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泽纳基斯管弦乐作品中的有机建筑形态观

2020-10-09杨立立

艺术大观 2020年21期
关键词:关联融合

杨立立

摘 要:泽那基斯既是二十世纪作曲大师,也是建筑大师,其双重身份对其音乐创作影响至深。本文通过分析管弦乐作品《Jonchaies》,试图就其音高形态与有机建筑形态进行解析和比对,解读泽纳基斯的音乐创作与建筑形态观的关联和融合。

关键词:音高形态;图形分析;有机建筑;建筑形态观;关联;融合

中图分类号:J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905(2020)21-000-03

Iannis Xenakis(雅尼斯·泽那基斯),不仅是二十世纪最激进和最重要的现代实验音乐作曲家之一,同时还具有另两种身份,即建筑大师和数学家。他曾担任现代建筑的奠基人著名建筑大师勒·柯布西耶的助手十余年,参与设计了布鲁塞尔世博会的菲利浦馆,拉图雷特修道院等著名建筑,并独立设计了各种多媒体艺术装置。他在建筑领域的成就和经历极大地影响了他的音乐创作。他曾说:“建筑和音乐有非常多的共通点,建筑形态和音乐形态也有很深的关系”, 他将音乐结构与建筑概念所做的比照随时贯穿在他的音乐作品和建筑作品中。泽那基斯很多作品的音效和乐谱都极尽繁复,读谱和演奏往往非常困难。考虑到泽那基斯本人的经历和多重身份,在其音乐创作中可能包含有宽广的知识领域和复合的创作方式,想要对这些作品进行详尽准确的破译和解读几乎是不可实现的。本文只是从音高形态分析这一直观有效的现代音乐作品分析角度,对其管弦乐作品《Jonchaies》(灯芯草)进行分析,将分析产生的抽象概括的音乐形态,与选取的有机建筑作品的特定形态进行比对,找到其与有机建筑形态的丝丝关联,探究有机建筑形态观对其音乐创作的影响。[1]

作为一个具有建筑家思维的作曲家,他的音乐具有高度的形式主义和抽象化特征。大型管弦乐《灯芯草》(Jonchaies)按标题的意思是“一个灯芯草的种植园”,这部作品是1977年受法国电台的委约而作,1980年在以色列“国际音乐节”上演。作品意在表现大片灯芯草随风和水的变化而涌动,其音乐形态及织体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高度的描绘性特征及建筑般立体的构造。这恰恰与在现代建筑理论及建筑设计思潮影响下的某些有机建筑作品不谋而合。这些有机建筑强调建筑的整体性与统一性、空间的连贯性和一体性,要求形式与功能高度统一,主张从建筑的本质出发,提倡由内而外的设计理念。因为强调建筑主体与自然环境的关联,有时突显建筑材质与自然材质的对比和冲撞,有时专注建筑形态与周围环境的自然融合,有时强调对几何图形的运用、对数列计算的迷恋,对空间想象的拓展前所未见,这也使得有机建筑的形态与传统建筑相去甚远。本文所选用分析的关联建筑图片均为有机建筑,其中还有泽那基斯本人的作品,以便揭示其典型性和示范性。[2]

管弦乐《灯芯草》(Jonchaies)编制异常庞大,织体密集繁复,读谱及全曲分析难度很大。本文以点带面,选取全曲第三部分(143小节-241小节)为对象进行音高形态分析,并与有机建筑比对。因为此部分在全曲的音色、节奏、织体等方面都具有复合性和总和性特点,集中于此,有利于进行音高形态特点的概括总结,也有利于就其特点进行图形化的抽象概括。分析的过程就是对总谱的阅读及解读过程,经过高度抽象概括后的音高形态不仅能反映出作曲家对作品的结构方式的设计,还能与有机建筑的一些设计观念产生关联和共鸣,从而与本文选取的部分代表性有机建筑作品的外部形态的概括性或细部结构的设计感进行关联。[3]

一、第一段落(143小节-168小节)分析与比对

这一段落整体音高形态是对灯芯草随风擺动的形态模拟。弦乐组平缓的浮游状且音幅较宽的下行、上行滑行,犹如灯芯草在水面以上自由随风飘动的动态,滑音奏法的特殊音色带来灯芯草自由舒展的状态描写,低音弦乐的持续音又似灯芯草在水下的相对静态,其根部与土地的紧密稳定的联结。铜管在各个音区渐次加入的持续音,给予各个音高空间以建筑材料般坚实背景的同时,也渐次完成了十二音的完整出现。打击乐在持续音的平缓上行微调中强调和烘托了弦乐向极高音区的不断冲击的趋势。纵观整个段落,音高形态的大轮廓是在大字二组的低音区和小字五组的高音区的四次折返推进,对其音高作抽象概括,作曲家的意图是要做模拟的写景,以不同的乐器组的特定演奏技法展现灯芯草在水面以下的平静扎实与向空中伸展抒发的两种形态的绝妙对比,从而表达精神追求的意象。从这一段落的分析中我们看出其音高形态与匈牙利Paks天主教堂的空间环境状态相类似。Paks教堂具有典型的有机建筑设计特征,选用有对比的材料和建筑体量的高低起伏以及高耸入云的教堂尖顶,使其外部形态和空间组织区别于传统手法营造的教堂氛围,更强调精神世界和世俗生活的沟通和交流。此段落音乐曲线形态与Paks教堂或缓和或高耸的空间构成和建筑意向相对应,所显示的音势幅度犹如教堂主体至尖顶的形态,直抵听者内心的精神世界。(见图1、图2)

