间的相关性较高。第四,“服务主导逻辑”虽然是重要研究方向,但国内研究仍然较为分散,研究深度不够,作者间合作关系不密切。
国外价值共创的研究热点与趋势
(一)文献特征信息
国外价值共创主题历年发文量。国外关于价值共创的研究,本文基于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以“value cocreation”作为主题词进行搜索,索引数据库限定在SCIEXPANDED、SSCI、A&HCI、ESCI,文献类型限定在Article,类别限定在Business Or Management,检索时间为1999年1月-2019年12月,并进行去重处理后,得到1508篇文献。
如图2所示,可以看出尽管检索时间限定在1999-2019年,但文献从2004年才开始出现,可以说,2004-2009年是研究初始阶段,成果数量缓慢增加;2009-2019年开始迅速增多,特别是2014-2016年增幅很大,是研究发展阶段。
国外价值共创研究历年高频发文国家。从图3中看出,纵轴从下至上分别显示列表横向读取所示国家历年发文数,英国、美国、澳大利亚、芬兰、中国五个国家是研究成果最多的几个国家,文献数量除去2017年整体下降,基本保持增长(图3中显示2020年数据为2019年收录、2020年公开发布的研究成果)。
国外价值共创研究影响力分析。按期刊总被引次数降序排列,影响力排名前三的期刊分别为:Journal of the Academy of Marketing Science(1502),Marketing Theory(969),Industrial Marketing Management(964)。对1508篇文献的作者做影响力分析,可以找到该领域最重要的成果,表1列出了按文献总被引次数降序排列的前10位学者成果数据。从总发文量上看,Vargo,SL、Gronroos,C、Edvardsson,B等学者发文量从十几篇到二十几篇不等,成果较为集中,反映其作为核心作者群的影响力。从一作平均被引次数上看,Payne,AF、Gronroos,C、Vargo,SL等学者的被引次数十分突出,反映其研究创新性十分出色。通讯作者通常是论文初稿撰写者和指导者,资历深,在学术界有更高声誉,体现作者在该领域的话语权。
图1 1999-2019年国内“价值共创”关键词聚类分析时间线
图2 2004-2019年国外价值共创主题文献增长趋势折线
图3 国外价值共创研究历年高频发文国家文章数量变化
(二)关键词聚类分析
采用CITESPACE软件对1508篇文献进行关键词聚类分析,用LLR方法提取聚类词,Q值=0.6823(>0.3),S值=0.7619(>0.5),该聚类结构显著,结果合理。产生关键词节点153个,连线265条,11个最显著聚类词如表2所示。
表2中Size是聚类词包含的文献数量,S值为子聚类的同质性系数,S值越接近于1表明子聚类内部紧密度越高,主题相似度越高,聚类效果越好。Year是该关键词第一次出现的时间。
value co-production。价值共同生产常与价值共创密不可分。Ranjan等表明价值共同生产和使用价值是价值共创的两个主要维度,许多文献却只考虑其中之一,表现研究存在理论模糊性。“价值共同生产”聚类下探讨的主题包括服务系统、自助服务技术、消费品市场营销、零售渠道整合等。
product development。产品开发是指改进已有产品或开发新产品来创造和满足新的需求,占据市场。Bettiga等探讨了供应商和客户之间的合作和互动流程,来进行新产品开发。该聚类下探讨的主题包括顾客关系管理、领先用户、情感信任等。
Customers,loyalty,customer experience。顾客这一聚类下以研究目标顾客为主题,包括顾客行为、顾客个性、身份、顾客体验等。Gallan等研究了卫生保健背景下顾客在服务中的积极性和参与度,认为顾客相对情感水平越积极,参与水平越高,使其对服务提供商质量的感知更高,从而对共同创造服务体验满意度更高,因此建议管理者设计服务帮助客户管理情绪。
service-dominant logic。Vargo,SL & Lusch,RF 逐步丰富了服务主导逻辑定理和基本前提,服务主导逻辑注重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其他供应商和价值链协作者之间不断互动来共创价值。它挑战了传统商品主导逻辑,受到激烈讨论,处于不断完善阶段。Gronroos分析了服务逻辑中价值共创的基础逻辑,认为需要更深入理解交互作用,否则价值共创很容易成为没有实质内容的概念。Edvardsson等通过对一组经常乘公交的旅客进行实验,研究以服务主导逻辑设计的系统是否比以商品主导逻辑设计的服务系统更能带来良好的客户体验。
