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戏曲丑角表演艺术的价值

2020-10-09占齐

时代人物 2020年13期
关键词:丑角表演艺术戏曲

占齐

关键词:戏曲;丑角;表演艺术

戏曲作为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强烈的艺术表现力和视觉冲击力,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始终屹立不倒,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这是因为戏曲深入群众之中,取材于生活,表演于生活,让观众在拉近艺术欣赏距离的同时也深刻地感受到了其中所蕴含的艺术魅力。这种微妙的平衡正是戏曲表演艺术家们的价值所在,是真正超越了时间的“功夫”。戏曲中包含了多种角色,仅京剧中就有生旦净末丑五大行,每行又根据戏曲表演需求细分为更加复杂的分支。本文所要讨论的丑角属于五大行之一,也被称为“小花脸”,是一种表演自由度较高,且需要演员具备较强念白功底的角色。丑角可以分为文武丑及彩旦,其中文丑有分三花,即方巾丑、袍带丑和茶农丑,每种角色都具有各自独特的表演方式,为戏曲注入了强烈的舞台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

戏曲中丑角的重要性

严格来说,无论是丑还是美,都是戏曲塑造人物的手段,是为剧情做铺垫,为表演打基础。丑角本身所具有的强烈视觉感受,能够更加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将观众更快地带入到戏曲的情境之中。在某种程度上,丑角拉近了舞台与观众之间的距离,让戏曲更加贴近群众的审美意识和生活环境,这也是丑角十分富于表现力和亲和力的原因所在。在戏曲界中,一直有着“无丑不成戏”的说法,在很多戏班里,扮演丑角的演员也是最重要的演员,可见戏曲界对丑角的重视程度。甚至有学者提出,唐明皇作为戏曲界的祖师爷,也十分中意扮演丑角,且开创了在鼻子处刷白的扮相,流传至今。虽然丑角的表演看似毫无章法,随意轻佻,但是一言一行都必须暗合戏辙,一板一眼都要有迹可循,需要演员具备深厚的表演功底才能驾驭。因此丑角成为了戏曲中不可替代的角色。

戏曲中丑角的表演艺术价值

强烈的喜感。喜感是戏曲文化中最为群众所熟悉和喜爱的,换句话说,正是因为这种强烈的喜感满足了群众基本的精神文化需求,才使得戏曲拥有了长盛不衰的艺术生命力。王国维先生就曾经评价中国的戏曲,说它包含了人间的悲欢离合,展示了生活的波澜起伏,最终却都归于团员和美满。这是属于中国戏曲的特点,也揭示了人民群众对于喜感的追求。与此形成强烈的对比的就是欧洲的戏剧,它虽然也包含了多种诙谐的表演方式,先后诞生了多位杰出的丑角表演艺术家,但是在欧洲人的传统观念里,只有悲剧才是正剧,丑角无论多受人们欢迎,始终只能是戏剧的配角,这一点正是与我国戏曲最大的不同之处。我国戏曲中的丑角不仅重要,还具有严格的表演系统和服装要求,这也是丑角被称为“小花脸”的原因之一。略显怪异的服饰搭配夸张的脸谱,帮助丑角最大程度地吸引到了观众的注意力,再加上表演者出色的表演,就可以快速制造出强烈的喜感,使观众的身心都投入到戏曲之中。

深刻的美刺。所谓美刺,指的就是一种语言所具备的社会功能,通俗来说就是歌颂和讽刺。早在清朝就有文人认为,美刺是社会发展和文化演变所必须的环节,是帮助人们“观风俗,知得失”的重要手段。且美刺的方式不能过于温和,甚至不应当受困于单纯的道德和礼仪,这些都会阻碍美刺功能的发挥。在戏曲中,很多内容都是表现普通大众对于现实生活的感受和表达,这就需要运用一些美刺的技巧,使这些内容既可以传达讽刺的效果,又不会过于僵化而脱离戏曲表演的氛围。丑角在戏曲中使用的美刺,多数都是通过扮丑来进行自我讽刺,借助角色的行为和遭遇来揭发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观众在观看丑角表演的过程中,不仅完整地接收到了演员传达的信息,甚至可以借助表演升华自己对事物的认知。很多学者提出,美刺的存在,使得丑角的表演达到了一种全新的高度,从绘声绘色、活泼有趣进入到了激发思考的层面。也正是这种发展和变化,使得丑角所蕴含的艺术魅力更加多元化,成为一种寓教于乐的教育手段。

灵动的发挥。丑角灵动的发挥,必须建立在前面两个要素的基础上,即具有强烈的喜感和深刻的美刺功能。只有这样,灵动的发挥才可以呈现出自我创新和自我突破,而不是一味地追求自由发挥而脱离表演状态,失去舞台艺术价值。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是清末京剧丑角大师刘赶三身上发生的故事,他在为当时的执政者慈禧太后表演时,加入了一段脍炙人口的灵动发挥。他借助剧中人物的形象,创造性地加入了一段关于真假皇帝的大胆念白,即突出了舞台形象的喜剧效果,又深刻地讽刺了当时慈禧太后垂帘听政的行为。然而出乎意料的是,慈溪太后听到了这段念白却并没有生气,甚至允许当时侍立在旁的光绪皇帝也一并坐下观赏。这也使得刘赶三成为了当时轰动京城的人物,而这段独特的灵动发挥,也为丑角的艺术表演增添了别样的光辉。

丑角存在的意義,就是将美与丑之间的对比进一步深化,并且通过演员的肢体动作和语言艺术,传达出更加深刻的信息。这是其他戏曲角色难以企及的艺术高度,也是帮助丑角在戏曲中不断吸引观众,乃至升华戏曲艺术价值的重要因素。

参考文献

[1]王政权.也说戏曲丑角[J]当代戏剧,2018(04):92-93.

[2]易海良.戏曲丑角表演艺术的价值[J]艺海,2018(11):29-30.

[3]洪雷.戏曲丑角舞台表演的文化意蕴分析[J]戏剧之家,2017(04):27-28.

猜你喜欢

丑角表演艺术戏曲
中外大学生体验非遗戏曲文化
戏曲从哪里来
传统戏曲
第30届 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获奖名单
第30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颁奖活动
丑角
对丑角之美的演绎分析
丑角
第29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获奖名单
唐玄宗演戏丑角沾了光