二、第二段落(168小节-218小节)分析与比对

第二段继续变化使用第一段的主要奏法:滑奏与持续音。但与第一段比较,更多音色、织体的穿插、搭桥、互换,更有动力地向高潮推进,使人感到作曲家从对灯芯草的形态模拟描绘,拓宽到了对灯芯草所处环境的周边形态描绘中。除了铜管各声部滑奏的“线”的形态、木管各声部密集叠置的持续音的“面”的形态,这一段还加入了打击乐各声部带来的“点”的形态,以及弦乐组与其他乐器组合奏乃至乐队全奏带来的“柱状”的庞大形态,可谓异常丰富。级进滑音与持续长音在不同音域上流动的结果,使得音高形态非常类似流水别墅与贯穿其间的山间溪流所构成的形态和动态上的对比。[4]流水别墅出自有机建筑理论的代表人物赖特之手。他的父亲是位音乐家,这几乎注定了赖特会把建筑与音乐以某种方式联系,而赖特确实在为流水别墅所做的第一张建筑构思草图上就决定要把别墅的建筑形态与流水的音乐感相结合,将力量与柔软在微妙的均衡中组构,犹如此段落织体形态的粗犷呈现与演奏方式的细腻表达中看似冲突却达到巧妙平衡的结构感。(见图3、图4)

三、第三段落(218小节-241小节)分析与比对

最后一个段落的音高形态分析,突出显示了泽纳基斯在音乐创作的空间感上的巧妙对比与留白,而在泽纳基斯的建筑设计中,他也非常善于营造疏密有致的建筑空间感。乐队全奏高潮过去之后,繁复叠加的乐器及音色开始渐渐行渐退,至消失。弦乐组以更为细腻的微分音上行引导音区来到极高点,其后在中高音区一直以震音奏法将持续音进行铺陈覆盖,极具“密”的效应。短笛在高音区尖亮短促的点状形态一直坚持到曲终,而木管组其他乐器和铜管组于稍低音区也间插以点状形态的短暂滑奏和缓慢下行的持续音,整体带有变化的“疏”的效应。[5]一“密”一“疏”,给灯芯草的场景描绘和精神意象留出了充分而丰富的想象空间。在泽纳基斯亲自设计的拉图雷特修道院中,同样可以看到具有节奏疏密感的窗形设计充分体现了他对音乐韵律的直观感受,贯穿这一段落的点状音色与振幅运动犹如此建筑中水平窗线与疏密有致的窗格之间的对比与留白的表现[6]。(见图5、图6)

总体来看,该作品第三部分的织体形态几乎是全曲织体形态的综合展现。新音色的运用、铜12音素材的级进滑奏、节奏比例关系、声部间音色的变化叠加以及配器上的搭桥手法进行了巧妙综合地使用。通过对管弦乐《灯芯草》(Jonchaies)音高形态的分析,也可看出与匈牙利Paks天主教堂的尖頂与缓坡、流水别墅的层砌主楼与穿跌溪流、拉图雷特修道院的富有节奏疏密的窗格等有机建筑形态元素的运用有着巧妙的关联和融合。[7]

艺术创作的审美是相通的。泽纳基斯既是作曲家,又是建筑家,其二重身份给创作观的融通带来了极大的优势,对于不管是音乐空间还是建筑空间中的高低疏密搭配、点线面结合等等的形态表达,设计审美独到,掌控拿捏精准。泽纳基斯作为多领域的跨界创作大师,其音乐作品的创作理念,创造性地运用数理和现代建筑理念来构成和表现音乐,既开拓了音乐在极端理性方面的发展,又因融合有效地延伸了音乐表现力,增强了艺术感染力。[8]

参考文献:

[1]姚恒璐.现代音乐分析方法教程[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3.

[2]彭志敏.新音乐作品分析教程(上、下)[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2004.

[3]童昕.现代记谱法教程[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2003.

[4][英]David Pearson.新有机建筑[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5][英]Richard Weston.建筑大师经典作品解读[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

[6]李武英:从概念到建筑[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

[7]邹向平.泽纳基斯管弦乐:《灯芯草》音乐形态的几个特点[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01(04):64-68.

[8]庞莉.音乐与图形的完美结合——用坐标式图形对泽纳基斯管弦乐《灯芯草》第三部分的分析[J].音乐探索(四川音乐学院学报),2006(01):31-34.

猜你喜欢

关联融合
美劳与共融合绽放
“五学”融合:实现学习迁移
刚柔并济
多彩融合
破次元
分层引导 关联照应 开放选择——近三年全国卷高考作文的“写作提示”分析
融椅
奇趣搭配
拼一拼
智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