value chain,systems thinking,collaboration。这一主题下多讨论服务传递、社会互动、全渠道零售等。系统思维指系统的、全面的、多维的、合作式的考虑,这一大类特征是将多方纳入创造价值的范围。
Telepresence。远程呈现代表线上、技术和网络。Algharabat研究了在线零售环境下,利用3D产品展示技术,远程呈现及其决定因素在提高用户参与度方面的作用,进而影响共同创造价值和购买意愿。
(三)关键词突现分析
突现词是相对增长率突然增加的词,表现为文献库中有关某个主题的文献在短时间内突然出现。基于关键词聚类分析,提取出7个突现词如表3所示,强度越高,突现持续时间越长,表明该子话题越受关注。
表1 国外价值共创研究作者影响力分析
表2 国外价值共创关键词聚类
表3 国外价值共创主题下被引次数最多的关键词突现情况(时间跨度:1年)
表4 国外价值共创主题文献共被引分析
如表3所示,SEM(结构方程模型)的运用在价值共创领域较热,其突现时间从2017年持续到2019年,表明这一主题仍为当前研究热点,也会是未来一段时间的热门方法。S-D logic、internet和service突现强度高、突现时间长,表明这三个主题是突现时间内的热点。
(四)文献共被引分析
共被引分析可视化结果如表4所示,Q值=0.812(>0.3),S值=0.6059(>0.5),表明聚类效果显著,结构合理。Density=0.0089表明现有国外价值共创研究的深入度、网络密度很低,理论延伸度不高。设置时间切片为1年,提取切片中被引次数前50的文献,LLR算法提取关键词聚类标签,得到288个节点、367根连线、15个聚类标签,形成10个大类,覆盖了绝大部分文献。
文献共被引聚类标签来自施引文献的关键词,施引文献与被引文献一脉相承,主题上有很强关联性,文献共被引分析主要考察学科知识基础和结构。
第一类,social interaction指个体之间、群体之间的交互活动,社会互动可能带来益处也存在风险,因此本文将其与value destruction归于一类,价值共毁表明价值可以通过不同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而共同被破坏,从而导致价值因被误用而被破坏。第二类,project传统项目方法以产出为中心,价值共创观点认为,项目中为供应商和客户创建新知识、流程和系统非常重要。第三类,customers、telepresence是基于服务主导逻辑的研究,如零售行业、网络平台、战略制定、商业服务交付系统等。第四类,service-dominant logic、customer experience主要研究服务生态系统、服务系统。服务系统中技术作为重要的操作性资源,影响共创双方行为,促进资源整合。服务生态系统形成的基础是服务系统的改进、嵌套或集成。第五类,online communities使网络成为知识创造和消费的资源,满足了人们获取信息、娱乐等需求。第六类,loyalty主题下研究价值共创过程中顾客的行为,包括顾客关系管理、顾客服务管理、顾客间合作、顾客忠诚度、顾客满意度、开发新客户以及领先用户行为等。第七类,顾客参与,顾客契合是其平行概念,在行为、心理研究上各有侧重。第八类,开放式创新,与国内一样都是热点研究。第九类,价值网的概念由Adrian Slywotzky在Profit Zone一书中首次提出,认为随着市场竞争环境的变化,企业应将传统的价值链变为价值网。第十类,quality evaluation被广泛应用于价值共创的相关研究测评,如餐品质量测评、顾客行为评估、相关者关系评估等。
从国外价值共创研究文献的基本信息中,发现该领域还处在研究发展阶段。通过关键词聚类分析划分出七个大类,分别反映当前七个热点话题。聚类内部关联性也很强,主题性非常高。关键词突现分析体现了从时间跨度上重要的7个主题,有利于探寻基础理论的延展路径。通过文献共被引分析,分析得到10个大类,并描述了一些有代表性的研究,有利于了解该领域近20年研究全貌。
研究展望
本文运用文献计量方法对价值共创研究成果进行量化分析,但仍有一些不足。共被引分析方法虽应用广泛,聚类效果好,但有一定时滞性,一篇文献从问世到形成热度被广泛引用间隔可能很长,用文献共被引方法就可能无法及时提炼出这类优秀文献。另外本文在分析上并未具体到子聚类内部知识结构,而是在整体上对价值共创领域所有研究进行归类分析,若希望掌握每个子主题下的研究内容,还需做进一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